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2 文苑【創意連繫2:瑞士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體驗性】一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黑皮膚,白面具》

《大地上的受苦者》

《黑色吶喊:法農肖像》

Frantz Fanon: Portrait
 
作者:艾莉絲˙薛爾齊(Alice Cherki)
譯者:彭仁郁
書系:Master 029
定價:400 元
頁數:416 頁
出版日期:2008 年 03 月 14 日
ISBN:9789866782268
 
特別推薦:王浩威、呂旭亞、孫大川、廖咸浩、陳芳明
 
來到布里達之前的法農(一)

這位初來乍到阿爾及利亞阿爾傑華省、某個行政區內的精神病院的新婚青年是誰?

如導論中所言,法農對自己的私生活守口如瓶。這一點,讀者將反覆地在本書中發現。沒有人能料想得到,這位法屬精神病院的年輕醫師來到此地之前所走過的路。然而,這段由豐沛的生命經驗、由身體上及知識上的雙重戰鬥所鋪織成的路,竟已是遼遠漫長。

對於這段線性路程,我們從法農那裡得知的只是零星片段,因為法農向來不提他的童年、他的家庭,或來到布里達之前的私生活。關於他那名出自一段短暫戀情的女兒米海兒,除了她繼承了父親的姓氏之外,我們也一無所知。幾乎所有法農在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的好夥伴,都是在多年之後,在法農過世、阿爾及利亞獨立之後,才得知她的存在。

但有些事實是明擺在我們眼前的:他那不愛引人注目的漂亮太太,還有極年幼的兒子;定居里昂、卻常在他們家久住的年輕畫家小叔,最愛法農的慷慨;後來經常在法農家出入的,是他的童年好友和戰友馬歇爾˙孟維爾,這位有名的馬提尼克律師頻繁地來訪此地為阿爾及利亞軍人辯護。在法農家,我們曾一塊兒聆賞過幾首安的列斯碧琴尼舞曲,有時一邊品嚐幾道馬提尼克家鄉菜,一邊長談到深夜。法農極愛和他欣賞的人們交談,有時只是單純地和朋友閒話家常;雖然他話席間閃耀的智慧光芒,經常緊抓眾人的注意力,他也總是懷著善意和好感傾聽。法農擁有高超的交談藝術,卻從來不直接談他自己!

有幾次,法農三言兩語帶過,自己曾以法國自由部隊戰士的身分駐守阿爾及利亞,但這只是為了表示奧蘭、布吉、阿爾及爾等地對他而言並不陌生。他從來不談自己。他的好友孟維爾可以證實這一點,法農曾對後者說:「那些寫回憶錄的人,是那些再也不知道該拿自己生命作何用處的人。」雖說,無論任何人、在任何一個時代,要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寫回憶錄,確實是件難以想像的事,但除此之外,法農之所以不談自己,更是因為他不知從何談起,除非在極罕見的心情舒弛的時刻,他總也無法鬆口。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日,法農在一個寬裕的小資產階級家庭中誕生。父親卡季米爾˙法農(Casimir Fanon)在公務體系內擔任海關稽查員,為人認真謹慎,卻總不忘在每年七月十四日全城歡祝國慶時,提醒旁人,當巴士底監獄被攻下時,馬提尼克仍施行著奴隸制度。母親在法蘭西堡掌店。黑白混血兒的她,從母親那裡繼承了一個來自阿爾薩斯、名喚歐斯斐德(Hausfelder)的家庭的血統。對於一個擁有二十五萬居民的島嶼來說,組成這個姓氏的幾個字母漾滿貴族色彩。島嶼上極複雜的血統混合度,是組成其社會與階級化結構的根本要素。

法農在八個孩子(其中只有六個存活下來,四男二女)當中排行老五,兄弟中排行老三。為其作傳者註4如是說:法農是個敏感、易怒的兒童,多疑而好爭鬥的青少年。傳記中並提及母親待他頗為冷淡。的確,法農極可能不是母親的最愛。他確實不具有受到母親無條件疼愛及支持的兒子們才擁有的那份令人不易察覺、但真實的寧靜根底,他不像希格蒙一樣,有阿瑪黎亞˙佛洛伊德(Amalia Freud)愛意汩汩的對待。後來在突尼斯與法農有過數次親密交談,雖然他進一步吐露了些許心事,也偶爾提及他的父親,但幾乎從來不曾談到他的母親。可是,就連在父親過世後,他與母親的魚雁往返,也總是出於自發,且筆調親暱溫存。

在大家庭出生、長大,父母親那一輩並未曾經歷特殊的悲劇事件,他也從來沒有欠缺過照顧或感情,至少從表面上看來,他曾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在朋友們和年紀最接近的哥哥的口中,法農是個「平凡」的小男孩,慷慨、溫柔,熱愛運動和各式童玩。但在父母眼裡,長他三歲的哥哥和他,是二個調皮搗蛋的頑童,專看霸王電影,到法蘭西堡的小店家偷糖果、小鈔,第一個遭殃的就是母親的店。對那個年代的小男孩來說,這些看來都是再平凡不過的慣常行徑。當時的法蘭西堡,無疑沒有住戶管理員的喚人鈴繩可供孩子們拉扯,讓他們可以像巴黎的孩子們一樣,猛地一拉鈴繩,然後麻雀群般一哄而散,朝巴黎的碎石路面街道四處竄逃。

關於這個年代,法農曾親口告訴我的唯一一段較為私人的記憶,我總要禁不住稱它為「薛爾歇插曲」;法農敘述這段情節時,情緒仍頗為激動,並且帶著和記憶內容不成比例的嚴肅。跟所有的小學生一樣,十歲的法農被帶往薛爾歇紀念堂,向這位「為奴隸解開鎖鏈」的英雄致敬。驀地,這個還在念小學的小男孩自問:這男人憑什麼被視為英雄?在這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人們不願談論的事?真正值得被榮耀、被談論的,應該是這段「之前」,是那些被奴役、受制於黑暗法律的男男女女所遭遇的前所未聞的經歷。

提起當年身為稚童的懵懂躊躇,仍不免教這個已然成大長人的男子心慌意亂。這段記憶或許是個屏幕記憶,為了重新搬演一段神秘的過往,傾吐一個更私密的、未能成言的感受,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訴說著往日童年經驗的成年男子說,這一天,「我生平第一次明白,原來人們對我講述的歷史,是書寫在否認之上的歷史,人們教導我的事物秩序,是捏造的秩序。我繼續玩耍、運動、看電影,但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就像是我終於張開了眼睛和耳朵。」這莫非是法農以他對寓言的愛好所重新編織的小說化記憶,好教他的對談人卸除心防、溫柔相待?這問題難以論斷,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段記憶建構了法農的一生。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