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作者序】 謝謝當年的伙伴們
  推薦序 情緒、親密、逾越
  〈前言一〉學習凝視自己的情緒
  〈前言二〉防潮箱裡的回憶 
   
  書摘:
  恐懼。笑聲在暗夜裡迴盪
  王浩威的情緒筆記
   
  延伸閱讀: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心的自由:達賴喇嘛vs.艾克曼談情緒與慈悲》

《像佛陀一樣快樂:愛和智慧的大腦奧祕》

 

《生命的12堂情緒課: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
12 Lessons on Emotion

作者: 王浩威、鄭淑麗
書系:Caring 065
定價:320元
頁數:312 頁
出版日期:2012 年 02 月 03 日
ISBN:9789866112379

特別推薦:李宜靜、吳就君、張達人、張德芬
-----------------------------------------------------------------------------------------------
【作者序】 謝謝當年的伙伴們
書序作者:王浩威

昨天參加台大醫院精神科的謝師宴,遇到陳珠璋教授。已經快九十歲了,他還是精神奕奕地,還攜帶一瓶品牌罕見的威士忌,熱切地邀我盡情品嚐。

「喝呀,好喝喔,要不要試試看?」陳教授平常的口氣是淡淡而疏遠的,偶而像現在這樣語氣加快、稍有重複、平淡中已經有些急切,便是他最開心的表達方式——雖然剛認識的人,可能覺得他是不高興,以為是被他凶了。

這是我作他的學生二十五年,慢慢地,終於理解的。

到台大精神科,做最低階的第一年住院醫師是一九八七年的事。當時,啥都不懂,就加入陳教授的團體心理治療教學。我坐在陳教授督導或親自帶領的幾個團體裡,像是一個看不見任何巧妙的盲眼觀察員。漸漸地,這樣的磨練,也讓自己開了另一隻眼,開始了解團體裡的動力、相互的影響、乃至慢慢浮現的療癒因素(therapeutic factors)。

完成住院醫師之訓練,在花蓮待了四年,再回台大擔任主治醫師,又開始負責病房的團體心理治療。這一次,和陳教授分屬不同樓層的病房,但總是在走廊上或電梯裡相遇。

有一次,我告訴他要和《張老師月刊》合作,開始一個半結構的團體(指的是主題事先規畫,但流程開放)。我的口氣是戒慎而害怕的,因為這在當年還十分傳統的台大精神科是史無前例的;而且,在我經驗裡,陳教授又很重視規矩。

我現在忘了陳教授如何回答的,應該是約略地不置可否,只是問有沒有將這團體拿來做研究的安排?自己慌亂地說,有錄音有紀錄,再看看怎麼處理。

其實我內心中的團體是團體有更多的分享,而且是自發性地來自大家的信任。我會渴望試一次像七○年代流行一時的相遇團體(encounter group),這是由羅吉斯(Carl Rogers, 1902-87)在六○年代氛圍裡發展出來的。因為這樣,我大膽地採取了許多新的方式,對當時我在台大精神科所接受的團體治療而言,可能是離經叛道的方式。我積極加入大量的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不再是做高不可攀的沉默領導者;同樣的,這團體沒有疏遠的旁觀者(記錄者鄭淑麗也被鼓勵加入);這團體也沒有為研究而做的前後測驗,減少參加者可能感覺有人觀察而不自覺地壓抑;甚至紀錄發表時,我也不強求沒受過團體訓練的淑麗要在文章中抓住團體裡相關動力的描述。

那些年台灣流行《EQ》(1995)這本書,瘋狂的程度比美國的暢銷還更流行。我不禁思索,這是否反映了台灣當時發生了怎樣鬆動的社會結構,才產生了這樣恐慌的假性需求。我也思索,比起EQ,台灣文化或華人文化的傳統裡,對人們的情緒向來是十分忽略,情緒相關的文化呈現也是很貧乏的。這些不足,比起EQ,才是台灣社會更迫切的需要。因為這樣的緣故,才向《張老師月刊》建議「情緒」作為主題。

在學術界,情緒的分類,向來就是十分混亂的。這樣的混亂,顯現出這一領域研究的不足,也顯示這些討論可能還有很多豐富的可能性。雖然,當時還沒讀到當代情緒研究大師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一九三四年生,目前台灣譯有心靈工坊出版的《說謊》和《心理學家的面相術》,以及時報出版的《破壞性情緒管理》),沒依他的情緒分類(所謂情緒的六個基本型:憤怒、厭惡、悲傷、驚訝、恐懼、不快樂)來思考團體結構。但,幸運的是,我們將後來這十年相當受重視的正向心理學,特別是塞利格曼教授(Martin Seligman,一九四二年生)提倡的「快樂」,是被我們涵蓋進去了。

嚴格說來,當年的設計是以親密的人際關係中所常有的情緒為主。人們往往在親密關係裡,最是不得不顯現真實的自我,最是不得不揭露自己的潛意識。十分敏銳的朋友可以看出來,這些情緒的安排,其實是步步逼近人們向來自我保護地深藏起來的那些潛意識活動。

於是,十二次的主題(十一種情緒加上最後的分離),前四分之三是由淺入深,由表面現象深入深度意識,也是由生疏關係再深入到信任中才能呈現的話題。隨著大家彼此的熟悉,也包括對團體的氛圍、空間的各種存在和進行的方式等等的熟悉,大家可以放心不再有任何分心辨識的陌生。這時,話題才可能漸漸深入。

最後的三次則是收尾。像外科手術一樣,打開的潛意識傷口要慢慢縫合起來,脫下的自我保護盔甲要慢慢地穿上。當回到生活現實時,每個人又恢復了一個人要獨自去面對的處境。一個好的帶領人,至少要照顧好他的成員。這一點,我希望自己有做到。至於經歷這次團體,大家的內在是否改變,是否發生不同的作用而逐漸在生活中發酵,則是我更期待的。

這些日子過去了,回頭看看這本書還是相當喜歡的。有些紀錄幾乎是自己成長的痕跡,差一點就要忘了當年自己曾經有這樣的思慮;有些還是珍貴的人生功課,自己也還在學習。我還是很高興,在我的生命中某一年的好幾個月,在羅斯福路的某幢大樓地下室裡,自己曾經遇到卅組成卅加入了這個團體。自己是帶領人、是觀察分析人,也是最重要的:參與和分享的人。

我看完了這些文字,不禁又湧起對那些伙伴們的感激。謝謝他們的信任,謝謝他們的分享。在後來的人生裡,我更明白這一切是比我當年以為的還不容易也更珍貴。盼望再版以後,這些失聯的伙伴可以有理由再一次聯絡。至少,讓我將新版的書送給你們。

我也謝謝王桂花總編輯,當年這本書在她擔任總編輯的出版社發行,現在新版還是在她領導的出版社出版。

最後,謝謝陳珠璋教授。如果可以,我盼將這本書獻給陳教授,感謝他引導我走上團體心理治療之路,甚至是所有的心理治療之路。當年初版,我還沒清楚地明白這一點,盼望現在還是來得及的。



相關活動訊息: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