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2 文苑【創意連繫2:瑞士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體驗性】一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學習家族治療》

《意義的呼喚》

《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

《厭食家族︰探索心身症的家庭脈絡》

《瘋狂與存在:反精神醫學的傳奇名醫R.D. Laing》

R.D. Laing: A Life
 
作者:安德烈•連恩(Adrian Laing)
譯者:連芯
書系:Master 040
定價:420 元
頁數:416 頁
出版日期:2012 年 04 月 13 日
ISBN:9789866112393
 
特別推薦:王浩威、楊明敏推薦,陳登義審閱
 
為大眾眼中的瘋癲發聲
書序作者:安德烈•連恩(Adrian Laing)

我父親R.D.連恩,在一場網球賽中心肌梗塞猝逝。當時,他正頂著地中海的炙熱陽光,和富有的鮑伯費爾斯頓醫師(Bob Firestone)揮拍對決。那天是1989年8月23日,費爾斯頓醫師的豪華遊艇停在法國南端的聖特羅佩港附近,我父親61歲,比賽正進行到第一盤,他以4:1領先。

父親死時,他的著作已在全球銷售數百萬本,其中尤以1960年出版的《分裂的自我》和十年後的《心結》最暢銷。1967年的《經驗的運作與天堂之鳥》是他最富批判性、最具破壞力之作,此書影響了當時的憤青,他們從此不再信任、尊敬「權威」。據說,連尼克森總統都把這本書藏在枕頭下。

1927年10月7日R.D.連恩出生,母親艾蜜莉亞和父親大衛當時住在阿德貝格街22號一樓,那是一間兩房的小公寓。該處位於格拉斯哥郊區的高文希爾,屬於高寶區,三O年代時,高寶區曾是惡名昭彰的貧民區,而高文希爾曾被獲獎無數的蘇格蘭作家、製作人、演員麥克馬朗(Mike Maran)形容為「高寶區的奢華地帶」。

2011年10月7日是我父親84歲生日,當天我姐姐凱倫連恩在阿德貝格街22號外舉行了一個揭牌儀式,在此設立一面紀念牌,並錄下整個過程,放上YouTube網站宣傳。格拉斯哥觀光巴士的景點,現在多了「R.D.連恩紀念牌」一站,我每每憶及這份好意,心裡便倍感溫暖。

我很早就好奇父親為何聲名大噪。為了探究原因,我動手寫下《瘋狂與存在》。就我所知,父親是位醫師、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同時也是位作家,但這些身分成就都無法滿足我的好奇。世上的醫師和精神科醫師多如牛毛,也從來不缺「作家」,我聽過「佛洛伊德式分析」或「榮格式分析」,但「連恩式分析」究竟所指為何?

無庸置疑的是,六○年代末、七○初期,「R.D.連恩」的名字幾乎是種標記,與「反精神醫學」、精神分裂症、疏離、絕望、「瘋癲的哲學」和「家庭的權力運作」等概念畫上等號。

1975年我進大學法律系,遇到許多同學、講師和教授都比我更熟悉父親的著作,著實令我困窘不堪。

於是,我在父親生前就立下志願,總有一天要寫本關於父親的書,並且藉由寫作過程,為困擾我多年的疑惑,多少找出一些解答。

很明顯地,我父親相當出名,是炙手可熱的心理醫師。但我只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我很早(約11、12歲)就開始研究他的書,從《分裂的自我》開始著手。但光是第一章的標題「人類科學的存在現象學基礎」,就成功地阻止我停滯良久。我開始意識到,想要瞭解我父親的著作,就必須先深入瞭解他這個人,以及其他人對他的看法。

1994年我將父親的傳記完成,準備付梓送印,當時我想,任務已經告一段落了。我訪問許多父親的朋友、同業、同事、情人和敵手,幾乎馬不停蹄地四處奔走,並認真拜讀他的著作。其間,我整理父親大量的遺物,將之捐給格拉斯哥大學收藏,作為日後的研究與考証使用,這個過程亦令我獲益良多。

但近二十年來,我才慢慢接受一項事實,想要完全瞭解我父親是不可能的。我只是不斷地從一個階段進展到下一個階段,永遠不會有終點,因為隨著歲月的腳步,我逐漸成長、成熟,觀點也隨之改變。

就許多層面來看,一直要到1960年,父親在第一本精裝書《分裂的自我》屬名「R.D.連恩」後,這個名字才正式存在。在他童年時期,社區裡的人都叫他「小朗諾德」,大些後,朋友們喊他「朗諾德」或「朗尼」。在專業領域中,自他從格拉斯哥大學畢業到五O年代,他都是「連恩醫師」。

就連名字的發音,也隨著時間改變。我某回接受BBC電台訪問時,對方要我將他的名字唸成「R.D.朗」,因為他真正名字聽起來很像「R.D.林」,聽眾難以聽出究竟是誰。我拒絕了,主持人於是答應在節目一開始做特別說明,解釋該次訪談的主題是「R.D.連─恩」,也正是一般大眾熟知的「R.D.朗」。

這點獨特之處,是瞭解我父親一生的關鍵。他從一個默默無名、輕聲細語、博學、雄心壯志的精神科醫師,蛻變成享譽全球的精神導師。在逐漸為人所知的過程中,他的性格角色改變了,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到了六O年代末之後,人們通常只稱他「RD」。

兒子為父親作傳者實在為數不多,最引人注目的特例是1907年艾德蒙•高斯爵士出版的《父與子》。我到現在才明白為何嘗試的人如此之少,因為想要理性分析自己父親的一生,即便你能盡力放下所有好與壞的偏見,仍是項極具野心的任務。

更重要的是,我父母親在1965年離婚,那年我八歲,是家中的老么,此後我們家好一段時間都沒與父親連絡,我母親為此極度傷心,在那之前,她和我父親總為了大大小小的事爭吵不休。

我父親在他唯一的自傳作品《智慧、瘋癲與愚昧》(1985)中,形容母親是「我所遇過最不修飾情緒的人。」他的嘲諷也語帶些許敬佩之意,因我母親最愛形容他是「徹底的『零』,再開平方根」。

我一意識到自己一方面得對抗父母撕裂的關係,另一方面又分別愛著他倆,寫書的任務就變得複雜不堪。

一直要到青少年時期,我才知道那位「R.D.連恩」就是我父親。1973年後,我們父子開始有密切的互動;1978年,我在倫敦準備最後階段的司法考試,當時就住在父親再婚的家裡。那段期間,我們遇上許多有趣的事;我通過考試、正式成為執業出庭律師後的數年間,我們依舊維持這種關係。我倆的談話變得頻繁且深入,他曾隨手為我列出一張讀書清單,我一直甚為珍惜,我將之收錄在本書第十八章。

隨著時間,我愈發清楚地感受到,許多人瞭解且珍視父親的人道關懷,他們將父親的記憶,鮮活地以各種形式保存下來。父親對人類現狀有一套特殊的哲學觀,精準犀利,且足以跨越時空。他提出的疑問不在尋求答案,而要發人深省。他的第二本書《自我與他人》開頭就引用《論語》:「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多年來,我父親成了一種神性象徵。在他人生的後半段,違法脫軌的行為和性格上的缺陷,讓他飽受抨擊;但此刻看來,這在他短暫的人生中,正屬於最絢爛瑰麗的那一塊。

RD連恩對世間的貢獻,也隨著歲月去蕪存菁。2012年2月23日,我參加格拉斯哥電影節的首映會。才華洋溢、獲獎連連的紀錄片導演路克•法勒(Luke Fowler)拍了一部父親的紀錄片,名為《所有分裂的自我》(All Divided Selves),影片內容扎實、層次豐富,敘述細膩且感人。

《所有分裂的自我》在格拉斯哥一票難求。觀眾廣泛來自不同年齡層與背景,整體而言以年輕族群居多。我和路克•法勒參與影片放映後的問答講座,觀眾們流露出對我父親深刻的景仰和誠摯之情,每每令我驚訝不已,尤其若對方熟知父親狂野不羈的事蹟,就更令我感到驚奇。

位於格拉斯哥的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是一棟富麗堂皇的哥德式砂岩建築,幾乎可列入古老文明的奇景。館內收藏來自世界各地數世紀以來的偉大藝術品及複製品,包括達利的〈十字架上的聖約翰基督〉,或如幾乎全裸的蘇格蘭武士,雙手握劍揮舞等地中海早期作品。

博物館中設有獨立一區展示格拉斯哥「精神患者」的治療史,其中,有一大塊空間用於介紹RD連恩的生平及著作。

會場內,除了詳盡展示他的書作封面,如《分裂的自我》、《自我與他人》、《正常、瘋癲與家庭》和《心結》,還包括瑪麗•芭妮絲的手指畫原稿。1965至1970年間,父親曾率領一項瘋狂、遠近馳名的治療實驗,稱作「金斯利大廳」,瑪麗便是當中最著名的「房客」。

RD連恩的展覽區中央,有一個小螢幕,不斷播放我和姐姐受訪談論父親的片段。每當我知悉人們依舊頌讚父親的生平及作品,今日仍不停討論他的論點,我的心頭就揚起一股暖流。父親已經過世二十年,人們對他的關注絲毫不減,反倒更甚。

2011年,牛津出版社出了一本新書:《精神科醫師的青年生涯:r.d.連恩的早期作品1927-1960》(Portrait of the Psychiatrist as Young Man: the early writings and work of r. d. laing 1927-1960),作者是格拉斯哥的精神科顧問醫師艾倫•貝佛瑞(Dr. Allen Beveridge)。此書豐富深入、旁徵博引,讓大眾注意父親仍被稱作「朗尼」或「連恩醫師」的青年時期。R.D.連恩相關的龐大資料庫,數年來仍持續拓展中,此書又再添上精采一筆。

我受愛丁堡大學之邀,上臺介紹此書。至今我仍難忘聽眾的盛情,他們把我當作父親似地歡迎。雖然我的本職是律師,不是醫師亦非治療師,我也能清楚明白,R.D.連恩在生命及作品中毫不間斷的專業熱忱,既堅定且愈發強烈。這股熱忱,貝佛瑞醫師在他的新書中曾精簡地提及:

這份熱忱,來自於對神經醫學的幻想破滅,以及無法對生化科技感到自在。連恩以存在的觀點對待病患,將之視為人,而非擁有新式外表的多功能的機械。

同樣是2011年,更早的時候,我參加BBC〈偉大思想家〉節目錄影。節目中,將我父親的精神思想與佛洛伊德和榮格並列,彷彿電視製作人和作家們不斷尋求新的方式去估量我父親對後世的影響。

對於過往許多偉人來說,時間往往是最嚴苛的批評者,但在我父親身上,時間是他的好友與同盟。他的一生,隨著歲月不斷被放大檢視,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彷彿R.D.連恩的生命就像菱鏡,有著無限且多元的面向,生命中與作品中的每一個片段與事件,都是獨特且重要的一面。唯有在少數人堅持他們自身的解讀之下,他的生命與作品才顯得有限。

網路上有許多關於R.D.連恩的網站、部落格和留言,我期待不久之後他的一生會被拍成電影,屆時會有一票新觀眾體悟到他恆久不衰的感染力。

若要從《瘋狂與存在》中找出一段故事描繪這個人的本質,以及「存在性治療」如何實踐,有段短短不到30分鐘的事件可以代表。那是大約四十年前,父親到美國芝加哥公開巡迴演出:

繼續前往聖地牙哥前,朗尼受邀診視一位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年輕女孩。這女孩全身一絲不掛,只是反覆前後搖晃身子,醫生們想知道朗尼的看法。朗尼未先知會大家就脫光衣服走進女孩的病房,在她身邊坐下,隨著她的節奏一起搖晃。約二十分鐘後,女孩對朗尼說起話來──這是她入院數個月以來,從未出現的景況,所有醫生都看傻了。事後,朗尼佯裝一臉無辜地問:「難道你們從沒想到嗎?」

或許這則軼事是絕佳範例,足以解釋為何「連恩醫師」會從他本職的陰影中嶄露頭角,成為眾所矚目的心靈導師。他經常強調「治療」這個字,只是在形容一個人對待另一個人的方式。這可不是在刻意諷刺。

R.D.連恩在許多哲學大師如威廉•布雷克(Willam Blake)、沙特(Jean-Paul Sartre)、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胡塞爾(Edmund Husserl)、卡繆(Albert Camus),以及卡夫卡(Franz Kafka)的作品中,找到更多共鳴,遠勝於精神醫學的教科書。這些作品讓他得以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瞭解某些個體的內在經驗。這些個體的生活通常被囚困在精神折磨、承受苦痛的內在夢魘之中。

《分裂的自我》目前被選入企鵝出版社的經典系列,50年來,此書一直不斷增印。我相信隨著時間,不論是在檯面上或檯面下,他會有更多作品被世人視為「經典」。

R.D.連恩是哲學家、是詩人、是音樂家,是能言善道者、是酒鬼,也是位發言人,專門為被社會視為瘋癲、與現實脫節的人發聲。同時,他也是位受苦的藝術家,深為自己的作品所苦。許多批評聲浪指稱R.D.連恩本人就與社會脫節,但這些聲浪終將隨著時間被眾人遺忘,而R.D.連恩本身的話語與精神,終將永存。

安德烈•連恩,2012年3月,于倫敦
© Adrian C. Laing 2012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