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生死學十四講》

《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

The Grace in Dying: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
 
作者:凱思林.辛
譯者:彭榮邦、廖婉如
書系:Holistic 056
定價:460 元
頁數:416 頁
出版日期:2010 年 10 月 08 日
ISBN:9789867574480
 
特別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英偉、王浴、胡因夢、許禮安、單國璽、惠敏法師、趙可式、賴其萬、陳榮基、陳慶餘、蔡昌雄
 
第九章 邁向奧祕

走上臨終陪伴一途,對我來說是種福份。臨終過程的相伴隨行,讓我脫胎換骨,變得「更能察覺神的存在」,察覺奧祕的存在。從事臨終陪伴會讓人認識到,就如馬丁•布伯(Martin Buber)在他處所言,自己是「被深深地包含在宇宙川流不息的生命裡」。生命以其浩瀚和輝煌——遠非我們所能想像——所開顯出來的,其實是我們的本性。我們在臨終過程所見證的心靈轉化,讓靈性這股伏流清晰地浮現,它始終如一地引領著我們反璞歸真,往內走向超越。在返歸的路途上,靈性這股伏流會愈來愈活絡,最後成就生命的圓滿。

把臨終看成深度的靈性轉化的新觀點,不過就是表達了一個更為巨大的演化趨勢。這本把臨終過程看成恩寵之旅的書,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它的問世,是我們更樂意去認識死亡,讓它更靠近我們的心靈和心智,不再把終有一死的事實拒於心門外的結果。它的問世,也代表我們的文化愈來愈成熟,開始將死亡擁抱為生命的一部份,也更常讓至親摯愛在我們的陪伴下過世,讓奧秘得以進入我們的存在。

過去數十年來,我們的文化對死亡及臨終的想像起了微妙的變化,從黑暗籠罩的意象,轉變為發散光輝的意象。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愈來愈充盈著光。臨終不再是只能竊竊私語的陰暗經驗,而變成了令人大開眼界的經驗分享。

我的腦中浮現兩個畫面,都是我家人的小故事,就某方面來說,這兩個畫面說明了我們對死亡、對靠近死亡的集體思維,有了什麼樣的改變。第一個畫面關乎我親愛的父親,第二個畫面關乎我敬愛的叔父,兩人都因為糖尿病而過世,只是相隔了數十年。

我的父親於一九六四年,在一間用玻璃封閉起來的隔離病房裡逝世。因為當時我只有十來歲,醫院只允許我每個禮拜有一次短暫的探視。我曾設法想搞懂怎麼使用對講機,好和父親說上話,但是一直都沒成功。我心裡很害怕,也很慌張,每每按錯鈕,不是父親說的話傳不出來,就是我的聲音傳不過去。大半的時間,我記得我都把臉貼著冷硬的玻璃,努力要看清楚父親:他距我這頭很遠,躺在偌大的房間中央,房間裡零星擺了幾台巨型機器,一張小床,他就躺在上頭。他的神情看來也很害怕,但我記得他勉強向我擠出微笑。父親當時早已久病纏身,一年的英雄式醫療救治也不見成效,儘管生命已經快要走到終點(如今回想時才知道),院方沒有人跟他提起他已不久於人世,沒人敢吐出死亡這字眼。他的妻子和五個年幼的孩子不惜付出一切只求能夠陪在他身邊,但是他還是孤伶伶地在某個冬晨過世於空蕩蕩的病房內。

相隔三十年後,我的叔父也因為同樣的疾病過世。他在過世前也是受盡病痛折磨;但是,他非常瞭解自己的病況,在他臣服於臨終的心靈轉化時,眼界大開。我們大家族裡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對他表達我們的愛,有機會祝福他走得平靜,向他道別,在他辭世時為他禱告。他生前最後那幾天是在家裡渡過的,他總坐在最愛的那張椅子上,妻子陪在一旁,兒孫圍繞膝下,時而說說笑笑,時而感傷流淚,大夥兒一同禱告,給他關愛。叔父過世時,嬸嬸打電話請神父來,和全家人一起圍著叔父的遺體,為他做彌撒。

感謝神,我們終於走到這個地步。

當我們親炙死亡,我們才懂得以莫大的慈悲看待人的脆弱與無常,才懂得懷著敬意來理解生而為人的難處。里爾克表達了他對人類的多重困境感到悲憫:

但這件事:
人可以涵容死亡,
死亡這整體,
甚至在生命未開始之前;
可以輕柔地把死亡攬近心扉,
而且不會拒絕活下去,
是多麼無可言喻。

在新一輪的示現裡,存有本源向我們開顯自身,顯露無形世界和有形世界之間的互攝互入,深刻而永無止息。這個觀點的涵義,如此深刻的洞察與理解,一度只有少數長期修行的人才參悟得到。如今我們不僅可以從數千年的傳統裡,也可以從生活當中汲取智慧,只要我們讓死亡靠近一點,並掀開遮蔽視線的面紗。這些有關於心識本性和實在本性的洞見,在我們心靈之眼前面舞動著,吸引我們洞識智慧,直觀真相。當我們對生命敞開心扉,也對死亡敞開心扉,在數百年的智慧證可和當下的力量雙重加持之下,我們可以用當代語彙,開始訴說我們對所嚮往的圓滿境界的領悟。

無論你在見證臨終過程的心靈轉化時體受了多少,陪伴一個人深入恩寵,是一個令人難忘、卻又難以言喻的經驗。因為它是如此偉大、如此莊嚴、如此令人敬畏的啟示,我們因而敞開心扉,迎向存有的新層次。這樣的刺激,撼動了我們現有的平衡,使得新一層次的理解和表達得以浮現,不論是對身為個體的每個人,亦或是作為集體創造的文化皆是如此。在演化的這個點上看著我們自己,我們看見了更深入領略實相本質的契機。我們不僅看見了擴展我們對生命本源這個概念的契機,也看見了擴展我們對生命本源的體驗的契機。生命本源召喚著我們,渴望向我們顯現靈性珍貴、浩瀚、永存不息的本質。生命本源邀請踡縮在一角的自我,好好地放鬆,徜徉在它的寬闊裡。

正在閱讀這一頁文字的讀者們,總有一天要遭遇到有人死亡,而我們自己在五十年內大概也會化為塵土。當心識從目前所棲居的身軀消解離開,當我們重新融入一度由此離開的存有本源時,我們都將從中領受到臨終經驗的滋味。我們會親證,臨終不是悲劇,與生命本源失去連結地活著才真正可悲。我聽過一個說法,我們的文化不是受黑暗的力量之苦,而是受膚淺之苦。當我們體驗到與靈性、與超越的實相、與我們邊陲生命的存有核心之間的連結時,在那一刻我們就將體驗到恩寵。當我們掙脫偏狹的自我界定,如實體驗生命,當我們卸下眼罩,歡慶所有超越「我」的一切時,我們將蒙受恩寵。

 
 
11/20~1/22【余德慧教授私塾—花蓮講堂】《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深度導讀會,歡迎參加!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