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史詩級宗教學家伊利亞德 Mircea Eliade 最經典的著作。「唯有體認神聖,方能真正安頓於凡俗。」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榮格解夢書》

《夢是靈魂的使者:一個榮格心理分析師的夢筆記》

《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

《夢,沉睡的療癒力:從解夢到自我追尋》

《夢與幽冥世界:神話、意象、靈魂》

《超凡之夢:激發你的創意與超感知覺》

《夢之心理學》

Psychology of Dreaming
 
作者:柯永河
書系:Master 067
定價:850 元
頁數:432 頁
出版日期:2019 年 09 月 20 日
ISBN:9789863571605
 
 
【推薦序二】總在欠缺之處耕耘:始終如一的開拓者
書序作者:許文耀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網路的方便,令現代人事事無法脫離它。也由於此,編輯透過電子郵件寄來本書書稿,我沒有收到,待補寄的紙本收到時,離本序文交稿的時間,只有兩個多星期。因此,我只好利用到花蓮的假期,一邊陪家人遊玩,一有空,就立刻閱讀書稿。不知是玩累了,還是有了年紀,假期的第三天,坐在民宿書桌閱讀此書稿時,突然心中泛起一個念頭:看書的狀態,對現在的我而言好像是最舒適的。

 之所以寫下上述經驗,是因為柯老師給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坐在書桌前,孜孜不倦地工作。想不到外向且坐不住的我,現在也喜歡這個習慣了。柯老師在此書論及,他寫這本書共花了473天,維持著一天至少寫一到兩頁的習慣。這個習慣對他而言,早就養成。

  猶記得民國78年時,柯老師對我說:「文耀,你應該寫書!養成一天至少寫一、兩頁的習慣,不久就可以出書。」當時我回他,我寫作的方式不是如此,而是一口氣寫完。我一直想寫一本個案概念化的書,但沒有柯老師如此習慣,而一直難以下筆。柯老師的生活方式如同他的「習慣心理學」寫照,他就是一位好習慣多,亦即「刺激與反應具有穩定關係」的實踐家。

 如此地奉行此習慣理論,這本《夢的心理學》如同他出版過的其他書籍,先整理過去各式各樣有關「夢」的觀點與研究,而不像國內所翻譯的相關「夢」書籍,以大眾取向,或持特定專業觀點來撰寫。本書的第六章提到戴蘭妮的看法──如欲養成記錄自己夢境的好習慣,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多方面閱讀或研究有關夢的事情──這亦是柯老師的主張,所以他身體力行,盡量收集國內可找尋到的資料,閱讀、整理,並撰寫之。柯老師並不急著寫下如何解夢,亦即探索夢的意義與功能,因為就我所知,柯老師是科學家,也是奉行「科學家─實務者」的臨床心理學家,所以在這本書中,柯老師除了介紹各種關於「夢」的觀點與研究之外,也以研究議題的方式來鋪陳夢的定義、夢的內容分類、如何記錄夢、夢者的特性與夢內容之關係等等重要主題。

 令我驚艷之處,是他整理了哈佛大學Hobson教授所寫的〈睡眠的神經心理學新論〉,來對比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的觀點。柯老師並不傾向支持哪種觀點,如同在第十四章中,柯老師又引Solms的解剖學觀點對Hobson論點的質疑。這之中,引發的研究議題是:夢與REM活動有關?還是NREM活動亦涉入?究竟夢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的活動及慾望(包括內、外)的關係為何?就意識活動而言,白天的意識與夢中的意識有何異同?夢與記憶的關係?夢與情緒的關係?為何有荒誕、奇異的夢?夢是否為幻覺或妄想?這些議題均是有趣的,因為做夢如果是人類的心理運作內容之一,那探討夢,則是心理學、生理學、認知神經科學不可或缺的研究主題。我想這也是柯老師提筆寫此書的用意之一。

 柯老師如此地用心寫這本書,除了提醒學界需重視此研究課題之外,我跟隨柯老師如此多年,發現他總是重視國內臨床心理學欠缺何種課題、少了哪些評量工具,甚至為此發展本土理論。在一生的學術生涯中,他就是如此地盡心盡力。

 在他的著作中,甚少人提及他寫過一本《臨床神經心理學概論》,此書於民國78年由大洋出版社出版,也是國內第一本有關臨床神經心理學的書籍。此書是柯老師於民國72年至田納西州立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時,學習臨床心理學理論與測量工具所得的結晶。隔年,柯老師又轉往日本繼續深造,回國後開設「臨床神經心理學概論」課程,我當時是博士班學生,於課程中第一次接觸《盧─尼神經心理測驗》(Luria-Nebraska neuropsychological battery)。令我習得最多的是,柯老師藉由《魏氏智力測驗》(WSIC)推論腦傷的腦部位;然而最有趣的是,在最後一堂課,柯老師只講十分鐘,因為他說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已發明,只要此機器一掃,就知腦部位,無需我們如此大費周章。可是,我於此堂課學到如何藉由測驗資料進行推論的技能,至今仍烙印在心。

 因此,柯老師在這本《夢之心理學》能如此清楚整理腦神經系統、腦神經傳導物與夢境的關係,其實是他過去所下功夫之展現。

 我個人佩服柯老師之處,就是他總是如實地做好他該做的,並且擔起臨床心理學開拓者的角色,從一開始至今,都是如此!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