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推薦序1〕更待何時
  〔推薦序2〕獨一無二的領悟
  〔推薦序3〕離苦得樂
  〔譯者序〕學習之旅
   
  書摘:
  簡介
  〔第3章〕第一和第二支箭
   
  延伸閱讀:
  《喜悅的腦:大腦神經學與冥想的整合運用》

《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

《當下覺醒》

《覺醒風: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

《當下,繁花盛開》

 

《像佛陀一樣快樂:愛和智慧的大腦奧祕》
Buddha

作者: 瑞克.韓森 & 理查.曼度斯
譯者:
雷叔雲
書系:Holistic 062
定價:360元
頁數:328 頁
出版日期:2011 年 07 月 15 日
ISBN:9789866112133

特別推薦:胡海國、楊蓓、劉秀枝、慧開法師
-----------------------------------------------------------------------------------------------
〔譯者序〕學習之旅
書序作者:雷叔雲

  學書之後,我練習著去看書法作品中的繪畫性,亦即佈局結構、濃枯潤燥、疏密剛柔;此外也看音樂性,也就是速度收放、節奏意態與氣勢神韻,凡「種種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 ,都在計黑當白的二度空間一一展現,然後延伸出三度空間,一路上溯到書者的指腕肘臂、筆墨硯,乃至心境。我這樣讀帖、摩帖、臨帖、背帖的同時,視覺、運動肌肉和心識也一同攜手走過奇險壯麗的學習之旅。

  我個人這微不足道的經驗與本書有什麼關連呢?有的,因為你我,乃至本書作者都有著共同的身心經驗,那就是不知不覺、每日這樣的用「心」,早已透過神經元的不斷激發並串聯,悄然改變了大「腦」的作用和結構。如果我持續練字,大腦便產生永久性的改變,我多多少少變成了一個不同的人;但更讓我無所覺察的是,如果有天我心忘於筆、手忘於書,更專心致志、更淡定自在,那時正是我的「腦」回過頭來改變了我的「心」。

快樂來自心卅腦的訓練
  
  在早年,我們認定大腦在成人後便不再形成新的連結,然而近二十多年來,大腦神經學家逐步證明大腦終其一生都在持續改變,任何輸入的訊息與發射的訊號都會留下軌跡,於是「終身學習」漸漸成為社會共識。如今,科學家更在音樂、美術、工藝、數學與文學這一長串的研究名單上加入禪修,這倒新鮮了。一般來說,禪修是修心,那麼心和腦,這軟體和硬體之間互相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它們究竟是兩者,還是一體?

  本書首先介紹大腦的生理作用,從人類的演化觀點闡述凡俗心理的生物性背景。凡俗心理有許多苦況,有微小的孤獨、不安、不耐、沮喪,有中度的焦慮、壓力、受傷、不平,還有高度的恐懼、悲慟、憤怒、心理創傷。這是因為人類祖先在惡劣艱困的環境下,不但要求生存,而且要將基因傳遞下去,於是發展出一「套」機制以求適者生存,但這機制也為人類身心「套」上枷鎖,令人受苦,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強行劃分出物我、人我的區隔,妄生「與我有關」及「與我無關」的分別,然而一切事物與眾生都是交織交融的;我們努力使自身系統穩定不變,但我們身處的世界卻不斷變化遷流;我們不斷尋求機會與快樂、逃拒危險和痛苦,機會和危險卻都遠超乎我們所能控制。因此,一旦作者把人類議題放到時間的長河中進行分析檢驗,便產生宏觀的視野:我受苦,並不是我一個人有問題,我的各種感受、情緒和念頭,都與人類的普世問題接軌。

  本書爬梳歷來與修行有關的大腦神經學與心理學研究,其實潛架構是先描述苦的實況,次探究苦從何來,再談滅苦之道,也就是獲得快樂、平靜與智慧的方法,舉凡如何滅去負面情緒、攝入美好經驗、堅定意向、具有平等心和同理心、更慈悲卻不失立場、愛得更無條件、更專注、更有覺知、鬆脫「我」的概念等,可說大致沿著佛法「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次第。

  其中,滅苦之「道」即「八正道」 ,包括道德生活(戒)及止觀修行(定、慧)。本書不同於前人多聚焦於止觀修行,反而正本溯源,不忘從修行最基礎的道德生活和人際關係談起,提出「戒、定、慧」三種必修科目可一一對應大腦的節制、學習、選擇三種作用;但「戒」同時節制了原本有如野生動物般的情緒反應,「定」同時降低了外在警戒,「慧」同時切斷曾經幫助我們生存的各種信念,所以,修行其實逆向操作了人類演化的結果。

  類似這樣的對照處處可見,也就是說,本書在修行脈絡中大量嵌入各種科學論證,藉以支持佛法所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等身心相依的現象,確定心卅腦其實是單一而整合的系統,也可以說快樂、平靜、智慧始於心、成於腦,接著既成於腦、終成於心。兩位作者是神經心理專家,又是禪修實踐者與禪修老師,以這樣雙軌的背景來寫這樣一本雙軌的書,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科學眼看大腦

  本書不少篇幅介紹有關佛法修行的特色:「止觀修行」,亦即「禪修」──修習止禪和修習觀禪。近年來大腦神經學家和心理學家利用先進的儀器,如功能核磁共振造像(functional MRI)、腦電波儀(EEG)等,來測試資深禪修者和初學者,或將學習禪法人士與一般人士分為控制組及對照組,結果發現禪修可大大增進專注力、認知表現、行為、情緒,甚至始料未及的身體健康、疼痛緩解和大腦可塑性等方面。

  例如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的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教授瑞奇.戴維森(Richard H. Davidson)博士,分別在二○○二年和二○○八年對詠給明就仁波切、藏傳比丘馬修.李卡德(Mattieu Ricard)等多人的禪境為實驗對象,發現比丘的伽瑪波比一般人強大甚多,除了顯示出高度的專注,大腦中也有大片區域高度活化,其中以職司快樂、平靜之類正向情緒的左前額葉最為明顯。「正念減壓」大師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博士也有類似的研究結果。

  除此之外,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腦中心(Center for Mind and Brian)的克立弗.沙朗(Clifford Saron),以及聖塔芭芭拉心識研究院(Santa Barbara Institute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的艾倫.華勒士(B. Alan Wallace)在二○○七年以六十位健康受試者進行「三摩地計畫」(Shamatha Project),這算是目前為止最大規模,也是最長期的研究。在這個計畫中,控制組每日至少進行六小時的止禪和慈心禪,為期三個月,結果發現他們的專注力、敏感度、情緒調節、同理心和慈悲心都有增進,端粒酶(telomerase,細胞分裂時能保護染色體穩定並促進細胞發育的酵素)活動也增加了,顯示禪修對健康亦有幫助。

  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希林.史雷特(Heleen Slagter)則在二○○七年的實驗中發現,每日進行十至十二小時的專注和正念訓練,持續三個月後,受試者的「不注意瞬間」(attentional blink,即認知過程延緩,通常為半秒鐘,使人錯過某些刺激)減少了;而曾在日本習禪的科羅拉多大學退休神經學榮譽教授詹姆斯.奧斯汀(James Austin)在三大鉅冊著作(Zen and the Brain, 1998; Zen-Brain Reflection, 2006; Selfless Insight, 2009)中,不但蒐集禪法與大腦的相關研究,而且提出一些基本理論,例如禪的見性(kensho)或悟(satori)會「重新啟動」(re-boot)大腦,使心中陳腐的慣性結構(尤其是凡事皆有「我」、「我的」成份的習性)崩解,並轉為柔順靈活、反應適切與慈悲為懷。

從修行眼看身心

  類似的研究漸多,甚至有「禪觀神經學」(contemplative neuroscience)這種指涉專門領域的名詞開始出現,然而科學仍有其極限,我們對於大腦的了解還處於原始階段,連視網膜如何傳送訊號到視覺皮層的第一階段尚不能盡知其詳,更遑論佛陀的「正等正覺」等高階狀態了。其實,我們何需具備科學背景或使用科學儀器來了解禪修對於身心的影響?又何勞科學家來告知我們身心處於何種狀態?修禪者的身心就是實驗室,從能觀的心開始,對所觀的境下功夫:或修「止禪」,以培養專注,置心一處;或修「觀禪」,透視無常、苦、空、無我,開發般若智慧;或修「慈心禪」,以培養無量的慈悲喜捨,乃至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一段修行路上,由凡俗的「心」過渡到超越的「心」,修禪者既是實踐者,又是目擊者,除了從經論、老師、善友學習,並不需要外來的科學刻度,經中也說:「我已知已證,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
  
  這些修行方法,詳實記錄在佛法經論中,然而,我們不必以宗教劃分你我,凡願意接受心的訓練者便可一試,晚近已有不少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人士走入禪堂,只不過,禪修在大眾眼中仍籠罩著一層神祕的面紗,不信者恆不信,不確信者不敢輕易嘗試,所以科學的涉入,仍有重大的意義:第一,禪修經驗的第一人稱主觀表述,可能有內心幻象或言語極限等作鯁其間,又缺乏客觀數據可資佐證,現代人既服膺科學,大腦神經學雖無法全盤描述禪修的境界,但量化的研究結果畢竟呈現了若干證據。第二,學習禪法,大可暫時撇開超凡入聖的長程目標,而集中於短程目標,例如增進專注力、調節情緒、舒緩壓力或疼痛等,假以時日,效果無不迅速顯現,只要有心提昇生命品質的人皆可從中受益。第三,這是東方與西方、古老與現代、宗教與科學的對話,跨越時空又跨越專業領域,也是尋求理解的一大步。

  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有大腦和其他身體系統等鏡像反映出心的狀態,改變了心,便改變了腦;而改變了腦,也就改變了心。既然起點和終點都是心,那麼,掌握了科學證據之後,若有志和佛陀一樣快樂、平靜、智慧,就讓我們回到心上下功夫吧。



相關活動訊息:
★相關課程、工作坊: 歐美最夯抒壓療法∼2011秋【MBCT正念認知療法】五日密集課程,熱烈報名中! 歐美最夯抒壓療法∼2011秋【MBSR正念減壓療法】五日密集課程,熱烈報名中!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