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詮釋現象心理學》

《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

《現象學十四講》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作者: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
譯者:李維倫
書系:Master 013
定價:380 元
頁數:352 頁
出版日期:2004 年 03 月 15 日
ISBN:9867574079
 
特別推薦:蔡錚雲、余德慧、汪文聖
 
回到事物自身
書序作者:蔡錚雲(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

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這位老牌的美國現象學家,自1964年出版《胡塞爾形構觀念的形成》以來,就一直是現象學界中的頂尖人物。【註1】相較於其他一般現象學家,他深厚的傳統哲學素養,不因流行時尚而危言聳聽,在嫻熟現象學之餘,仍能深入淺出地去談這門學問。而這正是現象學最被人詬病之處。怎麼說呢?

姑且不論胡塞爾本身1913年的「超越轉向」造成眾叛親離的困境,海德格的不同詮釋亦加深了現象學的分歧,甚至連法國現象學存在性質的忘情發揮,叫人眼花撩亂到分辨不出它究竟為何?乍看之下,現象學既是簡單明瞭,又是錯綜複雜。回答「什麼是現象學?」於是成為現象學家最大的夢魘。雖說它只是去描繪周遭所發生的一切,卻有成千上萬個與眾不同的說詞。所以,「回到事物自身」(zurück Sach selbst)成為現象學家如今唯一的依持。不過,這句胡塞爾現象學響徹雲霄的口號看來平淡無奇,其實暗潮洶湧。

首先,有誰不要回到事物自身呢?不論我們的目的是去認識、解惑、或是批判,都有個想要認識、令人疑惑、或值得批判的對象。可是,憑什麼這個對象稱得上是事物自身?還是說這個問題本身才是事物自身?若不是的話,什麼又是事物自身?即便這問題無誤,不是要先問有沒有事物自身嗎?在這一連串問題之後,顯然,事物自身早就不知何去何從了。的確,這便是哲學帶給我們的印象。因此,胡塞爾強調「無預設」的方法以化解這團迷霧。然而,什麼是無預設?可想而知,問題又再度糾結交纏在一塊,讓人剪不斷、理更亂。不過,也就在這時候,哲學的曙光乍現。會不會這就是預設,儘管它的名稱叫做無預設?如果是的話,怎麼去破解?可是,這麼一來,什麼是破解?能不能破解?……

對現象學來說,面對這沒完沒了的一切,不是要我們循著解釋的脈絡窮追猛打下去,而是將它們放下,存而不論(epoché),用我們的平常心看看,倒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其實和先前看到的沒兩樣,不同的是先前看到的被我們視之為當然,而此刻我們看到的卻是事物自身。怎麼一回事?

原來,東西本身倒沒有什麼變化,可是意義卻截然不同。前者參雜了許多我們不自覺或自以為是的看法,讓被看的事物自身遮蔽在種種的說明方式之中,後者則在我們腦海一片空白之際,由被看的東西自行地彰顯出來。雖然這個所展現出來的東西還是模糊不清,但我知道這個模糊不清不是我造成的。於是,我可以無憂無慮地去看待這個非我所為的東西。也只有在這個時刻,才有客觀知識的問題。至於前面所談的種種都只是貌似客觀的作為,他們不見得是錯誤的,但確定不是客觀的。因為那一切在此之前都不具備事物自身的明證性(Evidenz),即便它的內容是清楚明晰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東西不變,意義迥然之故。

然而,透過現象學方法的操作,我知道我在談什麼,儘管它的模糊依舊。接著,我才能讓所經驗到的事物釐清自己以形構出意義來。那就是說,我只是去描述,而不做解釋,不讓非事物自身的東西暗渡陳倉。並且,為了讓意義進一步地形構出客觀的知識,我還要把我自己也存而不論。不過,不像一般笛卡兒的詮釋,此舉不是要形成一勞永逸的我思(cogito),而是讓事物用有意義的方式將自身表達出來。這麼一來,我不是擁有客觀知識,而是客觀的知識擁有我。這個客觀知識亦即鉅細靡遺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這裡面不是反映什麼條理分明的龐大體系,而是呈現一個源源不絕、無遠弗屆的場域。我們天天生活於其中,卻日用而不自知。在這個生活世界上,我們每個人建構出我們自己的世界觀與人生價值。並且,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中成就出這個歷史悠久的人文世界。

只可惜,這個人文的生活世界,在新康德學派的影響下,一直被胡塞爾用邏輯與知識論的觀點闡述之,造成相當程度上的混淆。事物自身嚴重受限於理性真理。海德格早期雖然用事實性去阻擋這種偏差,卻晚節不保地把範疇直觀發展成存有的無盡深淵。無怪乎法國現象學(沙特、梅洛龐蒂)會用知覺的存在性將事物自身拯救出來。可是,在西方理性傳統的籠罩之下,存在與詮釋現象學不可避免地被規劃在人文科學(哈伯瑪斯)中,現象學彷彿離不開客觀知識的窠臼。美國現象學近來企圖與分析哲學合流,對所意(noema)的省思便是一例。此舉讓事物自身再度流失於客觀知識的迷思之中,一如現代科技取代生活世界般。

好在哲學的沒落並不意味著現象學的終結,相反地,它此刻才真正地落實在生活世界之中,例如:在藝術、心理學、護理學、人類學等應用學科中的銳不可擋。當此之際,現象學的身分變得相當詭異。誠如我們現實的生活世界,我們平常只是盲目地吸取它的養分,一旦生態失衡,我們才意識到它本來面貌的重要性;同樣地,現象學成為各種理論建構的基石,卻不被系統知識認真地看待,只有當它們的破綻層出不窮時,學者們才迫不急待地想重溫舊夢。然而,若不明白何以透過現象學回到事物自身,這一切恐怕只是徒增無謂的惆悵與惘然。

職是之故,索科羅斯基為一般大眾寫了《現象學十四講》。這令我想到兩本經典之作。一本是李歐塔的《現象學》,另一本是班乃特、耿寧與馬爾巴合著的《胡塞爾現象學導論》。【註2】前者是李歐塔年少猖狂之作,不見得被正統現象學家所倚重,但自1954年起,陸續再版了不下十多次,對現象學的發展反而有未卜先知的洞見。後者則是魯汶(Louvain)大學胡塞爾檔案室(Husserl Archive)主任班乃特、瑞士現象學家耿寧與馬爾巴三位的力作。在眾多介紹現象學的著作中無出其右,但始終無緣為門外漢所消受。此一對比充分透露出上述──「現象學既是簡單明瞭,又是錯綜複雜」──的荒謬與無奈。所幸,本書的雅俗共賞彌補了這個認知上的缺憾。相信東華大學李維倫教授生動的翻譯與中山大學龔卓軍教授精確的校定會使本書遙相呼應,在華文世界裡再掀高潮。

【註1】R. Sokolowski, The Formation of Husserl’s Concept of Constitution, The Hague: Nijhoff, 1964. 他目前任教於美國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的哲學院,可見http://philosophy.cua.edu/faculty/rss/

【註2】J.-F. Lyotard, La phénoménology,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86. R. Bernet, I. Kern & E. Marbach, Edmund Husserl: Darstellung seinse Denkens, 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1989.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