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買書 加入會員
  心靈工坊 > 書本
所有圖書 買書 大宗訂購  
搜尋
 
 
  書序:
  【中文版序文】 從「交換模式」出發
  【日文版序文】 為了永久的和平
   
  書摘:
  【緒論】 交換模式論
  第一部 微型世界系統 【前言】 朝向氏族社會的轉變
   
  延伸閱讀:
  《哲學的起源》 《柄谷行人談政治》 《倫理21》

 

《世界史的結構》
世界史ソ構造

作者: 柄谷行人
譯者:
林暉鈞
書系:PsyHistory 006
定價:750元
頁數:576 頁
出版日期:2013 年 01 月 29 日
ISBN:9789866112676

-----------------------------------------------------------------------------------------------
第一部 微型世界系統 【前言】 朝向氏族社會的轉變

所謂的未開化社會,從狩獵採集的小型漂泊遊群(band),到以漁業、簡單的雨耕農業、火耕農業為生的氏族、部族社會,樣貌極為多元。此外,氏族與部族社會的政治型態,則從名義上的酋長制、到近乎王權的酋長制,所在多有。不過在此我想要說明的是,遊居狩獵採集民社會,與定居狩獵採集民社會有何區別。從前者朝向後者的轉變,是社會構成體歷史上極大的跳躍。第一部想要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

支配性交換模式的轉變,從根本上造成社會構成體的轉變;這對社會構成體的歷史來說,十分重要。第一,朝向由交換模式 A 支配的社會構成體之轉變;第二,朝向由交換模式 B 支配的社會構成體之轉變;第三,朝向由交換模式 C 支配的社會構成體之轉變。換句話說,這三者分別是氏族社會的形成、國家社會的形成,以及朝向產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過去最多人討論的是後面兩者;甚少人把論述的焦點,放在朝向氏族社會的「轉變」。但是,如果以「交換模式」的觀點,來觀察社會構成體的歷史,「朝向氏族社會的『轉變』」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說國家社會與資本制社會的形成,是飛躍式的轉變,那麼氏族社會的出現也是。

舉例來說,Marcel Mauss 指出,構成未開化社會的,是互酬性(相互性)原理。但是這個說法不適用於遊居的遊群社會。因此我們必須說,貫徹互酬性原理的社會構成體,是從遊群社會轉變而來的。但是我們無法積極證明這一點。從現存的「未開化社會」中,無法得到充分的資料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無法斷言現存(然而逐漸消失)的漂泊遊群社會,是否從太古以來,一直保持同樣的型態。換句話說,他們很可能曾經一度定居,從事簡單的農耕或畜牧,後來遭到「文明-國家」驅趕,又「退行」回遊居的遊群。舉例來說,喀拉哈里沙漠 的狩獵採集民布希曼人 ,雖然適應了沙漠的生活,但是很可能過去並不是生活在沙漠裡;而是受到其它部族驅趕,才遷移入沙漠。大多數現存的遊居狩獵採集民,是否自太古以來就過著現有的生活方式,我們無法得知。

因此,氏族社會以前的遊居遊群社會之存在方式,不是一個實證的問題,而是一種思考實驗,也就是「抽象力」的問題。我們除了從現存的漂泊遊群社會來進行推測,別無他法。漂泊遊群是由數個一夫一妻的家庭(有時候也會包含多配偶家庭)聚集而成;他們透過共同寄託與共食禮儀,來維繫遊群的凝聚力。但是遊群的結合並不是固定的,個人隨時可以脫離。一般來說,遊群是二十五到五十人左右的小團體;其規模不會超過食物共同寄託(平等分配)所能負荷的程度,同時也不會少於共同狩獵所需要的人數。而且,不但遊群本身的結合不固定,遊群內家庭的結合也不是固定的。只要夫或妻的任何一方離開同居的生活,夫婦關係就算結束。家庭與家庭間的結合更是不安定。所以,親族組織並不發達,而且也沒有位於遊群之上的組織。

另一方面,氏族社會則和遊群社會形成對比。氏族社會以共同的祖先為基礎,組成複雜,有層級化的組織。大家都知道氏族社會和國家社會不同,但是比起這兩者的不同,我們更應該注意遊群社會與氏族社會的差異,以及這個差異帶來的變化;因為這變化帶來的影響,更為重要。氏族社會已經有了初步的農業與畜牧,同時也出現酋長制的政治組織,可以說已經具備發展成國家的要素。相反地,氏族社會之前的遊群,只由數個家庭聚集而成,頂多居住在可移動的帳篷裡。遊群的生活,延續了現代人類以前的人類與靈長類、數百萬年的集團型態。所以,氏族社會的形成才真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關於史前時代,吾人必須質疑一個普遍的想法:戈登•柴爾德 所提出的以農耕與畜牧為基礎的新石器革命概念。這個看法認為,人類自從有了農業與畜牧之後,開始在一地定居下來;隨著生產力的擴大,發展出都市,也開始有階級的畫分,國家於焉產生。這裡面首先必須質疑的,是農業的發生造成人類的定居這個看法;理由很簡單,定居發生在農業之前。大多數狩獵採集民過的是定居的生活,然後才從事簡單的栽培與飼育。並不是為了栽培與飼育而定居;相反地,栽培與飼育是定居以後自然而然產生的結果。所以,比農業更早發生的定居,才是真正改變時代的變化。

人類學家 Alain Testart 將遊居狩獵採集民,與定居狩獵採集民區分開來。他主張前者平等分配狩獵採集的收獲,而後者開始產生不平等 ;其原因是,定居生活使得生產物可以「儲存」。他認為這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我贊成他的看法。但我注意到的,反而是在氏族社會中,儲存帶來的不平等,並沒有直接造成階級社會或國家的發生;因為它具備抑制不平等、阻止國家發生的系統。這只有在氏族社會中才可能。

國家的出現受到普遍的重視,一般認為那是人類史上劃時代的事件。但是,儘管「定居-儲存」為不平等與國家的出現帶來可能性,人類卻發展出足以抑制它們的系統。我認為這一點更為重要。形成這個系統的,就是互酬性原理。在這個意義下,氏族社會絕對不是什麼「未開化社會」,反而是高度發展的社會系統 。

毫無疑問,促使遊群社會轉變成為氏族社會的因素,是定居化。那麼,定居化是如何產生的?還有,從遊群社會,如何形成──雖然是很小的規模──「世界系統」?在思考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清楚地認識遊群社會與氏族社會的差異。追根究柢,我們可以說那就是共同寄託與互酬兩者之間的差異。



相關活動訊息: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service@psygarde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