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13-04/20 陳代樾【大開眼界】費登奎斯兩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

《青少年魔法書:10位專家的親子教養祕笈》

《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

《10-14歲青少年,你在想什麼?》

《6-9歲孩子,為何喜歡裝大人?》

《幸福童年的祕密》

《孩子與惡: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

子ジパシ悪
 
作者:河合隼雄
譯者:林暉鈞
書系:Grow up 013
定價:350 元
頁數:288 頁
出版日期:2016 年 06 月 15 日
ISBN:9789863570660
 
特別推薦:史英、李偉文、吳佑佑、周仁宇、陳質采、黃心怡
 
2-2〈惡的兩義性〉

  惡之所以無法根絕,可以說是因為人的心中本來就有惡的存在,但也可以說是因為惡對人類的生活來說,是具有某種意義的。惡具有不可思議的兩義性。之前我們談論的「惡與創造」,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管什麼樣的創造,背後都離不開「破壞」。我們生存的世界已經具有某種秩序,我們若想要在其中創造新的事物,就必須破壞舊的事物。不過,如果最終只有破壞、沒有創造,那就沒有意義了。

●惡的魅力

  觀察小孩子的行為,有時候可以看到他們踢飛空罐、踩破紙箱,以此為樂。就算不提「引發創造的破壞」這種複雜的事,也不妨說破壞的行為本身就具有魅力。從事破壞的行為,說不定是在為將來的創造活動預作準備。但即使不談這一點,應該有很多人都記得自己小時候,曾經感受到惡的魅力吧。

  筆者想舉出一本描述惡的魅力的名著,赫曼.赫塞的《德米安》2(Hermann Hesse, Demian , 1919)。我怎麼也忘不了自己在青年時期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如何深深地受到吸引。《德米安》的一開頭講的是〈兩個世界〉。主人翁是位十歲的少年。「一邊的世界,是我誕生的家。喔不,它比我的家還要小一點。嚴格說起來,這個世界只包含我的雙親。對我來說,這個世界的大部份是既熟悉又親密的,它的名字叫作父母,叫作慈愛與嚴格,模範與訓練。這個世界有著柔和的光芒,明亮而清澈。這裡有溫柔的話語,洗淨的手,清潔的衣服,善良的習俗。」

  在這之後,作者繼續綿延地描述著典型歐洲新教的「好家庭」。這可以說是赫曼.赫塞自身體驗的忠實描寫。那麼,與此相對的「另一個世界」,是怎麼樣的世界?

  「然而,另一個世界,早已從我們家正中央開始蔓延。它的樣貌、氣味、語言都不同,承諾與要求也不一樣。這第二個世界有女僕與小廝,怪談與醜聞。這裡雜然流溢著各種可怕神祕,卻魅力無窮、煽惑人心的事物;這裡有屠宰場、監獄、醉漢、潑婦、生小牛的母牛、病倒的馬,還有強盜、殺人、自殺的故事。」

  這裡所描述的兩個世界,簡單地說,前者是「善」,後者是「惡」。如果要問哪一邊比較有魅力,不管怎麼說都是惡的世界比較吸引人吧。在《德米安》裡也是如此,少年主人翁逐漸地為它的魅力所吸引。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不是因為惡的世界祕藏了未知的事物,充滿了活力嗎?那的確是「可怕」的世界。但是那裡有「煽惑人心」的東西,有「神祕的事物」。那裡有充滿變數的動能。相對地,「善」的世界雖然和平美好,卻過於靜態,一不小心就會變得無趣。或者,很容易就變得僵化。

  照這個說法,等於說惡就是生命力、惡充滿魅力,那不就變成善了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面對惡所具有的破壞力,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德米安》的主人翁也因為靠近惡的世界,而發生了恐怖的經驗。

●關係的解體

  史賓諾莎的《倫理學》(Ethica )就如書名所示,是一本有關倫理的書。雖然它艱澀難解,不是我們凡人可以讀懂的,但是他有一個主張─也出現在中村雄二郎的書裡─就是把惡定義為「關係的解體」。這個說法的確很貼切。思考惡的各種樣貌就可以明白,其中總是存在著某種「關係的解體」。

  可是,筆者看到這句話馬上想到,這不正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命題嗎?原本人類以作為自然的一部份而生存,但是人類將這個關係解體,立足於自然的外部,把自然當作和自己無關的東西來觀察─近代科學不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嗎?還有,刻意把人的存在所保有的整體性,分解為心與體來思考──近代醫學不就是因為這樣而進步的嗎?雖然我不打算在這裡繼續發展這方面的想法,不過光是從以上的思考,也可以明白惡的兩義性。

  透過關係解體所發展的近代科學技術,如果把它當作是人類的進步,站在歡迎的立場,那麼它就是「善」的;如果像最近人們所意識到的那樣,看到它破壞自然的一面,而站在反對的立場,那麼它就聯接到「惡」。我認為這個問題的根本,就在於人類的本性當中,存有違逆自然傾向的因子。人類如果保持自然的原貌,就不會有今日的文明了吧;話雖然這樣說,可是我們也不能把文明的發展全然視為「善」,不加任何批判、歡喜地接受。現代的狀況就是如此。

  看起來我們似乎已經偏離「孩子與惡」的主題了,但是我認為,如果不考慮上述的問題,身處現代的我們在思考孩子的教育與養育方式時,就無法判斷什麼樣的養育方式是好的。單純主張「回歸自然」的養育方式,我也持保留的態度。思考我們與自然應有的關係,是一件重要的事。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