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3/07-2025/01/16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講座*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照護的靈魂:哈佛醫師寫給失智妻子的情書》

《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

《醫院裡的哲學家》

《醫院裡的危機時刻:醫療與倫理的對話》

《瘋狂與存在:反精神醫學的傳奇名醫R.D. Laing》

《大地上的受苦者》

《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

《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自傳》

《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

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作者: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M.D.)
譯者:卓惠
書系:Master 071
定價:600 元
頁數:360 頁
出版日期:2020 年 03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1759
 
特別推薦:吳英璋、吳佳璇、李維倫、林克明、林耀盛、胡海國、陳炳仁、陳嘉新、彭榮邦、黃宣穎、趙可式、劉紹華──感動推薦
 
【推薦序2】人的生存紋理是醫者與病人共同置身的地基
書序作者:李維倫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手術室裡,醫師們圍繞在手術檯邊,專注在手術巾覆蓋下露出的手術部位,以精細的外科手術,排除或修補人體器官運行上的障礙。這樣的場景,即使是戲劇演出,總是令我讚嘆醫學知識與技術的成就。現代醫學可說是人類智性能力累積發展的巔峰代表之一。我不難想像,自己若是一名學識與技術皆備的外科醫師,會多麼自豪於作為現代醫學的一員。

然而現代醫學知識技術所面對的並非未經琢磨的鑽石,等待精細雕琢來映射光采。現代醫學所面對的,且之所以獲得意義與價值地位的,是在生、老、病、死過程中的「人」。醫學,其實是由生、老、病、死之人所召喚之人類智性能力的匯集之地。醫學並非只發生在醫院之中,而是發生在人對人的照顧之中。更精確地說,是發生在人類之智性能力與生存紋理的交接介面。因此,醫學必然是一種人文科學。

醫學作為一種人文科學,其實正是凱博文教授一直以來對醫師與醫學教育發出的提醒。提醒意謂著遺忘。由於人們傾向將康復視為面對疾病的勝利,於是醫學成了武器,醫師成為戰士,終極目標則是戰勝「病魔」。如此,醫學成為與「病魔」的周旋,就經常與人的生存紋理擦身而過。凱博文教授將病症(disease)與病痛(illness)區分,來讓在生活中的受苦之人顯影,來讓醫學重新記起,照顧而非戰鬥,才是其本身的任務。

在《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這本書中,凱博文教授主要以慢性病患者,而非急重症患者的故事來呈顯生病之人的生存紋理。的確,在慢性病的情況下,病人更重要的是「帶病而活」,而非痊癒。不過,即便是要即刻處理的急重症,人的生存紋理仍舊是醫師與病人共同置身的地基,左右著醫學臨床事件的決策。美國范德比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醫學哲學與醫療倫理學榮譽教授李察.詹納(Richard M. Zaner)認為,正是在急重症的情況下,讓臨床事件中相關的各種醫療人員與病人及親屬相互交談,聆聽彼此,才是讓病痛的生存紋理得以顯現的方式,也是解開醫學倫理困局,重回倫理作為的方法。詹納教授的見解與凱博文的思考相互交映。在《談病說痛》中,凱博文教授也提到:「醫師要努力進入病苦的領域,與病人同在,病人要主動打開生活的領域供醫師與自己共同探索。醫師就這樣當作是道德見證,不作裁判,也不作操縱,病人是主動共事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兩人都在這樣的經驗中一起學習,一起轉變」。透過本書,凱博文教授讓我們看到,生存紋理並非抽象的哲學理論,而是病痛所發生的生活世界;了解病人生命中的病痛,才能完整了解疾病,才能了解醫學照顧的精髓。

在本書英文原著出版十八年後,凱博文教授的另一本書《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同樣表明醫學面對生存紋理的本質:「現實生活裡,偉大的英雄和邪惡的魔鬼都不存在,大多數人會慢慢了解到,生存之所以是個嚴肅的課題,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所直接面臨的試鍊」。然而在今日,醫學的人文性卻更加隱蔽了:「時至今日,我們對於真實的了解愈來越糢糊,所謂具有專業技術的專家們引導我們過著一種膚淺、沒有靈魂,並且否定真實道德重要性的生活模式,其中最破壞人性價值的例子便是醫療化:平常不愉快和喪親的痛苦,變成了臨床上的憂鬱症;日常生活中憂慮和擔心,變成了焦慮症;而政治暴力後的精神傷害,則被稱之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凱博文所說的「真實」,就是生存的紋理。醫學對於自己人文性的遺忘,輕則經常性地陷入醫療倫理困局,重則以技術執行取代道德生活,失落在人類智性成就的迷宮之中。然而當生物醫學(biomedicine)一詞成為現代醫學的主要標幟,就表明現代醫學專注於生物性而非人文性。面對醫學人文失憶的情況,我們要自問的是,不管是《談病說痛》一書出版十八年後,或是三十年後的今天,醫學教育是否仍像凱博文所說的:「醫師學習到的是把病症(disease)看得比病痛(illness)重要,醫師需要的是生物學的知識,不必去懂病痛在心理社會和文化方面的關聯」?

雖然凱博文教授希望在醫學教育加入心理社會與文化方面的識見,我不認為這是指要將另一種知識,如心理學,加到醫學裡來作為補充。做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我必須誠實地說,加入臨床領域的心理學、心理治療學與臨床心理學,大多時並沒有帶來人文性,反而把生存紋理的呼喊心理技術化。因此,凱博文教授藉本書帶來的提議是:要在根本上對醫學重新定位。在我看來,凱博文教授的提醒,不只對醫學,對心理學來說也同樣必要。醫學與心理學,都有必要認識自身為一人文科學。

因此,即便困難我們也必要回到凱博文在本書最後一章〈以病痛意涵為中心的醫學教育及實踐〉中所寫的:「我們必須將醫學看作是匯聚了生物科學、臨床科學,還有醫療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等三大知識的源流」,這正是醫學作為一種人文科學、人文醫學(human medicine)的呼籲。否則,在迎來新冠肺炎之生理與心理創傷的二0二0年,當醫學與心理學被更加地賦予重任,卻極可能也是我們再度見證生存紋理之遺忘的道德危機之時。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