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陪孩子面對霸凌》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王浩威醫師的親子門診》

Not Born to Be Parents
 
作者:王浩威
書系:Caring 064
定價:280 元
頁數:264 頁
出版日期:2012 年 02 月 03 日
ISBN:9789866112386
 
特別推薦:洪蘭、李偉文、陳藹玲、張學?、盧蘇偉
 
作者序
書序作者:王浩威

要怎樣才能做好父母的角色呢?這個問題是我在《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這本書原本要「試著」回答,最後才發覺可能只做到「描述」,描述父母角色的當今狀態。

在前一本書《我的青春,施工中》出版時,媒體也許有些討論,讀者也給許多回饋,大致是在意料之中的,大多是書寫時就預期可能出現的反應。倒是有些朋友們扮起讀者的角色,給我的一些回饋,卻是當初所意料未及的。

有兩位朋友的反應是相近的。一位電話裡噼哩啪啦地說了我一頓,啥不瞭解父母辛苦心情之類的,然後就掛掉電話了。另一位較不熟的朋友則是貼心多了。她說她自己家裡有兩個青少年小孩,覺得青少年在我的書裡也許被瞭解了,但父母則是不見的。「父母真的沒想過你說的那些嗎?」她最後是語重心長地提醒。

另外的朋友,還有更多的讀者,則是以充滿沮喪的心情,表示自己作為父母,看了書,才發覺自己很失敗。類似這類的反應還不算少,幾乎每次相關的讀書會演講都可以聽到。

《我的青春,施工中》的寫作,原先只是想為青少年說說話,而不是為父母。在我們的社會裡,青少年雖然不是最弱勢的,但也算是相對弱勢。但是,青少年這一階段卻是不擅長表達的,甚至因為太多無力表達的豐沛而矛盾的想法,經常招惹了不必要的壓力和阻撓。當初是這樣單純的想法,想讓青少年的處境被真正看到,也就完成了先結集為《台灣青少年記事》,後來再擴充成《我的青春,施工中》一書。

朋友們的反應,倒是我始料未及的。1998年結輯成《台灣青少年記事》時,也沒遇見過。也許當時就認識的朋友大多數的小孩還沒到青少年階段吧。現在大家的小孩長大了,以父母的立場出發的感受也就特別多。

朋友們這些反應出乎意料地強烈,我才注意到《我的青春,施工中》雖然不是為父母寫的,但那樣角色的敘述,確實觸及了當今父母的痛處。也因為這樣的領悟,心中才浮現這樣的想法:如何從父母的立場出發,思考父母的處境,進而推想可能性。

用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齊殷的說法,如果過去我的思考(譬如在《我的青春,施工中》一書中呈現的),是為青少年在當今社會體制尋找網絡之間可能的縫隙;那麼,現在這本書的書寫,則是想從父母立場出發,想為在當今社會體制中的父母,尋求屬於父母的縫隙。

依我看法,父母從來不是青少年子女的對立面。父母和青少年關係之所以緊張,其實是雙方都身處於這個社會結構,而社會結構隨著時代前進對內產生了持續的壓力,進而形成一種不得不卡住對方的困境。青少年也好,父母也好,其實都受制於我們不夠明白的當下社會;只不過,父母往往不自覺地被社會結構逼迫而扮演社會體制的代理人罷了。

這樣的想法雖然開始在我內心深處萌芽,但是,真正的實現是相當困難的。收在這本書《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中的文章,大多是2011年一整年發表的,可以看出我的思考和目前的侷限。

我試著描述父母的困境,試著為父母清楚勾勒出他們所面臨的真實社會,也試著指出親職的存在(不論是過或不及的親職)對孩子們成長的影響。然而,這只對父母所處的世界做一個現象學上的探討,離原本要做的結構分析還離很遠,更談不上其間縫隙的尋求。

這困難在哪裡呢?面對當前的社會,我們總以為自己是看得十分清楚的,尤其在努力收集了四處充塞的資訊以後。然而,我個人卻以為,我們以為清楚看到的這個社會,其實是個幻象,是個錯覺。或者說,當今的社會一旦讓我們研究透徹了,這個當今社會已經變成過去的世界了。我們以前看到的當今社會,其實是昨日黃花。我們每天生活中所面對的世界,也就是真正的當今社會,是百分之九十仍存在於濃霧中,從來沒清楚出現過。

描述父母的處境都已經如此艱難了,更何況要做好父母的角色。面對這樣不可能清楚掌握的世界(這是永遠不可能的任務),父母開始要學會放手:對小孩子放手,也對自己的苛求要放手。只要覺得自己盡力了,就不再自責無法做到的部分──因為自責或求全,經常是惡性循環地產生更多的破壞力。這樣的放手態度,也就是英國兒童心理大師溫尼科特(D. W. Winnicott, 1896-1971)再三提出的「盡力就好了的父母」(good-enough parents)。

好父母是不會自責的,甚至是享受和孩子們的互動,甚至衝突。這一切都是樂在探索,樂在不確定的態度,才能在後天的體驗裡累積的。


這些文章的發表,特別感謝張老師月刊的高惠琳小姐、親子天下的編輯江美滿小姐和國語日報的編輯蔣秀娟小姐。謝謝她們的耐心和包容,才有了這些文章的完成。

我也感謝心靈工坊的黃心宜、祁雅媚、賴慧明、總編輯王桂花等人,謝謝他們的努力,才有這本書的完成。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