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史詩級宗教學家伊利亞德 Mircea Eliade 最經典的著作。「唯有體認神聖,方能真正安頓於凡俗。」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漫步在海邊》

《好女人,蹺家去》(已絕版)

A Weekend to Change Your Life
 
作者:瓊.安德森(Joan Anderson)
譯者:江麗美
書系:Caring 060
定價:300 元
頁數:272 頁
出版日期:2010 年 01 月 29 日
ISBN:9789866782787
 
特別推薦:王文靜、王瑞琪、謝文宜 感動推薦
 
引言
書序作者:瓊.安德森(Joan Anderson)

大凡三十到七十歲之間的女性,都可能提出同樣的問題:「我為所有的人做了所有的事,那麼為了我自己,我該變成什麼模樣?」
「不可能的,」我聽見有人這麼說,「這太麻煩了。」
「我的擔子那麼重,怎麼可能完整的回答這個問題?」還有人這麼說。
好吧,也許是這樣。但是妳知道,我曾經為了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與期待,而變得很空虛,甚至到了絕望的地步。單純的活著已經讓我再也撐不下去。我知道我需要傾聽心的聲音,開始多照顧自己一點。但是就和妳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然後有一天,我決定改弦更張,一度蹺家。從此我沒再回頭。
這回出走純粹是一時的衝動。當時我已是半百之人,心想再不做就沒機會了—傾聽心底的聲音,或是繼續隨波逐流。在我的內心深處,我知道有無數沒人聽見的渴望、構思與計畫,長久以來,我已經習慣了對它們視而不見。該是解放它們的時候了。離家出走似乎是唯一的答案。到一個我可以離群索居的地方—遠離朋友、家人和外在的影響—這可以幫助我重新開始,回頭重新聯繫過去的我,以及我想成為的我。
當然是要付出代價的。我決定獨自搬到鱈角(Cape Cod),對我的親朋好友來說,這個想法就算不對他們形成威脅,至少也是不受歡迎的。除了一個摸不著頭腦又憤怒的丈夫之外,還有許多朋友與舊識都說我自私,其他的人則是斷言我已經化身一個激進的女性主義分子。我對最後這個粗糙的標籤感到怒不可遏。難道他們看不出來我只是站在人生的轉捩點上,我只是需要一個新的方向嗎?然而,這些論斷還是讓我感到萬分懼怕—我似乎已經失去悲憫之心,甚至已經有點瘋狂了。但我只知道我又累又空虛。這個文化堅持要我們去做事(do),而不是做自己(be),我心中柔軟的部份已被深埋,甚至不太喜歡自己當時的生活。
獨居一年的時間裡,我的足跡踏遍鱈角所有的沙丘與海灘,也漸漸理出了頭緒,我重新探觸自己的本能與直覺,修復了因為忽視自我而產生的傷痕,並挖掘出一塊嶄新的畫板,我可以在上頭重新設計我的餘生。一路走來,我覺察到那許多撒在路上帶著倒鈎的標籤對我毫無影響。它們反映的只是旁人對改變的畏懼,以及因為無法再依賴我而產生的恐懼感。我的任務只是要救一個我唯一能救的生命—我自己。
在那一年之中,我有幸遇見一位睿智的老婦人,她成為我的好友與導師。瓊.艾瑞克森(Joan Erikson)嫁給知名的心理醫師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為妻,和他合作發明了一套理論,即個人認同是經過八個人生階段的循環而成。她除了和丈夫共事之外,還是個畫家,也是個很好的聽眾與追求者。她教我如何迎風起舞,如何拾起生命中掉落的線頭,如何活在當下,如何滋養關愛我的身體,以及如何熱愛探險永不止息。她的友誼支持我走過這趟艱困的旅程—她用笑聲和她熱愛的歌曲為我委頓的精神打氣,她在分外寂寥的暗夜陪伴著我,她幫助我走出絕望,找到我的目的感,鼓勵我找回生產力,分享我的故事。我珍視她給我的最重要的課題:「任何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智慧,任何人提供的支持,我們都有責任接受,然後,最重要的是,將它傳遞下去。」
因此,當一些老朋友來訪,注意到我不僅步履輕盈,神態更是快活無憂,就說她們自己也想要像我這樣,於是我回頭憶起那帶領我走向轉變的各個步驟。最初的幾個月裡,我都是在暗中摸索,只是讓日子一天天過去,而沒有清楚的目標和目的,但我的經驗確實形成了一個模式,還有若干練習幫助我繼續前進。在瓊安的鼓勵之下,我將我的故事依時間順序寫成三本暢銷的回憶錄,目的是鼓勵其他婦女走出自己的生活,就算不是出走一年,也要離開一星期或一個週末,學習傾聽自己的心靈想要訴說的話。
那些書挑動了許多人的神經。無數婦女擁進書店裡想要見我,還有人邀我出席她們的讀書會,還有數不清的信件與電子郵件,都是要表達她們解放的心情,因為終於有人將她們的感覺訴諸文字,慢慢的,我無力再回覆這些信件。每一個人都想要更多—更多故事,更多靈感,更多指引。有兩封信闡明了這個重點:

我剛讀完《漫步在海邊》(A Walk on the Beach),心蕩神馳不能自己。在我心生的這個時點,過去二十七年來我所知所為的一切均將來到終點而有所改變,我敬佩妳有勇氣掌控自己的人生。但妳都是如何做到的呢?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嗎?有沒有什麼樣的地圖可以讓我一路追隨?

我剛讀完《海邊的一年》(A Year by the Sea)。妳的書在許多方面觸動了我。我今年五十二歲,是該重新塑造自己的時候。妳乾脆收拾行囊到海邊去,這個方法好極了,但對我來說卻是遙不可及。我似乎凍結在我的空間裡,我也想離開一段時間,但如果永遠離開就未免太嚇人了。妳怎麼有這個勇氣的呢?妳是如何活過那些乏味的時刻?妳怎麼樣讓自己不會不耐煩?在妳的書裡,這一切都顯得很簡單,但我知道不是這樣。我該怎麼做呢?

顯然其他女性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外,也都想要找到其他的目的。她們需要的只是時間,最好有人在旁邊敲邊鼓表示支持,外帶一點溫和的引導。因此我開始主持海邊週末營(Weekend by the Sea Retreats)。大約八年後的今天,婦女繼續從全國各地來參加這些週末營,以及在各處巡迴舉辦的工作坊。這些女子的自我被她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徹底掩蓋了,如今她們來這裡學習如何將它們挖掘出來。她們來沙灘漫步,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及在我的後見之明的協助下,重新找回她們真正的自我。她們都帶著痛楚(the ache)而來,說她們的婚姻如一灘死水、孩子需索無度、空巢期剛開始、上司傲慢自大、事業沒有一點挑戰性,以及,是的,生命已經失去光彩。我迎接她們說:「歡迎成為我們的一員,姊妹們。該是重生的時候了!」
這些婦女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有的是自以為無所不能的女強人;孩子已經離家而渴望有個新方向的家庭主婦;新寡或剛失婚的婦女,在這成雙成對的世界裡,必須面臨一個寂寞的未來;年輕的媽媽,首度逃離生活中不停需索的噪音與活動;懷疑自己是否錯失了什麼的未婚單身女性。除了做母親的人之外,還有許多女兒、姊妹、姑姑阿姨、祖母和朋友們,來自全美五十州和加拿大。她們既絕望又充滿勇氣—準備要付出一切做好自己。在週末營裡,她們學著活在當下,逸出常軌,棄絕規條,耽溺於偷閒的時光裡,完美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採取行動強迫改變。
對許多人來說,真正的走開,即使只是一個週末,都是一件奢侈的事,但我們無論如何都必須找出時間讓自己做出改變。是的,有許多束縛牽絆。但這些大多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我上電視節目「歐普拉脫口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時,曾談到離家尋找自我的觀念,前排有位女士舉手,堅持說她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我有好幾個孩子,」她抱怨說:「還有一份工作和一個丈夫。」
我感覺到她認為我的故事很難理解,也覺得忿忿不平,但我擺脫我的罪惡感,坐挺了身子,直直的看進她眼裡,問道:「一年裡面有八千七百個小時。妳卻連二十四個小時都找不出來留給自己,妳不覺得很可憐嗎?」
「可憐!」歐普拉拉長了聲調,慢條斯理的回答。「妳聽見了沒?可憐!」
觀眾一陣哄堂大笑,但是在節目結束之後,過了許久,我才明白我們談到了一個重點。如果女人找不出時間來讓自己恢復元氣,那的確是很可憐的。事實上,我認識的婦女之中,沒有一個人敢說,她的家人會硬要她非得找出二十分鐘的快樂時間不可!更別談有誰會催促我們去尋找自由或解脫。我們必須伸出手去自己抓取。這個伸手的動作需要大量的意志與勇氣,但是正如瓊安.艾瑞克森有一回跟我說的:「坐在那兒等著生命來找妳,那才是真懦弱。」
不要繼續在我們的皮膚之下當個陌生人,一分鐘都不需要。我們已經當好女孩當得夠久了。這本書就是要激勵妳獲得新生。其中有些是我在海邊那一年按照直覺採行的步驟,或是在海邊工作坊遵循的程序,外加一些我自己和其他婦女的故事。
我並不打算讓它成為一件艱難的工作,也沒有任何時間限制。我們女人不需要更多的工作,或是任何人來告訴我們該做什麼。況且,心靈的工作是不能有時間架構的。尋回自我的道路就和走上這趟旅程的婦女一樣多,而且到頭來人人都必須設計自己的路徑。
有些人也許寧可讓自己的焦慮簡單溜過。她們不想聽到什麼輪到她們上場的話,不想讓人家把她們從自己的角色中拖出來,不想克服自己多年來根深柢固的怯場習慣而走進聚光燈下,不想發出聲音,大聲喊道:我要,我需要,我就是我。
但是使她們裹足不前的並不只是這些心理障礙而已。她們也缺乏引導。我們都需要更多的導師。我們的傳統支援體系瓦解了。有太多家庭因為離婚或分居而相隔兩地。母親和女兒很少分享同樣的資訊、價值觀或期望。太多人覺得孤立無援,動盪飄泊。本書中,我寫出我自己的故事,外加其他參與週末營的婦女的故事,我希望妳能夠開始自在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對我們追求自我的過程也不會覺得不安,並能夠開始尋找妳的支援網。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實做祕訣書。我無法忍受那種書,它們總是假設我們只要記住那些步驟,遵循那些規則,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完美。誰要變得完美?完美是施打肉毒桿菌除皺,擁有六號身材。上帝從來沒打算讓我們變得一模一樣。不是的,這本書是要給妳一個脈絡背景,一種社群感。妳只要慢慢翻閱這些章節,或是利用一個週末的時間,實際進行本書「後記」裡的各個「助動計畫」步驟。妳可以和朋友分享,或是自己進行。週末營的朋友會肯定的說,離開家庭一個週末並非不可能,而且還可以得到一個能夠改變一生的經驗,因此我力勸大家,每一個人都要設法找出這個時間。妳可以利用後面的一些空白頁,記錄自己的成長,或是自行寫出一本日記來。
無論妳決定如何使用這本書,我都鼓勵妳去買本日記,一面讀一面寫。妳的反應和我的文字會形成對話,也會成為妳自己原創點子的跳板。我光是在那一年,就記下所有的想法與經驗,而且我會不斷回頭參考它們,從中得到鼓勵和靈感。妳可以視自己的需要,前後跳躍式的閱讀不同的章節,但是最好從第一章開始看,才能明白自己也需要改變。
我們必須重新評估自己的例行事務與規則,在這場奮鬥之中,我們大家都是姊妹,因此需要鼓勵彼此去冒更多的險。正如艾略特(T. S. Eliot)說的:「唯有那些冒險走遠路的人,才可能發現自己能夠走多遠。」
因此,當妳渴望找到真正的自己,提振自己頹廢的精神,想要即起即行、豪放一番,或甚至只想自由的享受當下,放開想要掌控的雙手,修復受損的心靈,或是尋回自己埋藏的部份—這本書就是為妳寫的。這是妳的機會,可以深入了解妳的問題,改變平時的例行公事,遠離規範,質疑現狀,每一天找回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畢竟,生命就只是一個回應而已。
在每一個女人的生命裡,總會有個時候,她必須為自己負責。妳的時候到了嗎?當然,這會需要一點訓練、決心、信任與時間。但是到頭來,妳就會明白柏拉圖的話:「未經檢視的生命就是被浪費的生命。」因此向前走吧。即使妳心底的聲音說不要,依然縱身跳下。然後別再回頭。終於輪到妳了。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