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2 文苑【創意連繫2:瑞士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體驗性】一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朵拉:歇斯底里案例分析的片斷》

《論女性:女同性戀案例的心理成因及其他》

《史瑞伯:妄想症案例的精神分析》

《鼠人:強迫官能症案例之摘錄》

《小漢斯:畏懼症案例的分析》

《狼人:孩童期精神官能症案例的病史》

From the History of an Infantile Neurosis
 
作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譯者:陳嘉新
書系:Psychotherapy 014
定價:220 元
頁數:160 頁
出版日期:2006 年 05 月 05 日
ISBN:9867574729
 
特別推薦:王浩威 策劃,蔡榮裕 審閱、導讀,心靈工坊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出版
 
【導讀】「狼人」之外
書序作者:蔡榮裕

  雖然此篇文章名為導讀,但由於此案例自發表至今近九十年了,已有相當多精神分析師與學者發表對於此案例的不同觀點,而且解讀古典案例的方式有很多種,筆者自然無法詳盡描述這些論點。而且那也不是筆者的目的,一如佛洛伊德在談論案例時,只針對某個觀點來表達,筆者在此乃是圍繞著安德雷.格林(Andre Green)提及當今的大多數精神分析師認為,「狼人」是邊緣型個案(borderline case)的角度出發, 解讀「狼人」這篇堪稱佛洛伊德的案例報告中最重要的文章;雖然,何謂重要或最重要,仍端賴書寫者對於該案例的解讀而定。

  至於何以選擇法國資深精神分析師安德雷.格林的某個說法做為切入點,除了筆者個人對於他的論點與思辯的心儀之外,另外也頗重要的是,邊緣型個案的確是目前常被當做治療對象者;如何回到精神分析的歷史資源裡,尋找理解邊緣型的角度,的確具有急迫性與必要性,畢竟,佛洛伊德是在探討歇斯底里與強迫症案例的基礎上,建構出精神分析的原始面貌。雖然,在此也只能點出某些可能的思考,仍談不上深度的理解與推演。

夢與原初場景

  什麼是「狼人」?他的本名是Serguei Constantinovitch Pankejeff(1887-1979),在1910年一月,歷經當代一些精神科名醫皆表示對他的問題束手無策後,他找了佛洛伊德,從此,開始了他與精神分析界的長久接觸。他出身帝俄沙皇時期的富有地主家庭,曾在十八歲感染淋病時,罹患一陣子的憂鬱。他的父親在1906自殺身亡,他的姐姐也在1908年自殺身亡, 他的憂鬱症狀更明顯,逐漸變得無法單獨旅行,生活功能亦深受影響,身旁總要有男僕與家庭醫師隨侍在側。他找了當時不少名醫,包括柏林的名醫西奧多.奇恩(Theodor Ziehen),以及至今仍以精神醫學描述學派出名,當時在慕尼黑執業的克雷培林(Emil Kraepelin),亦住進當時的療養院;但他似乎只得到了無望的答案,佛洛伊德表示,「狼人」當初曾被診斷為躁鬱症,而此症在當時被認定是無法治癒的。

  佛洛伊德的判斷則是,個案在孩童時曾出現畏懼動物與某些強迫症狀,直到八歲時症狀消失,但十八歲時又開始出現症狀。佛洛伊德分析「狼人」歷經四年半左右,依據佛洛伊德的評估,「狼人」當時是完全康復了。治療終止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緊跟著爆發,「狼人」回到Odessa,並且娶了太太,也完成了法律的學業。以現今的經驗來看,佛洛伊德在「狼人」個案報告裡當然略過了很多材料未發表或者未深入探究。「狼人」後來報告了他在四歲時的某個重要的夢,夢中出現了六或七隻狼,他對夢中的狼顯得恐懼與焦慮。佛洛伊德在「狼人」個案報告中將重點置於解析此夢,並將焦點置於探討原初場景(primal scene)的相關影響,並論述了原初場景的種種可能性,以及它在想像與真實裡的地位。

  佛洛伊德仔細追究「狼人」童年史,他的論點並不認為見識原初場景後,在當時即具有病理效應,而是後來約四歲時由於性生理與性心理的發展,讓原初場景被活化而產生延宕效應(deferred effect)。此夢因此成為了解他的兒童期精神官能症的鑰匙,使得「狼人」之名不只讓「狼人」本人以及後世者,獲得很多值得一再深思的議題。

 
 
佛洛伊德150歲冥誕紀念:5/5~5/26「向大師致敬--精神分析與現代生活」系列講座(四場)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