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禮讚佛洛伊德》著名美國女詩人希爾達.杜利特的私人手記,最迷人的佛洛伊德傳記文學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活著,為了什麼?》

《神聖的愚者》

《耶穌也說禪》

《貧窮的富裕》(已絕版)

Richesse de la pauvret ?
 
作者:以馬內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
譯者:華宇
書系:Caring 019
定價:250 元
頁數:224 頁
出版日期:2003 年 08 月 01 日
ISBN:957285657X
 
特別推薦:王念慈、李家同、南方朔、孫越、孫大偉
 
第一章 貧窮的醜聞

面對貧窮時,我們不該只停留在抱不平的陳述而已,而要試圖區分貧窮具有哪些不同類型,並了解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源所在。

憤慨與反抗,從未間斷。我要經過長達多年與悲慘世界無數次交手與對抗之後,才逐漸領悟到:當我們面對某種特殊情況時,會產生一種自發性、來自五臟六腑的憤慨;那是一種過於狹隘的反應,只侷限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缺乏其他視野。然而,當我不斷在許多國家看到相同的情況時,我又如何能夠不知道,貧窮其實有著一個共同的根源呢?這時,我內心深處啟動了某樣東西,一種世界觀,一種更為深邃的憤慨與反抗。這種反抗是經過深思反芻的,它力圖徹底剷除禍患的根源;而不再只是一味地填坑補洞而已。

這種憤慨與反抗至關重要;然而,卻少有人能夠理解和認同這點!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願意對某些不幸和苦難做出及時回應,有時甚至極度慷慨。然而,他們一般認為貧窮是無可避免的,事情本來就是如此:貧窮乃任何社會、任何經濟制度所勾勒景觀的一部分。

因此,在我旅程即將抵達終點之際,我認為有必要喚醒人們的意識:讓我們繼續提供人道協助;但千萬別忽略了問題的根源。事實上,貧窮的醜聞之所以存在,乃是因為──我們最終接受了這種不公義的世界秩序。

吶喊!

沒有什麼比國際勞工局(BIT)二千年年度報告中這項簡扼陳述,更讓人清楚看到貧窮的醜聞:「有一億名奴隸受到如牲畜般的待遇」。我還記得塞內加爾的那群小孩,為了一點微薄工資,身上扛著連年輕力壯的驢子都挺不起腰來的沈重麻袋。「非常重要之人士」,VIP,成了人們恭敬尊稱那些超級富人的專有名詞;然而,每天生活費不到兩美元的二十億人口,有誰問候他們呢?

世界銀行於公元二千年三月發表了另一份研究報告《窮人的呼聲》,收集了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六萬多人對於貧困生活的個人見證。窮人生活在「依賴、羞愧、恥辱之中。他們被迫接受由他人制定的價格,除了得承受無禮、輕藐、微薄的報酬之外,同時也是被社會排斥的對象」。這,就是皮耶教士(譯注1)稱之為「沒有聲音的人」的命運。

無以數計的人生活在這種不知明日終將如何的不確定之中,這簡直是一大醜聞,這是一種不公義。的確,二○○○年,富裕國家的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四.六;而貧窮國家則為百分之零。我知道這個概念過於廣泛,難以反映各地區的真實情況;不過,它多少也陳述了問題的嚴重程度。因之,當我們聽到在這世界上,其中二百二十五人的財富等於另外二十億人口的年收入時,如何能不驚愕!法國多年來一直擁有數百萬的失業人口,而米其林(Michelin)(譯注2) 卻在獲利創新高以及股票指數不斷攀升的時候,泰然自若地宣佈裁員七千五百名。從「錢」的角度來看,這或許是一個好的商業操作……;但從「人」的角度呢?

在所有大都會裡,一部分人住在舒適豪宅中(有的還擁有其他房產);另外一些人則住在簡陋小屋,甚至落魄街頭。窮人多半被集中圈限在骯髒殘破的社區。當我在馬尼拉時,我曾經被禁止進入某些高級社區的馬路,只因為──我的穿著不夠高尚。在摩納哥,這甚至不是幾條馬路街道的問題;而是她整個國家都是:窮人止步。

我們是走在多麼不公義的深淵邊緣啊!有時甚至連駐足察看一下都沒有!在埃及,我見到農人揮汗如雨地在棉花田裡工作;他所掙的錢只夠全家餬口,連買第二件galabeya (埃及傳統服飾)都吃緊。然而,正是他們這少的可憐的工資,讓你我得以購買低價衣物來填滿我們的衣櫥!

這整個制度在一個世紀多以來不斷地發展擴大,導致了這般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濟差距:一八二○年,富裕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這詞蘊含著多大的諷刺啊!)之間的差距是三比一;一九九九年,這項差距拉大到了七二七比一。

我知道我以上所言,不具任何新意:我們到處都可以讀到這樣的陳述,以致於甚至開始感到厭倦了。然而,我們喊得還不夠;我們必須再一次、繼續不斷地吶喊。吶喊,代表了抗議,不接受,不呆呆坐著。吶喊,代表了拒絕維持現狀,拒絕只停留在陳述而已──即便是憤怒的陳述。吶喊,是發自五臟六腑的反動,是腦子維持騷動不安,是緊緊抓住事情和人:這情況一定要有所改變!

令人憤慨的貧窮

我自己就在世界五大洲親眼目睹了許多令人憤恨不平的現象。我的經歷必然有限,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對此,我感到十分抱歉。然而,我希望在此寫下我個人的一些感想:如果說我們面臨的這些困境,每一種都令人憤慨;它們的本質卻不盡相同。那麼,我在第三世界國家和法國所看到的貧窮,有哪幾種不同的類型呢?

我經常談論埃及的情況,我在這兒也要說一說其他國家。我在突尼西亞時,有一天收到我的修會錫安聖母院一位姊妹發來的一封求救信。她是一位助產士,致力於協助未婚媽媽。然而,阿拉伯國家的婦女向來都需要獲得一位男人的支持,不論是父親、丈夫或兄弟。因此,這些遭遺棄的婦女置身於一種非常淒慘的處境: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她們不再存在。有時她們甚至是直接躺在地上或是在非常惡劣的衛生條件下生產。然而,她們所面臨的挑戰,並未因生完小孩就結束:她們還得找工作來維持她們的生活和尊嚴。一個新生嬰孩對你大聲哭嚎,這會讓你五臟翻攪。按理說,他有權在他呱呱墜地之處獲得一席之地;然而,在這兒,正是嬰孩的這個基本權利以及女人獲得社會承認的權利受到了剝奪。

在塞內加爾的捷斯(Thies),有人特別跟我指出了上千萬名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的情況。年幼的小偷在監獄中與一大群歹徒、惡棍為伍,逐漸更趨墮落和腐化。在市場上,十到十二歲的小孩搬運著比他們身子還重的箱子,脊椎骨隨時可能受損變形。他們的工資已經夠微薄了,還必須從中抽取一部分,繳給村子裡的巫師。青少年在工廠幹個不停,既未接受任何教育或訓練,連一點零用錢也沒有。

我絕非在杜撰故事;這些都是我親眼所見。當我把這情況告訴了奈麗,一位在開羅貧民窟服務的志工時,她立即搭機到塞內加爾首都達卡。一到當地,她很快地判斷出主要癥結所在:當務之急必須解決未成年少年的監禁條件以及兒童和青少年的奴隸問題。我們絕對不能忍受:今天我們這個世界居然還有任孩童在監獄中墮落、被迫工作、沒有任何權利、身體狀況受到終生摧殘等等情況的出現。最後,我們也無法忍受見到年輕人被工作操得疲憊不堪,陷入一種沒有其他出路的困境。他們既無一技之長也沒有多少工資,還能奢望有什麼樣的未來呢?

然而,最最讓我心痛的地方,莫過於非洲的蘇丹。萬分抱歉,我這會兒好像是在帶領讀者周遊世界,雖然我一開始是要試圖區分不同類型的悲慘現象──不過,對我來說,我沒有能力用冰冷的理論來概括性地談貧窮。讓我驚惶震撼的,不是抽象的問題;而是那些孩童、男人、女人一張張痛苦的臉龐、一個個百遭輕蔑的身體。不過,這些苦難與貶抑,總是在某種特定條件下發芽滋長。

讓我們回到蘇丹的情況。在首都喀土木附近,成千上萬的男孩長途跋涉地逃離蘇丹南方的大飢荒,那兒已經因飢荒死了許多人。落魄街頭的他們,顯得精疲力竭、飢餓不已,瘦到皮包骨的樣子令人震慄──那是一幅令人難以承受的景象。那一年,高粱幾乎毫無收成。母親們於是將剩下的一點糧食塞到一個小布袋裡,告訴她們的兒子:「離開吧!步行到喀土木去,你不會死的。」她們自己卻留在家鄉,等待死神的來臨──那兒也沒有任何人可以為她們埋葬。當時蘇丹內部正分裂為南北兩大勢力,處於衝突戰爭之中。當然,人不能為大自然的變數和災難負責;但戰爭卻是人引起的。北方的人民並不想要接待和提供食物給這些屬於他們敵人陣營的未來戰士;因此,他們沒有將這災難告知世界。這對他們當然有利:他們不費任何吹灰之力和一兵一卒,就讓敵人消失了數百萬人口。

事實迫使我們面對一個又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說也說不完。面對那些圈禁在沒有水電的貧民窟的勞工──這是我五○年代在伊斯坦堡親眼所見──我們如何能夠保持沈默?對於那些我在黎巴嫩遇見的孩童,那群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母親被人強暴和殺害的戰爭孤兒──也難怪他們個個充滿仇恨和復仇之心──我們如何能夠緘默不語?我們又如何能夠隻字不提世界上有無以數計的男男女女必須靠撿拾富人丟棄的垃圾和廚餘維生?在馬尼拉,惡臭滿天的垃圾山有時甚至將孩童活埋在這個大火爐中。小男孩、小女孩遭到性虐待,以及「性旅遊」的現象,近十年來不斷地擴大蔓延,我們又如何能夠沈默以對?

當我從菲律賓回來時,我驚愕地發現,搭的竟是一架滿載雍容華貴的人士到菲律賓玷污小孩度週末的包機。面對一位記者詢問她旅遊的目的時,一位高貴典雅的婦女笑道:「我是來享受鮮嫩肉體的」。這大大超過了限度!如果當時我能找到一顆炸彈的話,我絕對會像從事自殺攻擊的恐怖份子一樣,炸掉這架飛機!面對世界上許許多多大都會將一大群人口趕到城市外圍,讓他們的小孩別無出路地生活在犯罪、娼妓或販賣毒品中,我們又如何能夠保持沈默?當一部分人住在奢華的生活條件中時,另外一大部分人卻只能勉強求餬口。這是世界的罪惡:對他人的苦難漠不關心。

我還能夠舉出其他上百個以前或最近發生的例子。不過,我最後只想再提一個我在布吉納法索看到的愛滋病災禍。成千上萬染上愛滋病的男男女女,遭到自己家人、村莊和親友拋棄。在藥物方面,他們只有阿斯匹靈藥片!在某些城市,甚至沒有任何醫院願意收容他們:害怕傳染的非理性恐懼,窒礙了所有的人性情感。愛滋病患只有淪落到流浪街頭,孤獨地等待死亡的到來。在二十世紀,只有富裕國家的人民才有權享受尖端科技與先進醫療。當西方世界的每位病患都享有大筆預算──這乃美事一樁!──的時候,我們如何能夠忍受非洲好幾個國家的人民瀕臨死亡而不採取任何動作?我們不由的要大聲呼喊:不.公.平!

最後,從所有這些情況與經驗中,我萃取出了一些結論。一方面,每個情況與經驗都是獨一無二,與其社會、經濟、宗教、政治和文化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它們之間也彼此相似,因為都同樣是一種不公平現象。所謂的不公平,並不是天然災害所造成的後果;而是人類從出生到死亡所具有的基本權利,受到了輕蔑和嘲弄:自由的權利、安全的權利、平等享有醫療的權利、享有基本生活條件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工作的權利以及享有被認可的尊嚴的權利。
(未完....)

 
 
 
★中國時報浮世繪、自由時報專文介紹。★王念慈、李家同、南方朔、孫越、孫大偉真心推薦。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