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生命史學》

《生死無盡》

《生命的哲思》

《當生命陷落時》

《臨終諮商的藝術》(已絕版)

Counseling the Terminally Ill:Sharing the Journey
 
作者:喬治•賴爾(George S. Lair)
譯者:蔡昌雄
書系:Master 026
定價:380 元
頁數:368 頁
出版日期:2007 年 09 月 15 日
ISBN:9879866782091
 
特別推薦:王浴、余德慧、呂旭亞、吳庶深、陳榮基、黃俊雄
 
推薦序之一--余德慧
書序作者: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在生命的末期是否還能夠以「諮商」的姿態來面對死亡的憂懼,我始終抱著遲疑的心情,也始終充滿疑惑,多少人的往生就這麼過去了,卻未曾發現西方的靈性文化所相信的「最後階段的成長」,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失落典範」──它的意思指的是「我在這一生苦心經營,怎麼到來頭全都失落了?在死亡的面前,我在此生所贏得的一切聲名、地位、成就全都如泡影般地消失?」,這種極端個人主義式的「失落」對華人文化來說並不熟悉,反而會認為我們一輩子爭得的東西將傳給子孫,所以,在死亡之前我們似乎有一種虛擬的傳衍安慰著死亡的心情。

當然,對死亡的恐懼是全人類共通的,但在西方靈性文化,特別是近代的「長青哲學」與超個人心理學,都假定死亡憂懼來自人性發展的一個裝置,那就是「自我」(Ego),那是以現實感官為經驗基礎的一種感應器,原本只是白日意識的中心點,卻不是整個心靈領域的樞紐,但是自我卻常常竊占著個體的生活,以為自我是生命的主宰,處處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性別、角色等社會領域的東西當作自己最根本的東西,處處維護著它們,以為就是自己存在的自尊,一般的靈性文化?將這種自我所竊占的現象所構成的世界成為「自我現實」(ego reality)。在自我現實的誤識之下,人們會以為自己是「不朽的」,而遮蔽了人的「必朽性」,而死亡的最後成長階段,就是指在死亡瀕臨之前看穿自我現實的遮蔽與謊言,而許多實證的研究卻指出,剛好與「最後成長」相反,許多罹犯重病的人或家屬都極力否認死亡將至,反而將自我現實抱得更緊,這就是所謂的「對察覺的否認」。

我們在病末陪伴裡,對人們這種抱緊自我現實的作為並不置一詞,保持沉默不予批判,這態度與「病末諮商」的意涵就有點差別,在一般的意義來說,病末諮商是有立場的,諮商者認為病末者可以在死亡之前出現生命的轉化,因此,立意以某種方式來引導,有些宗教團體會以它們的教義主張為基礎,教導它們的信徒遵行教法來往生,例如西藏的度亡法門或淨土佛教的一念往生法門,這樣的立意引導是否能夠使病末者轉化,因人而異,何況現代社會的無神論者並不接受傳統宗教的教義,轉化也無從發生。

背立轉向的轉化現象

在台灣的病末病床最常見的往生大抵以社會的倫理為主軸,只要親人雲集、近親在旁照顧,大致上就夠了,並不覺得需要任何心理諮商人員與病末者懇談,也無法領會「最後的成長」是什麼碗糕。以東方的邏輯來說,人都要死了,成長不成長有何干係?西方靈性修行人認為,如果能夠讓自己進入更高的存有層次就更好了,但是以現代社會世俗化的全面攻占人類心靈,而消費世代更是以吃喝玩樂為誘餌,勾引人類成為消費的「羊羔」,靈性的高層次幾乎已經模糊到不可知的地步,人們無法體會病末者的心靈,充其量只能以俗世(自我現實)的眼光做一些俗世的安慰(例如,「不會有事的」、「請一起努力吧」或送花、折紙鶴、寫卡片),而病末者則是沉默的轉化者,他們最後只能自己一個人獨坐天涯,坐起看雲水。

關鍵之處在於:我們對所謂「轉化」這現象實在太陌生,即使是心理諮商專業人員也無法體味轉化的心境。根據我們的陪病經驗,病末者確實會有「背立轉向」的現象發生,當一個人病沉到某種程度,他會自然地放棄社會性的勾連,也會開始不在乎他們在世的聲名、地位與角色。經常看到一些知交滿天下的病人,在進入病沉之後,就會在病房門口掛起「拒絕訪客」的牌子,而一堆訪客的花籃與卡片凌亂地擺在門外,它的主人已經進入內在轉向的縱深之地,那個地方不再有橫向的勾連,只有一步步地踏向烏有之鄉,那裡真正陪伴著它的主人的只有夢幻與破碎的回憶,它的主人開始放棄人身的束縛,讓心思自由地飛翔,從外邊的人來看,背立轉向者只是昏睡著,或者虛弱地躺在床上呻吟,可是轉化的旅程已經開始,病人背離社會,也背離陪伴他一生的自我現實。

這種背立轉向對一般還在世被自我現實豢養的人來說是無法理解的,充其量只把它當作彌留前的景象,最糟的反應是不斷以在世的價值去騷擾病人,例如不斷告訴病人「誰來看你了」、「你不能離開,我需要你」的哭喊,其實,這時候病人與親人已經是兩條不相交的陌路,在世的宿緣已經斷裂。

大於悟的「明白」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這裡出現。由於多數陪病的親人無法接受離世的事實,所以經常以俗世價值擾亂病人,必須由經過訓練的病末諮商師協助親人與病人脫離這種困境。本書的作者首先注意到病末者對死亡的憂懼,但是病末諮商並非消除這些憂懼,而是以憂懼做為轉化的基礎,進一步去「明白」死亡的真相,或生命的真相。

「明白」的意義並不是「知道」的知識性的東西,徐梵澄在《老子臆解》提到,「明」是一種大於「智」的悟:「明」是四達廣被,廣達則恍然大悟,靈感奔至,智是切分,切分則絲毫畢見,而任此明之四達廣被居於被動,及至私心起,智用出,則靈感寂,明悟晦,而「天門」闔矣 !

照老子的說法,「智」無法像「明」一般地四處通達,而必須有個切入的平面,而「明」則是一種四達廣被,聽自然而不用智。這個說法甚有啟發性,但是如果將「明」與「迷」做對立,「明」的寬廣度就出來了,那是可以對某種無名狀態挺進的姿態,靠近的地方處於「天」──那是無名的他者、無知的上帝、人類的盡頭深淵,或者被稱之為「終極」之地。但是這並非人能用一般的理解所取得的,相反的,它剛好就是「無知」,以「無知」對付生命的騙局,即使死亡本身也是活著的欺瞞,法哲巴塔耶很明白地體會到這空白維度:

「我感到真實世界的暗無天日,空白環繞在我四周,這種感覺與凡人甚為不同,和他們相較,我眼瞎,我痛苦,我無法感受他們的感覺」(註)。

例如夢的隱晦正是在這意義的「明」。當我們苦心積慮想將夢的隱晦說明,我們剛好在做相反的事,我們以為的「有知」只是建立在空白維度的虛構,我們所有的不明剛好是接近真實的「明」,因為剛好是靠近真實而且是無法落實的真實,就如無限接近空白維度的那種接近,虛構意識逐漸失去準頭,通常的明消失了,真正的明開始之時,人就進入暈眩,不能思考,而就如夢裡,我們彷彿很自然地做一些事情,彷彿在尋找什麼,因為真正要尋的東西絕對不在,所以,夢裡的忙碌常無法給出個道理,但是一些零碎的念頭卻不斷此起彼落,這些零碎的念頭常不斷縈繞著我們的心頭但無法解得其義,這些殘片不非意識的延伸,而是一些未完成的心頭恨或愛,我們稱之為「殘餘」的東西。

以退為進的病末諮商

這些殘餘會隨機虛構與牽連,有時會使病人心煩意躁,但是卻很容易被在世的認知所激怒,本書的作者提出「促發」(一般諮商輔導書籍譯成「催化」)的諮商技巧,以卡爾.羅傑斯的個人中心諮商法,並搭配超個人心理學的各種冥想引導,提供病人沒有俗世壓力的無條件關懷與愛。個人中心的諮商被視為支持性諮商,並不設定強求的目標,與一般「硬性」的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問題解決療法等)不同,它隨著病人走,主要是在陪行的心旅過程提供高心靈品質的心理支持,有相當程度的柔性,可以避開自我現實的介入,對協助病末者的釋懷甚有幫助。比較有問題的反而是肯恩威爾伯的「意識光譜」概念,到底病末者的意識層級可否轉化到「超個人層次」,概念本身即是個極端不確定的構想。轉化的機制被肯恩威爾伯過度簡化成巢狀的存有鏈,一方面論點提得太高,抽象得無法接近臨床經驗,一方面所謂「高層次」到底為何,無人能明白。如果從我們實際臨床經驗來看,假定一件事有三百六十個角度,自我現實提供幾個正面的角度,以及這些正面角度的相反角度,但是沒有碰上疾病所造成的斷裂,某些事情的角度是不會「轉變的」,而有些事情則會發生激烈的轉動,例如原本在乎的感情羈絆、世間恩怨可能會煙消雲散,而在病末者的最後旅程會隨著個體化的機緣變化,但這變化並不必然走向超個人心理學所謂的「整體」發展,而是在各種因緣際會底下以個人的際遇發展,因此,我們很難以一個簡約的「整全」存在的概念來觀察臨床的實情。

另一個困境是作者認為,在轉化的過程,病末者從世間轉出,使得病人先疏離在世的關係,放棄現實自我所營造的歸屬感,而使個人得以「活在當下」。基本上,我們的臨床經驗發現,放棄歸屬感並非有意識的動作,而是隨著病情的下沉而自動發生,很少有病人有意識地放棄歸屬感,所以我們寧可相信它是背立轉向的附帶現象,而不是轉化意識。至於「活在當下」這現象也非常模糊,尤其當病末者進入遐想夢遊的幽冥處境,「活在當下」本身並沒特殊意義,但是這個名詞是西方文化當紅的概念,本身對尚活之人有許多不同層次的意義,它可以意味著自由,也可以意味著不執著,但是對病末者來說,這些自由或執著都隨著病情的下沉而自行消解,因此「活在當下」對病末者並無多大意思。

倒是將羅傑斯的個人中心諮商推到極致,以更柔順的方式與病末者相處,既無目標以強求,也不寄望高層次的轉化,而是以海德格的「不讓認知挺進」的「散步」來代替自我現實裡的奮進,亦即,以「退卻為進」的內在轉向,以無步數為步數的諮商態度,以被動的柔性、隨順的水性,與病末者存有相隨,可能是「病末諮商」最好的作法。

譯者蔡昌雄兄多年關注安寧照顧,雖然從宗教與哲學入手,卻能跨越領域走到心靈諮商的領域,也想不到這麼一本諮商專業的書竟然是由哲學家來翻譯,可說是異數。病末諮商還在起步階段,還需要國內的安寧照顧心理師的努力。本書可說是投石問路,至於其中的委婉曲折、柳暗花明的靈性轉化機制,還有待更多的研究來闡明。

是為之序。

註 Bataille, G.(1988). Inner Experience, p.69. New York: SUNY Press.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