心靈工坊 2024春季書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摘:
 

《鑽石途徑II:存在與自由》

Diamond Heart Book Two?GThe Freedom To Be
 
作者:阿瑪斯(A. H. Almaas)
譯者:胡因夢
書系:Holistic 022
定價:280 元
頁數:272 頁
出版日期:2004 年 11 月 15 日
ISBN:9867574311
 
特別推薦: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第一章 放空

自我解脫的過程可以從兩個息息相關及互補的觀點來解釋。第一個觀點將自悟的過程看成是一種自我實踐或本體的發展,另一個觀點則將其視為一種解放或開悟的過程。你會強調哪個觀點,完全取決於你對自己的覺察,而你的覺察又會出現兩種論點:本體或是人格,你的真實本質或是你所習得的身分認同。如果從本體的角度來看,自悟意味著了悟到自己的本質或發展出自己的本體。但如果從解脫的角度來看,所謂的開悟指的則是從人格之中徹底解放出來。在我們的工作裡,這兩種發展是同時並行的;它們其實是同一個過程。過去的靈修體系不是強調前者就是強調後者,以致於乍看之下它們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有時矛盾會生起乃是因為名相所致。那些採取自悟之道的人往往會說:「你只要了悟自己、發展出內在的潛能就夠了。開悟這檔子事根本是不存在的。」而那些追求開悟和解脫的人則說:「什麼是自我了悟?根本沒有一個自我可以被了悟!自我這個概念正是你必須去除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內在工作從未把這兩種觀點分開過。我們看待解脫主要是從本體的發展著眼的,不過現在我們要進一步地探索一下解放或開悟這個觀點。

覺得逍遙自在,便是處於解脫狀態
對那些嚐過本體的滋味、經驗過自己真實本質的人而言,可能會特別渴望徹悟境界,但解脫或徹悟境界是不會去特別關注本體的任何一個面向、品質或狀態的。假如你已經從人格之中解脫了出來,那麼不論本體有哪些狀態都跟你無關了。處在解脫境界裡,你所經驗到的意識內容就不再有任何重要性。一切都變得很平常,沒有什麼事在發生,沒有任何巨大的悟境或令人震撼的經驗。那是一種最自然的狀態。它自然和平常到即使擁有了它,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正處於這種狀態。幾乎每一個人都經常出入於這種狀態,其中沒有任何乍現的靈光或璀燦的內明經驗。它絲毫沒有戲劇性。解脫超越了本體和人格的二元性,因為它是這麼平常,所以經常被我們忽略,它的細緻使我們無法認出它來。日常生活裡,每當你沒有自覺意識或不特別關注某個事物時,你就是在經驗這種解脫境界。

你的心一旦變得自由、不執著、不擔憂,也不特別關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解脫的。這種狀態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定點;你不集中焦點於任何議題或經驗,眼前存在什麼便是什麼。你的心是自由的,你心裡不會想著:「我要這個」、「我要想一想這件事」或「我非得這麼做不可」。你的心是放鬆的。「逍遙自在」這個形容詞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是解脫狀態。

解脫意味著不執著於任何事物;沒有擔憂,沒有掛礙,沒有沉重的負擔感。這時心不專注或束縛於任何特定的意識活動,你毫不費力地覺知到心中所生起的意念,甚至連覺知它的意圖都沒有。你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察覺本體或者本體是否存在,你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快樂或哀傷,身邊是否有人陪伴。這些事都無足輕重了,因為那一刻你已經徹底了脫了你生命中所有的掛礙。這樣的狀態永遠無法透過努力而達成,它會在某一天自然出現,而且當你注意到它的時候,你甚至不會認為它是多麼了不得的事。你會照舊吃你的晚餐或做你正在做的事。一旦把它看成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它就不見了。當你產生「噢,太奇妙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一定要保住它」,它就不見了。執著正好是解脫所沒有的狀態,就因為我們總想抓住這種微細的境界,它才會一閃而逝。小孩兒經常處在這種不特別關注什麼的狀態裡,當他們在嬉戲或無所事事的時候。但由於早期的養成經驗,我們的心變得只能朝某個特定方向思考,如此一來,我們便拒絕了實相的其他部分而只固著於一點。這份揀擇性造成了解脫狀態的喪失,這種情況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出現了,主要定形的時間是在五至七歲之間。在這之前,解脫經驗還是來來去去的,之後它出現的次數會越來越少。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它都是來來去去的,不過某些人比別人更容易經驗到它。這是一種我們不會特別去意識到的解放狀態;處於這種狀態之中,心裡所有的事都放下了。然而這並不是一種從特定壓力之中解脫出來的感覺;它就是最原始的解放狀態。你不在乎你正在經驗的是什麼,你的心是開放的,你的腦子也不固著在任何想法上,更不擔憂可能會發生什麼事。你徹底接納一切又不感覺自己在接納。那種時刻不論你的存在有何需求,你的本體都在那裡,但本體並不是你所關切的焦點,因為它就是你當下的經驗。

我們可以談論這種狀態,卻無法說出它是什麼。你可能會發現,這是你早已經驗過無數次的一種熟悉狀態。這個狀態非常普通,為了活下去和享受人生,每個人都需要體驗它。


促成解脫的七種品質
為了達到這種解脫境界,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呢?我們在這裡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能促成解脫,不過我們現在要探討的是它所需要的幾個主要的元素,我稱之為「解脫的要素」。什麼樣的要素能使你「解脫」──剎那即逝的精微覺知?從最根本的角度來看,解脫大概有七個主要的元素。
首先你需要的是能量,能量能幫助你轉化人格及其模式。有能量意味著你有足夠的能力、勇氣和耐力來轉化自己和你的人生。有了能量你才會感覺:「是的,我可以辦得到。我有潛力、毅力和勇氣。」這股能量將會提供你觀察自己和理解事物的燃料。你需要理解和體認的事實在太多了,因此你需要大量的勇氣和精力才能突破過程中的障礙,才能對治那些障礙住覺知的幻象。因此,能量和勇氣必須發展和釋放出來。

另一個元素是決心,缺少了決心,能量就會失去意義。你需要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動搖的意志才能持續下去,才能面對挫敗和失望。毅力能促使你堅持下去,因此,了解環繞著意志和毅力的人格議題是很重要的事:是什麼議題導致了你的被閹割情節?是什麼東西障住了你的意志?你要認清是什麼東西在阻止你說:「無論發生什麼事──失望、痛苦或恐懼──我都要堅持下去。我可能在開悟之前就死了,但我還是不會停止。死後我仍然會堅持下去。」有了這種能力,你的內在工作才會言行一致。

另一個元素就是對這整件事的一種輕鬆感,一份欣喜的感覺。這是一種特定的喜悅感與輕鬆感,它是內在工作的本質,亦即對真相、看見真相及體認到真相的一份欣喜。它有點像好奇心──對事物充滿著欣喜的好奇。如果你只有能量和決心,事情會變得過於沉重和嚴肅,但欣喜這個元素能幫你輕鬆地突破障礙。無論在做什麼,你都充滿著興致。這份輕鬆感之中帶著一股孩童式的好奇,當孩子感到好奇時,他的心中並沒有特定的目標,他不會想得到碩士或博士學位,而只是感覺好奇罷了。他不會去考量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

接下來的一個元素是仁慈。這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一種品質,因為過程極為艱辛,所以你必須仁慈對待自己。就因為你還沒解脫,所以受苦是很自然的事,那麼為什麼要用驅迫的方式讓自己更苦呢?為什麼一犯錯就必須懲罰自己?仁慈這個元素會使你更信賴自己,信賴成長的過程,信賴你的心,信賴你的本體。仁慈會帶來一種無私的態度,一旦有了仁慈之心,你自然會友善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別人受苦也會令你感覺痛苦,你不但想解脫自己,也想解脫別人的苦。解脫是沒有固著點的,所以你如果集中焦點在自己身上,你就變成了一個最大的固著點,「什麼是我需要的,什麼會傷害到我,什麼不會傷害到我,什麼是對我最有利的?」這些想法都環繞著「我」以及自我的身分認同。仁慈能夠消融掉這種固著或設限的傾向,使你從自我中心的狀態裡解放出來。仁慈能使你承受得住艱困中的痛苦,使你更能信賴自己的本體以及自己的心智能力;仁慈使你在內在工作中變得更柔軟,對別人更慈悲。這是我們在對治人格模式及人格議題時,必須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力。

內在工作的另一個要素是內心的祥和,一種安靜下來的能力,而不是永遠都在活動和思考。為了體認到真正的解脫,你必須有能力讓心安靜下來,因為解脫境界是剎那即逝的。如果你永遠都在思考、擔憂和計畫,並且維持著一貫的快速活動,那麼你就是在阻礙你對解脫的體認。一旦發展出這份能夠去除焦躁的安祥感,那麼從這種安歇的狀態裡自然會升起直覺、洞見和細微的觀察。

接下來的一個重要的元素是融入於某件事的能力,也就是完全融入於你正在做的事,不論那是什麼。你完全專注於眼前的經驗,徹底涉入其中,甚至到忘我的程度。這是一種能力,一份與經驗之間的關係,一種擺脫掉人格的解放感。人格通常會跟經驗保持距離,它對徹底融入、與經驗合一感到恐懼。當你完全證悟到本體時,這份了悟是無法說清楚的;你已經完全投入於其中,除了本體之外什麼都不存在了。譬如你正在製做一張桌子,你是那麼地投入,以至於你、工具和桌子都結成了一體。處於這種狀態裡,你的頭腦完全停止了區分或分別意識。你可以融入於任何一種行動、情緒、思想、感覺或本體的某個面向,印度教徒稱這種境界為三摩地,自我的徹底消融。處在這種狀態裡,人格終於允許自己死亡、消失,與眼前的任何一種經驗徹底融合。

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解脫的元素就是覺醒,亦即在你的經驗之中覺醒的一份能力。前面我們談到的是徹底融入於經驗的一份能力,現在我們要談的則是覺醒和覺知的能力。你的覺知是這麼的清晰,感覺上就像是剛剛醒來一樣,甚至有一種周圍都是光的感覺。覺醒的品質是內在工作對治昏沉和愚鈍的解藥,你必須靠它來了解你所有的人格議題,也必須靠它來對治執著的傾向。你對眼前發生的事是充滿著覺知的,裡面沒有絲毫昏沉的成分。在你清明的覺知之下,事物變得清楚而明確,你能如實看見事物的真相而非透過潛意識在看。這樣的狀態就像萬里晴空,沒有一絲的雲霧。但這並不意味你在看著一片晴朗的天空,因為你本身就是這片晴空。你的心是徹底開放及清明的。


擺脫執著的鑽石意識
這所有的要素最後會結合成客觀意識。這七個要素──能量、決心、欣喜、仁慈、融入、祥和及覺醒──會融合成一種現象,一種客觀的品質。這份客觀意識正是對治人格執著傾向的必要條件。有了客觀意識,你就不再受你的超我及無意識的影響。你不再受你過去的經驗、觀念或意見的制約。你的力量是客觀的,你的意志是客觀的,你的欣喜是客觀的,你的仁慈是客觀的,你的祥和是客觀的,你融入的能力也是客觀的。客觀意識將這七個元素帶入了另一個次元,另一種層次。這七個要素也被稱為Lataif──七種精微意識的元素。能量屬於紅色Latifa,決心屬於白色Latifa,欣喜屬於黃色Latifa,仁慈或慈悲屬於綠色Latifa,祥和屬於黑色Latifa,融入的能力屬於藍色Latifa,能夠使我們解脫欲望的覺醒元素,我們稱之為澄明的Latifa。Lataif是一種非常精微的東西,有的人說它像空氣,能夠產生七種品質的精微之氣。

因為上述七種元素已經得到平衡,所以意識變得客觀了,而這正是擺脫人格的執著傾向所必備的品質。客觀意識,我們所謂的鑽石意識,能夠使我們從人格的執著傾向之中解脫出來。鑽石意識是一種全觀意識,它不像人格只集中在某個焦點。

如果你能客觀地審視你內在的衝突和困境,你會發現它們不外是對客觀意識的抗拒,或是不想看到事物的真相。你執著於你所依戀的事物,你並不想看見事情的真相。

其實你最執著的對象就是你的人格、你人格的運作模式以及你的好惡模式。你和你的人格已經相處了很長的時間,你對它早就習以為常了。即使你並不喜歡它的某個部分,你仍然依賴它,熟悉它,因此為什麼要擺脫掉它?你並不想從其中解放出來。

客觀則意味著你必須認清你的人格所扮演的角色。憑著這份客觀意識才能覺知到解脫境界,因為它沒有任何會阻礙覺知的執著態度或蒙昧傾向。這七個元素所以被稱為解脫的要素,不只是因為它們可以引領你進入客觀意識和解脫狀態,更因為它們都存在於當下的解脫狀態裡。你本來就是喜悅的、仁慈的、充滿活力、有決心、明透的、覺醒的、徹底融入於經驗中的、祥和的。這所有的品質同時都存在於客觀次元、鑽石意識或客觀意識裡。當鑽石意識最終覺知到解脫境界時,它會變得更柔軟、更細緻、更流動、更放鬆、更暢然無阻。其中沒有任何的結構與執著,不堅持非要這樣或那樣,也沒有任何偏好。但這並不意味你是客觀的或不客觀的,是仁慈或不仁慈的,因為連這種分別意識都不存在了。上述的品質全都以暢然無阻、融為一體的方式同時存在著。你是那麼的放鬆和自在,你根本不會去思考自己是否快樂或仁慈。只要你一說:「喔!我現在很快樂!」快樂就不見了。其實你就是它,事情只是這麼簡單。你照舊做你的事,吃早餐、讀報、上班、跟人吵架。任何事都沒什麼大不了,因為你徹底自由了。你已經學會了如何放鬆。你已經解脫,而且覺醒了。澄明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終於知道你知道了。這便是一種悟境。小孩可能處在悟境裡但無法認出它來,喪失它時也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它。但身為成年人的你卻有能力認出它來,因為你覺醒了。這就是為什麼佛家會強調覺醒的原因。你必須有覺有知才能認出解脫境界,才能融入於其中而不至於緊抓著它不放。


一旦變成一盞明亮的燈,你就不需要刻意去看了
這七個元素最終會製造出第八個元素,亦即七者結合成一體形成一個八角形。我時常會談到這些品質,因為它們就是構成Latifa的幾個重要的本體面向。如果你繼續進行內在工作,你會發現每一種Latifa都像是一個完整的宇宙,它們會幫助你達到徹底的放下。我認為我們今天所探討的東西已經解釋了人格和本體的關係,以及本體如何能幫助我們從人格之中解脫出來,進而促使我們得到享受本體的自由。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留意在這整件事中有什麼作用?
阿瑪斯:留意是發展出覺知的一種方式。當你覺醒時你是警覺的,但又不是在刻意留心什麼。一旦變成一盞明亮的燈泡,你就不需要再刻意去看什麼了。因此覺醒又稱為完美的不留意。你留意、留意、再留意,直到你變成留意的本身為止。然後你就不再需要費力去留意,你只是覺知罷了。你已經不需要為了看見而留意,你自自然然就看到了。這時你就不需要再留意了,但首先你必需留意很長的一段時間,你必須發展出留意的能力,直到你變成留意本身為止。
學生:你可不可以談一談Ridhwan這個字的意思,還有它和解脫之間的關係。

 
 
 
「鑽石途徑整合了向上迴旋和向下迴旋之道,成為一個前後連貫而又十分有效的內在工作形式。」──《一味》、《恩寵與勇氣》作者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阿瑪斯將深刻的靈性智慧及心理學知識注入到鑽石途徑裡,這項工作令他成為現代心理學劃時代運動的先趨。」──《狂喜之後》作者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