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中文版序
 
  前言
   
  書摘:
  第一章 艾瑞克森的創造力
  第二章 艾瑞克森學派的治療取向
   
  延伸閱讀:
  《跟大師學催眠:米爾頓•艾瑞克森治療實錄》

 

《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師》(已絕版)
Experiencing Ericks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n and His Work

作者: 傑弗瑞.薩德 Jeffrey K. Zeig, Ph.D
譯者:
陳厚愷
書系:Psychotherapy 001
定價:280元
頁數:256 頁
出版日期:2004 年 04 月 08 日
ISBN:9867574133

特別推薦:王浩威 策劃、劉慧卿 審閱,心靈工坊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出版
-----------------------------------------------------------------------------------------------

書序作者:路易斯.華伯格醫生

「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是指一套心理治療技術,其中大部分由米爾頓.艾瑞克森醫生的演講、研討會、工作坊和寫作中整理而出,米爾頓.艾瑞克森醫生或許是美國最重要的催眠治療師。隱藏在方法背後的治療哲學和對病人的策略人際取向,用在催眠狀態或清醒狀態以釋放病人自助的潛能,比實際的技術來得更為重要(Erickson & Rossi, 1980; Haley, 1973)。雖然像任何魅力人物一樣,艾瑞克森的理論或軼事經常遭到狂熱份子和毀謗者的低估,「艾瑞克森學派心理治療」對於數以千計的專業人士有關鍵性的影響,在美國心理治療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許多已出版和陸續出版的關於艾瑞克森之文獻和書籍是最佳的明證(Hammond, 1984; Rossi & Ryan, 1985; Rossi et al., 1983; Zeig, 1980, 1982, 1985a, 1985b)。

本書大部分是作者與艾瑞克森相處經驗的個人描述,對了解艾瑞克森許多對病人所稟持的態度和運用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貢獻。他一些治療介入的方式就是本身調適身體病痛的技術成果,他用這些方式來改善因幼年罹患小兒痲痹症所導致的疼痛和殘障。面對身體殘障的困境,他造就了一種足智多謀、彈性、創意、運用自如和即席演出的獨特融合,再調以非正統風格和遊走於邊緣的傾向,創造了一種令人聞知即為之興奮的心理治療模式,令一般出身於傳統心理治療模式的治療師難以仿效。因此,要學習的不只是艾瑞克森用於自己或病人身上的精妙手法,還有這位天才革新者所發明的戲劇化應變方式。

艾瑞克森以諮商師、分析師、鑑定人、仲裁者、倡導者、激勵者、心靈導師、接納的權威或嚴厲的父母等不同的面貌來面對每一個病人,他強調每個個體的獨特性,每個人會被獨特的需求和不同的防衛模式所激發,每個人都需要原創的介入模式,而非正統、缺乏想像空間和教條式的治療方式。他認為他自己、他的話、語調、說話的舉止,還有以身體動作當成影響的媒介都能促發改變。他感興趣於實際的改變,而不是理論,他認為傳統的理論是一項障礙,將治療師繫在一塊徹底無望的基石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暗示、誘騙、計謀大量個別化多層次溝通的刺探、語言和非語言訊息,為了讓病人在不全然意識到受操弄的狀況下產生影響。有時候他沒有成功,但這只是提供他新的刺激,讓他去克服病人為了改變而使用潛在資源和潛力的抗拒。

  艾瑞克森經常會參與在明顯的抗拒當中,似乎表現出支持病人的疾病和防衛,或他會給予病人似乎是奇特的、無所關連的作業。他會提供很尋常的建議、常識性的治療,善加利用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則。相反地,他會運用隱喻和間接的指涉,並不直接切入要點。他會創造情境,「讓病人自發地理解到他們之前未發覺的改變潛能。」(Zeig, 1985a)。但這些手段都有一種目的:只為了讓病人困惑到足以迫使他們敞開心房,用不同角度來看待事物。技術並沒有經過事先的挑選,但都適合當下情境的迫切需要。即使艾瑞克森拒絕將自己的做法與任何著名的心理治療學派劃上等號,但他經常在獨特操作模式的架構中運用了行為、認知、精神分析和其他的方法。催眠被運用在能有效促進治療的情境。雖然人格和價值觀改變向來被視為或快或慢會達成的理想目標,但他的立即目標是緩解症狀和解決問題。

有一些心理治療師對於艾瑞克森的崇拜幾近盲目,每個字、每個情緒、每個觀點或動作都被視為具有某種啟發意義。那些根植於對全知全能的期待,將艾瑞克森奉若神明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導致幻滅;將艾瑞克森視為一位桀傲不馴者的治療師,認為他驚世駭俗的手法只是一時的流行,終究還是會被棄如敝屣,也是同等的偏見。這些態度對於一個高度創意、富想像力和原創的思惟不甚公允,他確實對一些最棘手的心理治療問題演繹出一套全新的方法。艾瑞克森是一部驚人的影響機器,透過長期努力奮鬥地駕馭他痛苦的身體殘障而來。他的勇氣、敏銳度、覺察力和獨特的適應模式,套用海利的一句話(Haley, 1973),使得他變成一位「不尋常的治療師」。但是他的方法綜合了他「不尋常」的人格特質和操作風格,讓其他治療師不容易移植、消化和運用。

對艾瑞克森策略治療一針見血的批評是:那些相信聰明的策略能夠取代扎實訓練的人高估了它的價值。技術的操作模式通常只是全部心理治療課程所探討的一個片段。從這一方面來看,我們必須知道如何處理關於病人的防衛、信念體系和性格的獨特性等大量變項,這些因素都會抵消和耗盡所有策略性介入的效果。

艾瑞克森是運用計謀去避開抗拒的專家,在他成長過程中,那讓人難以忍受的身體磨難是他用來銳化自己機智的磨刀石。我記得一個事件,艾瑞克森有一次到紐約旅行,他來拜訪我,當時我有一名病人也剛好來看診。這名病人是個年輕的強迫症患者,因為他的敵意行為以及疾病、死亡和毀滅念頭的入侵,造成他自己和周遭其他人的生活都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因為他童年早期就接受過一連串心理分析師、行為治療師和催眠師治療師的治療,次數相當驚人,他經常抱怨他們的治療對他有害而無益,使得這些治療師逐漸耗竭殆盡。他最後被轉介到我這裡作催眠治療,因為沒有其他的催眠治療師能夠成功讓他進入催眠狀態。我也徹底的失敗了,經過幾個月無效的療程之後,我期待有一天能把他轉介給某個人,讓自己平靜地加入那一長串挫敗治療師的行列,所有人都已經放棄試圖去幫助他。

註定的好運總是會意外降臨到你身上,艾瑞克森剛好在另一次不愉快談話的開頭走進來。我開玩笑地問:「米爾頓,你相信你能催眠這個年輕男孩嗎?」艾瑞克森喜愛挑戰,他不會輕易放棄這次機會,特別是當這個孩子對於任何使他進入催眠的企圖都沒有反應時。在很短的時間內,艾瑞克森說服了這位病人跟他到隔壁的房間,把他留在那裡將近三個小時。每隔一段時間,我會察看房間,去看一下我原先預期的狀況,也就是病人是個可怕的敵手,他會完全清醒,咧嘴笑著艾瑞克森對他作那麼多嘗試後的失敗。但艾瑞克森沒有放棄,令我驚訝的是,兩個小時之後,我很確定艾瑞克森已經成功使那個病人進入了夢遊的催眠狀態,在暗示之下,那男孩看到物體和動物的幻覺。我對艾瑞克森面對失敗時的堅持及他催眠誘導的技巧印象一樣深刻。

在這次的示範之後,這個病情嚴重的孩子又回到我手上,可能因為之前已經有過一次放棄主控權的經驗,他顯得相當焦慮,讓他的父母很擔心。但這個情況給了我一個建立有意義接觸的機會,化解了他對於死亡恐懼的問題,讓他的症狀大幅度緩合。我用這個個案來當成一個例子,說明艾瑞克森轉化和卸除病人對治療抗拒的偉大能力。

艾瑞克森善於結合與病人的特別才能或缺點有關的因素,來運用介入技術,在加速病人學習方面,艾瑞克森顯示了不可思議的能力。很多治療師都不能體認到許多病人對一些治療介入的方式有不同的反應,雖然已經謹慎小心地處理,但還是會產生矛盾的結果。處理這個問題,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去建構出主要的治療目標。艾瑞克森獨特的天份不僅在於他辨識功能失常的部份,他非凡的能力還展現在找出阻礙病人復原的因素。然後他會擬出介入的方式,快速地移除這些障礙。傑弗瑞.薩德在這裡提供了許多艾瑞克森如何進行這些方式的實例。關於這位催眠領域中最受矚目的大師,相關的出版品不斷出現,本書的出版又將增添一份極有價值的文獻。

路易斯.華伯格醫生(Lewis R.Wolberg, M.D.)
紐約市精神健康研究院創辦人暨榮譽退職院長



相關活動訊息: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