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作者序
   
  書摘:
  第一章
  第三章
   
  延伸閱讀:
  《生死無盡》

《生命史學》

《生死學十四講》

《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微笑,跟世界說再見》(已絕版)
Not Fade Away: a short life well lived

作者: 羅倫斯.山姆斯、彼得.巴頓
譯者:
詹碧雲
書系:Caring 042
定價:260元
頁數:256 頁
出版日期:2007 年 03 月 15 日
ISBN:9867574954

特別推薦:賴其萬、余德慧、郭育誠、莫淑蘭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書序作者: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神經學主治醫師)

這是一本不尋常的好書,雖然整本書只有222 頁,但裡頭醞釀的生死哲學卻使我在一年前讀了之後,迄今仍然無法忘懷。當初友人黃達夫院長借給我這本書時,一看書名《Not Fade Away》,聯想到麥克阿瑟將軍在美國國會的告別演說的名言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Old sold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所以我以為是一本有關退休的書,但看到書的次書名是「一個短暫但卻充實的生命」(A short life well lived) 時,才知道這是一位英年早逝的人,與世人分享他在面對死亡的過程中對生命的領悟。

作者是山姆斯 (Laurence Shames) 與巴頓(Peter Barton),後者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在四十七歲事業正達巔峰時,發現罹患胃癌。當最後確定已無法治癒時,他邀請名作家山姆斯來與他一起回顧他的生命,以及觀察他在步上死亡之路的感情起伏、看法轉變以及他對人生的感觸與心得。透過山姆斯的細膩文筆,本書將這位瀕臨死亡的人對生命的「回顧」、與「當下」的諸般感觸,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利用時空交錯的手法,娓娓展現於書中,使讀者對人生的不可逆料,以及把握當下永不屈服的人生哲理有更深的體會。

在「過去」的回顧裡,巴頓追憶自己不尋常的求學、求職的過程。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時,正是美國校園普遍反戰情緒高昂的不安階段,於完成學士學位後,進入研究所,但沒多久就決定中輟,與友人由紐約開著卡車到科羅拉多洲追求他們的夢。這期間他在滑雪場當過特技表演員、雪崩搜索救生員、太和湖 (Lake Taho) 賭場的發牌工作人員、紐約州州長競選工作人員、州長助理、而後決定申請進入哈佛大學修得MBA 學位。當他畢業後覓職時,他也一反別人追求高薪的策略,選定波士頓、丹佛市、舊金山三個地方作為考慮將來定居的好地方,而且在應徵時,堅持他的條件是希望能得到「不支薪」的職務,以便自己可以在就職三個月後,有充分自由根據自己的性向決定去留。就這樣子,他找到一個專做有線電視裝備的大公司,由此進入電視傳播媒體事業,而打出電視節目購物的新天地,後來他又投資了幾個非常成功的電視節目,而成為億萬富翁。

當他過了四十五歲半,證明了自己已比早逝的父親活得更久時,他就決定從崗位上退下來,開始做一些比賺錢更有意義的事,譬如說,到丹佛大學商學院與學生分享他在商場的經驗,或參與小孩子們的教育學習。他多采多姿的工作經驗,以及許多特立獨行的卓越見解使人對他「過去」許多出類拔萃的地方不得不產生羨慕讚嘆。

但另一方面,在他的「現在」,他在心理上完全沒有準備之下,發現患有胃癌,開刀一年半後又復發,而後放射治療與化學療法都宣告無效,最後在體力衰竭、病痛的折磨下過世。這中間他想過許多事情,譬如說,如何向親朋好友告知自己不久於人世之痛、如何面對病痛而不屈服、如何面對死亡而不恐懼、憤怒的種種心路歷程,令人讀來忍不住一掬同情之淚。

山姆斯在他的序文裡提到最使他感到震撼的是,他與巴頓的年紀相近,因此對這份工作倍感心理負荷。他說,過去以為死亡好像是屬於一些老弱不堪的親戚朋友,絕沒想到有可能發生在他這種年紀的人,所以當他初見巴頓時,他很想安慰他幾句「這種年紀讓你面臨這種厄運實在不公平」,然後就趕快逃開,因為他實在無法面對這考驗。

但與巴頓見面以後,他發現他深深喜愛上這個人的智慧與勇氣,並發現這個工作將會「給自己一個史無前例的冒險,見證我們大家都無法避免,而且只能一人獨行的死亡之路」。他說,巴頓似乎有種使命感,認為他應該做他這一代的死亡前鋒部隊,替大家探路。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巴頓給自己下了一個人生的最後目標:「死得其所,感恩而無怨尤,尊嚴優雅地死去,並能有個人的信仰與理性的並存。」

我想這本書特別有幾個主題,綜合巴頓的「回顧」與「當下」可以歸納如下:

夫妻父子之愛:他坦承自己婚後對男女觀念完全改變,竭誠用心呵護愛情,努力做一個能給予愛妻滿足的好先生。他提到在小孩生產時,他都進入產房在產科醫師的指導下,親手剪斷兒子的臍帶,以見證他們的獨立。他非常珍惜這機緣,而他在為這三個小孩剪斷臍帶時,總是穿同一件他非常珍藏的粉紅色與白色紋線襯衫。最初診斷出胃癌時,他不忍心讓親朋好友知道,而以胃潰瘍開刀為藉口。然而當他在開刀一年半以後,發現癌症復發時,自知再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他與太太為了要不要對十一、九與七歲的三位小孩告知自己的病討論了很久,也花了許多時間商量如何告訴他們。他說,他不忍心小孩們生活在父親可能不久於人世的陰影下,又不願意看到小孩重踏自己童年時,在毫無心裡準備之下遭到父親心臟病突發身亡的心靈創傷。而且他也提到親友們在父親的喪事時,都對當時才十三歲的小孩子鼓勵說,要堅強,要幫忙媽媽,這帶給他很大的壓力。所以他說:「我告訴我的孩子,絕對不要因為你父親的死亡就讓自己在一夕之間變成小大人。你還是小孩子,好好享受你的童年。讓你隨著你的年齡成長,而不要因為外界的影響。」這是多麼體貼的父親之愛!

對癌症的體驗:他說,癌症對病人的傷害不只是損壞健康,它也改變了病人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別人看到這種病人就好像只有看到癌症,好像你就再也與大家不一樣。他也說有人戲稱癌症的好處是它不會突然殺死病人,它會讓你有時間整理你的房子,有時間思考感情與心靈的方面,有時間整理你的思緒。他對癌症復發所引起病人心理上的打擊也有很深刻的描述,他說:「得到癌症兩次的心理打擊是比第一次獲知癌症的打擊兩倍以上,因為這更容易使人聯想到死亡。」在步向死亡的路上,他深深領悟到身體可以被疾病侵蝕打敗,但至少心靈可以不必蒙難,當肉體的痛苦達到極限時,心裡常不由得會產生早日解脫的願望。他說,也許我們對疾病的態度不應該是用「戰勝」、「搏鬥」,而應該是希望能夠與疾病達到和解,而達到某種程度的共存,以換取心靈的平靜。「接受並不就是放棄」是他最後的日子裡所悟出來與病魔奮鬥的心得。他也提到過去由於自己體魄健壯,因此對體弱多病者缺乏同情,而今自己體力日衰,才更能體貼老弱所需的扶持。

對生死的看法:過去自己健康時只是一直高瞻遠矚,只是想著將來,而從未好好活在當下。「癌症使我有機會對『現在』更瞭解。」他也很感慨地說過去自己是世界上最忙的人,但死亡的來臨教會了他,人需要有耐心。山姆斯很感慨地說「彼得下定決心要活到他死的最後一刻」,而他最後的日子裡最強調的是隨時都已準備好要活、準備好要死,「當必要轉向時,他已準備好隨時都可以轉換方向。」

巴頓在死前十天,全家到紐約 Radio City 音樂廳接受 MTV 電視音樂獎,回來後就漸漸陷入肝昏迷,而於 2002 年 9 月 8 日 在家安詳過世。死後家人遵照他的意思,讓他穿上他替三位小孩剪斷臍帶的粉紅色與白色紋線的襯衫,而後火化,骨灰葬於落磯山的墓園裡。

書中許多地方都展現出對生命的智慧,許多嘉言雋語都是非常好的話,我特別喜歡當他獲悉自己罹患癌症的瞬間而無法接受時所說的這句:「有些人也許會認為我是想『否認』,但當這不是你自己的生命面臨考驗時,說別人是在『否認』是容易的。我比較喜歡說我是要面對事實,但也在等待奇蹟。」我特別要在這裡指出本書的第一頁引用猶太聖典 (Talmud)的話,「要活得有如你會永遠活下去,同時也要有準備明天可能死亡就會來臨。」

這本書出版於2003 年,目前已名列美國暢銷書。巴頓生前老友名演員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 推崇這本書說:「對我們這些認識他的好友,這本書只是證明他的「一個短暫但卻充實的生命」之美,但對第一次透過這本書而認識他的人,他們可以分享我們所知道的彼得巴爾頓的秘密--他的本能與天才的靈感。」許多書評都盛讚這本書作者能與世人分享這種細膩、面對死亡的感觸,尤其是名書評家戴夫.貝瑞(Dave Berry)很感慨地說,「…我們都忙著過日子,有時卻忘了我們為什麼而活。但遲早我們都會步上彼得巴頓的路;感謝他,我們現在覺得這條路並沒有那麼可怕。」

在此,我要向國內醫界朋友、醫學生,以及社會讀者們鄭重推薦這本不厚重、用字不艱深、又非常有內涵的好書。



相關活動訊息: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