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心理治療入門》(已絕版)

Introduction to Psychotherapy : An Outline of Psychodynam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作者:安東尼.貝特曼(Anthony Bateman)、丹尼斯.布朗(D
譯者:陳登義
書系:Master 010
定價:450 元
頁數:400 頁
出版日期:2003 年 04 月 01 日
ISBN:9572808484
 
特別推薦:文榮光、胡海國、張達人、蔡榮裕
 
深入瞭解心理治療
書序作者:蔡榮裕 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本書是英文第三版文本的中譯,安東尼?貝特曼(Anthony Bateman)是新加入的作者,相較於貝特曼亦是編者之一的《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林玉華等譯,1997,五南出版公司。),堪稱為姐妹作。後者專以精神分析為焦點,而這本《心理治療入門》則是以心理治療為主軸。首先涉及的是,如何區分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佛洛伊德(Freud, S. 1914, On the History of the Psychoanalytic Movement, S.E.14, London: Hogarth Press。)界定精神分析是以轉移關係(transference)與阻抗(resistance)為處理的主軸,但是,之後其它型式的心理治療亦有強調以這兩者為處理主軸,似乎又使得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的區分變得有些模糊。

也許這種模糊的爭議仍將持續,我不在此細論此命題。若回到本書的觀點,除了理論與實務型式等所謂內部因素的差異之外,我試著提出另一個瞭解的角度,不論宣稱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療,重要之處是,目前已有的訓練機構的取向、與機構所屬背後的更大組織是什麼,這是所謂心理治療的外部因素中的「政治」觀點,例如英國心理治療師協會(UKCP)與英國心理治療聯盟(BCP)(請參考本書的附錄一)所各自包含的不同心理治療的訓練機構。這種說法當然不會是全部的觀點,但這是瞭解本書裡所提及的各種心理治療模式的方式之一。

由於本書是以介紹英國的心理治療為軸心,原作的序文裡所提及的,隨著時間的更迭,有些心理治療型式漸沒落,有些則漸崛起的說法,若能夠更進一步瞭解英國的心理治療訓練機構,以及UKCP與BCP的建構與分合史,或可更增進瞭解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之間仍存在的爭議;尤其是,這些組織機制背後所涉及的是,英國國家保健局(NHS)的付費機制,使得我們不得不正視這些背後機制的重要性。然而,這些組織機制所以具有決定性的地位,又涉及其中的各式心理治療在訓練方式與要求的嚴格程度,是否足夠嚴謹而被外界所接受。在台灣,這些相關的機構建制的問題,目前亦正浮現中,頗值得大家觀察,這也將影響台灣未來心理治療的整體面貌。

本書似乎意圖「全貌」地介紹各種心理治療型式,包括個別心理治療、團體治療與家庭治療,以利受訓中的心理治療者,能夠全面地瞭解各種心理治療型式。類似的相關入門書籍裡,本書算是頗具份量的一本,一如作者在第三版序文裡提及,此書己被譯成九種語言了。更重要的是,作者們持續地改版修正的努力與謹慎,試圖使書中的介紹更貼近英國當前心理治療面貌,使得本書的可讀性與可靠性亦頗高。中譯者陳登義院長的豐富心理治療經驗,亦增加了中譯本的可靠性,雖然一些專有名詞的中譯,由於台灣目前對各種心理治療的引介漸更深入,有了更多實務經驗為基礎,因而對於各特定型式治療裡的專有名詞的中譯,將更有自己的意見,使得本書裡一些專有名詞的中譯在未來仍有值得討論的空間。以精神分析專有名詞的中譯而言,由林玉華教授與蔡榮裕醫師在國科會補助下目前正在收集及研討一些譯詞的界定,即已深刻感受到其中所隱含的複雜性與有趣性。

關於「精神分析取向」,佛洛伊德(Freud, S. 1915, The Unconscious, S.E.14。)對於精神分析「後設心理學(meta-psychology)」的提議是從三個項度:拓樸論的(topographical)、動力論的(dynamic)與經濟論的(economic),做為瞭解與解釋心理現象的出發點。本書的三位作者皆是英國精神分析師,自然不可能瞭解所有的心理治療型式,若要採取一般入門書的介紹方式,即可能陷於以外行介紹內行的困境。本書以前述精神分析取向的三個項度之中的「精神動力」為主軸,一如作者所言:「所有本書描述過的治療型式,都是歷史上從精神分析某些原素衍生出來的(見圖十,頁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許多最近也獲得某些注目而在UKCP中佔有一席之地。」(頁 ) 這是作者們認識其它治療型式的基礎,但是「我們無法完全公允介紹它們或把它們都包括在圖十裡面,但會提到一些以擴展我們對當前治療形式的回顧,這些都至少和我們在本書中所描述的動力取向心理治療之主要形式有點連結。」(頁 )

這是作者們明說他們的寫作策略,以精神動力觀做為穿梭各種心理治療型式的基礎,因此本書前半的份量介紹精神動力相關的論點,以做為後半個別介紹其它治療型式的基礎。這種立場自然無法完整且公允地介紹精神分析之外的型式,亦不可能「全貌」地介紹各種心理治療,但採取這種清楚立場的方式,我則覺是更有趣的做法,因為此種做法裡展現了,試圖瞭解各種心理治療的某些共通內在主軸;相對而言,可能無法更清楚地區隔各種特定型式,雖然作者亦努力於此種不可能,但又需要試著澄清的任務。

另外,值得補充的是,本書所傳遞的另一個背後訊息可能是,治療者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治療型式的實務與理論,若要從精神動力角度來瞭解精神分析之外的各種型式的心理治療,這本書是值得推介的,雖然精神分析之外的其它心理治療者,可能會覺得未被清楚地介紹所專門的治療型式,或覺得有些地方被誤解。因此中譯本讀者若有這些批評,可能是某種好現象,也許意味著,台灣心理治療界對於各種治療型式的體會,亦逐漸加深中。

2003.02.12於象山腳下
北市療精神分析研究室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