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譯序
  導論
   
  書摘:
  第七章 夢和幻想在動力取向心理治療中的使用
  第八章 辨認和處理反移情
   
  延伸閱讀:
  《支持性心理治療入門》

《藥物與心理治療》

 

《長期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基本入門》
Long-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 Basic Text

作者: 葛林.嘉寶醫師
譯者:
陳登義
書系:Psychotherapy 011
定價:350元
頁數:312 頁
出版日期:2006 年 02 月 23 日
ISBN:9867574656

特別推薦:王浩威 策劃,中國輔導學會、台灣心理治療學會、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臨床心理學會 共同推薦,心靈工坊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出版
-----------------------------------------------------------------------------------------------
第八章 辨認和處理反移情

Q醫師,二十九歲的精神科女駐院醫師,帶著她的新病人R女士,進入她的辦公室進行第一次會談。R女士是一位頗吸引人的五十九歲婦女,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年輕,講起話來帶著某種十分戲劇化的風格。她講話很快,思考過程則有點迂迴,所以當她告訴Q醫師有關其經歷時,是以一種不著邊際的散漫方式來表達。她對感覺和情境都有許多的抱怨。她說先生工作並不賣力,兩個長大的女兒也不心存感激,使她長期以來都有財務上的困境。她說她曾接受過處理憤怒的門診治療,在那裡,當她表達對母親的憤怒時,曾在椅子上重重地敲了一下。她問Q醫師她怎麼做才可以讓自己「觸及憤怒的深處」,在Q醫師來得及回答之前,她說:「我懷疑妳能幫到我──即使是上帝都不愛我了」。

Q醫師對R女士的初始反應是充滿窒息和全然挫敗。她發現很難跟上R女士並了解她的思緒。Q醫師也發現極難打斷她的話或伺機插嘴。在首次會談快結束時,Q醫師發現到自己不知從何開始。坦白說,她懷疑自己能幫到R女士的忙。

隨著每週會談的繼續,R女士大力抱怨她的先生。她說最近先生做了血管修補手術,但那「沒什麼大不了」,她說該怪的是他自己,因為他從不運動,飲食習慣又很差。她還會談一大堆母親是如何不理睬她,又說她兩個女兒也對她不感興趣或不管她受的苦。R女士講話的方式就好像Q醫師已經知道她生活的所有細節,她經常提到一些人卻從不說明是誰的名字。Q醫師開始覺得她對R女士而言好像只是塊吸音板,並發現很難打斷她的話去澄清一些關於她所提及的名字。這些想獲得更進一步訊息的努力極少成功,因為R女士滔滔不絕,好像她根本不在乎Q醫師是否知道她在說些什麼。Q醫師開始覺得被利用了。她覺得R女士並不真的想要心理治療,只是要有個人能不帶評斷地接受她的看法,並對所有她從家人或他人身上經驗到的虧待給予同情。Q醫師開始害怕起每一次和R女士的會談,並且發現她的心思經常飄到當天晚上該做什麼晚餐、某個和褓母之間的問題,以及某項正在進行的研究計畫等。當Q醫師的心思飄回到R女士身上時,她瞬間有個想法,即R女士講話的方式讓她想起母親昨晚在電話中跟她講話的方式。Q醫師發現到那個想法相當令她狼狽,她很快就把注意力移回到R女士所敘述的內容上。

Q醫師本身對其病人在情緒反應上的掙扎,對我們而言是熟悉的。如第一章(〈關鍵概念〉)中所說,精神動力取向治療的宗旨之一是:在診療室裡有兩個存在主體,有人會說是「兩位病人」。這兩位複雜的人,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彼此互動,一直都在互相影響,並激發出彼此間的種種感受。

因此,反移情是無所不在的。和柯赫的自體心理學把自戀全然普遍化的方式一樣,精神分析本身從一人心理學到兩人心理學的理論轉移,使得反移情順理成章成為治療師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部分。而弗洛伊德原始版本的反移情,所謂的「狹窄」觀點,具有一點點輕蔑的意涵──即治療師因為有個人未解決的衝突而產生反移情。這一帶有輕蔑語調的看法,現在已被認為是過去留下的遺跡。如第一章中所說,狹窄的弗洛伊德觀點,只是整個圖像中的一部分而已。當前存在於大部分理論學派的流行觀點認為,反移情感受涉及的是某種共同創造,是來自病人與治療師所共同造成的(Gabbard 1995)。換言之,治療師把自己的過去帶到兩人關係裡,而病人也在治療師身上「引發」種種感受。

如果我們把這些概念性想法放到Q醫師和R女士的案例上,我們可看到R女士是以某種特殊的方式和Q醫師相互關聯。她藉著不讓Q醫師說話,不著邊際地隨意說別人是如何讓她失望,在Q醫師身上施壓,要她不帶評斷地接納她的觀點。Q醫師開始受不了、覺得無用且挫敗,因為她發現到她基本上無法提供一些有用的話語,讓她可以成為雙向會談中的參與者之一。就像許多自戀人格構成的病人一樣,R女士有個發信器,但沒有接收器(Gabbard 2000)。這種把他人當成吸音板的行為,會引發康伯格(Kernberg 1970)所稱的「衛星存在」(satellite existence)。Q醫師會喪失興趣及害怕會談,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進一步而言,Q醫師的反移情暗指已經在R女士與Q醫師兩人之間的人際領域中,製造出R女士的內在世界。R女士描述有位對她一點都不感興趣的母親,以及兩個對她似乎欠缺興趣的女兒。這些內在客體在她之內再現,而透過投射性認同,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外化出來。Q醫師認同了那個被投射的不感興趣的客體,開始像R女士心智中的表徵般感受和行為。然而,Q醫師也把她自己的過去帶到檯面上來,藉由瞬間想到有關和她母親的電話交談與治療中情境的相似性而外顯出來。Q醫師認出R女士的年齡和她母親相似,而她們兩人有某些相同的特質,Q醫師可能感覺到就像她有時想要脫離母親般地想脫離掉R女士。Q醫師這個瞬間的想法,表示在她腦海中有自體及客體表徵,作為便利的「吊鈎」供R女士的投射來使用。透過仔細處理自己所感受到的東西,Q醫師可以開始體會當她和R女士一起談話時,所體驗到的正是他人──像是R女士的女兒所體驗的。



相關活動訊息: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