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宗教與科學整合的代表作
  冥想與大腦的關係
  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新思維
   
  書摘:
  第1章 覺照覺察
  第2章 有關大腦的基本知識
  第3章 一週的靜默
   
  延伸閱讀:
  ★相關課程、工作坊: 歐美最夯抒壓療法∼2011秋【MBCT正念認知療法】五日密集課程,熱烈報名中! 歐美最夯抒壓療法∼2011秋【MBSR正念減壓療法】五日密集課程,熱烈報名中! 《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喜悅的腦:大腦神經學與冥想的整合運用》
The Mindful Brain: reflection and attunement in the cultivation of well-being

作者: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MD)
譯者:
李淑珺
書系:Holistic 058
定價:400元
頁數:368 頁
出版日期:2011 年 01 月 06 日
ISBN:9789866782947

特別推薦:朱迺欣(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許文耀(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劉秀枝(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特約醫師)、羅佩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釋惠敏(法鼓山佛教學院校長)卅推薦
-----------------------------------------------------------------------------------------------
第1章 覺照覺察

充分覺察自己的經驗能夠喚醒我們,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心理世界,而完全浸淫於自己的生活裡。這本書要談的是我們如何專注於當下,而直接改善身體與大腦的運作,以及包含感受、思考和人際關係的主觀心智生活。

本書最根本的主張是,這種古老而有益的覺察方式,可以驅動大腦中的社會神經回路,而讓我們與自己的心智發展出同頻的關係。為了深入探索這個概念,我們將討論有關社會生活的研究,並檢視大腦的某些區域,包括參與同頻歷程的部位,以及可能在我們與自己的意念狀態產生共鳴時會啟動的鏡像神經系統與相關回路。

我們在此用「覺照的大腦」(mindful brain)這個辭彙來表示所謂覺察,也就是用心的「注意或關照」,與心智和大腦之間的互動有密切關係。所謂「覺照」,英文原意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定義,從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謹記在心或易於察覺」,到我們會加以探索的,在教育上、臨床治療上,以及科學上的特定定義。我將以這項廣泛的定義,來討論科學界對特定的覺照形式,以及個人對當下生活的主觀經驗等相關的新近研究。

從一九八○年代中期開始,西方世界開始愈來愈注意「覺照」的概念。這個焦點從此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許多面向,包括個人生活、兒童在學校的體驗、與病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等。在這個以科技驅動的文化裡,許多人過著忙碌生活,耗盡了注意力,常處於從事多項活動的忙亂狀態,持續不斷地在「做」什麼,而沒有辦法好好呼吸,只是「存在」。為了適應這樣的生活方式,年輕人習於注意力受到高度的刺激,不斷從一個活動跳到下一個活動,幾乎沒有時間自我反思,或與人有直接且面對面的連結。但是大腦就是需要這種連結,才能有適當的發展。現代的忙亂生活幾乎沒有提供任何機會,讓人得以互相調整到同頻率。

許多人都已經發現這樣旋風式的人際關係讓人很不滿足。我們可以適應,可以回應不斷驅使我們行動的驅力,但是不可能在這麼狂熱激動的世界裡茁壯。私底下,許多現代文化的人都渴望學習一種能讓自己茁壯的新的存在方式。覺照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概念,它讓人以新的覺察方式,獲得更有活力的存在方式︰與自己同頻率的存在方式。

當下的直接經驗,是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與道教的教誨中,很根本的部分。從神祕主義基督教的歸心祈禱(centering prayer),到佛教的靜觀冥想等各種宗教傳統,都在認知以外的層面,運用了覺照中的覺察當下的概念。

許多文化傳統中的祈禱方式,都是要求一個人暫停下來,刻意連結到一種心理狀態,或超越日常生活模式以外的某種存在。祈禱及更廣泛的宗教信仰,都經證實與壽命增加及身心健康改善有關。歸屬於某個團體與進行祈禱,這兩者經常同時存在,因此很難將內在歷程與外在歷程分開,但或許這正是重點所在:一個人要能停下來,進入覺照狀態,或許就必須擁有內在的歸屬感。

從佛教傳統衍生出的,心理臨床上的靜觀冥想運用,一直是科學家在研究覺照覺察相關神經機制時所專注的焦點。我們可以在此看到許多研究者一直企圖清楚定義「覺照」這個詞。這些研究橫跨各種臨床情境,包括治療長期疼痛的生理疾病,到治療有情緒困擾或焦慮的精神疾病個案等。但所有研究都一致顯示,我們可以排除任何特定的宗教修行或團體歸屬,而單獨教導有效的靜觀冥想。

許多學者都認為,有將近兩千五百年歷史的佛教修行是一種研究心理本質的方式,而非信仰神明的傳統。「臨床治療者讀到早期的佛教經文時,一定會相信佛陀基本上就是個心理學家。」所以我們確實可能實踐由佛教衍生的冥想,並相信由這個觀點而生的對心理的認知,同時仍維持個人原本在其他宗教的信仰與歸屬。在靜觀冥想練習中,你可以特定方式將心理聚焦,以發展出更強烈的當下覺察,直接減緩生活中的痛苦。

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一生都致力於將覺照帶入現代醫學的主流中。他認為:「覺照的一種操作性定義是:在當下刻意集中注意力,不加評斷地專注每一刻所發生的經驗。」這種不加評斷的觀點,在很多方面可以詮釋為類似「不執著於評斷」,因為我們的心理似乎會不斷地對現狀加以評估與反應。或許不加評斷的實際感受,就是能夠注意到這些評斷,而設法擺脫。「刻意」則暗示這種狀態必須藉由有意念地專注於當下,才能創造出來。用以幫助兒童學習基本覺照技巧的「內在兒童計畫」(InnerKids),則將覺照定義為「能夠在發生的當下覺察發生的一切」。

卡巴金並進一步注意到,這種佛教對覺照的原始觀點,以及有關心理運作的自然法則都是:

對心理、情緒、痛苦,以及痛苦的解脫,其背後的本質,加以連貫的現象描述。這項描述的基礎是企圖經由觀照覺察,有系統地訓練及培養心理與心靈各面向的,高度細緻化的練習。在亞洲的許多語言中,心智(mind)與心靈(heart)都出於相同的『心』字,因此『觀照』還包含了一種關愛的、同情的特質,具備一種心胸開放的、友善的、感興趣的感受。此外我們還必須注意到,覺照跟注意力有關,因此必然是人類共通的。其中並沒有什麼專屬於佛教的部分。所有人都可能在任何時刻,有某種程度的覺照。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佛教的貢獻之一是,強調以簡單而有效的方式,來培養並精練這種能力,使其深入生活的各個層面。

根本而言,培養覺照存在的鍛鍊都是在幫助個人感知心智運作的深刻本質。很多方式都可以培養覺照覺察,使我們覺察到心理的某項功能,例如思考、感受、對刺激的反應等。例如靜觀冥想,最主要是在訓練注意力,學習不要將心智的活動視為等於個人本身。另一種培養心智覺察的方法則衍生自佛教的內觀禪修。我們會在第二部深入探討。



相關活動訊息: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