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6/01-06/02 釋道興【缽動身心:手工大銅缽聲音共振鬆開筋膜與心理呼應法】兩日工作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重新學會愛:在傷痛中自我修復,創造幸福》

《意義的呼喚》

《斯賓諾莎問題》

《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詮釋現象心理學》

《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

Sauve-toi, la vie t’appelle
 
作者:鮑赫斯•西呂尼克 Boris Cyrulnik
譯者:謝幸芬、林說俐
書系:Master 046
定價:380 元
頁數:336 頁
出版日期:2015 年 06 月 11 日
ISBN:9789863570325
 
特別推薦:王浩威、林博、林美珠、林德祐、南方朔、顏擇雅
 
【推薦序一】自我敘事的療癒與救贖
書序作者:林美珠(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有關創傷的自我敘說,透過記憶的重組與再現,作者鮑赫斯•西呂尼克,敘說其親歷猶太人被大逮捕以及在戰爭創傷中力圖求生的生命經驗。令人好奇的是,究竟作者是如何處在無情殘酷的戰爭下,卻又能躲過創傷,不被「過去」所困,而能發展出一個具有心理韌性的生命故事呢?閱讀完本書或可得到幾個重要的線索,作為當代思考如何走出創傷之參考。

人格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一個人的兒時經驗對其人格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那麼當個體在年幼時遭遇到雙親遇害,又在被逮捕、逃跑、四處輾轉寄宿與躲藏中成長,可以想像這是很不利的成長條件。然而西呂尼克卻沒有受困於這種創傷經驗。西呂尼克認為他在戰爭期間之能夠倖存,是因為幼時與重要他人建立起來的安全感,以及戰爭期間結識的陌生正義人士所提供的情感依附,「我現在明白在我小的時候,我的母親給我灌輸了安全感。這種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幫助我在遭遇事件時,沒有錯過人家對我伸出雙手」。而這種安全感的記憶,是一種保護因子「安全感可以防止視覺記憶用恐怖的影像霸佔我們的內心世界」,讓一個幼小孩童在可怕的戰爭中有機會體會到良善、自由與陽光。

當我們說創傷的記憶,那麼有人會質疑,究竟人們會不會竄改記憶?西呂尼克的生命經驗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解釋。在西呂尼克幼時的記憶中,出現了主動釋出善意的陌生人,像是猶太教堂內提供煉乳的漂亮護士、躲在垂死婦人的床墊下、示意讓救護車開走的德國軍官等,因此「惡人並不是毫無餘地的」,這些記憶讓他得以度過兒時創傷的難關。但隨著年齡增長,當西呂尼克尋找過去的「真實」時,發現他的記憶與所謂的真實有所出入,他發現他的記憶是被安排過的,他給自己製造出了一個協調的記憶,「這無意識的意向讓我改寫過去事件的呈現,使過去變得可以承受,而不是將記憶變成無情的譴責。多虧這樣的安排,我沒有受困在過去,我躲過了創傷」。在此處,重要的不是去證明歷史的真假,而是去瞭解記憶的改寫如何讓恐怖的事情可以被承受下來,甚至轉變成有利的故事。

個人敘事與整體敘事之間的關連,需要被辯證地理解。對猶太人來說,「你要是講出你的名字,你就會死。其他愛你的人也會因你而死」、「我媽媽不希望我和你一起玩,因為你是猶太人」,身處在這樣的主流論述下,個人敘事是噤聲的,只能在內在敘事著一種沒有身份也沒有主體性的自我認同。所幸,隨著社會文化的解禁,個人私密話語得以找到出口,透過語言的自我敘說,啟動心理韌性的修復,為這些過往尋找意義,進而有勇氣展開新生活。這不僅僅發生在猶太人身上,也發生在當代所有人身上。在當代社會,我們見證到了社會氛圍的轉變,會影響個人敘事;反過來說,當個人敘事找到新的出口與意義,又回頭過去重新定義創傷的歷史。所以當個人敘事與整體敘事是以一種辯證關係被瞭解時,可能會是比較健康的敘事。西呂尼克說「若要真正走出,與其原諒,不如理解」正是這種個人與整體敘事辯證下的重新賦義。

從本書章節的安排可以看出作者敘事的基調。第一章敘說的是戰爭的恐怖,對比之下作者幼時心靈卻有某種程度的幸福和勝利感。第二章敘事戰爭落幕,和平到來,然而解放之後並無喜悅,故事情節是痛苦與撕裂。第三章是來回於集體敘事與個人敘事之間擺盪的自我分裂的敘事。第四章是重要他人正向印記之敘事,在戰爭躲藏期間,收留作者的朵拉、艾米爾,還有帶來共產信仰的賈克,高中老師穆塞爾等,這些重要他人對作者來說提供了涵容的功能。最後第五章則一開始呈現出戰後嬉戲和談論政治的輕鬆敘事基調,但在接近尾聲時,對於文化論述的倡議、以及大審判的歷史及文化意義之再理解,導引出嚴肅的省思。

本書章節安排大致是從六歲到成人的一種時間序的自我敘事,然而在記憶重組與再現的過程中,常常是過去、現在、未來,交織在一起。自我敘說的心理位置有時是彼時彼刻的西呂尼克,有時是此時此刻的西呂尼克,有時又是心理學專家的西呂尼克。這樣的時序與心理位置的不斷交錯,或許正是作者梳理其創傷經驗的敘事風格。亦即,在重構過去與理解現在之間不斷的穿梭,在「主體我」與筆下書寫「我的生命經驗」之間維持一個心理距離,因而得以讓內在那些處在不同時空座標上的多重聲音「發聲」與「對話」。這些自我的聲音可能原本隱晦,僅能躲在「地下室」,但被書寫出來之後重新得到了生命與主體性,就像本書書名的法文意思「逃吧,生命在呼喚你」。這不是一本自傳,這是一個有關自我救贖的生命故事。

最後希望讀過這本書的人,能像西呂尼克一樣可以找到聽我們述說故事的人,願意聽我們陳述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經歷,讓我們可以梳理回憶。我們其實也可以說出動人的生命故事。

 
 

【Q & A 時間】關於《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Q1】關於《逃,生:從創傷中自我救贖》的法文原書名「Sauve-toi, la vie t'appelle」→http://goo.gl/eUAs50【Ans】法文書名前半部「...

Posted by 心靈工坊文化 on 2015年7月15日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