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禮讚佛洛伊德》著名美國女詩人希爾達.杜利特的私人手記,最迷人的佛洛伊德傳記文學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費解的顯然:費登奎斯入門》

《動中覺察:改變動作.改善生活.改寫人生》

《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

《喜悅的腦:大腦神經學與冥想的整合運用》

《心理學家的面相術:解讀情緒的密碼》

《瑜伽:身心靈合一之旅》

《成為有能的自己:探索自發性與強迫性》

The Potent Self: A Study of Spontaneity and Compulsion
 
作者:摩謝•費登奎斯
譯者:易之新
書系:Holistic 128
定價:450 元
頁數:336 頁
出版日期:2018 年 11 月 14 日
ISBN:9789863571346
 
 
第四章 抗拒與交錯動機

我們的文明對人的社會調適設下如此嚴厲而困難的條件,所以我們不應該把女性的性冷感與男性的性無能當成生理上的缺陷,而是錯誤卻成功的教育造成的結果。正常的行動中,身體緊張引發的活動會抒解緊張。這時的行動非常明確:為了抒解飢餓,我們必須吃;為了抒解疲勞,我們必須睡覺或休息;為了抒解癢,我們就必須抓癢。同樣的,只有結束於全然高潮的性行為,才能抒解性的緊張。但所有無法這樣做的人――比如性冷感與性無能――被導入了寄生的動機,其強度相當於或高於性緊張本身的動機,而且無法把它們整合成單一且足以支配的動機。

此外,每當性的緊張升起時,源於社會的抑制動機就會一再重複出現,讓人陷入情緒困惑的狀態,以至於失去分辨不同動機的能力。這種可能性看起來很奇怪,但瞧瞧有多少人想用性行為來證明自己是成人或已經獨立,或是藉此要別人佩服他!多少人誤把自己對情感的渴望或社交力量的需求當成性的緊張,而用性行為來滿足這些渴望!性行為只能抒解性的緊張;所有其他的動機都不會因此得到抒解。吃麵包無法止癢,就好像抓癢不會滿足飢餓的需要(不過吃了塗滿奶油或果醬的麵包,有可能減輕癢的感覺,而暫時不需抓癢)。同樣的,不可能以性行為來滿足情感、安全感、稱讚、權力、獨立等等的渴望。那些沒有性的緊張卻進行性行為的人,除非是在個人經驗中把慣性而非必要動機的緊張與性混淆在一起,否則很少能抒解那種緊張,他們只是暫時減輕它,然後一再更換對象,希望找到一個能為他們解決問題的人。這種人在嘗試以一種針對其他緊張的方法來抒解這種緊張時,會發現自己性無能或性冷感。他們往往模糊地知道自己並不是真的想要性,然後斷定自己只是不夠熱情,或是性能力不佳,於是常常用春藥或維他命或某種其他號稱可以刺激性功能的方法來麻痺自己。

人比較容易相信自己的構造有缺陷,包括生理上或甚至身體結構的缺陷,而很難了解真實的處境。純屬身體結構的缺陷比較罕見,在此不予討論。指著自己的先天構造,隨時準備解釋自己沒有能力去做的人,以很不成熟的方式逃避責任,緊緊抓住所有可以讓他們不用承擔責任的理由。他們也會持續經驗到內疚與羞愧,並認為自己惡毒或有罪。

這些感覺會讓人在真正感覺到之前,就在內心承認自己有錯,這個人必然「活該」受到懲罰,並同意受罰。所有這些狀況都可見於依賴關係不曾達到成熟程度的人。這種人用懺悔的力量來抒解焦慮,主要是出於把懺悔過程的羞辱感當成一種自我懲罰。此外,被人稱讚的需求也因為神父在場而得到部分的滿足。還有就是想像中預期的厄運與天譴根本不會真的發生。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種人整體的動機處理能力非常不足,且很常有交錯動機。在性的層面運作交錯動機因素的人,也會在所有其他層面如此運作。比如從動機的觀點來看,飲食就常常受到不當處理,以至於許多人的飲食包含交錯動機。大部分男生是為了成為「強壯的好男孩」而吃。飲食的動機是為了成為好人、被欣賞或被愛、變強壯、成為男子漢。許多人吃東西是為了抒解渴望得到稱讚或認可所形成的緊張,或是抒解不安全感引發的焦慮,至死方休。他們吃東西不是為了解除飢餓的緊張,而是錯誤的習慣,誤把這種緊張當成另一種緊張。用飲食來抒解焦慮、不安全感或被稱讚的渴望,實在不是有效的方法。他們會一直吃,直到腸胃負擔過重、消化不良而昏昏欲睡,身體的敏感度會降低,思考變得遲緩,所有感覺都變遲鈍――於是間接抒解了一部分緊張。這個習慣的持續,會伴隨著慣性過度飲食的所有後果(我不需要詳述這些後果)。

同樣的機制也發生在過度節食的人。飲食成為討價還價的商品,以得到父母的注意、關愛、安全感、寵愛;日後就以此從別人(或自己)得到讚賞,讚賞這個人的意志力、纖瘦、美貌、理性。其中總是包含自我否定的動機,以迫使別人或自己產生他想要的態度,這也是苦行禁欲者自我懲罰的好方法。

所有具有交錯動機的行為都包含強迫性,就是先前討論的內在強迫性。這類行為並沒有針對緊張的來源,也無法完全抒解緊張。某些緊張會一直保留,迫使新的行為突然迸發。陷入這種情形時,有些人會投入別人認為完全不重要的任務,某些因為我們無知而稱之為「偉人」的人,就是被這個過程塑造出來的,他們在強迫性驅使之下行事,一輩子都陷在痛苦之中。許多人認為這個過程是偉大成就的要素,如果沒有經歷痛苦,就不會有偉大的成就。但我相信成就是好好做事的結果,並不需要承受痛苦,就能這樣做。如果拋開互相矛盾的動機,可以帶來充分的力量,讓我們有能力去做。

所有人的外顯能力都遠低於潛在的能力,因為矛盾的動機會讓大部分行動都被削弱。有能的人和無能的人之間只有量的差異,並沒有質的不同。某些情形下,當矛盾的動機被消除或抵消時,有可能看見潛在的能力。因此,催眠的情形下,非常平凡的人可以做出相當於訓練良好的運動員所能做的事,甚至常常比他們更優秀。這種情形下,只有被暗示的動機才得以執行,所以潛在的力量不受阻礙。但在一般清醒的狀態下,只有一部分力量可以發揮;交錯動機造成的內在耗損剝奪了大部分力量。

我的看法是,一般情形下,我們在生活中只用到潛在能力的一小部分。其餘部分被慣性的矛盾動機掩埋了,而我們對慣性的矛盾動機過於習以為常,而無法感覺發生了什麼事。偉人很少具有比你我更偉大的能力,他們只是比較能管理動機――拋去所有違反或妨礙明確動機的動機――於是凸顯出明確的動機。他們所產生的行動是毫不遲疑、沒有抗拒的。伏爾泰在這種動機管理之下,花十一天寫出《憨第德》,這大約是一個人用手抄寫這本書所需要的時間。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