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禮讚佛洛伊德》著名美國女詩人希爾達.杜利特的私人手記,最迷人的佛洛伊德傳記文學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幸福,從心開始》

《遇見100%的愛》

《以愛之名,我願意︰開啟親密關係的五把鑰匙》(已絕版)

How To Be An Adult In Relationships: The Five Keys to Mindful Loving
 
作者:大衛.里秋卅David Richo
譯者:廖婉如
書系:Caring 051
定價:350 元
頁數:352 頁
出版日期:2009 年 01 月 10 日
ISBN:9789866782503
 
特別推薦:◎ 胡因夢、李文瑗、殷正洋、賴佩霞、謝文宜
 
第一章 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人是輕率的東西。
──莎士比亞,《捕風捉影》(Much Ado about Nothing)

我們有與人共舞的天賦,只是缺乏適當的訓練。我們得學習舞步,勤加練習,然後才能夠自在地翩然起舞。要想樂在其中,就得下工夫。有些人由於身體上的殘缺或自信心受損,必須練舞練得比別人勤;有些人受傷得極為嚴重,可能永遠也沒辦法跳得好;另有些人則被教導說,跳舞是罪惡的。
談戀愛的情況與這頗相類似。我們早年的經驗塑造了甚或扭曲了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有些人受冷落、遭斥喝、被凌虐,心理上留下了極大的創傷,得要花好幾年的時間練習,才可能跳出優雅的成人之舞。有些人受虐得極其嚴重,非得從凌虐他人當中得到復仇的快感不可。另有些人由於從前負傷慘重,所以再也無法用成熟的方式和人建立關係。
然而,大多數人都從父母身上得到了夠好的照料,在關注(attention)、接納(acceptance)、欣賞(appreciation)、情意(affection)及包容(allowing)這五方面得到滿足,亦即擁有了五A,所以這些人長大之後,可以駕輕就熟地用健康的方式和他人建立關係。我們可以用心經營感情,不會盲目地想占有對方,也不會對親密關係產生過度的恐懼。但話說回來,沒有人可以不經由學習,就輕鬆地與人建立關係,這就好比沒有人可以不用教導,就跳出優美無比的雙人舞一樣。有些人一學就會,有的人則永遠跳得很彆扭,儘管別人也許看不太出來。同樣地,一段感情可能看起來很美滿,但未必擁有真正的親密或真心承諾。這兩人若是步入婚姻、生兒育女,那問題可大了。獨舞者若懶得練舞,對他人的影響不大,但我們若在關係的雙人舞中疏於練習,對方可能會受到傷害。(關係在這裡是指彼此間有親密的牽連,不論兩人是共同生活,或是各有居所。)
正面的信念就是助力
  還有一些人,小時候受到嚴重的虐待,心理需求沒得到滿足,受害甚深,所以很難與人建立關係。慢慢地,這些人或許還是學會如何建立親密關係,不過,這必須先把早年的問題一一化解掉才行。花些心力練習,讓自己善於與人建立關係。我們必須認識真正的自我,必須虔心向學、願意受教、哀悼過去,並在治療中努力。我們可以與伴侶從事某種靈性修持,並且閱讀一些心靈成長的書籍。每個人都有能力進行這樣的修練,一旦勤加練習,彆彆扭扭和踩錯步的情形會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靈巧流暢的舞姿,應和著襯底的情歌。
  我們都聽說過兒時傷痕對親密關係所造成的傷害,但我大致上對此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小時候發生的事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它:我們是以正面的眼光將它看成是助力,還是負面地視之為持續的傷害。如果我們能夠哀悼過去,藉此削弱它對當前生活的影響,我們便能與伴侶緊密相繫,同時保有彼此的界線。只要我們有方法應付眼前的困境,任何問題都不會讓我們掉入絕望的深淵。
  有些人有「共依存」(codependent)的問題,他們就算知道這份感情沒有未來,也不願意放手。我們的自我感深植於我們和原生家庭的互動關係裡,如果一段關係重現了我們與父母親最原初的聯繫,那麼揮別這段感情時,內在的安全感會跟著搖搖欲墜。於是,改變所帶來的任何變化,即便是更美好的未來,也將變得駭人無比。勢必做出改變時,我們就面臨了另一次考驗──能否對自己慈悲相待。給自己一點時間,並非表示自己有共依存的問題,那只是意味著,我們對於心靈版圖中,仍受過去箝制的區塊所帶來的壓力及其意義,依然很敏感。重複舊模式乃人之常情,但打造新模式才是健康的。一旦我們用不同的做法取代原本的防衛性反應,不管這過程如何緩慢,都能鬆動我們與伴侶的關係。這不僅是要打破童年帶來的負面循環,我們還需夥伴為我們補給活力。我們必須深信,在這蒼茫荒蕪的世界裡,有個人能對我們的獨特性,做出熱情的回應與共鳴。我們無法自己與自己產生共鳴,但我們可以打開心胸迎接它。
  假若我們在童年時期得到全然的滿足,我們會失去往更寬闊的世界探索的動力。成年的旅程,從離開父母所構築的安全巢窩開始。我們必須離巢,並在成人的世界裡找到一位伴侶。如果不這樣,我們可能會沉溺在家的舒適溫暖裡,孤立於更廣大的世界之外,找不到自己的獨特位置。這也說明了沒有任何人或事能夠充分滿足人類無窮潛能的原因。大自然承受不起失去她的任何子民,所以她讓我們的心無法長久感到滿足。不過,她確實賜予我們因為某個人和事,而享有片刻的滿足,而這些片刻讓我們的生命得以為繼。一旦如此,我們便找到了自我。柏格曼的電影《第七封印》裡的騎士,對這情況有段極為動人的描述:「我將記住這靜謐的一刻:這草莓、這碗牛奶、薄暮中妳的臉龐。我將記住我們說的話,我將把這份記憶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裡,像捧著一碗新鮮的牛奶一般。這記憶將成為一個象徵,象徵莫大的滿足。」
  來自另一個人的愛,不僅能讓現在的我們得到滿足,愛所激起的漣漪也會穿越時光回到過去,為我們彌補、修復、更新曾有的不足。真誠的愛也激起更多向外擴散的漣漪,促使我們的內在產生轉變。於是我們有了一番了悟:「如今我不再渴求了,如今我不必那麼怨恨爸媽了,如今我可以接受愛而不必一再地索求。我擁有的已足夠,我已滿足。」唯有旅行至這般境地,始能親密地去愛人。

打造健康的自我

一個支持的環境──也就是充滿五A的安全可靠的環境,對於各方面的成長皆不可或缺。我們好比在袋鼠的肚囊裡發育的幼兒,一路從子宮、家庭、感情關係、支持網絡,到公民社群和致力於靈性成長的團體,體驗到被包容與被扶持。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內在的自我都需要得到所愛之人的滋潤:他們能體察我們的感受,回應我們的需求,他們是豐富我們內在資源──個人力量、愛的能力及平靜的理想來源。愛我們的人了解我們,讓我們隨時感受到他們的關注、欣賞、接納和情意。他們給我們空間,讓我們盡情做自己。
  於是,我們的功課就是把獨一無二的自己調整到最健康的狀態。健康的自我,也就是佛洛伊德所謂的「心理歷程的連貫運作」,是我們內在的一部分,它能夠觀察自身、週遭情勢及他人,並且做出適當的評估及回應。我們不需要放下這一面的自我,反而要去鍛造它,讓它成為我們親密關係的助力,幫助我們在做出明智的抉擇及承諾,有所擔當。相反地,神經質的自我(neurotic ego)會受恐懼和慾望的慫恿,不斷餵養傲慢、執著及控制他人的需求。有時候這是一種自我否定,讓我們自覺是受害者。這神經質的自我是我們追求靈性成長時,特意要消除的那部分的自我。它的專橫會把親密嚇走。
  西方心理學強調建立自我感,相反地,佛教則強調拋開「人擁有獨立而堅固不變的自我」的幻象。這兩種觀點看似衝突,但我們若了解,佛教是以健康的自我為前提,便明白這兩種觀點其實相容不悖。佛教並不主張把培養能力與自信、與人建立融洽的關係、探索生命等這些成年人的責任給廢除。的確,我們得先建立自我,之後才能破除自我,那自我是為了方便起見而給的一個暫時稱號,不是恆久不變的終極真實。當我們說沒有固定有限的自我存在時,指的是每個人內在存有無限的潛能,亦即我們的佛心或佛性。我們可以超越有限的自我,我們是比有限的自我之內所呈現的一切更宏大的存在。
  偉大的神祕主義者在靜坐之中體驗到完整感。他們先是感到舒緩沉靜,這沉靜繼而匯聚成一股驅策的力量,催促他們帶著服務眾生的使命感走入世界。(這是我們的人生旅程何以英勇且弔詭的原因。)這並不是說,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時刻過著彰顯人性的生活,那是需要特殊恩典的特殊號召。當我們為了愛而展現個人能力,我們便達到了完滿。當我們用存在於自身內的每一種獨特而無與倫比的方式展現愛時,我們的靈性修持臻於完美。

靜觀的力量

靜坐不是爲了遺忘自我,而是運用自我去觀看且馴服自身的表現。
──艾普斯坦(Mark Epstein,精神科醫師。著有《脫離思考者的思緒》〔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

  自我實現不會突然發生,而就算它是長時間努力的成果,也未必長久。十一世紀的西藏密教尊者兼詩聖密勒日巴說:「無須盼望全然開悟,只管每天在生活裡修行便是。」一個健全的人不是一切完美無缺,而是不斷朝著完美努力;它不是終點,而是持續進行的過程。健全需要自律、肯下工夫、有毅力,這也就是人生何以是一趟旅程,且必然輝煌壯闊的原因。神經質的自我想撿一條簡便省力的路走,但靈性的本我(Self)渴望另闢新徑。修行讓人趨於完美這說法並不恰當,不如說,修行本身即是完美。在這過程裡,人必須敞開心迎接恩典,而這恩典是由佛心自然流瀉出來,是心靈提升與醒悟的禮賜。這就好比做麵包時,不僅需要花工夫揉麵糰,也需要將麵糰靜擱一旁發酵,讓它緩緩蓄積自身的能量。心理或靈性成長的路上,有一股比自我更高深、比心智更睿智、比意志更堅定的力量,會不時拉我們一把,所以我們並不孤單。就在你讀著此頁的當兒,很多菩薩與尊者正往你這邊靠攏,在修養心性的道路上與你作伴。
  靜觀是一種簡練的佛法修行,意在把純然的注意力匯聚於此時此刻。靜觀把我們從心的舊習裡解放出來,幫助自己跳脫恐懼、愛慾、評判、執著、防備等習性,安住當下。把散漫的心緒拉回當下,可以藉由觀呼吸來練習。對觀息靜坐(mindfulness meditation)來說,採用傳統的坐姿很重要,它引導我們入定,並把心神集中在身體上。打坐會接觸地面,而地面呢,由於它傳遞出此時此刻的堅實感,可使我們安住當下,不受心魔所擾。我們把打坐當修練,做為一整天行事的依止。不過,靜觀可不是只有打坐而已,它是時時刻刻的無我執,一種純粹的平靜。要達到這種境地,有賴於純然體驗現實,沒有自我在一旁天花亂墜地喋喋不休。

靜觀不是逃脫現實,而是看清現實

  靜觀(mindfulness)這個詞所隱含的專注,其實會造成誤解,因為這動作本身意在將心淨空,而非把心填滿。唯有如此,才能純然體驗到人自身的現實。靜坐是達到靜觀的不二法門,觀息靜坐不是宗教儀式或祈禱,而是探索心靈如何運作、如何入定,以展露內在的開闊,讓智慧與慈悲悠然而生。
  靜觀不是要我們逃離現實,而是幫助我們看清現實,不被層層疊疊的自我所矇蔽。自我的矇蔽才是逃避。諷刺的是,逃避只會讓人抓得更緊。一旦看清這一點,我們便會放手。在人性矛盾這鬼影幢幢的幽谷裡,拋開和放下,我們才會有所得,並繼續向前走。靜觀是人內心的善牧者。
  在靜觀之中,我們不會壓抑或耽溺於任何意念,只留心它們的存在,隨時回到呼吸,溫和地將自身引領回所屬之處,一如慈愛的父母帶領迷途的孩子回家。一旦我們能夠耐心地一再回到呼吸,且不對任何念頭加以評判,那麼就是圓滿的靜坐。靜觀的覺察是公正而警覺的見證,它不是法官、陪審團,也不是檢察官、被告。我們留意內心的動靜,把心內的任何聲息單純看成是信息。這不意味著我們要禁慾或漠然以對,若是如此,我們會失去自身的脆弱性,而這脆弱性是親密的核心要素。見證不是冷眼旁觀,而是在旁扶持,這麼一來,我們不會被內心的不安或衝動所驅使,而是去回應所發生的一切,且不受制於它。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