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史詩級宗教學家伊利亞德 Mircea Eliade 最經典的著作。「唯有體認神聖,方能真正安頓於凡俗。」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心的自由:達賴喇嘛vs.艾克曼談情緒與慈悲》

《像佛陀一樣快樂:愛和智慧的大腦奧祕》

《生命的12堂情緒課: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

12 Lessons on Emotion
 
作者:王浩威、鄭淑麗
書系:Caring 065
定價:320 元
頁數:312 頁
出版日期:2012 年 02 月 03 日
ISBN:9789866112379
 
特別推薦:李宜靜、吳就君、張達人、張德芬
 
推薦序 情緒、親密、逾越
書序作者:衛生署草屯療養院 張達人院長

當浩威邀請我為本書寫推薦序時,初想可能因為本書是他帶領團體的歷程,而我因經常帶領或督導團體心理治療,所以期望我以團體動力角度來回應本書,但看了本書主要目的及描述方向,決定仍以本書主旨“認識與覺察情緒”為主軸,表達個人的閱讀心得。

本書主要是描述王醫師與10位團體成員,分享在12次團體過程,每人在生命中如何透過與他人親密的接觸過程,歷經11種情緒的變化。書內毫不掩飾描述每位成員情緒轉折的經驗,內容不但栩栩如生且真誠動人,亦無任何學術專業用語,因此讀者極易進入這11位成員(含王醫師)內心中,也易將情緒投入到他們世界,所以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覺乾澀乏味。

回過來談談何謂情緒?情緒覺察又是怎樣的經驗?它又如何聯結到親密過程與發展?情緒有如皮膚毛細孔,察覺外界刺激給予的任何體感,大腦綜合這些感覺後,才做出如何反應;情緒亦有如眼睛瞳孔,任何外界形象,透過瞳孔進入眼底,最後在後腦部形成影像。因此有如毛細孔或瞳孔功能的情緒,可感受外界最初傳來的最原始的訊息,因尚未經過理智的過濾,所以它是鮮活的;但當情緒經過理智判斷後所衍生的思考或行為,則會失去最原先的味道。總之情緒無所謂好壞,它只是如毛細孔或瞳孔般,真實反應人心理的最赤裸狀況;親密則是不斷透過與人互動所經驗諸多情緒的綜合概念,而人格是個人內化與周邊人互動之親密關係。由於每人在塑造人格過程中,與周圍他人的互動,都會在有意無意間留下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疤痕,這些疤痕,在往後歲月再遭遇同樣情境時,其無意間的隱隱作痛將會影響我們去接受再次傳來的情緒刺激,結果壓抑成為最習於處理的防衛方法,但久後此反會阻礙我們的心理成長。

本書雖描述11種情緒經驗,但在字裡行間仍會流露出團體內另類情緒經驗,如書中所提的“高峰經驗”,我將其稱之為第12種情緒,它是先驗性或逾越性(transcendental),它似乎類同書中所述的正向情緒,但仍有區別,其乃從正負向情緒中提昇出來,而不為此二種情緒所役,有如在高山上看著山下一清二楚的感覺;它基本上尊重與接受山下所有發生的任何事物,好與壞、善與惡、或正與負,也由於這樣的清澄,所以可覺察人被引發的所有各種情緒,當然亦可直覺地經驗到此第12種情緒,我姑且稱之為“靈性”,這過程有如“明心後見性”。

若欲從團體動力瞭解此團體提供的效益,最顯著的是“鏡子功能(mirror function)”,它不但幫助大家可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亦同時透過彼此分享,和與自己人生對照,發現不是只有我才有這樣難以承受的情緒或經歷,當經驗到大家的相同性後,才不會壓抑個人的負向情緒,而願意攤開來接受與面對它,這是與一般團體心理治療同樣可貴的地方。另外本書難得之處是每次團體歷程描述後,都有王醫師情緒筆記與情緒出路,它可幫助讀者從複雜的感性中跳出來,以理性態度看王醫師如何以學理分析這些糾葛情緒,以及怎樣以健康心理面對。

在生命的過程,我們都在學習與人親密,也就是學習愛人與被愛,而愛首先就是要學會如何體會、覺察所經歷的情緒,如此方能深思這些情緒累積所衍生的愛或親密關係,最後再不斷透過探索及瞭解親密關係中的真實自我,進而逾越親密中的情緒糾葛,成為情緒的主人。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