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創意連繫新書分享會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放輕鬆,不焦慮:自律神經的保健之道》

Relax! Ways to Cope With Anxiety
 
作者:林奕廷
書系:MentalHealth 005
定價:240 元
頁數:192 頁
出版日期:2013 年 12 月 12 日
ISBN:9789866112928
 
 
壓力與焦慮

為什麼我比較容易焦慮?

焦慮,和壓力大大有關係。

當人感受到威脅或需要改變時,在心智、身體、情緒和靈性等不同面向,會有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和調適過程, 也就是「壓力反應」。

許多時候,我們不會察覺到這些自動發生的生理變化。但是當反應到達一定強度,我們就會感受到,而且往往是強烈地感受到焦慮、不自在。也就是說,「焦慮」是進入個人意識層次的壓力反應。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感受到的壓力反應都不一樣。有些人對自己的情緒變化很敏感,有些人則表現在身體症狀上。

壓力的強度,也和個性有關。有些人不擅表達情緒, 有些人外向活潑;有些人容易先往壞的地方打算,有些人能正面看待逆境。個性不同,使得看事情的角度與面對方式也不同。因此,相同的壓力事件,對每個人所造成的影響並不一樣。有的人抗壓性很好,天塌下來也不擔心;有的人抗壓性較差,一點小事就會讓他緊張焦慮,寢食難安。這就是所謂的「個體因素」。個體因素通常跟個人的認知模式有關。這世界是怎麼樣的?是透過我們的眼睛與大腦來決定。面對相同的壓力事件,悲觀的人認為壓力是衝著自己來的,感受到很強烈的不友善;樂觀的人卻覺得沒那麼嚴重,危機就是轉機。

所以很多時候,焦慮是來自於我們對資訊、壓力的錯誤解讀,也許是自己放大了一個小小壓力,使得焦慮感變強。例如大白天走在馬路上,左右方向都有來車,小心就好。但是容易緊張的人就很擔心:「駕駛會不會打瞌睡? 酒駕的人會不會撞到我?」樂天的人則認為:行人最大, 車輛會禮讓行人。」這就是認知模式的不同,有人行走於馬路像是身處槍林彈雨中,有人則是輕鬆自在。

大腦的認知模式,我們通常不會察覺到的,因為這是一個太自動、太習慣成自然的反應,以致於我們很容易忽略。但是為了解決焦慮與壓力的不適感,我們應該要學習察覺自己的認知模式。

我們可以試著問一問自己:我對於類似的事情,是否都傾向用同樣的思考方式?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認知模式,在不同的情景下會產生怎樣的「自動化思考」時,就可以學習改變對事物的評價,讓壓力變小。比如說,碰到類似的壓力事件,若上次的經驗不好,這次自然會因為感到痛苦而想逃跑,一旦逃了第一次,第二次就更想逃;但是如果試著面對壓力,努力克服困難,壓力就變小了,下一次再遇到相同事件,焦慮感也會降低。這樣的適應過程,其實是一個訓練,能讓我們愈練愈不懼怕,成為情緒的主人。

人類行為的改變,就是對生存環境的適應過程,通常是自然發生的。但是要改變認知模式,則屬於後天學習。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