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前言
   
  書摘:
  導言:自由在前
   
  延伸閱讀:
  《瑜伽之樹》

《教瑜伽•學瑜伽》

《青春之泉:西藏回春瑜伽的驚人力量》

《瑜伽:身心靈合一之旅》

 

《艾揚格瑜伽聖經》
Light on Life:The Journey to Wholeness, Inner Peace and Ultimate Freedom

作者: 艾楊格
譯者:
楊玉功
書系:Holistic 063
定價:360元
頁數:304 頁
出版日期:2011 年 09 月 14 日
ISBN:9789866112188

-----------------------------------------------------------------------------------------------
導言:自由在前

  一個世紀以前,我離開印度前往歐美;歐美的觀眾面對瑜伽體式的表演瞠目結舌,認為那是某種怪異的柔術。而今,同樣的體式已經為全世界億萬人們所接受,其健身治療的效用也得到廣泛認同。這本身就是非同尋常的變遷,因為瑜伽已經點亮了無數人的內心。

  七十年前,在我瑜伽之旅的起點,即便在印度本土,瑜伽行者也逃脫不了被嘲弄、拒斥和譴責的命運。的確,如果我成為一個苦行者,一個行乞的聖者,雲遊于英屬印度的大路上沿路行乞,我不會面對那麼多的嘲笑,反而會更受尊重。我曾一度被要求成為棄絕此世的出家苦行者,但是我拒絕了。我想過普通的居家過日子的生活,經歷所有生活的苦惱與考驗,並把瑜伽帶給與我有著相同生活經歷的普通人——工作,結婚,生子。我有幸擁有上述三者,包括與我去世的妻子拉瑪瑪妮所共同享有的長久而快樂的婚姻,還有我的子女和孫輩。

  普通人的生活十分艱辛,自古如此。我們許多人都會碰到艱難與痛苦,許多人會經受身體與情感的苦惱,壓力、哀傷、孤獨與焦慮。我們常常認為這是現代生活所造成的問題,而人類生活向來如此,都有同樣的艱難與挑戰——謀生,養家,追尋生活的意義與目標。

  我們人類無論過去還是將來都會面臨這些挑戰。作為動物,我們游走於大地;作為靈性的寄居體,我們與群星為伴。而作為人類,我們介於兩者之間,在追尋永恆與深遠的同時努力協調我們在塵世的存在。於是許多人在天上追尋這偉大的真如本體,而真如比浮雲離我們更近。本體就存在於我們自身,我們可通過內心之旅發現其蹤跡。

  多數人的願望都是相同的。多數人只是需要身體與精神的健康,覺悟與智慧,安寧與自由。而我們追求這些目標的方法常常毫無效用,因為我們會被人類生活中彼此差異而相互衝突的需求所左右。智者們所理解的瑜伽旨在以圓融完善的方式滿足所有這些人類需求。其目標是獲得純一圓滿的境界,與自我合一,並最終與自我之外的一切萬物合一。我們將成為宏觀宇宙中和諧的微觀宇宙。純一圓滿或圓融是實現健康、內心安寧與終極自由的基礎。

  瑜伽讓你在生活中重新發現完善與統一,讓你不再有拼接碎片的感覺;瑜伽讓你找到內心的寧靜,不再為生活的掙扎與壓力所滋擾。瑜伽會讓你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對於瑜伽行者而言,自由意味著脫離生活的二元對立,脫離生活的沉浮與苦樂。自由意味著那種淡定,那自心之中靜之極處,那種與永恆無限、常存不易之寧靜本體不離不棄的從容。

  我曾說過,每個人都可以開始自己的內心之旅。生命自身尋求完滿,恰如植物尋求陽光。天造生命決不希望以多數人的失敗來映襯少數人的成功。就精神層面而言,我們生活在民主體制之中,我們生活在一個機會均等的社會。

  瑜伽不是要成為一種宗教,也不會成為任何文化的信條。儘管瑜伽產生於印度的土壤,但瑜伽是一種普適的修行之道,一種適應於所有人類的覺悟之道,超越不同的種族和背景。

  帕坦加利在約2500年前就使用了「普遍」一詞。我們都屬於人類,而我們所受的教育讓我們自認為是西方人或東方人。若我們回歸自身,我們只是一個個具體的人——沒有非洲人,沒有印度人,沒有歐洲人,也沒有美洲人。我來自印度,我不可避免地帶有某些印度的特徵,這來源於養育我成長的文化。我們都是這樣。但我們的靈性毫無二致,我們的「見性」一般無二,我們的區別僅僅在於靈性的「外衣」——那些我們所執持的有關我們自身的觀念。要打破這些觀念,不要以分別心加強這些觀念。這就是瑜伽的基本內涵。我們彼此相聚的時候,我們會忘掉自我,忘掉我們的文化或階層。我們之間是心與心的對話,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我們內心最深層的願望都是相同的,我們都屬於人類。

  瑜伽認為,我們的身心運行之道數千年來並沒有什麼改變。我們身體內部的運行方式不會隨時間與空間的變遷而有所變化。在我們心靈的運作機制中,在我們彼此交往的方式上,總會有一些固有的壓力,如同地理上的斷層,若得不到關注就會產生問題,或者是個人的問題,或者是人群的問題。因而瑜伽哲學與科學的根本出發點是考察存在的本質,並以此來回應生命的重壓,避免眾多的恐懼與煩惱。

  瑜伽並不把貪婪、暴力、懶惰、放蕩、傲慢、淫欲與恐懼當做無法根除的原罪,它們不是毀壞我們快樂的罪魁,也不是產生快樂的根據。它們是人類天性與境遇的自然體現,儘管令人厭惡,但它們需要消解,而不是壓抑或棄絕。我們有缺陷的感受與思維機制並非煩惱的根源(儘管這種機制會帶給我們煩惱),而是一種演進的機緣,心識的演進也會讓我們持續渴望個人的成就與世界的進步。

  瑜伽是生命遊戲的規則法典,但這是一場無人會輸的遊戲。生命遊戲是嚴酷的,我們需要刻苦的訓練。我們要有自我思考的意願,我們要遵從規則和調適自我,我們還要克服偶爾的挫折。生命的遊戲要求我們具備誠信、篤行以及內心的愛。如果你想瞭解我們於天地之間生而為人的真實意義,如果你想知道自己來於何方去往何處,如果你追求快樂渴望自由,那麼你已經初步踏上了內心之旅的征程。

  自然法則不可改易,無情而刻板,但我們的確可以利用它們。接受自然的挑戰,加入人生的遊戲,我們就踏上了風雨交加、激動人心的旅程;我們將獲得的收益必然與我們的投入相稱,其最低目標是在八十歲時自己系鞋帶,其最高目標是體味生命本體的真義。
  
  我的瑜伽之旅
  
  大多數人練習瑜伽體式都有非常實際的原因,而且往往是身體的原因。或許是背痛、運動傷害、高血壓或關節炎。或許是為了在一般意義上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是為了對付壓力、體重問題,或者是要戒除毒癮。極少人練習瑜伽是為了獲得精神的覺悟,而且很多人對精神覺悟這件事本身就頗為懷疑。說實話,這並不是什麼壞事,這正說明大多數來練瑜伽的人都是講究實際的人,都有著實際的問題和目標,都是置身于生命現實的人,明白事理的人。

  我開始練瑜伽的時候,對瑜伽的遠大內涵也是毫不理解。我所追求的也是身體上的好處,而瑜伽的健身效應的確救了我的命。我說瑜伽救了我的命,這並不是誇張。瑜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使我從病痛轉為健康,從虛弱變得強壯。

  我出生於1918年12月,那時的印度,與世界許多國家一樣,正經歷著流感大爆發的肆虐。我的母親舍莎瑪在懷我的時候已經染上了流感。我生下來就是病怏怏的,胳膊纖細,兩腿瘦削,肚子很難看地鼓出來。大家覺得我可能活不下來。我的頭經常垂著,抬頭要費很大的勁兒。而且我的頭與身體相比大得不成比例,我的兄弟姐妹經常取笑我。在十三個孩子中我排行十一,而活下來的只有十個。

  虛弱和病痛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時代。小時候我得過很多病,包括經常發作瘧疾、傷寒和肺結核。隨糟糕的健康相伴而生的是糟糕的心態。深重的憂鬱常常侵襲我的內心,有時我會問自己:如此煩惱的生活還是否值得去過。

  我生長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戈拉爾區的百勒爾村,這是一個只有500人的小農莊;村裡人靠種植大米、小米與幾種蔬菜為生。我家比許多別的人家都要寬裕一些,因為我父親繼承了一小塊土地,同時還在臨近的一個較大的村莊做教師,領一份國家的工資。百勒爾村當年還沒有自己的學校。
  
  我五歲時,我們家從百勒爾搬到班加羅爾。我的父親從小就得了闌尾炎,一直沒有得到治療。在我九歲生日前不久,他的闌尾炎再次發作,結果是致命的。當時我還不到九歲,他把我叫到他的身邊,告訴我他要去世了;而他的爸爸也是在他不到九歲的時候去世的。他告訴我他年輕的時候努力奮鬥過,我也應該趁年輕努力奮鬥,我最終一定會過上幸福的生活。我敢說,我父親有關奮鬥與幸福的預言都在我身上得到了實現。父親的死給我的家庭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再沒有人指導和幫助我治病和上學。我經常因病缺課,學習成績開始下降。

  儘管我父親是教師,而我的家族屬於婆羅門種姓,屬於生來執掌宗教儀式的印度僧侶階層。一般而言,婆羅門是靠人們供養為生,通過完成宗教儀式獲得報酬,或者由富有的貴族家庭或個人進行資助。依據印度傳統,婆羅門一般與其他婆羅門家庭以包辦婚姻的形式通婚。所以我的姐姐在十一歲的時候就被包辦嫁給了我們的一個遠方親戚什裡曼•克裡希那瑪查亞。結果這一婚姻很圓滿,姐夫是一位頗受尊敬的哲學及梵文學者。克裡希那瑪查亞在完成其學業之後,前往尼泊爾與西藏交界的喜馬拉雅山區研究瑜伽多年,他的指導教師是什裡•拉瑪莫哈那•婆羅瑪迦利。
  當年,住在巨大城堡中的王公君侯,常常在比許多歐洲國家還要大的私人采邑中騎著大象狩獵老虎。邁索爾大公聽說我姐夫在瑜伽方面的才學和能力,對他頗為重視。大公邀請我的姐夫在他的梵文學院裡教書,後來在他富麗堂皇的嘉甘莫漢王宮中成立了一所瑜伽學校。大公也常常要求克裡希那瑪查亞到其他城市授課,把瑜伽的訊息傳播給更多的人。在1934年的一次外出授課期間,姐夫要我從班加羅爾到邁索爾去陪伴他的妻子(我的姐姐)和家人,當時我十四歲左右。我的姐夫回來之後,我請求他允許我回到我母親和其他兄弟姐妹身邊,他卻建議我留在邁索爾練習瑜伽,以便改善我的健康。

  姐夫看到我的健康狀況很糟糕,給我制訂了一套嚴格的瑜伽練習計畫,期待我在接近成年的時候有基本的健康和精力來面對生活的考驗和挑戰。或許我的姐夫也著眼于我深層的精神及個性的開發,但他當時並未明說。時來運轉,在姐夫的瑜伽學校中我開始了瑜伽的修習。

  這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重大轉捩點,命運就在我的面前,而我有機會決定是迎面而上還是反身而退。對許多人而言,這樣的關鍵時刻往往毫無華彩地悄然而過,但會成為多年穩定修習與成長的起點。於是我的姐夫什裡曼?克裡希那瑪查亞成為我尊敬的教師和上師,代替我的母親和死去的父親成為我事實上的監護人。

  在此期間我需要完成的職責之一,是為大公的宮廷及來訪的高官顯貴進行瑜伽展示。我的上師的職責就是為大公的扈從們提供啟迪和娛樂,也就是考驗他的弟子們(我是其中之一)的瑜伽技巧,讓他們表演出最為炫目和驚人的瑜伽體式,展現他們的體能極限。我在表演中竭盡所能,完成我的教師與監護人對我的要求,滿足他嚴苛的期望。

  十八歲的時候我被派往浦那傳播瑜伽。在那兒我不懂當地的語言,不認識任何社區、家庭和朋友,甚至沒有安穩的工作。當時我所擁有的只有體式的練習,連瑜伽的調息也不懂,沒有經典文本,沒有瑜伽哲學。

  我開始習練瑜伽體式的狀態,如同駕駛一條不聽使喚的小船環遊世界;我只有緊抓住小船,並且從頭頂的星空獲得一點安慰。儘管我知道許多人已經遨遊世界,但我並沒有他們的航海圖。這是一次發現之旅。有時我會碰到數百年或幾千年前繪製的海圖,發現我的路途與其相應並能夠印證他們的路線。受到振奮與激勵,我繼續前行,我也要發現那遙遠的陸地,我也要提高駕駛小船的技藝。我要準確繪製所有的海岸線,測量所有大海的深度,經歷所有未知的島嶼,記錄我們人生之旅的航行中所有險惡的暗礁與海嘯。

  這樣,身體成為我瞭解瑜伽的第一件工具。緩慢的完善身體的過程從那時開始,一直持續到我現在的瑜伽修煉。漸漸地,體式的修習帶來驚人的健康效應,使我從一個疾病纏身的小孩成長為一個相當健康敏捷的年輕人。從我自己身體的實驗我看到了瑜伽的健身效果,但我已然明白,瑜伽對於我的心靈也有同樣多的益處。對於拯救我身心的瑜伽我充滿了無法言說的感激之情。
  
  
你的瑜伽之旅
  
  本書的主題是生命。本書旨在為你以及所有的追求心靈自由的人們照亮征程,為所有的人指出可以遵循的道路。本書提供建議和方法,提供一個哲學框架,以便讓瑜伽的初學者都可以理解。本書不會為輕信的人們提供捷徑或虛妄的許諾。我不間斷地修習了七十多年才達到我今天的狀態。這並不意味著你需要七十年才能收穫瑜伽修習的成果。你接觸瑜伽的第一天就會獲得收益。初學者會感到自己的身、心與靈即將發生深刻的變化。有些人把初練瑜伽的感覺描述為輕安、平靜與快樂。

  奇妙的是,經過七十年的時光,瑜伽給予我的美好感受仍在增長。修行的裨益不一定可以預期,而常常表現為不同形式的意外恩典。假如你認為摸腳趾或倒立就是瑜伽的全部內容,那麼你就錯失了瑜伽的大部分恩典、賜福與美好。

  瑜伽可釋放生命的創造性潛能,這種釋放是通過建立自我實現的架構,通過展現求道的征途,通過開示終極之理、神性之源以及至高之天命。瑜伽所開示的生命智慧與眾不同,它不僅僅轉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它也轉變看世界的人自身。瑜伽不僅給我們帶來知識,而且把知識轉化成智慧。

  我們這裡所開示的生命智慧是純一無偽的敏悟力,純淨的實相;此種實相與非暴力原則相結合正是聖雄甘地的偉大思想,這種思想曾經改變了全世界。

  蘇格拉底勸誡人們要「認識你自己」,而認識自己就是認識自己的身、心與靈。我常說瑜伽就像音樂,身體之節奏,心體之旋律,加上靈體之和聲,共同創造出生命的交響樂。內心之旅將啟發與協調我們生命本體的不同層面。從你的身體出發,你將進一步發現你的「微妙之體」——你的能體,氣息與情感之源;你的心體,心念與妄執得以降服之所;你的智體,聰明智慧棲息之地;還有你的法體,天地之靈顯現之處。下一章中我們將學習古老的瑜伽對我們生命存在不同層面的描述。在我們分章詳細論述之前,我們必須首先深化我們對內心之旅的理解,並對照研習傳統的瑜伽八支行法。我們也將體會自然與靈性之間的關係,瑜伽並不針對兩者作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將兩者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如同地平線上的天地合一。

  你不必到某個遙遠的國度去尋求自由,自由就存在於你自己的身、心、靈之中。光明盈滿的解脫、自由以及純淨無染的至福正在前路等待著你,但你必須要踏上自己的內心之旅才能發現。



相關活動訊息:
2011-11余麗娜老師∼幸福瑜伽二日工作坊 熱烈報名,歡迎參加!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