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以台北市療精神藥理研究為榮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在可說與不可說之間
  寫一個人,折射一段歷史
   
  書摘:
  第一章動盪年代中的無憂少年
  第五章 下放十年
   
  延伸閱讀:
  《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傳記》

《崔玖跨世紀》

《意義的呼喚》

 

《從北京到台北──精神藥理學家張文和的追尋》
From Beijing to Taipei: Freedom in the Air

作者: 吳佳璇
書系:Master 024
定價:300元
頁數:304 頁
出版日期:2007 年 04 月 16 日
ISBN:9789867574978

特別推薦:于欣、文榮光、王浩威、李宇宙、林信男、林克明、陳秀芬、陳登義、許翼雲、張儒和、葉英?、鄭泰安、賴其萬
-----------------------------------------------------------------------------------------------
以台北市療精神藥理研究為榮
書序作者:葉英?

1984年及後續的二十多年,是我國生物精神醫學發展史上向前跨出一大步的劃時代時期。

1983年十二月,張文和教授在美國NIMH經過兩年的進修、研究,特由行政院國科會安排,來台北市立療養院1服務。國科會於1984年五月撥專款給該院成立「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室」,其後並繼續支持長達十五年的一系列研究計劃。該研究室在全體醫療同仁的鼎力支持以及張教授的積極推動下,所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出版在國內及國際主要(SCI高位)學術期刊,迄今可能近百篇,廣受國際學術界重視,更重要是建立了我國生物精神醫學及精神藥物學研究的基礎,也使台北市立療養院在台灣精神醫學界的領導角色及地位更上層樓。

張教授的研究不只在台北市療,他更能與台大、北醫、國防、慈濟等醫學院進行合作研究,協助教學及研究人才的培養,也因此被聘為台大、北醫等兼任教授。他的合作不只限於國內,更延伸於國際,如與當時在美國UCLA Harbor醫學中心服務的林克明教授,Mercer大學的Michael Jann 教授以及NIMH的學者進行合作研究等。

張教授於2000年元月自台北市立療養院榮退時,該院出版由他主編的《生物精神醫學論文選集》,收集已在國內、外出版論文七十七篇,待出版的論文三篇,共八十篇;分為基礎研究十三篇、臨床研究共六十七篇。除了報告一些新代抗精神病藥物的臨床使用經驗外,該文集所顯示的重要研究成果可摘要為下列五項:(1)建立以HPLC測定一系列重要抗精神病藥物及腦內神經介質以及其代謝物的方法;(2)闡明抗精神病藥物對一些重要神經介質消長的影響,以及其導致治療效果的機轉;(3)根據精神分裂病患者的治療前、後血漿HVA量,以及精神症狀改善程度的比較,提出預測藥物治療預後,以及精神分裂病的「二分論」假設;(4)探討血漿Reduced Haloperidol卅Haloperidol Ratio在其治療預後上的重要角色以及其機轉;(5)經上述各項所見在不同種族間的比較,提出對漢族病患的藥物治療的一些準則。張教授有關Haloperidol對漢族病患治療時的所謂「Therapeutic window」的主張,以及False Neuroleptic卅False Blocker 等假設也廣受國際的重視。

該論文選集是張教授對我國以及國際精神藥物學研究貢獻的明證,台北市立療養院為此感到驕傲;而我更為自己在台北市立療養院創立院長任內(1969-1990),正當該院的精神醫學教學、研究、醫療人員的培訓,以及各項醫療卅復健、照顧服務等各領域,進入新的重要發展階段之際,能克服當時在戒嚴的特殊政治環境下的限制及禁忌,順利延攬張教授到台北市療服務,在該院創立我國首座「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室」,並為他提供自由發展、舒適而充實的研究環境,使他能專心從事研究,並能和他共事多年,感到無比的欣慰。

還記得1983年春天,國科會派駐在我國北美洲事務協調處的代表彭清次先生,突然從美國華盛頓來電,向我介紹張醫師的資歷、背景以及來我國服務的意願,並詢問其來台北市立療養院服務之可行性的第一次官方接觸。經過幾次電話溝通,以及一些資歷確認的過程,六個月後張醫師在安全局特派的許嘉惠先生陪同下,第一次來院與我見面時的情景。當時我的心理是既好奇、興奮又不安,那確是一件在我擔任台北市立療養院創立院長將近二十一年中,一個不平常、印象特別深刻又難忘的經驗。

有時我會想,為何國科會以及有關當局不安排張教授在台大、國防、高醫、北醫等醫學院或榮總、三總等國家級醫學中心,而特定安排來台北市立療養院服務,並專款為該院設立「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室」?有時我也會想像若張教授不被安排來台北市療,而被安排到其他公、私立醫學院或研究、醫療機構服務時,對張教授的整個研究發展以及其個人生活的影響會是如何?無論如何,張教授最後能順利到台北市療服務,貢獻我國生物精神醫學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的發展,並在台灣這「第二個故鄉」建立其充滿希望、愉悅及人生意義的生活基礎,繼續享受其長期的「天倫之樂」,這才是重要的事實。

本書是作者吳佳璇醫師為我寫傳記後的第二部傳記。其動機及其間的來龍去脈,作者在本書應有交代,但不可否認的是,本書是 《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傳記》 所引發出來另一部現代台灣精神醫學發展史。由於張教授個人成長、發展的社會、文化、政治背景較為特殊,跨越台、中二國,成為一部富於刺激而敏感性的個人史,能公開問世,應有其特定的價值。我很高興看到吳佳璇醫師在台灣精神醫學界靈魂人物的介紹能繼續發揮其卓越文筆及智慧,而為我國建立傳記文學的基礎有所貢獻。

我也很高興看到多年一起打拚過來的同事、朋友張文和教授,為台北市立療養院、台灣精神醫學界以及世界精神醫學界發展貢獻的史實,其生活背景、演變過程及其為人,經本書公諸於世,而能為本書誌序感到無比的光榮。值此歲暮年初思念懷古的時節,在此特向張教授的成就、貢獻表達敬意及感謝,並祝福其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1. 台北市立療養院,創立於1969年,前身是遲未啟用的「台北市立精神病養護所」,養護所原本以長期養護為目的,隸屬於社會局。從台大神經精神科借調的葉英?教授,在1969年就任院長後,一心一意以建立現代化精神醫學中心為念,網羅多方人才,包括張文和。葉1990年退休後,繼任者有簡錦標、胡維恆與李明濱,2005年因台北市政府組織改造,成為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目前由陳喬琪副院長領導。



相關活動訊息:
緬懷 張文和教授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