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詮釋現象心理學》

《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

《現象學十四講》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作者: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
譯者:李維倫
書系:Master 013
定價:380 元
頁數:352 頁
出版日期:2004 年 03 月 15 日
ISBN:9867574079
 
特別推薦:蔡錚雲、余德慧、汪文聖
 
第二講 以對一個立方體的知覺過程做為意識經驗的典範

我們將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現象學的意識描述分析。這個例子會讓我們明白現象學所提供的哲學解釋為何。它也將會是我們用來瞭解稍後一些更加複雜分析的模型。

面、面相與輪廓【譯註】

考量一下我們對一個物質物體的知覺方式,如一個立方體。我只能從某個角度、某觀點看到那個立方體,並沒有辦法一次就看到所有的面。這是在經驗一個立方體時很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說,每一次的知覺都是部分的,只有此物體的一部分是直接給出的。但是,這卻不能等同於我僅僅經驗到我目前視線所看得到的面;當我看這些面時,我也正意向著,或共同意向著那些不顯現的面。我所看到的比我眼睛所遭受到的剌激還要多。眼前可見的面就像是月亮受月暈包圍一般,由潛在可見但事實上不顯現的面所圍繞。這些其餘的面也是給出的,但卻是以不顯現的方式給出。它們也是我的經驗的一部分。

讓我們由客觀與主體兩方面來談談這個結構。客觀上,當我看到一個立方體時,給出的是一個由顯現的與不顯現的面所構成的混合,我同時意向著它們。在主體上,我的知覺,我的看見,是由滿實的與空虛的意向(filled and empty intentions)所混合構成。我的知覺活動因此是混合的,其中有部分是意向著顯現者,而有另外的部分是意向著不顯現者,像是立方體的「其餘的面」。

當然,每個人都知道,知覺牽涉到這些混合,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它們的哲學意涵。18所有的知覺都牽涉到顯現與不顯現的混合,若我們對某些情況中的如此的混合結構加以注意並思考,我們將得到一些哲學上的啟發。舉例來說,當我們聽到某個人說出一個句子時,我們的聆聽牽涉到句子中正在顯現的部分,以及它的前後不顯現的兩者,即已被發音說出的部分以及將要出現的部分。而整個句子本身,是突出於寂靜或是吵雜的聲音背景之中,也突出於前後或是與其同時出現的句子之中。知覺一個句子中所牽涉到的顯現與不顯現的混合,不同於知覺到立方體的情況,但兩者都有顯現者與不顯現者、滿實與空虛意向的混合。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混合,但都是顯現與不顯現的混合。

讓我們再回到立方體的經驗。在某一時間?,只有特定的面對我顯現,而其餘的並不顯現。但我知道我可以繞著立方體走一圈,或是把那個立方體拿來轉一圈,那些不顯現的面就會進入我的視野,同時原本顯現的面轉而隱沒。我的知覺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即使是我只看著立方體的一個面,我的眼球也振顫著進行著一種我沒有察覺的掃視動作。當我轉動立方體或是繞著它走,原本潛在的轉為顯在,而原本顯在的轉為潛在,也就是變成曾經被看到的,或者說是變成可能再被看到的。而在主體的這一邊,空虛的意向轉為滿實,滿實的意向轉為空虛。

更進一步來考察,我們會發現,其他形態的知覺也參與其中。我不但可以看到立方體,也可以摸著它,我可以敲一敲它看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我可以舔舔它(對嬰兒來說,嘴巴是主要的觸覺器官),我甚至可以聞聞它,看它是用什麼材質做的。這些都是伴隨著我對立方體的經驗而可能出現的潛在顯現方式,也都是一些可以進入實際顯現的潛在性。即使我只是直接看到一個立方體,所有的這些潛在性早就圍繞著它。然而有趣的是,只有視覺與觸覺可以有立方體的呈現;聽覺、味覺與嗅覺呈現此立方體的質材,而不是它做為一個立方體的形狀。

在對立方體的視覺經驗的精確考察下,我可以區別出三個顯現的層次:
19(一) 首先是立方體的面(sides)有六個。每一個面可以在不同的遠近透視下呈現。如果我讓一個面直接面對著我,它呈現為正方形,但如果將立方體往後傾一點,這個面的呈現就有了角度,它看起來像是不規則四邊形,遠邊的角看起來比近邊的角要窄一點。如果我再把立方體往後傾,這個面就快要變成一直線了。最後,我把它再往後傾,這個面就從我的視野中消失。也就是說,一個面有多種呈現,就如同一個立方體有多個面一樣。

(二)讓我們把一個面的不同呈現叫做面相(aspects)。當一個面正對著我們時,它是正方的面相,而它有些角度時,就是不規則四邊形的相。就如同一個立方體可以以多個面對我們呈現,每一個面也可以有多種相對我們呈現。並且,這些面相也都是立方體的面相。

(三)在某一時刻我看到一個特定的面相;我可以閉起眼睛一下,再睜開它們,如果我沒有移動,原本我看到的面相將再度呈現給我。從不同時間的呈現中,一個面相得到一個同一性。讓我們把每一個時刻的觀看稱做此面相的輪廓(profile)。這個詞是由德文的abschattung翻譯而來,它有英文中profile或sketch的意思。因此,終究來說,一個立方體是以種種輪廓來呈現給我。

我們現在把立方體的知覺例子換成建築物的知覺例子。我看到一幢建築物的正面。我在正面前方中間靠左的觀察點來看到這一個面:在此時,我看到正面的一個特定的面相。假設我跟你說:「這個建築物從這?看非常特別。」我從我站的地方移開而你進來,你看到我剛看到的面相,但你所經驗到的輪廓是不同於我剛才經驗的,因為輪廓是指瞬時的呈現,而不是可以被許多觀看者看到的面相或場景。一個面相、一個面以及一個建築物是主體際性的(intersubjective),但一個輪廓是私已的、主體的(subjective)。輪廓甚至是依賴於我當時的性情與我當時感覺器官的狀態條件而定;如果我生病了或是頭暈目眩,我所得的輪廓可能是晃動的、20灰濛濛的,而不是穩定的或藍色的。輪廓的相對性與主體性特徵並不表示由它而給出的面相,面或是物體也有著同樣的相對性與主體性。....
(未完)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