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看見」自殺以後
  從窗戶到門的距離
  轉化死亡的力量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書摘:
  第一章自殺者死後,留下的人將遭遇什麼困境
  第三章 一個家庭的故事
  第四章 心理交易:我們與生命的交易
   
  延伸閱讀:

 

《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已絕版)
Silent Grief : Gliving in the wake of suicide

作者: 克里斯多福.路加斯、亨利.賽登(Christopher Lukas
譯者:
楊淑智
書系:Caring 005
定價:280元
頁數:320 頁
出版日期:2001 年 08 月 01 日
ISBN:9573049570

特別推薦:文榮光、王浩威、吳淡如、陳秉華、朱開玉、慧開法師、蔡昌雄、許佑生、吳庶深
-----------------------------------------------------------------------------------------------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書序作者: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本書是為撫慰自殺者親友而作的。作者路加斯以身為自殺者親友的遭遇為基礎,在心理醫生賽登的協助下,藉由個人經驗的分享、自殺者親友心路歷程的剖析,以及可運用之社會協助資源等面向的討論,呈現出這本主題十分罕見,但價值卻難能可貴的生死學著作來。

在生死學的研究領域中,探索喪親家屬心路歷程,及其悲傷輔導原則與實務方面的書籍,雖然並不少見,但是針對自殺遺族的創傷,以及其特殊調適歷程專門論述者,卻可謂鳳毛麟角;然而此一研究課題的重要性,卻不因為自殺族群的相對稀少(事實上絕對數字與日俱增)而有所減損。相反的,此一議題的長期被忽略和研究討論的困難重重,正好反映出死亡意識在當代社會中被高度壓抑的現象。因此,著書立說以求經驗分享和深思反省的動作,乃是直接撞擊此盤根錯結之社會深層心理結構的具體作為;若效應得以擴散,則它對社會的正面影響是可以期待的。

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死亡意識的壓抑究竟對現代人的心理焦慮與社會行為,造成了何種程度的制約與侵擾。社會學家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曾指出,死亡固然是亙古永恆的社會現象,但是由於現代社會的高度理性發展,使得死亡這個社會現實卻被「隔離」在大眾的覺知範疇之外,而無法成為被正視的議題或列入公共討論的議程內。例如,死亡社會學的研究是非常晚近(約始於一九六○年代)的事,而當代死亡學與死亡教育的提倡,以及安寧照顧社會運動的推行,則是記錄了現代人如何使死亡提升至意識層面的集體努力。然而,遍及社會每個角落的死亡禁忌,在在顯示人類對死亡的深刻恐懼,是無法被理性所克服的。當過度仰賴理性的現代社會,失去引導個體調適死亡壓力的傳統禮儀機制之後,個體必須獨自面對死亡情境所加諸的龐大壓力,便勢不可免。這也是現代人面對死亡課題時的基本處境。

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 Ross)女士在經典之作《最後一程》(On Death and Dying)中,所描述的臨終病患心路歷程,便突顯出現代人在制式醫療環境中孤立面對死亡的窘境。於是,無論是以臨終者或喪親者為主的死亡悲傷輔導課題,便成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對象。對於喪親者心理需面對的情緒掙扎、意義把握,以及調適歷程,相關的心理輔導專業書籍皆有詳盡的討論。就其主要的精神而言,我們首先要確認的是,經歷喪親之痛者的哀傷情緒毋寧是正常的需要,適度與適時的情感宣洩與表達,更是邁向心靈健康之路的必要條件。因此,過度延遲或壓抑的死亡悲傷,在臨床的輔導與治療上,都需要相對付出更大的代價。此外,哀悼與悲傷歷程中,案主的精神是否療癒亦繫乎其對死亡事實的接納與意義的昇華。從儀式或生命禮儀的觀點而言,案主是否能對死亡意義有所領悟,並使其精神臻於健全,則需視此一生命的「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是否順暢而定。一般而言,喪親者需通過兩道歷程:首先,是從與社會脈絡層層關聯的世俗世界,進入臨終者或亡者的超世俗世界中;其次,則是從臨終者或亡者的超世俗世界中,再次融入原本與社會脈絡層層關聯的世俗世界中。事實上,所有的心理輔導介入與社會資源的協助,都可以被看成是協助案主完成這兩重生命「通過儀式」的手段,使生者從對逝者的戀著糾結,轉移到追尋未來可能的人生方向去。與傳統的禮儀或儀式的集體傾向相較,當代的專業諮商或協談手段施與的對象則始終是個體。此乃前述現代社會情境限制的具體寫照。

自殺者親友對於死亡事件的壓抑,除了一般性的社會過濾作用外,由於自殺行為本身的宗教與道德爭議,使其不為社會規範所見容,於是案主的心理焦慮與困境,便無法提升至公共意識與社會救助的層次。這與愛滋病患者的臨終照顧,始終無法得到和其他臨終患者一樣的社會透明度與支援,是同樣的道理。在這種形同被社會「隔離」的情況下,對自殺者親友予以輔導或施以援助便顯得愈加困難,本書中諸案主的自我剖白與作者對其處境的描述,均可視為是此一陳述的真實註腳。國內近來自殺案件節節攀升,有關自殺的相關議題亦引起社會大眾相當的重視,以及學者的熱烈討論。但是,對於自殺者親友這個社會族群的關照,一樣是付之闕如的,更遑論深入的學術探討。

國內社會近十年來掀起一股生死學研究的熱潮,除了相關翻譯書籍與論著出版的數量大增外,大學中幾所與生死學研究有關研究所的設立、相關通識課程的教授,以及各級學校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等舉措,皆使得死亡這個議題不再完全被封閉於社會的神祕箱匣中。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死亡禁忌的突破在我們這個偏屬「否認死亡」(death-denial)文化的社會中,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例如,目前在教育當局推動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死亡教育被歸屬在兩性教育範疇的尷尬角色中,尚未得到應有的獨立定位;而看似熱烈的生死學研究,迄今也尚未在科際整合的視野中,釐清生死學研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本質,提出具理論建構意含的基礎概念,以及確認它與各個學門之間的理論聯繫。凡此種種,當然決非一蹴可幾,非長期持續努力無以竟功。

本書主題在生死學研究領域中的特殊性已如前述,心靈工坊能出版這樣小眾的書籍,就某種意義而言,足見我們已逐漸脫離對生死議題泛論的階段,而逐漸邁入對具體面向、特殊族群與深入層次關懷探究的境地。這點毋寧是值得鼓舞的現象。就此意義而言,本書不僅只是自殺者親友悲傷輔助的自學手冊而已,它同時也可以做為每個社會成員提升死亡意識的試金石。



相關活動訊息: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