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這麼想就對了:哲學家教你破除11種負面想法》

《叔本華的眼淚》

《生命的哲思》

《與無常共處:108篇生活的智慧》

《勇氣與自由》

《亞里斯多德會怎麼做?:透過理性力量療癒自我》

What Would Aristotle Do?:Self-Control through the Power of Reason
 
作者:伊利特.科恩(Elliot D. Cohen)
譯者:丁凡
書系:Holistic 086
定價:400 元
頁數:320 頁
出版日期:2013 年 09 月 14 日
ISBN:9789866112843
 
特別推薦:李維倫、林耀盛、黃筱慧、劉希文、黎建球
 
【前言】 哲學諮商的魅力
書序作者:

你是否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生氣或不高興?你是否因為離婚、老化、失業而覺得沮喪?你是否一直覺得人生無望?你是否感到強烈的寂寞、哀傷、自責或羞恥?你是否在人際相處上——配偶、愛人、朋友、家人、同事——有問題?你是否常常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你是否感到強烈的恐懼、擔憂或焦慮?這些問題,以及許多其他人生問題往往一直累積在心裡,直到你覺得受不了,感到困惑,甚至根本搞不清東西南北了。

理性僅次於神性

《亞里斯多德會怎麼做?:透過理性力量控制自我》借用古代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智慧,將人生困惑一掃而淨。亞里斯多德強調用日常生活中的理性作為「不快樂」的解藥。如果你經由自己與生俱來的理性控制自己的人生,你可以超越自我毀滅以及與快樂反其道而行的想法、情緒和行為。正如亞里斯多德自己說的:

練習理性並培養理性的人似乎腦筋清楚,並且最受神祉眷愛。如果像我們想像的,神祉在乎任何的人類行為,那麼祂們一定是在乎好的行為和最類似神祉的行為(也就是理性)。(註一)

十三世紀的阿奎納(Thomas Aquinas)是研究亞里斯多德的知名學者,也是羅馬天主教的聖徒。他從基督徒的角度再次重申這個觀點。他說:「自然理性之光就是神聖之光,照耀在我們身上。(註二)」他也說:「智者最為接近上帝,因為他具有理智……」(註三)

你可能會問:「但是,人類要如何像上帝一樣呢?畢竟,人類除了理性之外,都有情緒。我們不像上帝,我們一點也不完美啊!」這話說得對!在常常犯錯的人類身上強求完美,是不合理的。但是無論如何,正如亞里斯多德強調的,我們可以努力過更有理性的生活,因此活得更好、感覺更好。這個要求是合理的。(註四)所以,如果你需要一個正當理由,你可以問:「亞里斯多德會怎麼做?」那麼答案就是:如果你用理性領導你的人生,你將得到更多,也將更接近上帝。

執業哲學家

本書來自當代哲學的新潮流,稱為哲學諮商(philosophical counseling)或哲學實踐(philosophical practice)。哲學家運用自己所受過的哲學訓練與技巧,尤其是邏輯和批判性思考,協助人們適應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問題。過去二十年,這個新領域在全球和全美國都在逐漸壯大,而且將繼續成長。如果你有興趣瞭解這個趨勢以及相關專業人士,可以點閱美國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Philosophy,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SPCP)的網站 www.aspcp.net 。

雖然媒體已開始對哲學諮商有些正面報導,大部份相關書籍仍然是寫給專業人士看的,不是給一般人看的。最近有一本給一般人看的書叫做《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Plato, Not Prozac!, 方智出版)。不過,這本書花了很多篇幅說服讀者為什麼哲學可以取代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但沒有仔細教導讀者如何適應日常生活的問題,而是提供一些重要哲學理論的概要,要讀者自行在別處查詢更完整的描述,並提供與這些哲學思維應該是有關的簡短個案故事,然後告訴讀者「做你自己的哲學諮商師」。

很不幸的,如果你對哲學是個新手,正在迫切尋找及時的協助,你可能不會從中獲得必要的資源,讓你可以自行掌握抽象的哲學理論並運用在自己身上。人類過往的智慧可能更像毒藤,而不是心靈解藥。

相反的,《亞里斯多德會怎麼做?》一書提供思考工具,真正面對並解決你的問題。本書的用語簡單易懂、直接,讓疲憊的人生旅人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自我協助。本書仔細的、按部就班的告訴你如何駕馭自己天生具有的理性思考能力,好讓你感覺更為良好,表現也更為良好。

有些以心理學為出發點的諮商也強調理性思考,比如說,理情行為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以及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我認為這些治療和哲學治療很類似,也可以很有效。但是,哲學諮商和心理諮商之間還是有所差別。這個差別是什麼呢?

如果你嚴重憂鬱,向心理醫生尋求協助,她可能想尋找憂鬱背後的壓抑和原因。如果你找內科醫生,他可能會開抗憂鬱的藥物,例如百憂解(Prozac)。如果你找的是社工,他可能詢問你的家庭結構與動力。如果你找神經專家,她可能要你做腦部掃描。這些差異,以及其他心理及醫學方法的差異,僅僅在於醫生受過的訓練而已。因為每一位醫生受到的專業訓練不同,於是他們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

哲學諮商師受過高度的邏輯和批判性思考的訓練。這是他們的強項。心理醫師和其他心理諮商師的訓練通常不會像哲學家那麼強調邏輯和批判性思考。當然,哲學家也不會像心理醫生那樣鑽研精神疾病。所以,重點問題在這裡了:哲學家會怎麼做?你猜對了!他會檢查你的思考邏輯。他會協助你做批判性思考,而不是讓你的心智荒廢糟蹋了。

你可以從本書期待些什麼?

哲學可以治癒你的困擾嗎?讀完這本書以後,你能夠征服焦慮、憤怒、憂鬱和自責,不會再做自我傷害的事情了嗎?就像癌症病人動手術切除腫瘤一樣,你能夠把所有的癌細胞都切除,保證不會復發嗎?

我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先說壞消息吧。這世上絕對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完全的消除這些弊病,因為身為人類,就是會有毛病。老實說,我們不可能永遠不為了一些小事生氣,日子不可能永遠順遂,我們不可能永遠不犯錯。天堂或許完美,但是我們身在人世,還是不要抱怨了吧。要記得,身在人世卻強求完美是錯誤的。任何保證完美結果或接近完美結果的書,都是騙人的。

現在跟你說好消息。很多人可以成功的學會控制這些弊病,讓自己感覺更好,表現更好。他們用的強力藥物無需花錢、無虞匱乏,甚至無需處方。本書就是要教你如何運用與生俱來的思考能力,讓你活得更快樂;協助你分辨好的思考模式和壞的思考模式;協助你用好的思考模式抗拒並控制壞的(病態的)思考模式。

很不幸的,我們的情緒危機和令人後悔的行為通常都充滿了病態的思考模式。大家毫不在意的運用這些病態的思考模式,就像小孩子玩火似的。你非常可能燒傷自己,除非你懂得如何控制火勢。

這本書對你會有用嗎?如果我說保證會有用,那就不夠誠實了。你可能屬於少數必須服用處方藥物的人,因此必須從訓練有素的醫生那邊得到處方。有些憂鬱症和其他情緒異常的問題,可能和腦部功能的生物醫學有關,患者需要服藥。但是,即便你屬於這些少數人,你仍可能從此書獲益,因為沒有任何藥物能夠為你思考。藥物讓你可能或比較容易用理性思考,但很不幸的,你最終還是需要為自己思考。總之,我強烈建議你讀這本書的時候,心中一直記住這個警告。

這本書可以取代專業諮商嗎?不行。專業諮商提供一個有結構的環境,針對你的獨特問題進行諮商。本書則是提供了一個自助的方向。如果你決定尋求專業諮商的協助,你還是可能覺得這本書很有用,可以學到如何控制阻礙了幸福的非理性思考。

你會看到,光是在理性上瞭解如何思考,並不足以達到自我控制。你也必須準備付出努力,在你的思考、感覺和行為方式上做出重大改變。如果你已經養成了很糟糕的思考習慣,那你必須勇敢的抗拒舊的、已經適應習慣了的力量。這些舊習慣已經深入身心,順著舊習慣走會容易多了,無需費力。抗拒舊習慣則是極為艱難的任務。如果你被蟲子叮了,非常的癢,你會很想抓,即便你知道抓癢會更癢、更痛。情緒和行為傾向引起的身心強烈慾望也同樣的難以抗拒。你通常需要很努力的克制自己。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一旦得不到你要的東西就大發雷霆;得到壞消息就情緒崩潰;自以為遇到危機的時候,就焦慮不已;預期並擔心著種種失敗;或是其他挫敗自己的方式,你會發現,要改變自己並不容易。你需要意志力。你必須鍛鍊你的意志力。如果你以前疏於練習,意志力特別薄弱的話,那你就更需要多做練習,讓意志力越來越強壯。就像剛開始練習舉重一樣,你必須有心理準備,要一步一步練到重量級。正如亞里斯多德早已經明白的,自我控制和強壯的人格來自於練習和好習慣的養成。所以,亞里斯多會怎麼做來養成強壯的意志力呢?多多練習!如果你希望無需努力就快速得到結果,那麼,這本書可能不適合你。

如果你想停止某種可能害你惹上麻煩的情緒或行為,你就會需要意志力。但是你需要先覺察自己的思考模式,否則意志力也可能毫無用武之地。很大的一部份來說,你的情緒和行為是思考的產物。當你採取行為或產生情緒時,大多不是完全有意識的。當你仔細檢驗(註四)自己的思考,你會看到其中包括了一些規則(rule),這些規則指導你用某種特定的方式去行為和感覺,並且根據這些規則將你的情形做出事件報導(report)。當這兩個前提(premise)——規則和事件報導——在腦中相結合,思考出來的結論就成為你的行為或情緒。當這兩個前提之一或二者同時是不切實際的,你的行為或情緒便有了自我毀滅的傾向。

尋找錯誤的思考模式就像尋找水管漏水的地方。當然,你首先需要找到何處漏水,才能修理水管。如果水灘就在水槽下面,那你很容易知道從何著手。比如說,你和異性相處有問題,你覺得要從哪裡尋找問題呢?漏水的地方可能是你對約會對象的前提——「他只有一個目的」、「她是死要錢的虛榮女人」——但是這些前提可能過於簡化了。就像水可能從問題的源頭就順著水管流掉了,你的問題的源頭也可能在水管的上端——「所有的男人都是混蛋」、「所有的女人都死要錢」——你必須尋找問題真正的源頭,才能找到引起問題的錯誤前提。

要怎麼尋找問題的源頭呢?用你的思考。我說的思考是「思考你自己的思考模式」。確實,所有的人都會思考,但是他們通常不會去思考自己的思考模式。反之,他們思考今天要穿什麼、放假要去哪裡玩……等等問題。思考的內容是外在的——具體的東西、人物和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事件,卻很少是內在的,也就是「思考」本身。

這就是重點了。你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模式,藉此提高對自己的種種假設的覺察。這和「整天只想著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我的建議是,在你很自然的得到結論之前,先檢查一下自己的思考模式。知道要尋找什麼、知道如何檢查自己的思維,顯然非常重要。本書就是要提供工具,讓你能夠進行自我檢查。

找到思考的漏洞還不夠。你還需要修補漏洞。這時候就需要解藥了。解藥可以修正你的錯誤思考。它是你和自己對話的理性聲音。當你生氣的時候,它讓你遠離那些詛咒別人的錯誤思考;當你陷在沮喪和絕望中時,它讓你的心裡產生新希望;當你焦慮的等著世界末日降臨時,它讓你重新思考未來;當你被自責淹沒時,它讓你對你犯的錯更具洞察力。解藥給你動機,指出你應該採取的不同立場。將解藥和不切實際的思考放在一起時,那些不切實際的錯誤思考根本不值得一提。解藥將會提升你的情緒和行為,抗拒受到污染的假設。根據解藥,並運用自己的意志力,你可以打贏阻礙幸福的、壞的思考習慣。
假設你現在很沮喪,因為愛人為了新戀情離開了你。你跟自己說:這件事情真可怕、恐怖、糟糕,你活不下去了;從一開始就是自己的錯,因為如果你更努力的話,這種情形就不會發生;因此,你是個完全無用的失敗者。想像一下那個感覺。陷入如此的情緒危機,缺乏理性的救援,你會飽受悲慘煎熬,承受巨大的痛苦。解藥並不會扭轉你所面對的現實。它只是戳穿你用來打擊自己的絕對規則,推翻你把現況視為災難般的不實事件報導,這些事件報導把你的情況套入自我毀滅的錯誤規則中。「把『我無法忍受這個狀況了』改成『我不要忍受這個狀況』」、「發生的事情確實很不幸,但是也沒那麼糟糕。」、「要是那時能如此就好了的想法,也只不過是事後的臆測罷了」、「關係失敗並不表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失敗者。」、「你擁有開展一段新關係的自由。」遇到情緒困擾時,用這些解藥對抗錯誤的思考,會是最好的藥物。如果不治療錯誤的思考,現在和未來的幸福都會受損。

但是,解藥治癒的成果並非維持一生不變。即使你已經可以控制你的不合理思考了,它們還是會啃食你。即使看起來再也不會出現了,非理性思考還是會回來,再度控制你。你總是可能回到舊有的自我否定的思考習慣。工作不順利、失望的消息、朋友對你不公平、失去了某樣有價值的東西或某個人,以及各種人生難免遇到的不順心,都可能讓你變得脆弱。這時,錯誤的思考就又冒出來了:強求完美、覺得遇到了災難、對現實非黑即白的絕對詮釋,以及你心裡仍然有的種種其他不合理思考。解藥可以協助你恢復健康,讓你重新站起來,度過情緒和行為的危機,免除痛苦。但是,解藥無法保證你永遠不會再度崩潰。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每天練習運用解藥式推理以維持自己的理性抗體。

亞里斯多德的春藥:適度的滿足

亞里斯多德指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自我毀滅的情緒和行為,那就是對發生的事情採取極端反應。關於極端言行,他說:

例如,恐懼、信心、胃口、憤怒、同情、任何的快樂和痛苦都可能過多或過少,二者都不好。但是,在正確的時間有這些感覺,針對正確的人事物,用正確的動機、正確的方法,就是中庸,就是最好的……同樣的,行為也可能過度、不足或適度中庸(註五)。

如果你為了性愛,不惜冒著危害健康、婚姻和名譽的風險,你的性生活就可能過於頻繁;如果你認為性行為骯髒墮落,就可能畏縮不前,性生活過於寥落;如果你逃避約會,或避免嘗試爭取升遷,可能是因為你過度恐懼自己被拒絕;如果你明明知道哥兒們聯誼會裡的整人遊戲極度危險,卻還是去參加,你的恐懼感可能不足;在這些狀況中,你需要用理性支持你的意志力,抗拒這些危險的行動。你需要用理性思考來看到自己思考的錯誤之處,告訴自己是否過度或不足,然後找出「正確」的感覺與行為。

只要看我們身體的反應,就可以知道中庸之道的重要。運動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傷害身體;飲食過多或過少都能夠摧毀健康。亞里斯多德推測,在過多和過少之間的中庸,也就是「正確的量」,並非來自數字,而要看許多變數而定,包括目前的健康情形、年紀、身形大小。同樣的,憤怒是否適當,也要看你所處的情況。在高速公路上被人超車就生氣了,這是過度反應;別人性侵你,你卻不允許自己覺得憤怒,這是不足。

問題就在這裡了。極端言行的背後,往往有許多極端或絕對的思考。覺得自責或沮喪的時候,如果你跟自己說,你是個糟糕的傢伙,那就是低估了自己;如果跟自己說,你處處完美,那就是高估了自己,或是對自己要求過高。覺得飛機可能失事,因此害怕搭乘飛機,便是高估了飛機墜毀的可能性;如果你想著:「這種事情永遠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於是到處濫交,那就是低估了得到性病或愛滋病的可能性。認為所有的男同性戀者都有戀童癖,因此而恐懼同性戀,就是以偏概全;認為沒有人會猥褻你的孩子,就是低估了戀童癖的存在。

我所謂的情緒、行動和事件報導的謬誤,就是由這些極端或絕對的思考構成。在本書中,你將看到這些思考的謬誤有多麼危險致命。

曾經有人問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你的哲學有何目標?」他立刻回答:「讓蒼蠅知道如何從瓶子裡飛出來。」(註六)本書提倡的哲學正是如此。就像瓶子裡的蒼蠅一樣,你可能不自覺的失去了自由,不知如何解決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本書教你如何找出你的思考推理中讓你惹出麻煩的錯誤假設,然後協助你找出理性解藥,對抗你的自我毀滅、不切實際、妨礙自由的思考,讓你知道如何逃出去。讀完本書,你應該會有一套極為實用的哲學思考。

閱讀計畫:本書概要

本書內容大部份來自我多年來教導個案及學生如何經由理性之光照亮黑暗心路,因為不合理的規則和扭曲的現實會阻礙了幸福的路途。但是,本書不僅僅描述觀察別人的黑暗途徑,也包括了我對自己的審視,以及我人生的起起落落。我選擇與讀者分享自己在情緒和行為上的內在挑戰和祕密,以及我如何靠著解藥,還算輕鬆的度過了這些挑戰。我的目標是協助你也找到自己的解藥,對抗自己思考推理中的錯誤前提。這些錯誤前提可能正在破壞你的個人幸福和人際關係,你卻還不自知呢。

在第一部份,你會讀到自己如何不自覺的根據錯誤規則與事件報導,推出一套情緒與行為問題。你也會發現如何使用解藥,來管理和控制你根據錯誤思考產生的自我毀滅反應。本書呈現了許多根據個案和我自己人生經驗的故事,讓讀者看到,清澈、合理的解藥式推理如何有效。
在第二部份,你會讀到情緒、行為和事件報導的謬誤。這些致命思考經常影響我們的規則和事件報導。毀滅性的情緒與行為往往來自這些錯誤規則與事件報導。我為每一個謬誤都提出了理性解藥,並且證明解藥可以成功對抗這些致命思考。

在第三部份,你會發現如何體會言外之意,藉以完整的形成對情緒和行為背後的推論。然後你將學會對抗不合理前提的有效技巧。也就是說,你將學會找出謬誤。最後,我會提供一些有效提醒,讓你學會尋找對抗謬誤的解藥。我也會對第二部份的所有謬誤提出解藥,做出反駁與結論。

第四部份,你將學到不合理的規則和事件報導常常躲在自我毀滅的情緒背後——尤其是憤怒、強烈的焦慮和憂鬱。你將學到謬誤可能彼此結合,成為危險的謬誤徵候群。你可以用解藥式推理控制這些致命的謬誤。

理性是無需服藥的內在醫療!

本書寫的乃基於我在生活和哲學諮商臨床工作中所見,一般人和自己在生活中與情緒、行為問題掙扎角力的經驗。從這些經驗可以看到,人類竟然有如此眾多方法來打擊自己、摧毀人際,而使自己與幸福無緣。然而這些經驗同時也見證了人類的堅毅。在你的內在,你有與生俱來的、無數的力量和解答,足以對抗自我毀滅的疫病。這些無需處方、無需服藥的解藥沒有危險的副作用。很幸運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我邀請你閱讀這本書,熟悉這些內在解藥,瞭解到它們才是對抗痛苦的良方。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