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迴授(控制)論作為臨床知識論
  *治療師應迎接的挑戰
  *以唐望故事為起點的另類知識論
  *舞出改變、舞出問題、舞出不變: 治療師與案主的共構舞曲
   
  書摘:
  第一章 導論
  第五章 治療性改變的控制論
  第六章 家族治療的美學基礎
   
  延伸閱讀:
  《箭術與禪心》

《學習家族治療》

《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

 

《變的美學︰一個顛覆傳統的治療視野》
Aesthetics of Change

作者: 布萊福德.齊尼(Bradford Keeney,
譯者:
丘羽先
書系:Master 027
定價:350元
頁數:304 頁
出版日期:2008 年 01 月 07 日
ISBN:978986678220

特別推薦:王行、宋文里、余德慧、夏林清、鄭玉英
-----------------------------------------------------------------------------------------------
*迴授(控制)論作為臨床知識論
書序作者: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心理治療的思維裡有一個隱約的傳統,那就是對所見的、所想的不加以信任,總認為這些可見者背後有個甚麼東西在作怪,這作怪的東西,可能是精神分析所稱的潛意識,也可能是理情治療非理性思維,或者是認知行為治療的隱藏符碼,因此,所謂「心理治療」指的是對這隱約存在之物的探索與解碼,其傳統的做法是療者向病者的隱密之處叩求密碼。這做法殊少受到挑戰,無論是精神分析或認知治療莫不如是。心理治療界不挑戰這個基本態勢,主要來自於其臨床知識論從未曾受到撼動。心理治療理論甚少願意去回答「何謂心理治療實在(psychotherapeutic reality)?」這個難解的問題,所以就將這個基本探問懸擱起來。

葛雷格里.貝特森是近代人文科學研究者的少數深入這問題探討的學者。 簡言之,貝氏的心理治療實在並不以臨床現場、醫病關係為構成要素,更反對DSM式的準繩式判讀的症狀學為其實在依歸,他將知識的生產放到事情變化的後續發展,也就是他所謂的「遞迴式的學習」,這種學習與傳統心理治療的知識生產模式相反,傳統模式是將知識的生產放到病人(客體)的內在特徵或所處環境,觀看者(治療者)站在病人的外邊,在隱藏的位置描述病人,因此,其知識的生產是以因果模式的線性邏輯(有因必有果)為主,進入治療就是試圖去干涉那個病因,因此,治療者必須「客觀地」診斷病情,探索病因,提出治療對策。這是素樸的實證模式所界定的心理治療實在,而貝特森的遞迴式模式所籌畫的心理治療實在則將治療者內入系統裡,亦即,治療者的動見觀瞻乃是處於病人的約制底下,病人的治療啟動點並非治療者,而是病人的症狀所引發治療者的舉動。若從傳統因果模式來看,治療者是治療的啟動者,但貝特森認為這並不正確,病人的症狀行為先於治療者的介入。傳統治療知識的生產是實驗室的病理知識,以及外於病人的診斷標準(如量表、測驗、神經檢查等),這些知識都先於病人出現於治療者之前,因此,病人的出現只不過等待已知知識的配對,以及對因果模式的病理學圖式的印證與對症下藥,貝特森認為,如果心理治療模仿醫療的思維模式,會發生知識論的錯認,那就是將治療視為對既存病理的矯正,反而取消了心理治療的實在。

對控制論(cybernetics)來說,心理治療的實在乃在於心理治療者與被治療者進入交流的遞迴關係裡頭,這是雙主體的來回摩盪運動的現場,更重要的,眼前在場的事相只是心理治療意義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在於未來可變的可能性(潛勢),這潛勢部分與實現的部分透過交接遞迴的運動,才構成心理治療實在這個複合體(即心理治療意義)。換言之,在傳統因果模式的心理治療思維並沒有把可能性的流變當作治療的實在性,反而侷限在眼前已經實現的現實一隅,因而取消了心理治療朝向未來可能性的改變機制,反而加強了對症狀矯正的規訓。

貝特森將症狀矯治的規訓視為改變的障礙,若要消除此障礙,必須解除以病理學解釋病人行為的解釋,套句李清發醫師的用語:「心理治療的解釋是去解除解釋,心理治療的說明是去解除說明」, 解除說明解釋乃因為所解釋者為已經是實現的症狀,而解除的是將現實的視角轉向,以便在互動的過程得以讓潛勢的可能性浮現,由於可能的潛勢往往是尚未被稱名的未知狀態,因此,如何在互動的現場透過鬆散的語言對話、治療者與病人的交互領會,掌握遞迴的某種不穩定/穩定的反覆與系列認知,而獲得有階層的知識,及不同知識層次的邏輯類型(logical typing);在貝特森那裡,變化與學習同義,而學習有零學習(刺激-反應之間的反射迴路)、「第一層學習」(如古典制約、操作制約、日常生活的自動化反應等)、「第二層學習」(學習如何學習,學會標記的知識,如評價事物好壞、價值高低的通常意識)與「第三層學習」。第三層學習指的是「在系統層面發生改變,它並不著眼於特定反應(第一層學習)的改變,也非脈絡標記知識(第二層學習),而是去改變標誌系統所隱含的前提」, 例如在海豚訓練裡,將還讀學會的操作制約混加一些隨機偶然獎賞或不獎賞的混亂因子,如果照傳統知識論,這些混亂因子將會造成操作制約的消除作用,但貝特森卻進一步發現這消除作用的更積極學習:創造學習,海豚在胡亂給獎賞的情況之下,反而創造地做成更令人喝采的動作,超乎人們的想像,而不是通常實驗室所宣稱的「實驗神經質症」(experimental neurosis)。

然而,學習層次愈是高階,其被認識的可能性愈低,但是它對疾患的自動生產(autopoiesis)也愈大,亦即,高階學習是一種較為根本的思維框架(模式),它構成思維者的眼睛,眼睛看不見自己,卻可以引導人去注意、建構與生產它所框出來的東西,就治療理論來說,如果治療者能進入病人的「內在模式」與之互動,可能會干擾到病人思維模式而使病人發生自動轉化。在本書裡頭,作者舉了著名的催眠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的例子,艾瑞克森的天才在於他懂得不受人的表面意識所迷惑,直接當下切入病患的內在模式,甚至他會透過戲耍表面意識去讓病人不得不在「潛意識」說話(參見第五章艾瑞克森與拼字盤病人的例子)。一旦治療者與病人在內在模式裡互動,療癒的路就自動轉下去。

與之相較,如果治療者旨在表面意識互動,一切會顯的徒勞無功。例如,一個老師想讓學生用功,於是他就用各種方法,或者利誘或者威脅,而這些手段皆自外於學生的內在模式,學生被誘發的動作往往只是為了因應威脅利誘,其內在模式完全不為所動,所以很快地故態復萌,老師也疲於奔命,若老師想要直接撥弄學生的內在模式,就涉及控制論意義的心理治療技巧。
套句李清發醫師的話,心理治療技巧是一種「為病人伴奏」,讓病人自己吹出主調(內在模式)的過程。在本書第六章談到心理治療是一項手藝,一種以心思冶煉的技藝 。伴奏的技藝只有在控制的知識論底下才會被操作出來。假定病人有其內在模式(=心智),模式的操作是由其內在標準為中心操作系統,但這內在標準對病人自己是盲目的(眼睛看不到自己),對治療者也是無法看見的,兩者皆受蔽障,若治療者以自身的專業訓練,試圖以可重複的病理知識或測驗衡鑑,所評估出來的東西與病人的內在標準必然有距離,所以,治療者必須投入治療者的介入因素,至此,心理治療的論述猶與傳統心理治療甚為接近,接下來就開始大異其趣。迴授論的治療者的介入是順著病人的外顯症狀,而非對抗症狀,亦即,不把症狀當作要消除的目標,原因在於治療者與病人的蔽障都來自白日意識,對治療者而言,若以白日意識的「明智地」來診斷病人的可能內在標準,乃是自以為的正確,以此自以為的正確為前提的心理治療,會使治療者自限於虛構的外在標準,因此愈是以此為對症的治療,愈會遠離病人的內在模式,而對病人來說,若他以白日意識來思索他的症狀,也會被意識「明智地」指引到自以為他要的,使得內在模式的自蔽加深,兩者既然蔽障在先,後來又以蔽障為指引,若以此努力,可謂徒勞。

唯一的辦法是以症狀為師,認為症狀是病人的內在模式出現困難所發出的掙扎,例如,艾瑞克森面對酒癮病人來求診,帶來他青年時意氣風發的得意照片本,艾瑞克森看也不看,直接丟到垃圾桶,說「這與治療無關」,因為那英姿煥發的年輕人已經不存在,眼前要面對的是一個酗酒、頹廢的中年漢子,而病人沈湎於早年的自我想像,這正可能參與他放縱於酒精的一部分內在模式之一,後來,艾瑞克森要他回家之前到酒館喝酒,一邊喝一邊罵「那個混帳艾瑞克森」,這與病人的白日認知不吻合,病人覺得無聊沒有意義,反而就不去喝。這在以前被稱為「弔詭治療法」,但現在用貝特森的臨床知識論則明明朗朗地呈現:治療者的介入干擾了病人自以為是的白日意識,而敲響了內在模式的操作,再由病人的內在模式自行生產其效果,因此,所謂伴奏指的是由治療者在不知對方的內在模式之下,與對方的症狀行為互舞,讓治療者的介入因素不斷激起內在模式運作,在艾瑞克森與拼字盤病人的例子有更明白的說明。說心理治療是「技藝」是藝術,乃在於醫病共舞的過程並非一步到位,而是不斷地回饋、校準、再回饋、再校準……的遞迴式運動來來回回,彷彿手工柔麵,不斷試探對方的反饋訊息。

專業讀者如果想進一步讀貝特森的原典,商周出版的《心智與自然》會是相當有幫助的書。



相關活動訊息: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