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6/01-06/02 釋道興【缽動身心:手工大銅缽聲音共振鬆開筋膜與心理呼應法】兩日工作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世界史的結構》 《柄谷行人談政治》 《倫理21》

《哲學的起源》

哲学ソ起源
 
作者:柄谷行人
譯者:林暉鈞
書系:PsyHistory 007
定價:420 元
頁數:288 頁
出版日期:2014 年 04 月 14 日
ISBN:9789863570004
 
特別推薦:王丹、吳叡人、姜文斌、陳芳明、陳光興、梁文道、黃孫權、楊照、萬毓澤、廖欽彬、劉紀蕙、盧郁佳、龔卓軍
 
附錄 從《世界史的結構》到《哲學的起源》

《世界史的結構》試圖從「交換模式」來觀察社會構成體的歷史。這繼承了馬克思從經濟的基礎觀察社會構成體歷史的認識。只不過,馬克思把經濟的基礎放在「生產模式」中觀看。具體來說,就是以「誰擁有生產手段」的觀點來觀看社會構成體的歷史。但是,這樣的觀點帶來各式各樣的難題。舉例來說,它沒辦法充分理解近代以前的社會,也沒有辦法解釋經濟基礎與宗教或國族等上層結構的關聯。

因此,我提出「交換模式」的觀點。「交換模式」有四種類型:A贈與的互酬、B支配與保護、C商品交換,以及超越它們的某種交換模式D。

在這之中,通常被視為「交換」的,是商品交換,也就是交換模式C。但是共同體或家族的內部並沒有這種交換,而只有贈與和回禮的互酬交換,也就是交換模式A。接下來的交換模式B──這類型的交換,乍看之下並不像是交換。比方被支配者透過對支配者的服從,得到安寧,就是這種交換。國家就以這種交換模式B為基礎。還有,交換模式C乍看之下是自由且對等的交換,但是持有貨幣者,和持有商品者之間,有某種非對稱性,因此會產生與B不同的、另一種類型的階級關係。

最後,交換模式D是交換模式A被交換模式B、C解體之後,在更高層次的回復。換句話說,由互酬原理所成立的社會,在國家的支配與貨幣經濟的滲透下解體之後,過去曾經有過的「互酬-相互扶助」的關係,在較高的層次回復,就是D。關於D有幾點很重要:第一,它和A、B、C不同,它存在於想像的層次;還有,雖然說D是想像的交換模式,但它不只是人類的願望或想像;還不如說,它違反人類的意志而生。以上幾點告訴我們,為什麼交換模式D首先顯示在普遍宗教裡。

不論什麼樣的社會構成體,都是由四種交換模式組合而成。各種社會構成體的不同,端看哪一種交換模式處於支配性的地位。舉例來說,國家之前的氏族社會,由交換模式A所支配;交換模式B與C的要素雖然也存在,但受到A的壓抑。接下來,在國家社會裡,B是支配性的交換模式。在這裡交換模式A與C依然存在;比方還保有農村共同體,在都市裡則有發達的工商業。只不過,它們受到交換模式B、也就是專制國家甚或封建國家的統制。接下來,近代資本制社會中,C成為支配性的交換模式,但過去的交換模式A、B仍然持續存在,只不過遭到變形。也就是說,封建國家中的賦役納貢,在近代國家中變形為兵役與課稅;遭到解體的農業共同體,變形為──作為「想像的共同體」──國族(Nation)。如此一來,形成了「資本-國族-國家」的組合體。這就是現在的社會構成體。

以上是對個別社會構成體的考察。但是在現實中,社會構成體並非單獨存在,而是存在於與其他社會構成體的關係之中,也就是存在於「世界系統」之中。因此,我們必須從世界系統的歷史,來觀察社會構成體的歷史。世界系統的歷史(和社會構成體一樣)也可以透過交換模式來理解。換句話說,它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由交換模式A(互酬)所形成的微型世界系統。第二,由交換模式B 所形成的「世界-帝國」。第三,由交換模式C所形成的「世界-經濟」。「世界-經濟」雖然也曾發生在古代的希臘,但是我將仿效華勒斯坦,將近代的「世界-經濟」稱為「近代世界系統」。在近代世界系統裡,社會構成體採取了「資本-國族-國家」的形態。最後,我構想了超越近代世界系統的、新的系統,那就是由交換模式D所形成的世界系統。康德所說的「世界共和國」,就是這樣的東西。

《世界史的結構》在解明「社會構成體-世界系統」如何變化的同時,考察了今後我們如何能夠移向新的世界系統。其中重要的是,遊居民如何轉變為最初的氏族社會、乃至於氏族連合體的問題。自從馬瑟•牟斯(Marcel Mauss)以來,古代社會中交換模式A(贈與的互酬性)乃是支配性原理這個觀點,成為普遍的共識。但是這樣的原理,並不存在於太古時候遊居狩獵採集民的遊群社會(Band)。在遊群社會中,生產物因為無法蓄積,所以以共同寄託(Pool)的方式平等分配。這是純粹贈與,不是強制回禮的互酬贈與。所以,團體規制個人的力量微弱,婚姻關係不是永續的。因此,各人是自由的,同時也是平等的。

遊居民定居之後,形成了以互酬性原理為基礎的氏族社會。因為定居,使得財富得以蓄積,這個情形必然會帶來財富與權力的差異,以及階級分裂。氏族社會透過贈與、回禮的義務,抑制了這樣的危險性。氏族社會的人們並非有意識地這樣做。像這樣的互酬原理,是過去遊居民曾經有過的純粹贈與,作為「被壓抑者的回歸」(佛洛伊德),以強迫性的方式出現。因此,在氏族社會裡,人們雖然是平等的,卻受到共同體強力的束縛,無法作為自由的個人存在。

氏族社會的起源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下述的理由。馬克思與恩格斯假設太古時代曾經存在「原始共產制」,並且認為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就是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回復到「原始共產制」。這個想法的問題,在於他們仿效摩爾根,把氏族社會視為「原始共產制」的模型。在我的想法裡,不應該是氏族社會;我們應該從更早的遊居民社會中,尋找「原始共產制」的模型。

那麼,為什麼他們沒有注意到遊居民社會與氏族社會的不同?那是因為他們由「生產模式」的觀點來觀察社會構成體的歷史。換句話說,如果以「共有生產手段」這個觀點來看,遊居民社會與氏族社會幾乎沒有差別。然而,如果我們以「交換模式」的觀點來看,它們就有決定性的、巨大的差異;那也就是純粹贈與和互酬贈與的不同,換句話說,個人是自由的、或是受到互酬性綑綁,之間的差異。

把氏族社會(強加束縛在個人身上的)置於起始點的難處在於,我們看不出來在較高的層次回復它,有什麼意義。把重點放在生產手段的共有,將會產生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

在交換模式B與C取得支配地位的階段,交換模式A仍然繼續存在。舉例來說,不論貨幣經濟如何滲透,A仍然殘留在共同體與家庭的內部。先前我曾經說,交換模式D是在由交換模式B與C支配的階段之上,回歸到受壓抑的交換模式A。但是,D不僅是A、或者共同體的單純回復。所謂在較高的層次回復A,首先必須先否定它。

之前我說明了,A是遊居社會曾經有過的平等性之一種強迫性的回歸。就像 A對人類來說,是作為一種強迫性的義務出現;A的否定也必須是超越人類意志的東西。換句話說,D不會因為人類企求A的回復就發生。毋寧說,D將作為神或上天課予人類的「義務」而出現。換句話說,D否定「巫術的-互酬的」宗教,以普遍宗教的姿態到來。

普遍宗教誕生在世界帝國形成的時期,也就是在交換模式B與C的優勢下,氏族共同體遭到解體,同時階級開始分裂的時期。這個現象在西元前五、六世紀左右,在西亞細亞與東亞細亞,同時發生。

普遍宗教試圖實現交換模式D,本質上來說是社會主義的運動。實際上一直到十九世紀後半為止,世界各地的社會運動,一直披著普遍宗教的衣裳。在那之後,社會主義運動否定宗教性,成為「科學化的」。然而,這樣的社會主義結果只能實現由B或C支配的社會,因而失去了它的魅力。儘管如此,只要交換模式B與C支配這個世界,超越它們的衝動就永無止歇的一日。換句話說,人們將透過任何某種形式,追求交換模式D。但是,我們難道只能採取宗教的形態嗎?

普遍宗教的誕生,是從批判從屬於國家或共同體(交換模式B或C)的宗教開始;換句話說,是對祭司、神官支配的批判。然而就算如此,這樣的批判終究還是難逃被宗教的框架回收之命運。我在《世界史的結構》一書中,一方面強調交換模式D作為普遍宗教而出現,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難道不採取宗教的形態,交換模式D就無法出現嗎?我在愛奧尼亞的政治與思想上,發現了最早的例子。不過,在《世界史的結構》一書,沒有能夠針對這點充分發展,於是本書作為它的續篇,試圖完成這個課題。

 
 
【相關課程】 2017/06/29~07/20 徐嘉俊老師∼【導讀柄谷行人:《哲學的起源》與《帝國的結構》】四週講座
 
2012年日本紀伊國屋書店人文大賞第一名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