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1 鄧頴鐳 Map Tang【創意連繫1:人本表達藝術治療】一日工作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朵拉:歇斯底里案例分析的片斷》

《愛、罪疚與修復》

《溫尼考特這個人》

《拉岡與李維史陀:1951-1957回歸佛洛伊德》

《史瑞伯:妄想症案例的精神分析》

《等待思想者的思想:後現代精神分析大師比昂》(已絕版)

The Clinical Thinking of Wilfred Bion (Makers of Modern Psychotherapy)
 
作者:納維爾•希明頓、瓊安•希明頓(Neville Symington&Joan Symington)
譯者:蘇曉波
書系:Psychotherapy 040
定價:550 元
頁數:304 頁
出版日期:2014 年 12 月 10 日
ISBN:9789863570202
 
 
第一章 比昂與佛洛伊德以及克萊恩的理論分歧

對於真實的理解只是一瞬間,在那一瞬間,活生生的體驗勝過萬語千言。
—Murdoch (1992: 174)

比昂曾經說過,沒有預期的願望、沒有記憶的精神狀態(譯註:「無欲無憶」),是精神分析師為即將開始的治療所做的最好的準備。我們相信,為了理解比昂的思想,也應該採取上述的態度。在試圖瞭解比昂時,很多分析師會猜想比昂追隨佛洛伊德或克萊恩的思想模式,但這個假設是錯誤的,這種假設會阻礙對於比昂思想精髓的領悟。

一位天主教神父告訴了我一個他自己的故事。童年的時候,他被告知浸禮是一種從靈魂中洗滌原罪的聖禮。在神學院,他拋掉了這個定義,代之以一個新的概念化了的定義:浸禮是一種對新的生命方式的承諾與責任。由於神職的授任使他幾乎無法施展,他就去教學童浸禮的含義。在第一堂課,他總是只問一個問題:「什麼是浸禮?」學童們齊聲回答:「浸禮是一種從靈魂中洗滌原罪的聖禮。」這位神父告訴學童們,這個定義是不正確的,他將向大家演示和解釋真正的浸禮是什麼。他向孩子們解釋浸禮怎樣進行,教徒怎樣穿著白色的衣服慢慢入水,這個過程象徵著舊的方式的死亡,而新的生命產生—意味著對於上帝和人類的承諾與責任。他解釋說,浸禮代表一個新的誕生。他非常熱情地並以令人感興趣的方式展示浸禮儀式的照片,也試圖說明為什麼浸禮是一種內心向新的生命形式轉換的方式。在這堂關於浸禮的課程結束的時候,神父問那些學童們什麼是浸禮,他們還是齊聲回答:「浸禮是一種從靈魂中洗滌原罪的聖禮。」

任何心智的理論或模式都是會阻礙人們學習。我們認為,那些最熟悉精神分析理論的人,最不可能學到比昂思想的精髓。他們就像那位牧師曾經教過的那些學童。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在心理衛生領域教授比昂的思想,會比上述的那位天主教牧師更成功。就像那些學童一樣,我們的假設深深植根於使我們無視真實的一些理論;並且,不幸的是,受過訓練的那些精神分析師,常常非常頑固地誘導患者接受他們自己的觀點。

為了描繪一個主體,拋棄大量的主觀假設是必須的。我們看著眼前的桌子,可能會以為它與書架是分開的,但實際上,它們可能是一個東西,它們之間沒有分別。因而,為了描繪出我們眼前的情景,必須忘掉我們已知的東西,以便可以看到事物的真相。簡單地舉個例子,當別人問我的時候,我會說我面前的牆是白色的,而實際上,通過陰影或折射光,牆會展現出許多色彩變化。如果我們湊近看,我們甚至看不到牆,所有的都是白色的。

比昂的著眼點,是精神分析活動(session)本身的現象學。他審視分析活動以及相關的元素。這些元素包括:情緒氛圍,對這一小節的感覺,分析師的情緒狀態、想法、感覺和欲望。探索的焦點是放在心理的內部過程。我們還是要強調,比昂的著眼點,是精神分析活動中所面對的現象。為了說明這些現象,他運用了許多哲學、數學和精神分析的概念,這種方式與我們想傳達一種體驗的時候所用的語言是同樣的。但是,他試圖描述的恰恰是體驗本身。比昂運用理論就是為了描述這些現象。他運用理論、模式以及神話,作為一種描述心理活動的語言。因而,比昂所提供的不是一個理論,而是一個描述性分析或一個描述性綜合。

進行這種現象學式的分析,必須遵循一些原則,比昂所選擇的這些原則,就是「使真實浮現」(emergence of truth)和「心理成長」(mental growth)。心理的成長是通過「面對真實」來實現的。比昂探索真實得到發展的過程,也探討真實被阻礙的過程,這就是基礎,也是比昂所做的唯一假設。他全面地分析發展和阻礙真實的全部過程,並以此作為他的基本假設。他設計的理論被用於展示這些變化的過程,這些理論從來沒有被作為一種構築理論框架的基本元素。因而,任何理論的運用,都永遠是展示真實的發展或退化階段的個人化的方法。本章餘下的部分,將試圖理清在眾多精神分析師頭腦中佔據重要位置的那些理論。

佛洛伊德是哲學家們所說的堅定的決定論者。這意味著,一個事件永遠有一個導致其產生的客觀原因。比如,佛洛伊德的理論就是,一個症狀的產生是因為性內驅力受阻,症狀是這種內驅力的替代性滿足。因而,症狀的原因是性內驅力的受阻。在比昂的概念框架內,沒有這樣一個因果關係。一個患者因為患哮喘而接受精神分析,他相信心理因素是哮喘背後的原因。(原註1:除非特別狀況,大部的案例都是我們自己的臨床經驗)這是患者接受精神分析的一個很清晰的理由,但是,真實的理由卻很難確定。另外一個患者希望接受精神分析訓練成為分析師,他需要精神分析的理由是要成為分析師必須接受精神分析訓練。而另外一個患者因為強迫症狀接受分析,因為症狀妨礙了他的工作。在這些例子中,精神分析都會習慣于定義出一個可以直接描述的客觀的東西。這些個案所描述的只是症狀,而患者想治療的內在困難還沒有被確認,好比患者來到分析師這裡說:「我希望接受精神分析,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需要。」

精神分析揭示了構成問題的內部狀況。那麼,就精神分析來講,症狀就是掩飾問題的謊言。說「為了治療哮喘接受分析」,或者說「我接受分析是為了成為精神分析師」,或者說「自從離婚後,我患了憂鬱症,所以接受精神分析」,這些都是對的。這樣說至少比說「我不能思考,所以接受分析」,或者說「我生活在自我欺騙中,所以接受分析」,或者說「我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很糟糕,所以,我接受分析」,更受尊敬。

精神分析是對內部世界的真實的診斷。比如,那位原哮喘患者展示了一些狀態,而這些狀態附帶著下面的一些相關因素:患者對分析師隱瞞了他自己的資訊;他的情緒陰鬱、迫使他妻子處於絕望的邊緣;他總是容易激動;他講很多話,但缺少思想內容;他要求分析師兩年內治癒他的哮喘。現在,我們還看不出症狀背後的原因是性內驅力受阻,但我們看到了一個惡魔般的恨,這一點連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也隱瞞了他自己。我們所能肯定的全部就是,「哮喘、強迫症狀或者希望成為分析師,都不是一個人來接受分析的真正原因」。從本質上講,這代表了一種觀點,症狀並非是對現實原因的掩飾,而是由一件特殊事件引起的。沒有一個患者來諮商的時候會說:「我來接受精神分析,因為我不能去愛。」患者來接受分析的時候會掩飾地說:「我有哮喘,可能背後有心理原因。」因而,症狀是對於真實的掩飾。對於患者來說,症狀也是真實的隱藏標記。那種症狀是因為性欲受阻的觀念適合於一種物理論的人智說(physicalist anthroposophy)。比昂說,這種因果論的解釋使困擾的感覺合理化。我們似乎在說,我的全部困擾是由於我出生以後媽媽處於抑鬱狀態;我的哮喘是因為性欲完全受阻;我的全部煩惱是因為……

無論原因是什麼—實際上是什麼也不重要,總之症狀證實了困擾的內在感覺。因而,推測出來的原因是偏執宿命論的一部分。比昂認為,對於困擾加以否認,是為了逃避人們所恐懼的抑鬱。一旦有一點症狀表現,患者就立即要求分析師給他一個原因。這樣,患者就可以擋開那對他產生威脅甚至淹沒他的抑鬱。當患者意識到他多麼痛苦以及這種痛苦具有幻覺的特徵時,他常常變得非常抑鬱。

我們舉一個臨床上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過程。這是一位女性患者,她憎惡她父親。很明顯,她父親對她沒做過的事情加以責難,他父親殘暴、粗俗,在房間裡大吵大鬧。這「導致」她盡可能離開房間,自己到外面做開業律師,不再向父親提出財務上或其他方面的要求。21歲的時候,她結婚了。她患有濕疹、氣管炎以及反覆頻繁發作的咳嗽,在嘗試了藥物治療之後,她的醫生提出她的病可能有心理因素,她就來接受精神分析。在接受精神分析的過程中,每到週末的時候,她的治療會出現突破;但到了假日,她就成了一個製造恐慌的人;並且,每當治療師與她分開的時候,她會出現反覆的神經性咳嗽。在治療師不在的時候,治療師作為固化在諮商室裡的客體仍然存在於她的心裡,她肯定認為,治療師心裡沒有她。她將自己與治療師之間的聯繫體驗為身體上的、而不是心理上的。通過治療師在週末給她額外增加治療以及治療早期的突破性進步,她的這種感覺得到了強化。她常常在我倫敦診所附近的一個長椅上吃東西。精神分析使她明白了,她是一個不顧一切地依賴媽咪的嬰兒,恨不得在身體上緊抓住不放。我對她說:「當一個小節的分析結束,我把你推出門—推出臥房的時候,你這個小姑娘將不會挨打,並且坐在媽媽的膝蓋上(公園的長椅上)。」這個解釋也激怒了她,因為治療師能夠看穿她內心的那個兒童,而她認為自己是一個成熟獨立的女人。

那麼,如下這些因素—對於治療師身體上的依戀,本質上會由於相信治療師會在性的方面誘惑她而備受折磨;對於治療師的理想化;一個內在的全能感;一種憤怒的自我正義感;濕疹的爆發;外部形象的心理表象的缺失以及隨之而來的思想能力的缺失等—是一個情緒叢的全部元素。它是精神分析體驗的一部分,當開始放棄一種不同的模式的時候,理解一個情緒叢才變得有可能。現在,這個患者的確呈現出了不同的模式,這個模式由如下因素構成:去理想化—就是把治療師看做一個可以犯錯誤的普通人;相信治療師將不會誘惑她;一種治療師是一個與別人一起存在的意象;謙卑感代替了全能感;一種接受對於發生在彼此之間「不好的」事情的責任能力;哮喘發作的明顯減輕以及濕疹減少;治療師心理表象的出現以及思想能力的發展。根據新的模式,她看到了她先前的感覺體系是扭曲的。總之,在她新的情緒叢中,她開始意識到以前不曾面對的現實;開始遺憾自己過去的生活是建立在虛假的感覺之上;開始為自己對待丈夫和父親、母親的方式而內疚;對於切斷了多種生活的可能性的途徑感到哀傷。她開始承受個人的遺憾、內疚與哀傷。她進入了第一個情緒叢,在這種情緒叢中,她感覺到的是不能承受這些「陰鬱的」情緒。這揭示了她生存的一些內在感受。在這裡,一些真實的東西浮現出來。伴隨著真實的,是希望的黎明的出現。當一個人決定面對痛苦而不是逃避的時候,變化出現了。治療師有幸可以目睹一個患者對痛苦從逃避到面對的變化,而不是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

我們相信,這些例子有助於闡明那些在一個人的生命中發揮作用的因素,這些因素,與將性內驅力或本能作為導致那些狀況或症狀的個人力量的概念並不匹配。

某些人從逃避痛苦轉向接受的現象,是對佛洛伊德快樂原則的直接的反對。然而,這一變化恰恰是比昂的發育理論中相當核心的東西。因而,我們必須拋開快樂原則及與快樂原則相關的東西。比昂認為,心理發育最關鍵的是這個人決定逃避挫折或者忍受挫折。在精神分析過程中,分析是對於內心痛苦、遺憾、羞怯、內疚或抑鬱做出解析,這種解析促使患者由逃避這些內心現實變成接受這些內心現實。這種方式背後的理論就是:這種內心現實的接受,可以促進心理發育。這種接受,不能在佛洛伊德快樂原則的理論框架內得到解釋。佛洛伊德用延遲願望的滿足來解釋這一人類行為,意思是說放棄目前的快樂,有利於將來獲得更大的快樂。這意味著一種選擇放棄現在的快樂能力,也意味著一種判斷:放棄眼前的快樂會更好—這暗示著,一個人的行動不是用有效的因果關係可以解釋的,而是靠一種將來的、有好處的願望所驅動的判斷。比昂認為,動機體系存在著一種向另外一種變遷的傾向,一種動機就是趨樂避苦,另外一種就是渴望真實的浮現和情感的成長。因而,那些深深地植根于許多分析師內心的、構成佛洛伊德理論和實踐基礎的因果關係的概念,會妨礙對於心理發育的綜合理解和領會。簡而言之,與佛洛伊德整個理論體系密切相關的快樂原則,同比昂的動機原則—真實原則—是對立的。一個人寧願選擇痛苦而不是逃避痛苦,這樣的觀點與佛洛伊德的思想方式完全不同,尤其是比昂甚至構想這種情況發生在生命的更早期。

佛洛伊德的性力比多觀念會妨礙理解比昂的描述性精神分析,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佔有它不該佔有的地方。在比昂的陳述中,情感的成長取代了性力比多的位置。佛洛伊德「症狀是力比多受阻後尋找替代管道表達的結果」的觀念,在精神分析思想領域根深蒂固。但我們認為,這種觀點與精神分析的體驗是相反的,對這種觀點的頑固堅持會阻礙對於精神分析過程的理解。有些人可能認為,在比較人本主義的自體心理學中,佛洛伊德的假設已經被取代。但認真地研究後可以發現,哈特曼(Heinz Hartmann,自我心理學的大師)的假設仍然隱藏在科胡特(Heinz Kohut,自體心理學的奠基者)的闡述的背後,在這個假設中,快樂原則所發揮的作用仍然是最大的。
如同柏格森(Bergson)曾經說過的,「我們不知道生命會往哪裡去。」比昂的精神分析試圖忠實于活生生的現實或真實。因而,他認為,「機制」這一專業術語是不恰當的,因為它只適合於死氣沉沉而不是活生生的世界。克萊恩學派的分析師頻繁地使用機制這一術語,這不僅與比昂的思想毫不相關,而且還會阻礙對於比昂精神分析思想的理解。我們覺得需要強調這些,因為我們需要清楚,許多克萊恩學派的分析師一方面使用機制這一概念,與此同時又認為他們是在追隨比昂,實際上他們還是在克萊恩的理論框架內,並不能真正理解比昂。

比昂反對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理論。佛洛伊德認為,夢的功能就是隱藏或展示一個隱蔽的欲望。比昂認為,夢的功能是將心理的碎片綜合為一個完整的東西。

佛洛伊德認為,思想的功能是減少緊張;而比昂認為,思想的功能是處理緊張。佛洛伊德與比昂之間存在著一個最根本的區別,這種區別就是:前者的模式假設存在著一個排除痛苦與挫折的系統;而比昂的模式是認為人能夠忍受和承擔痛苦。佛洛伊德將思想看做有機體實現滿足的一種模式,比昂把思想看做是為真實服務的,人們用思想理解自己。佛洛伊德將焦點集中於人類這種動物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而必須去征服的外部世界,而比昂所關注的,主要是個人自我意識的反映。在佛洛伊德的體系裡,個人對於自我理解的需要沒有位置。

在比昂理論中遭到修正的、最讓人吃驚的佛洛伊德流派的概念,就是意識-潛意識概念。佛洛伊德流派最珍愛的信念就是,精神分析探索前意識、意識以及潛意識中的關係。而比昂認為,這個概念干擾了對於精神分析的理解。比昂認為,「意識-潛意識」取向的概念應該被「有限-無限」取向的概念取代。無限:沒有形式、沒有種類、沒有數量。為了展示把握從無限向有限的轉化過程,他引用了詩人密爾頓(John Milton, 1908-1674)的話,
「從幽深的水中,世界誕生,它來自無形、無限、虛空。」 (Bion 1965: 151)

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讀者能夠把握這一「有限-無限」取向的傾向,同時,把自己的思想從意識與潛意識概念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否則,會阻礙對於這一過程的理解。意識,意味著知道,這應該被看作是對事件不同觀點的看法。這種不同的觀點,被比昂稱作「頂點」(vertex)。不同的頂點理論取代了意識-潛意識理論。使用潛意識術語,還有另外一個缺陷,那就是,似乎無意識可以被看做一件事情,以至於一些人會用這樣的短語:「它被排斥到潛意識」,好像潛意識是心裡的一個地方。取而代之,我們需要知道的,應該是「為什麼一個人不知道關於他自己的事情」;而比昂所從事的就是弄清楚「為什麼一個人不知道關於他自己的事情」是怎樣發生的。

在臨床實踐中,這種有限-無限的傾向有很多例子,我們下面將舉兩個例子。一個男人來接受精神分析,因為他妻子突然對他說,她要離開他。分析師對他說:

「似乎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就是,一個孩子逼迫我給你寵愛—給你適合你的時間、在週末休假的時候去看你、用特別的體諒去治療你;另一個層面就是,你在吵鬧懇求不要給你這樣的寵愛,因為這樣的寵愛束縛了你,使你感到有責任、有義務,這種吵鬧是為了從一種壓力中解脫出來,這個壓力就是那個被寵壞的孩子加諸于你的。」

現在的這個精神分析評注,隱含著關係到他一生的權利。他的雙親把他當作一個孩子來寵愛,但他自己會感到受束縛。在後來的生活中,他找到了工作,但他不能勝任,也無法擺脫束縛。這也是一個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有一定相關性的「生活問題」。我們可以稱它是一種沒完沒了的事實,它具有比昂稱之為無限的維度(the infinite)。此時,患者對於解析所做出的立即反應就是:「可能這就是我對妻子所犯的錯誤。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她。」他立即確定了這件事的界限。他沒有把精神分析看做是一種解析,而是把它當作他應該做什麼的指令。他把自己的維度從無限變為有限。精神分析中的掙扎,就是圍繞防止有限的事物變為無限的而展開的。

與反對意識-潛意識假設密切相關的是比昂對於初級和次級思考程式理論(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cess)的批判。這個理論是佛洛伊德理論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基石。比昂用不同層面的思想理論取代了思考程式理論。這些不同層面的思想,包括阿爾法(alpha)元素與貝塔(beta)元素的假設性概念。在精神病心理狀態下,阿爾法功能缺乏或不足。

佛洛伊德理論的最後的基石——結構模式,也被比昂的方法含蓄地破壞了。在比昂的框架內,超我被一個寄生性的或完全交互作用著的♀♂概念(原註2:♀代表容納器(containe),♂代表「被容納的」(contained)見第6章)取代,這個概念,減少了概念含義的情感色彩;自我是有限的,就如同我們前面舉的那個例子「我該以不同的方式對待我妻子」,自我的概念也被真實的演化和浮現的概念取代;自我概念因為多餘乾脆消失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在塔維斯托克診所的一次研討會上,比昂曾經說,他沒發現結構理論有什麼用。

比昂與克萊恩學派
克萊恩的忠實弟子們接受比昂早期的觀點,但是,對他後期著作中的觀點持懷疑態度。一位資格較老的克萊恩派學者曾經說:比昂在1963年那本《精神分析的元素》(Elements of Psycho-Analysis)之後,沒寫過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其他一些人認為,他離開英格蘭的時候能力退化了;並且他後期的每一件作品都不值得重視,因為那是一個衰老男人漫無邊際的混亂的思想。比昂與克萊恩學派的關鍵分歧點集中在比昂的《轉化》(Transformations)和《專注與解析》(At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這兩部著作上。我們所關注的是為什麼後期的比昂不被克萊恩學派所接受。

我們認為,第一個原因是他提出的關於「0」的概念,這個概念最初出現在《轉化》中,在《專注與解析》中,O的概念得到了進一步的闡述。比昂是這樣定義 0 的:

O代表終極現實,我們可以用諸如「終極現實」、「絕對真理」、「神性」、「無限」或者「事物的本質」等詞彙來代表 0 這一終極現實。 (Bion 1970: 26)

0 這一概念因而具有形上學或宗教色彩。克萊恩對於宗教和哲學不感興趣,但也不反對(Elliott Jaques在1995年私人通訊提供的看法。)。但克萊恩的一些忠實追隨者,就像佛洛伊德一樣,堅定不移地反宗教;並且,非常狂熱地反對任何具有宗教氣息的哲學見解。他們堅定地堅守佛洛伊德的無神論觀點和實證主義作風。當比昂創建 0 這一概念的時候,最初只是把 0 作為一個宗教的(原註3:所謂「宗教的」,我們認為是將人類視為其有超越學下生理需要意圖的生物。)和形上學的概念。克萊恩學派的學者從那時起,就迅速地與比昂的思想脫離。

以個人化行動來追求自己的領會,一直是比昂在認知上與情感上竭力要達到的目標。預先的設想(pre-conception)就是尋求對於選定的事實加以實現並且發現其中的意義,這都是這種意念的表達。本質上,個人化行動來追求自己的領會,對於所接受的教育具有顛覆性或潛在的顛覆性。一些克萊恩學者已經成了新正統的守護者。在科學發展史上,這是一種很熟悉的現象。Koestler曾經對此進行過辛辣的描述:

「隨著幾位作為先頭部隊的天才帶來的陡然躍進,新的領域展開了,但隨後跟來的一群平庸的人潮就佔領了這個領域。很快,新的革命轉向成功新的正統,於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下面的徵兆:單一面向、過度強調的專業、喪失與其他思想的接觸,最後,脫離了現實。我們可以發現,在每一時代的每一學科,這種現象似乎都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這浮現形成的正統,慢慢僵硬成思想上的封閉系統,不願意或者不能吸收新的基於經驗的材料和資訊,也不能使自己適應其他思想領域裡那些有價值的變化。」 (Koestler 19755: 275)

因而,比昂「以個人化行動來追求自己的領會」理念和勇氣的出現,對於那些維護克萊恩教導之純潔性充滿焦慮的人是一種威脅。這種排斥態度更容易出現在那些長期受某個科學文化團體所培養下生活的人中強烈地感受到。例如,據說如果小說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不是巴基斯坦人,並且沒有接受穆斯林教育,那麼,他將不會招致宗教裁決。當一個人原本接受了一個團體的教育,而由於接納了一種新的與原來團體不同的觀點的時候,這個團體會感覺遭到了背叛,並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唯有在比昂的後期著作《專注與解析》出現以之後,比昂早期思想的全部內涵才清晰地展示在克萊恩的那些追隨者面前。

比昂的思想最接近克萊恩學派,他的很多關鍵概念都是直接從克萊恩學派吸收來的,比如投射認同、分裂、死亡本能、偏執分裂-抑鬱狀態等。但是,他採用的上述概念服務於不同的觀念體系—一種新的後設心理學。在他的《第二種思想》(Second Thought, 1967)裡一篇關於精神病的文章中,他引用了死亡本能的概念,但是,在他後來形成自己思想體系的著作《從體驗中學習》(1962)、《精神分析的元素》(1965)以及《轉化》(1965)中,他都不再使用這一概念。

克萊恩派很關注心理現實、內部客體以及心理變化,比昂也是這樣的。那麼,比昂的方法與那些堅定信奉佛洛伊德或克萊恩的人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以指出如下的一些不同點:克萊恩比較關注心智發育過程,和貪欲及嫉妒的力量對心智發育的破壞。比昂的方法比較積極。他的探究範圍比其他那些人更廣泛。他關注人類以往的演化,也關注人類將來的趨向。這些智慧的意向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相信,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比昂的著眼點是一個真實或真理,這種真實是未知的,因為它是不可知的,他將這種真實稱之為「0」。這完全不同於他的前人克萊恩或佛洛伊德。他們的著眼點基本上圍繞著本能衝動。這裡,我們就有了兩種從根本上不同的個人模式,這種個人模式可以區別比昂與克萊恩以及佛洛伊德。以0或終極真實為起點,比昂開拓出了自己的領域。精神分析成了一種0的表達方式,精神分析是比昂進入0狀態的切入點。聆聽比昂演講的時候,人們會有一個清晰的印象,這個演講者所關注的,在廣度和深度上,遠遠超越一個學科所能擁有的;大部分克萊恩派學者、倫敦精神分析學會學者或美國的學者都不具備這種風範和境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比昂在克萊恩的督導下進入了精神分析領域,並且基於可以獨立思考和行動這樣一個前提,繼續追隨克萊恩。如果這個推測沒錯的話,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比昂成了一個獨立的思想者,深受克萊恩影響,但不是照搬克萊恩的思想。克萊恩這樣一個團體與比昂這樣一個人的關係,是需要另外一個章節來說明的問題。

讀者需要把那些精神分析中的教條盡可能拋掉。頑固地堅持這些理論,會阻礙讀者對於比昂精神分析思想的理解。與佛洛伊德的理論比較,當我們發現,比昂的思想多麼離經叛道的時候,我們會受到震動。我們認為,那些固守著佛洛伊德理論教條的人,將無法真正理解比昂所做的工作。比昂也運用一些佛洛伊德和克萊恩的理論,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分析師認為,比昂的思想還是在佛洛伊德和克萊恩的理論框架內。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他用他們理論的一部分去說明一些現象,但是,他的分析性描述則暗示了對於佛洛伊德和克萊恩理論體系的一些基本原則的拒絕。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