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禮讚佛洛伊德》著名美國女詩人希爾達.杜利特的私人手記,最迷人的佛洛伊德傳記文學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愛,上了癮》

《愛我,就不要控制我──共依存症自我療癒手冊》(已絕版)

The New Codependency: Help and Guidance for Today’s Generation
 
作者:梅樂蒂.碧媞(Melody Beattie)
書系:Selfhelp 017
定價:320 元
頁數:288 頁
出版日期:2011 年 01 月 06 日
ISBN:9789866782978
 
特別推薦:◎ 謝文宜、曾陽晴、鄧惠文、朱衛茵、廖輝英
 
認識共依存症

有位舊識聊到自己有多熱愛為人夫、為人父的生活。「我想我這樣算是共依存者吧。」他帶著歉意地說。「不,」我說,「這只代表你喜歡婚姻生活。」

許多人還是搞不清楚何謂共依存症。

他們可能把共依存症和電影「致命的吸引力」裡的烹兔行為 聯想在一起,或將之誤認為精神病、邊緣性人格違常或是強迫症。有些人覺得共依存症與他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家族中沒有人喝酒或受虐。也有人認為,得了共依存症,或是在酗酒家庭長大這類問題,就表示他們可以把所有責任推回給父母親。

復元不是要你指責他人,而是承擔自己的責任。

有些人把共依存症視為「唯我世代」(Me generation)的象徵,一個讓自私的人繼續唯我獨尊的藉口。有些人相信(誤信)要從共依存症復元,就表示他們得要離婚。或者他們害怕共依存症的復元行為會和自己的宗教信仰衝突。還有人認為,抽離(detachment)就表示要變得冷漠無情。或者就像我朋友那樣,誤信共依存症就代表享受婚姻,這也錯得離譜。

我能理解這些混淆。我在《超然獨立的愛》中用一整章來定義共依存症,但是要把它加以分類仍是困難重重。大家常以他人的作為來定義共依存症。「共依存者就是照顧別人」、「就表示另一半會酗酒」、「很依賴別人,死纏爛打」、「一走進房間,馬上就被病情最嚴重的人吸引」。雖然這些行為都是共依存症的象徵,但只是全貌的一部分而已。問題不在於我們做哪些事,而是做這些事情的原因。

在《超然獨立的愛》裡,我把共依存者定義為「讓另一人的行為影響自己,且執著於控制該人行為的人。」但是共依存症不僅止於此(不過控制和執著是很好的起點)。

寫完《超然獨立的愛》後有好幾年,我仍陷於恐懼,害怕疼愛自己會變得怠惰放縱。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知道懂得欣賞自己可以給我力量。
「傷害我們的,不是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有人說,「而是那些誤以為真的假象所造成的。」

深愛某人和困於悲慘的婚姻關係是兩回事;為了得到他人喜愛而付出,和真誠的大方也不一樣,前者會讓我們充滿怨恨;自戀和自愛,自我中心和站在自己的立場也不盡相同。

雖然家裡有人酗酒可能促成共依存症,但這並非必要條件。有些人認為共依存症是一種病,但是我們怎麼知道這到底是病還是問題呢?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低落時,說自己有病會有幫助嗎?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完全理解與共依存症有關的行為。我們只懂得控制的時候,會把控制和愛混為一談就不難理解了。認為掌控會讓自己安全也說得通,因為這種方式的確管用——但為時不久。只要追根究柢,所有共依存行為都自有其道理。

我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的時候,這些與共依存症相關的行為──從控制到照顧──都曾救過我們的命。在大多數情境之下,不管有沒有酗酒,只要在我們的處境過個五到十年,任誰都會出現共依存症。許多共依存症的行為,如擔憂或控制,都是一般人不時會做的事,但是這些行為一旦停不下來,我們就有麻煩了。

況且,共依存症是正常行為,我們都難免做太多、太在乎、體會太少或涉入太深。我們忘記了他人的責任始於何處,自己的責任終於何處。我們也會忙過了頭,做太多事而忽略了自己。

共依存者可能會緊迫盯人,黏著人不放,要人關心(他們會親切到叫人吃不消,還會想盡辦法取悅我們,直到我們受不了為止)。但是從光明面來看,一旦共依存者克服了這些課題,便能成為出色的人。許多共依存者善用了這些經驗而成功創業。研究顯示,問題家庭中長大的人,調適壓力的能力遠比其他人優異。

有些專家學者將有共依存問題的人稱為「過度追求成就者」(over-achievers),但是這樣講苛刻了些。「他們是優秀的追求成就者(super-achievers)。」有位治療師說。這樣講比較友善,也比較合適。解決問題和吃苦耐勞(兩種共依存症的正面特質)對這些經過大風大浪的人來說,可謂第二天性。

我們一旦開始照顧自己,過去的虧損便會轉為資產。許多有共依存症狀的人盡忠職守,使命必達。他們執著,但也不屈不撓。他們想幫忙,而只要他們學會幫助自己,就能幫得了別人。共依存症的重點在於跨越界限。我們如何分辨自己有沒有共依存症的行為呢?我們越界跨入共依存區(Codependent Zone)的時候,我們的所作所為往往別有用心,而且還會傷人。本書會幫助我們回到自己的生活,然後我們就能選擇對我們管用的作為了。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共依存症的行為。由於共依存行為保護過我們,所以一開始要放下這些行為會讓人恐懼不安。你願意讓自己不自在一陣子嗎?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