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13-04/20 陳代樾【大開眼界】費登奎斯兩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日漸親近:心理治療師與作家的交換筆記》

《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

《叔本華的眼淚》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已絕版)

Staring at the Sun: Overcoming the terror of death
 
作者: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
書系:Holistic 047
定價:320 元
頁數:288 頁
出版日期:2009 年 05 月 27 日
ISBN:9789866782596
 
特別推薦:中外名家、媒體誠心推薦:趙可式、蘇偉貞、余德慧、王浩威、陳登義、羅洛.梅、華盛頓郵報、舊金山紀事報……
 
第一章 凡人的傷痛

[章前引文]
伊比鳩魯身體力行「醫療性的哲學」,他堅信哲學要像醫生醫治人的身體一樣醫治人的心靈。在他眼裡,哲學的目標只有一個:減輕人的痛苦。而人痛苦的根源何在?在於對死亡無所不在的恐懼。

人有自我覺察的能力,這是天賜的大禮,就像生命一樣珍貴。自我察覺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地方,但它卻伴隨著極高的代價:意識到人終有一死而感到傷痛。我們體悟到人會成長、茁壯,而終至老死,所以我們的存在始終蒙著一層陰影。
自有歷史以來,人類便擺脫不了終有一死的恐懼。四千年前巴比倫英雄基迦美俢在悼念好友安基度(Enkidu)的碑文中思道:「汝已沒入黑暗,不聞吾語。吾死後與安基度何異?吾心哀哉。吾畏死矣。」
基迦美俢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他害怕死亡,我們每個人──不分男女老少──亦然,只不過有些人表現得很隱晦,也許是無所不在的莫名不安,也許是以其他的心理症狀呈現出來。另外,有些人明明白白意識到內心不時湧出的死亡焦慮,還有些人對死亡恐慌至極,以致終日悽悽惶惶,毫無快樂與滿足可言。
萬古以降,好思辯的哲學家試圖對人終有一死之事,提出各種觀點,希望能幫助人們活得祥和平靜。身為協助人們面對死亡焦慮的心理治療師,我發現古代的智慧,尤其是古希臘哲人的睿見,在今日讀來依然受用無窮。
的確,作為一位治療師,我智識上從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偉大的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皮涅爾、佛洛伊德、榮格、巴弗洛夫、羅夏克,和史金納──受惠的程度,不若古典希臘哲學家來得深,尤其是伊比鳩魯(Epicurus)的思想。我對伊比鳩魯的學說鑽研得越透徹,越強烈認為這位非凡的雅典思想家,堪稱是存在心理治療師的先驅,而我這整本書所援引的,正是他的觀點。


人類痛苦的根源
伊比鳩魯生於西元前三百四十一年(當時柏拉圖才過世沒幾年),死於西元前二百七十年。今天大多數人聽到他的名字,總會聯想到饕客(epicure)或享樂主義者(epicurean),這類追逐精緻愉悅的感官享受(尤其是珍饈佳釀)之人。然而事實上,伊比鳩魯並沒提倡感官享樂,他更關心的是達到心的平靜(ataraxia)。
伊比鳩魯身體力行「醫療性的哲學」,他堅信哲學要像醫生醫治人的身體一樣醫治人的心靈。在他眼裡,哲學的目標真正說來只有一個:減輕人的痛苦。而人痛苦的根源何在?伊比鳩魯深信,其根源在於對死亡無所不在的恐懼。他曾說,不免一死這駭人的念頭,妨礙人享受生命,人生所有的樂趣無不遭受破壞。為了減輕人對死亡的恐懼,他想出若干強而有力的思考實驗(thought experiments),這些實驗不但有助於我個人面對死亡焦慮,也是我幫助病患的有用工具。在接下來的討論裡,我將不時引用這些寶貴的見解。
我從個人經驗和臨床工作中體悟到,人對於老死的焦慮,會隨著人生不同的階段而時隱時現。年幼的孩子免不了從週遭的事物裡──枯黃的葉子、死掉的昆蟲或寵物、消失不見的爺爺奶奶、哀傷的父母親、墓園裡一望無際的墓碑──隱約瞥見人終有一死。孩子們單純地看、納悶著,然後有樣學樣地跟著父母親把感覺埋在心裡。要是他們將焦慮的情緒顯現出來,會使得父母親惶惶不安,當然啦,他們也會趕緊安慰孩子。有時候,大人會刻意說些讓孩子寬心的話語,或把整件事的焦點轉移到遙遠的未來;又或者,他們述說一些關乎復活、永生、天堂、重聚這類否認死亡的故事,來紓解孩子的焦慮。
  六歲到青春期這段時間,也就是佛洛伊德所謂的性慾潛伏期,孩子對死亡的恐懼通常會由明轉暗,隱而不顯。不過,一旦邁入青少年期,這焦慮便有如山洪爆發:十幾歲的孩子常常會滿腦子想著死亡,少數還會想要自殺。時下很多青少年在暴力充斥的電玩世界裡,練就一身砍砍殺殺的功夫,藉此應付死亡焦慮。另有一些青少年用開死亡玩笑、唱歌嘲諷死亡,或者和朋友一起看恐怖片來對抗死亡。十來歲時,我父親開的雜貨店附近有家小戲院,每個禮拜我總會呼朋引伴地去個兩回,不是選恐怖片看,就是挑些描述二次大戰、血腥殘忍的電影,大夥兒一起在裡頭驚聲尖叫,看得目瞪口呆。我記得自己曾因為生在一九三一年而逃過一劫,暗自嚇得發抖。假如我跟表兄哈利一樣早個五年生,大概會和他一樣戰死於諾曼第登陸。
  有些青少年會從事極其冒險的活動,來反抗死亡的威脅。我的一個男病患,有多重畏懼症,老是擔心會遭逢不測。他告訴我,從十六歲起他就開始玩跳傘,前後不下數十回。如今回頭看,他相信自己是用那種極端的方式,來抵擋不免一死這揮之不去的恐懼。


擔憂死亡的心,不曾停息
隨著青少年一年年地成長,他們對死亡的關注漸漸隱退,取而代之的是邁入成年必須要面對的兩大任務:成家與立業。接著三十年後,當孩子離開家,事業的終點隱約可見,中年危機於是爆發,死亡焦慮再度猛撲而來。我們登上了人生的頂峰,驚覺眼前路不再需要爬坡,而是開始走下坡,緩緩步入衰老。自這一刻起,擔憂死亡的心再也不曾停息。
時時刻刻意識到死亡並不好過。這好比直視烈日:你能忍受的程度有限。我們無法木然活在恐懼中,因此會想辦法緩和死亡帶來的恐懼。我們把孩子看成是自身生命的延續;我們變得富有出名,甚而耽溺放縱;我們不由自主地發展出防衛儀式;或者擁抱堅不可摧的信仰,深信終究有個救星存在。
有些人活得英勇無畏──自信滿滿地不受死亡威嚇──時常不解他人的恐懼,或者輕忽自身的安危。不過還是有些人拚命藉由與所愛之人、某項使命、某個群體、某個神性存有(Devine Being)合而為一,以超越死亡帶來的痛苦分離。死亡焦慮乃宗教之母,世上的宗教無不想方設法地緩解人對於生命有限的苦惱。神作為跨文化的概念,不僅賦予人永生的某些想像,從而紓解人終有一死的痛苦。而神之永恆不朽,亦緩和了人可怕的孤獨感,並提供人一個如何活得有意義的清晰藍圖。
然而,就算有最堅固、最神聖的防衛,我們也無法徹底壓制死亡焦慮。它永遠在那裡,蟄伏在內心某個隱密的深谷裡。也許這就像柏拉圖說的,我們騙不了內心最深處的自己。


悟透死亡,始能覺醒
假若我活在西元三百年前(所謂哲學的黃金時代)的古代雅典,而且對死亡驚恐不已,我該找誰清除心中的恐懼?我可能會長途跋涉至廣場(agora),古代雅典重要的哲學學派的據點。我將走過柏拉圖創建、如今由其外甥斯珀希玻斯(Speucippus)繼承的柏拉圖學苑(Academy),以及曾為柏拉圖弟子、如今遭其繼任者指為離經叛道的亞里斯多德所創辦的講堂(Lyceum)。我也會經過斯多葛學派(Stoics)及犬儒學派(Cynics)講學的場所,與遊走四處尋找弟子的哲人擦身而過,最後來到伊比鳩魯設立的「伊園」(Epicurus of Garden)。我想我會在這裡找到安身立命之道。
而今,為死亡焦慮所苦的人該求救於何人?有些人尋求親友協助,也有些人尋求宗教慰藉或心理治療,另有些人則求助於我寫的這類書籍。我治療過很多害怕死亡的人。我相信我從畢生之治療工作得來的觀察、省思和做法,將有助於無法自行處理死亡焦慮的人,帶給他們許多洞察。
在這一章裡我想強調一點,恐懼死亡所引發的問題,一開始時不見得和死亡直接相關。死亡無遠弗界,其衝擊往往隱而不現。儘管害怕老死會讓有些人的心靈變得麻木,不過這恐懼往往藏在暗處,而且會以看似和死亡無關的症狀表現出來。
佛洛伊德認為,精神錯亂通常是人壓抑性慾的結果。在我看來,這觀點太過狹隘。我從臨床工作上了解到,人壓抑的不僅是性慾而已,還有生物面的本性,尤其是他有限度的本質。
在第二章裡,我將討論如何辨認隱匿的死亡焦慮。很多人的焦慮、憂鬱或其他症狀底下,都是死亡恐懼在作祟。在這一章及其後的篇章,我將以臨床案例和實務技巧來闡述我的觀點,同時輔之以電影和文學作品。
在第三章裡,我將點出,面對死亡未必會讓人絕望到萬念俱灰。相反的,它可能讓人覺醒,進而活得更充實。這一章的主旨是:雖然人會因為形體的死亡而消毀,但是人能從悟透死亡之中得到拯救。
第四章將討論哲學家、治療師、作家及藝術家,為了克服死亡恐懼所提出的一些真知灼見。不過,如同第五章將指出的,光有觀念敵不過圍繞著死亡的恐懼。唯有把觀念融入人與人的關係中,才是我們直視死亡的最強利器。我將提出一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把兩者結合起來的實用做法。
本書所呈現的觀點,是我從病患身上觀察而得。由於觀察者不免會影響所觀察的內容,因此我在第六章對觀察者進行檢視,回憶我個人面對死亡的體會,以及我對待死亡的態度。我也和人之必死一事纏鬥許久,作為畢生幫助人處理死亡焦慮的專業工作者,以及眼見死亡也正一步步逼向我,我想要坦率而清楚地把我面對死亡焦慮的個人體會說出來。
第七章是寫給治療師的建言。治療師大部分不會直接處理死亡焦慮。這也許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自身的死亡焦慮,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培養專業的學院內鮮少或根本沒有提供存在取向的訓練。年輕的治療師告訴我,他們不會太過深究死亡焦慮,這是因為所得到的答案常令他們不知所措。要能對苦於死亡焦慮的個案使上力,治療師需要一套新觀念以及新的醫病關係。雖說這一章是特地寫給治療師看的,但我盡量避開專業術語,希望簡單明瞭的文字讓一般讀者也能一目了然。

* * *

你也許會問,為何要談論這麼令人不快、這麼駭人的主題?何必直視烈日?為何不聽從美國精神醫學可敬的鼻祖阿道夫.梅耶(Adolph Meyer)於一個世紀前囑咐後輩的話:「別去抓還不會癢的地方」?〔作者注一〕何必和生命中最可怕、最黑暗、最恆常不變的一面纏鬥?事實上看來,近幾年來出現的管理式照護(managed care)、短期心理治療、症狀控制,以及企圖改變思考模式的諸多做法,只會讓目光偏狹的情況更形惡化。
然而,死亡的確會搔得人發癢。它不時在我們內在蠢動,在心門上搔刮,微微發出嘎吱聲,就在意識的表層底下,不仔細聽幾乎聽不出來。它會藏匿和偽裝,透過形形色色的症狀洩露形跡〔作者注二〕,它是我們諸多憂慮、壓力和衝突的根源。
作為花了數十年光陰,處理死亡焦慮的精神科醫師以及遲暮之人,我強烈感覺到,面對死亡不是去掀開有害的潘朵拉盒子,而是讓我們以更豐富、更慈悲的態度重拾生命。
這是我獻上這本書的初衷。我相信這本書將幫助你直視死亡,從而不僅消除恐懼,更能豐富你的生命。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