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3/07-2025/01/16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講座*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親吻窮人:若瑟神父與第四世界運動》

The Poor are the Church:A Conversation with Fr. Joseph Wresinski, Founder of the Fourth World Movement
 
作者:若瑟•赫忍斯基神父
譯者:楊淑秀、蔡怡佳、林怡伶
書系:Caring 076
定價:400 元
頁數:368 頁
出版日期:2013 年 11 月 22 日
ISBN:9789866112898
 
特別推薦:丁松筠、王幼玲、王增勇、李家同、孫大川、陳來紅、郭吉仁、楊 索、黎建球、劉宏信、顧瑜君
 
前言 與若瑟神父相遇

初次閱讀若瑟•赫忍斯基神父與吉爾•阿努以的訪談錄,便覺得這是一本撼動人心的書,一篇能和每個人的核心信仰產生共鳴的見證。若瑟神父在本書一開始便直指核心,切入最重要的問題;而作者的簡介,及其一手創立推動的第四世界運動的重要事蹟,則一直到書末才提起。遇見過他的人,即使僅有一面之緣,都知道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核心問題,就是見證窮人的教會──不是教會歸一邊,窮人歸一邊,而是教會與窮人密不可分,兩者實為一體。

矛盾嗎?剛開始我們會如此認為,因為在我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教會與權貴掛勾而背棄窮人的畫面,我們對教會充滿了反感。是要為教會辯解或找藉口嗎?這不是本書的重點。經由若瑟神父,我們突然有了另一種看法:教會是窮人的教會;教會就是窮人,僅此無他。教會最真實的面貌就在於此,因為這是她的權利,也是事實;是她的使命,也是存在的理由;這就是她的本質。

若瑟神父用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談教會,一個可以回溯到童年的體驗。沒有激動的語調,他以自然、實在的口吻來談論貧窮者、被排斥者的教會與運動,談論他們赤貧的生活、他們喪失的權利和遭逢的羞辱;他跟我們談第四世界,這個詞彙,是由若瑟神父所創,現已被廣為採用。他所說的一切,推翻甚至顛覆了我們對教會、對基督宗教的印象、看法和感覺。或許,就如同耶穌再次來到我們面前啟示真福八端 。事實上,聖經中的諸多教導,與歷史上眾多教會賢哲不都曾見證過這個訊息?瑪利亞透過〈謝主曲〉 所表達的,還有聖方濟亞西西(Francois d’Assise)、聖文生(Vincent de Paul)、余剛貞(Jeanne Jugan)、嘉祿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等等,事實上,這就是福音的教會,耶穌的教會,這正是若瑟神父透過本書想傳達的。

在這強而有力的訊息面前,我們編輯慣有的憂慮顯得多麼平庸!我們提議重新編排本書的順序,將介紹若瑟神父生平的故事和第四世界運動的事蹟放在最前面。敘述性的故事不是較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嗎?因此,以編輯的標準(一些不見得多有道理的標準)來說,我們原本打算調整章節的順序。如果我們真的這麼做,極可能使若瑟神父原創的視野走了樣,我們很可能打亂他強有力的直觀,把他的訊息包裝成隨著事件的發生而建構的想法,以為那些思想純粹是事後省思與合理化的結果,而將他思想的精華放在補充性的次要位置。 然而,這些直觀、這份訊息實在是光照行動的力量和緣由。它們必須放在第一位,在書中理當居首位,幸好本書的編排最後還是保持原貌。

接著,要在正文前面放一篇介紹第四世界運動的短文。如果放一篇描述性的文章很可能會再次扭曲原本的視野。 起初,我只是建議神父接受一場初步的訪談,請他簡短談論一下他的計畫;有一天早上,他來到出版社,我已經準備好幾個問題要問他,但是,若瑟神父卻直接交給我一篇見證,自然而平實。這篇見證是如此重要,如此具有啟發效果;其文筆之流暢深刻,我只能一字一句地忠實呈現,只在三、四個細微處稍加潤飾,並將之收錄於後,即〈除一己之身,無他可奉獻〉。幾天後,若瑟神父又寄給我另一篇文章,即本文後的〈在可怕的暴力循環中長大的小男孩〉,內容描述他的童年與他的母親,事實上,他就出生於第四世界的教會中。

還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我們很快便感覺到,若瑟神父談到自己時並沒有表現絲毫的自滿與驕傲,他沒有對自己多做著墨。在以生平、自傳為主題的文章中,這樣的謙遜態度實在是件稀有及令人驚訝的事。我們在閱讀伯鐸神父(l’Abbe Pierre)、厄瑪奴耳修女(Soeur Emmanuelle)、德蘭修女(Mere Teresa)、戴伯鐸神父(le Pere Depierre)及其他神父、修女的故事時,也有相同的感動,他們如同一個指標、一個召喚,帶頭獻身於我們這個時代。他們將所經歷、所得到、所成就的一切,皆歸於天主的恩賜,好像他們的一切作為平凡無奇,好像他們先知般的舉動,只是天主在各種環境中水到渠成的結果。他們不求自抬身價,只想與世人分享一個遠景、一個恆久的掛慮、一項行動、一份使命,就好像這一切不專屬於他們。聆聽若瑟神父和其他類似的人物,我們會以為他們好像沒有憑一己之力做過什麼,即便有也非常少,近乎一種無為;他們幾乎感到抱歉,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剛好被放在這個光明和慈悲滿溢的十字路口、這個為人類奮鬥的戰場前線。他們在那裡與現實會合,這現實迫使他們去反應、去創造、去行動,總而言之,就是真真實實去愛他們的兄弟。他們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向前推去,無法抗拒。他們是無為而為的「被動者」。多麼有福氣的被動者,那絕非冷漠,反而是一種平易近人、任憑處置、脆弱易傷,且樂於接受的態度。那恩典,是任憑自己被攫獲、是徹底「承擔」,是「受苦」,「承擔」與「受苦」兩者意義相近。這樣的一種被動的「無為」(passivity)包含了英文中passion這個字的雙重意義:苦難與熱情,任憑內在被攫獲並且毫無保留投身其中。 正是這種無為的被動和熱情,產生了義人們超群果敢的行動。

為了幫助您進入本書,我們將若瑟神父親自撰寫的兩篇文章放在正文之前,第一篇敘述他的童年生活, 第二篇則是若瑟神父的直觀,那是第四世界運動賴以建立的基石。

若瑟•赫忍斯基神父以近乎辦告解般慎重的語調,分享了他的心靈世界,以及他的想法與堅持。能夠記錄下這樣一份「告白」(avowal),一份結合人道關懷、教育、教會信仰等視野的分享,是一次動人的經驗。如何才能讓這份撼動人心的分享不僅僅是一種過眼即逝的情緒?如何才能讓這些見解深植你我的心靈?這就是本書出版的目的。若瑟神父在做完最後極端細密的校訂工作,並將完稿送交出版社之後,在書上留下了這句話:「祈願本書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使世人愛上教會,並且激勵更多人一起參與這場對抗赤貧的奮鬥。」他讓我們看到、聽到生活在第四世界核心的那些男男女女,他們的所見所聞,和所經歷的一切。如果沒有第四世界運動,那些在生活與工作上再三遭受排擠的人,很可能被屏除在這個社會的團結關懷之外,甚至被遺忘。果真如此,人類與教會將是何種面貌?仁慈、博愛、正義、慷慨這些冠冕堂皇的言詞,都將成為謊言,最嚴重的謊言。果真如此,文明勢必沉淪,教會就背離了真理。本書見證一種堅定的拒絕,拒絕人類的團結關懷遭到破壞。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