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我和我的四個影子:邊緣性病例的診斷與治療》

境界例ソ治療рユ⑦Ь
 
作者:平井孝男
譯者:廣梅芳
書系:Selfhelp 007
定價:350 元
頁數:320 頁
出版日期:2005 年 10 月 14 日
ISBN:9867574540
 
 
第二章 這到底算不算是病?

在治療當中,特別是在治療初始,患者、家屬經常會提出「這種狀態到底算不算是一種疾病?──這個孩子生病了嗎?」這類問題。這些本來就是該提出的疑問,而且從治療的角度來看,能否正確回答這些問題是非常重要,卻也非常困難的。會這麼說是因為,要正確定義心理疾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況且健康和疾病的臨界線又是如此曖昧不明。

無論有多難定義,既然有心理疾病這個字眼存在,就表示有被稱之為疾病的特徵存在,【註4】包括:當事者無法忍受苦惱、不安、抑鬱、憤怒等這類精神狀態。具體來說,他們被下列種種的困難所打倒:一、無法將苦惱.不安視為人生的必然經驗。二、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三、出現睡眠、食欲異常的身體狀況。四、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五、沒有辦法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六、這些問題已經超出一般人可以自行解決的範疇。七、當事人無力去深思這些問題,他們為此已經失去成長和創造的能力。

但這七個指標也是介於嚴謹和模糊之間,要提出一個正確的定義是不可能的。這樣一來可能有人會以為為心理疾病下定義是沒有意義的事,但是藉著使用疾病的名稱和概念,的確可以帶來一些益處和效果,所以這些名稱才會繼續存在迄今。

為疾病命名的好處及危險性

雖然聽起來像是理所當然,但是告知患者罹病的好處是:
一、可以藉此得到治療。請正視一個事實,許多憂鬱症患者就是因為沒有想到自己原來是生病了,而走上自殺的路。
二、為此患者可以免除一些責任而專心修養。在這段期間可以減少一些負擔,整理心情、重振精神。
三、改變患者和家庭、職場、朋友之間的相處方式;讓旁人可以正確地理解患者,避免做出有害的鼓勵和責備,讓患者可以放心休息。
四、給當事人一個自我回顧的機會。透過思考生病的原因,反省自己是否有過度強烈的欲望、異常的生活方式、是否過度迎合旁人、個性是否偏頗等,如果順利的話也許可以藉此改變自己。

但是告知患者罹病也有壞處:
一、會引起嚴重的誤解和恐慌之危險性。比如說因為被精神科醫師判定有病,就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覺得自己就要變成廢人了。
二、會強化患者的錯誤觀念,【註5】【註6】患者可能一心一意想著自己得了精神病,是個不正常的人,擔心沒有人會把他當正常人看,而躲在家裡、封閉自己。
三、自我否定意識增強。
四、逃避責任,把前述的好處轉為逃避人生責任的藉口。
五、產生低劣感、失敗感、挫折感、憂鬱、後悔等等。

所以在治療現場時,必須注意以上幾點,慎重考慮是否告知患者罹病以及告知的方法。

接下來要介紹一些告知病名時的實際操作方法。

【案例A】因為兒子有拒學症而來諮商的母親

青春期又被稱為人生的危機期,讓許多青少年的家長苦惱不已。A女士有個念國三的兒子,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被父母責罵後便不再上學,父母要求他上學,他就出現暴力行為,母親為此困擾不已。當母親一股腦地把所有情形說完之後,問了下面的問題:

母:醫師,我們家兒子到底是生病了,還是本身的性格是這樣?1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首先想請媽媽思考一下,您為什麼會認為這是性格的問題,又為什麼會認為他是生病了?2

母:嗯,雖然我覺得他嬌生慣養、太在意一些小事、害羞內向,這些是個性的問題,但是為了一點小事就不去上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打爛東西,甚至對父母暴力相向,這些行為讓人覺得他應該是生病了,雖然我實在不願意這樣認為……3

──了解了。這樣說吧,如果放任他拒學、關在家裡不出門、繼續暴力、破壞東西,那會怎麼樣呢?4

母:就是不知道才很擔心。到底會怎麼樣呢?5

──讓您一個人獨自去思考這些問題是不是很困難呢?6

母:欸,這是當然。7

──這樣一來,您應該是需要精神科醫師和諮商心理師這類專業人士的協助對吧。8

母:是啊,請您多多幫忙。9

──這我知道。現在應該做的,不是去思考這些問題是因為性格還是生病所造成,而是要和專業人士一起合作找出解決的方法,對嗎?10

母:對。11

──為了能夠做出正確的診斷和對策,我需要再問您一些更詳細的問題,可以嗎?12

母:喔,好啊,但是問問題之前,醫師,我還是想先知道,我們家兒子到底是不是生病啦?13

──剛剛不是說過先不要管這是個性還是生病的問題,當務之急是要和專業人士一起思考解決方法嗎?14

母:是這樣喔。15

──為什麼會擔心他是不是生病了?我這麼問的意思並不是說您不可以擔心。16

母:我是擔心他萬一得了精神病該怎麼辦。17

──為什麼會擔心得精神病?18

母:這麼說來……,也不是啦,萬一是精神病,就會治不好……19

──您是否認為精神病是不治之症,而精神病患者會自此脫離正常人的生活?20

母:是啊,難道不是嗎?21

──治療精神病的確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但並不能因此判定這是不治之症,因為有許多痊癒的例子。精神病患者雖然有一些不健康的部分,但是也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健康的部分。您是對這方面有所涉獵,而認為精神病是不治之症,而且和正常生活脫節嗎?22

母:對不起,我,是依照自己所想的就講了……。23

──您不需要道歉,您會這麼想是因為父母親在孩子面臨這樣的狀況時,很容易就往最壞的方向想。我只是擔心您會因為對精神病的偏見而被這些恐懼所擊倒,不能從正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其實如果真的有精神病的症狀出現,只要針對那個部分進行治療就可以了。24

母:現在聽您的話感覺安心多了,那我們家兒子是不是精神病啊?25

──這位媽媽,如果您的孩子是精神病,您會如何?26

母:應該會很受打擊吧。27

──那是否表示要放棄治療或者改善的機會?28

母:當然不會啊,我會繼續努力。29

──那如果不是精神病呢?30

母:就算他不是精神病,我也不能放任他這樣下去,所以還是想仰賴醫師您的幫忙啊。31

──那就是說,不論結果如何都需要繼續接受治療和諮商,對嗎?32

母:眼前看起來是這樣呢。33

──也就是說,不論是不是精神病,您只要知道在現階段治療和諮商都是必要的,這不就好了嗎?34

母:但是,我想知道我兒子到底是怎麼樣的狀況。35

──身為父母這是很自然的反應。只是我想在談這部分之前,先讓您知道,只要是人就有健康和生病的部分。而所謂的生病可能包括精神官能症、憂鬱症、精神病等各種的狀況。令郎現在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精神病症狀。您現在聽了覺得如何?36

母:比較放心一點了。37

──如果將來,精神病症狀變得比較嚴重的時候呢?38 母:如果那樣也只好認命了。希望能夠仰仗您,努力把他治好。39

這段對話之後,繼續針對孩子的生活史、從小到大的親子關係等進行談話,透過這些討論更深一層地了解孩子,從尊重孩子自主性的方針開始進行治療,他的問題在幾個月之後得到解決。…(未完,全文請參閱本書)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