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何謂神之手
   
  書摘:
  協助你踏出天命第一步——浪漫主義的0 愚人(The Fool)
  賦予你創造生命機遇的魔術--介於天人間的Ⅰ 魔術師(The Magician)
  為你帶來深沉與通達的智慧——平衡理性與感性的Ⅱ 女祭司(The High Priestess)
  給生命帶來美妙創造與豐盛的成果——兼具仁慈與雍容貴氣的Ⅲ 皇后(The Empress)
   
  延伸閱讀:
  《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 《榮格學派的歷史》

 

《神之手——認識你內在的二十二種神祕人格》
The 22 Characters Inside

作者: 成英姝
書系:Holistic 057
定價:350元
頁數:320 頁
出版日期:2010 年 11 月 03 日
ISBN:978-986-6782-91

特別推薦:王浩威、胡因夢、蔣勳、駱以軍
-----------------------------------------------------------------------------------------------
何謂神之手
書序作者:成英姝

吸引力法則為何沒有用?

很多人聽過吸引力法則。簡單的說,事物是由人的心念創造的。因此,藉由發出強烈、集中的意志,你可以創造任何你想要的結果。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這並不稀奇。

大至瀕死獲救絕處逢生,小至我們最常用來搞得要命的停車位——的「奇蹟」。我開車時祈求停車位還常指定位置;轉進停滿車的巷子,五秒鐘後在我指定的位置,一輛車開走,剛好,賓果!恰到好處的時間點,跟我想要的一模一樣。

關於這樣的效應(人的心念可以操縱生物反應、無生物反應),不少研究者做了大量嚴謹的科學實驗獲得可觀的數據證明。

《祕密》這本書在全球轟動,大家都知道了可以向上天提出你的要求,而不費吹灰之力地獲應允,這是本世紀最大的福音。

問題是,為什麼有人得到了他想要的,有些人沒有?

為什麼就算是那些得到了的人,也不是每次都「得逞」?

失敗的時候怎麼說?

你可能會以為,你的心念不夠強,不夠專一,你的信心不夠,你其實充滿懷疑。

沒錯,就是這樣。

但你不知道的是,發出心念的、在運用吸引力法則的,不只是「你所知道的你」,還包含了無數「你不知道的你」。

在你的內在,包含了許多潛藏的人格,他們在你內裡進行複雜地交叉運作,他們想的事情總是跟你不一樣,他們插手介入你的事可比你想得深多了。如果他們就是「你」,天哪!那「你」又是誰?

複雜的信念體系

外在世界發生的種種,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寫照。就好像一邊是內在心靈世界,一邊是外在物質世界,兩邊互為鏡像。

我們所面對、遭遇的種種,來自於內在的創造。因此,為什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這些常常令人不爽快的理由,可以從內在找到。甚至倒過來,瞭解自己內在的運作是基於怎樣的信念,有助於利用此來創造外在的環境、機遇。

問題是這個「信念」並不是單一的東西,它由層層疊疊繁複交織的包含了各種彼此矛盾的思考脈絡、價值邏輯、情感情緒構成,像個糾結雜亂打滿死結的毛線團。

我一直想找個方法怎麼來解釋這個信念體系的複雜,以及拆解的方法,但始終覺得光是要說那毛線團是個什麼東西、怎麼回事,都不知從何說起。
直到我接觸榮格心理分析,我發現把這些玩意兒擬人化,是最好的方法,最容易瞭解,也最有真實感。

這就好像神如果不擬人化,你真不知如何面對它。(很少人有辦法能把祂當一台巨大終端機,或者牛頓定理,而能照樣跟祂進行對話和溝通,而激動萬分痛哭流涕)

矛盾的內在人格

如果你真的願意靜下心來思索,你會發現幾乎每種價值信念都存在它的反面。

我本人也會一方面理直氣壯地說「我需要錢」,一方面存有「錢不是好東西」的觀念。錢很好,但是錢很俗氣。錢能解決一切難題,但最致命的困難往往錢無法解決。誰不需要錢?但開口談錢讓人羞恥。種種對立的觀念,必須有一方獲勝,於是,我自以為很篤定地說「好了,我做出結論了,我就是要錢!」。問題是,以為替自己拉扯的價值觀做出了裁決,其實這個裁決既不真實也不穩定。

一個人宣稱自己最不在乎的事,常常就是自己最在乎的事。

以為自己想要的是這個,事實上想要的卻是那個,連自己也沒有真的弄明白。

現在你假想,「你」是你此刻所認知的這個「你」,哲學上所謂「主體」的你,依照笛卡兒的說法你的思想就是你,你背了一屁股卡債,很想中樂透頭彩,決定向上天下這個訂單,可是躲在你底下,還有幾個傢伙,自命清高的、相信人一定要腳踏實地的、悲觀主義的、浪漫不食人間煙火的,總之他們跟你的想法完全不一樣,很不幸,他們也跟上天做了要求,說中樂透這點子並不妥當。

沒有誰的訂單較為優先,也不是投票決定,而是只要有人反對,這事就不太行得通。好了,你很納悶訂單為何被退回來。

如果知道是他們幾個搞的鬼,你一定很火大,但不幸,他們也是「你」。

瞭解自己是最重要的基本課題

因此,你現在可明白瞭解自己有多重要了。

我經常強調瞭解自己是最關鍵的人生課題,而人並不如自己所想的瞭解自己。我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這麼想。那是因為我從二十歲就覺得自己是個憂愁得沒救的人。十三、四歲起我發誓我不要當一個隨著群體價值起舞的人,我不要去遵從別人的期待,我一定要做一個自主的人,自己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那時我還只是小孩,沒有力量和外在世界做強烈的對抗。

也大約是十三、四歲時我開始讀佛洛依德和榮格,老實說,不是很懂,但我知道了人有潛意識,明白人的心智比我們所以為的複雜、幽深,也明白從表面去解讀他人,是很荒唐的事。

人活在現實中,我的意思是,面對現實難題,每時每刻就是在解決世俗生活的需要,包括生理與心理,大部分人不滿足、不快樂,都放在眼前最直接、最近的現實困境,諸如生活條件、生活品質不符合期待,人際關係不理想,健康、戀愛問題。但每每我說永遠最核心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自我實現不良、自我價值不完滿,大家都覺得這是唱高調。

一點都不唱高調,這才是真相,你要的事情還不簡單嗎?很務實的、很世俗的就是心想事成,然而不瞭解自己,根本沒有心想事成這回事。

如何探索潛在人格

以榮格的說法,「自我」是主觀意識人格,在「自我」底下有「自我」不知道的的潛意識,繼續往下越走越深,會通達「本我」(或說「內我」或「全我」),那是內在核心,也是「完整」的「我」。

潛意識裡有來自原型和情結的「次人格」。另外還有被「自我」排除壓制的「陰影人格」,和適應社會用的「面具人格」。

原型來自集體潛意識,是超越性的人格,情結則是來自成長生活經驗,成為特殊的情感、情緒性因應。

總的來說,「次人格」的源頭從內在最深處不受時空限制的部分,一直到「自我」成長過程被壓制和刻意隱藏、疏漠的部分都有。這些人格有時會被自然激化出來,不是以人為控制的方式,常令「自我」感到意外。

分析「次人格」的方法,榮格歸納出詞語聯想、積極想像、解夢等技巧,榮格認為通過這些可讓人達成心靈的完美和諧,也就是「自我」和「本我」建立了整合。

這就是榮格說的心靈的曼陀羅圖形。

達到這個境界,人就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安穩走在天命上,人就真的可以破解命運所有束縛,無所不能。

心理分析有各種專業技巧,光是榮格學派就為數眾多,各持不同的理論和方法,以心靈的複雜程度,我也絕不會說世上存有某個訣竅能簡單地把它解剖。我借用榮格的說法,讓大家能用心理學角度去接受「次人格」的存在。事實上,榮格是替心靈人物找了一個心理學上的他們為何形成、為何存在的解釋。

但我們未必當真要來進行榮格心理分析,重點是,探索內在是很有意思、也必須去做的事,因此重要的是如何對這件事有概念,展開這個工作。
不過在本書裡我會大量談到「自我」與「本我」這兩個名詞以及這兩相互作用的概念,從一般心理分析的角度,「自我」是最表層的有自覺意識的「我」的「自我」認知,「本我」是潛意識深層裡被「自我」壓制的層面,榮格則提出「本我」容納了更多文化的集體記憶,因此其包藏的意識範圍較「自我」更多。而從超心理學、神祕學、性靈學的的角度,從「自我」往潛意識深處無限延伸到最遠的地方,「本我」容納了全宇宙的意識,換言之,任何「自我」都可以與小程度的「他自己」的「本我」相通,也可以與全人類的「本我」相通,並且超越時間的範疇。

因此「本我」能帶給「自我」「自我」未知的智慧與能力。

為何選擇塔羅牌結構為工具

我出身基督教家庭(不虔誠的),有一段時間我很認真研讀基督教的教義、神學典籍和論述,老實說我本人很少參與教會的敬拜或其他活動,但花了一些時間研究其儀式,和教育過程。

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則對諾斯底教派頗有興趣。

學習塔羅牌就跟前述很多事的發生一樣,有其機緣。在這期間,看了很多不同流派的新世紀學說觀點,找出當中的共通性。

這段時間裡,我有很多不可思議的經驗,也覺悟到這並不是什麼太奇怪的事(我的意思是,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回頭去看,類似看見異象、聲音的訊息、預知這類體驗,一直都存在,只是不曾被留意。

更不要說「有意義的巧合」這種事,多到讓人懶得去數,真的去留心的話,驚人的巧合,高度明顯的象徵,天天都在發生,時時都在發生。基本上,沒有不具意義的事物。

算牌這件事很有趣,它很「準」,因此問題就來了,是否命運是被注定的?沒有的話,何來預知?何來「準」?

但命運是被「寫好」的話,還算什麼算?它根本不能違抗。

那麼命運既是被「寫好」,又可以「改變」,這不又矛盾了?其邏輯是什麼?

我個人感到最驚訝的是,所有篤信命運既定的人,當被我問及,既然命運是被「事先寫好」的,請問你認為那是「誰」幹的?沒人答得出來。
命運若被「事先寫好」,是被「誰」寫好?命運可以違抗的話,到底是誰跟誰的角力,誰跟誰的戰爭?

人跟神嗎?

這場戰爭怎麼打?

因為替人算牌的關係,體認到運用心理分析的需要,我又開始重新研究榮格的學說。

這使我發現兩者可以相互為工具。

運用塔羅牌的原型人物

按照榮格的說法原型來自於集體潛意識,其理論是記憶的遺傳。

但心靈其實是不在時間空間的概念統轄內的,心靈的源頭不只與無限空間相通達,也與無限時間相通達。

因此,原型人物是所有人類彼此共有,也是彼此心靈共同的成分。

塔羅牌的Major Arcana的二十二張牌代表人的生命之旅中不同階段的心靈狀態,以及命運遭遇的模式(Minor Arcana演繹的則是世俗世界生命遭遇的細節,因此不在這本書的範疇裡),我發現這二十二種人格、狀態、機制,可以說完美地管控著內在與外在的交流。

一開始我用這二十二個原型來作為內在人物的原型範本,只當作內在人格典型來看,我相信這些人物與狀態是每個人內心都有的成分。但後來我逐漸訝異地發現他們在每個人的內在極其神祕、壯觀、華麗、衝突但又和諧、強而有力又豐富完整地操作著人的生命旅程。

你同時擁有這些所有的內在人物,他們只屬於你,他們就是你,有些內在人物在某段時間裡可能很活躍,而之後可能較沉寂,或被別的人物取代重要性,有些人物則在關鍵時刻掌管決定性的機制。這與外在環境有關,與「自我」的成長有關,與這段時間理「自我」面臨哪些人生的重大課題也有關。

讀完這些人物是如何在你的內在運作,你可以相當程度明白生活中遭遇的種種情境發生的理由,你如何左右、被左右(幾乎等於同一件事)命運,你可以練習更具有主動意志地去操作。

但我覺得「瞭解」比「掌控」重要,在「瞭解」之前你會非常渴望得到「掌控」的方法,但之後你會明白「瞭解」的同時已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

這些人物一開始你可能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有的重視有的你不太想理會,但他們全部都同等重要,他們扮演的角色與他們的能力都非常可觀。

塔羅牌揭示人類的生命旅程

我常說塔羅牌沒有特別神奇,它也不過是一種工具,這是事實,塔羅牌能做占卜,能預知,可是預知的不是它,是牌師和被算者之間心靈的連結。被算者的命運也不是它決定,是牌師透過牌的語言,解讀被算者自己的心靈向外揭示的,當下一刻所包含的一體過去、現在和未來。光以這副紙牌來說,它和其他的通靈工具的角色沒兩樣。

塔羅牌是非常古老的占卜工具,它的圖面結構揭示的是人的靈魂在現世的旅程。Major Arcan呈現了生命之旅的不同階段,從肉體生命進入物質世界,從靈性端往物質界靠攏,再返回靈性端,它不只呈現個體生命的循環,也同時呈現人類集體生命旅程的面貌,它印證了個人生命成長的必經階段,也印證了人類集體歷史、文明的演化。

利用Major Arcana作為內在機制的景觀,同時解釋了對外在世界的創造,也很巧妙地符合榮格「自我」和「本我」(可以說是肉體意識和內在靈魂)交流、融合的過程。「自我」融進「本我」,窺見事物運行的真貌,個體內在追求完整和諧,集體也是如此,這也是集體心靈透過生命體驗進化的方向。

這麼說雖然掉進形而上的話題,不過寫這本書的出發點是想提供務實的讓生活更圓滿如意的方法。說穿了身為牌師,想的都是要讓人脫離「受命運束縛」的錯覺,得到自己主導命運、操作命運的能力,終極境界是上天下地想什麼是什麼、要什麼有什麼,這不是不能做到的事。

附帶說明的是,這本書裡依據的塔羅牌圖面,是最被廣泛使用的偉特牌,我本身也認為偉特牌的詮釋是最完美的。

Minor Arcana的五十六張牌則是呈現現世生活的細節,在占卜上它更能指出當事人面臨的情境、事件、人物包含的細微、精確線索,高明的牌師能透過 Minor Arcana指出當事人內心所指的人(已知或未知、已出現或未來才出現)的相貌、服裝、身家背景,以及相關連人物的互動細密的關係。這五十六張牌後來演變成大家熟知的撲克牌。



相關活動訊息:
11/142011-11【成英姝「神之手」解牌案例分享工作坊】報名開催!

11/14《神之手》新書對談會∼成英姝 VS 駱以軍、顏忠賢談「從希臘神話、卡爾維諾小說 談 塔羅與人生」,歡迎參加!

成英姝研習塔羅最深刻無私的分享《神之手∼認識你內在的22種神祕人格》深度導讀會,報名開始,歡迎參加!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