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2 文苑【創意連繫2:瑞士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體驗性】一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敘事治療三幕劇:結合實務、訓練與研究》

《說故事的魔力:兒童與敘事治療》

《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

《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

The Spirit and Practice of Narrative Therapy
 
作者:黃素菲
書系:Master 054
定價:560 元
頁數:496 頁
出版日期:2018 年 03 月 15 日
ISBN:9789863571032
 
特別推薦:丁興祥, 吳熙琄, 金樹人, 林美珠, 周志建, 曹中瑋, 楊 蓓
 
[推薦序1]彼此說故事之為社會行動
書序作者: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

定位之重要
  開車的人都知道前輪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事,如果前輪定位有問題,那事情就大條了。不只是開車不順,甚至不知開到何處,如果操作不當還可能出車禍。「定位」(positioning)不可小覷之。這不只限於開車,人生、學術研究、專業實踐也是如此。
  然而,要「重新定位」並不易,往往要「用功的轉,勿原地踏步」(宋文里老師語)。學術及研究、實踐之定位可能要面對「理論、研究與實務」間的分裂與掙扎。我在 2006 年《應用心理研究》主編一個專題,就是在探討「心理學的定位與開展」的議題;「重新定位」是個「典範轉移」的問題,它不只是邏輯的、方法的,也是歷史的、社會及文化的問題。
  「質性心理學」的興起,就是對傳統心理學的挑戰與翻轉,就是心理學的「典範轉移」。肯尼斯•格根(K. Gergen)在《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一書中,即論及「心理治療」典範定位及轉向的議題。格根在心理學界,尤其是社會心理學在初露鋒芒時,就大膽地挑戰了心理學的一些基本預設問題。他已開始反思「典範」定位問題,也許會被人視為「麻煩製造者」,換個視角,也可以視為典範的「翻轉及建構」者。
  我是在 1980 年赴美讀書,修習的領域是「社會及人格」心理學,沒想到在上研究所的一門討論課,教授要我們讀一篇格根的文章:〈社會心理學之為歷史學〉(social psychology as history)。回想當時好像遭到當頭棒喝,原來心理學並不如原先的預設是門「自然科學」。格根文中反覆論證,說明心理現象,尤其是社會心理現象,是脫離不了「當時」的時空條件。而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現象」是鑲嵌在(embedded)特定的時空脈絡中。而現代心理學卻是採取「去歷史」(ahistorical)的方式定位心理學。當年受到格根的震撼,一直銘印在心,原來學術有「定位」問題,而且茲事體大。
  素菲這本《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可以說是心理學重新定位的故事之一。

心理療癒之為社會建構
  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及格根於 1992 所主編的《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宋文里譯,2017),就是在提出「社會建構」作為心理治療的知識論取向。這是不同於傳統的治療「視框」,重新定位了心理治療或療癒的方向。這對二十五年後台灣的「諮商及心理治療」領域,仍是深具啟發性之心理學視野。心理治療要走出「醫療體系」、「數據」及「診斷手冊」,將案主「病理化」「本質化」,這種「專家」模式(現代主義模式)翻轉朝向以「案主」中心,治療者與案主可以「對話」「協商」,彼此共感,共行,進而共舞,共創「新故事」,彼此共建「在地的」「社群的」「共同參與式」的「後現代模式」。這種「新版本」的心理治療故事,是需要大夥一起重建的。改變的契機,可出於一念及機緣。而「視框」之轉換,頗為關鍵。如何打破原有對人的「囿限的存有」觀,而進入一種格根所謂的《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新的「關係論」典範,係對西方啟蒙時代以來的「個體論」(個人主義)傳統提出異議,轉向將人視為彼此共處於關係之中。在關係中能彼此對話,生命及故事可在彼此共生、共感、共建,互動的關係土壤中,或可開出新的花朵。這是須要用力轉向的。
  素菲這本書,可以說是承接這一學術轉向的脈絡,以在地實踐的經驗實例,為台灣心理學的重新定位,增添扭轉的馬力。

結伴攜手共行之必要
  如果我們將「文」視為彼此「交談」或「書寫」,這樣的預設成為一種集體行動,是可以翻轉傳統學術的方向。傳統的學術書寫將「研究」「理論」的價值放得最高,而後才是「應用」及「實踐」(社會行動)。「我知道,我發現」優先,然後才是「我要告訴他人」。但在格根的《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觀點下,反而要翻轉這個優先順序,將原來的「知」優先,改為「行」優先。「知」之所以發生只能透過社會參與。研究行動之能讓人明白及值得動手,正是因為有一種先於該行動本身的「關係」使然。其順序是「我與他人交談,故我能知」。「與他人交談」的重要性優先於做研究。這是一種以「文」會友。
  「敘事研究」(narrative inquiry)作為「質性研究」之一種,便是轉換傳統心理學以「工具」取向對待研究對象。研究只是爲研究者獲得所要的資料(數據)。敘事研究卻將研究對象視為「故事的相遇」(Narrative encounter)。彼此像是一種友誼關係,一種夥伴關係。這是可以一種默默地進行,彼此信任,或局部地參與他者的生活世界,彼此共同努力建構一種好的社會,以友輔仁。這是將彼此看成「關係的存有」。敘事研究是一種故事的遭遇,可以廣泛的應用於人文及社會科學的不同領域。也可說是一種社會科學的運動。可為弱勢者發聲,可以重新建構自己的「自我認定」(self-identity),進而可彼此共同說故事。一起共說,共感,找到彼此的共在。大夥一起行動,彼此增能(enable),培力(empower),這便是「敘說與行動」。格根認為敘事研究,可以是「人學研究」(Human Research)的另類發展。
  典範翻轉難,畢竟人在江湖。敘說研究在心理學界,自從 1986 年薩賓(T. Sarbin)出版《敘說心理學》(Narrative Psychology)算起來也超過三十年。在國內推動「敘說研究」也超過了二十年。走不一樣的路,往往要困知勉行。還得立志及自我確認。在諮商與心理治療這行,在研究與實務之間,一直有著分裂的掙扎與痛苦,這不只是個人的問題,也是許多前輩們的問題,更何況身處不同的文化及歷史脈絡,又會面臨在地化的問題。翁開誠(2004)〈當Carl Rogers遇上了王陽明:心理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文章中,就清楚地描繪這樣的專業處境。
  素菲這本《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也可說是她一路困知勉行的結果。當年她去加拿大遇見雷尼(David L. Rennie)便開啟了人文主義詮釋學方法論,也接觸到「社會建構論」的前輩們的著作。開啟了新的「視框」。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只是研究及實踐,還將經驗及個人的反思寫下來。這本書可以說是對自身行動的反思吧。在這本書中,她不但回顧了敘事治療的前輩們的理論、學思歷程,以及他們實踐的故事。她還十分用心地整理、詮釋了「敘事治療」哲學基礎(現象學、現象心理學、後現代理論、社會建構論等)。這是不容易的工作。哲學思想各有其源頭,彼此的基本預設也不完全一致。要能彼此匯通並容納差異,和而不同之不易。
  她在文中自述自己過去有一種「學究」的堅持,認為要先弄通學理才能進行應用。但她反思到自己的「古板」。如今能夠「放下」,困知勉行,一面做一面反思,知行可合一(心即理),也是一種殊途同歸之路。這種摸索前行,「敘說與實踐」,能參與他人之世界,共行共舞,說說自己也聽聽他人的故事,或可召喚出故事療癒的建構社會之學。
  這樣的工作需要結伴且同行,心理學(心理治療)是朝向他人的。本書的後半部即在介紹「敘事治療研究與實務」,特別介紹了「敘事三重山」(黃素菲,2016)及「敘事治療與介入技術」。這是「敘事治療」的方法及技術,屬操作的層次,可為初學者進入這個領域頗為實用的方便法門。「敘事典範」不只可應用於臨床及諮商領域,也可以跨學科、跨領域的應用。素菲在這本書最後的第三篇,是將敘事治療應用於「生涯諮商」(Career Counseling)以及「諮商督導」。這當然也是她累積了十多年的從事生涯探索及督導經驗談。
  說故事的療癒或遭遇可為人文心理學建構出一條另類途徑。這樣或可化解學術上研究與實踐之間的斷裂。本體上我們都是「關係的存有」。路是人走出來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結伴攜手共行,可如跳探戈,可共舞出一個美麗的未來。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