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艾瑞克森的自然、喚醒、順勢而為—沉思的心靈講座2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精神分析的心智模型:從佛洛伊德的時代說起》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

《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

《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從心理學、動漫媒體及日式空間看陽具少女的誕生與御宅族心理》

《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關係性革命:趨向二人心理學的典範轉移》

The Relational Revolution in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
 
作者:史蒂芬.庫查克(Steven Kuchuck)
譯者:魏與晟;審閱:林俐伶
書系:Psychotherapy 064
定價:420 元
頁數:216 頁
出版日期:2023 年 03 月 20 日
ISBN:9789863572862
 
特別推薦:吳熙琄、周仁宇、徐鈞、翁士恆、張凱理、劉慧卿、蘇俊濠──專業推薦
 
【審閱者序】你有瘋狂、反思與革命的勇氣嗎?
書序作者:林俐伶 / 資深精神分析師與督導

  今日的關係學派承襲當年蘇利文與他的眾朋友們的人際學派(interpersonal),並且回歸精神分析原本重視內在精神世界(intrapsychic)的視角,從大整合的寫作先出發,逐年、一群人對話(例如:自1991年開始的期刊《精神分析的對話》むPsychoanalytic Dialoguesめ),進而之後出版一系列關係學派書籍,凝聚出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延伸與發展出多元的理論、對話的默契,以及頗為強大的精神分析社群能量。

  他們的先驅經歷過人與人之間界線相當模糊的時期,接著在團體間也多有分裂的現象。由現代的觀點來看,當時是幾近瘋狂與混亂的,付出的代價則是一段時間的沉靜,再從對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的整理與對話作為開端,由史帝芬.米契爾(Stephen Mitchell)與傑.葛林柏格(Jay Greenberg)率先啟動精神分析各家理論大量對比與整理的工作。

  簡化地說,關係學派是第一個不是以「一個人」的學說理論創立的學派,事實上他們不太以「學派」自稱,態度上不恪遵並套用某一理論與其技術的要求,也就是說,一開始即不採取一種理想化的宗教態度,而比較是以「觀點」或「取向」來彼此認同,進行精神分析式的工作,用「方法」去發現人心與關係的模式。

  然而,就因為是如此,這個學派難以是一個入門的學派,由此入門恐怕會什麼都學不清楚。被桑多爾.費倫齊(Sandor Ferenczi)分析過的克萊拉.湯普生(Clara Thompson)就曾經仔細地比較過不同的學派理論,她重視「差異」,而且她認為大雜鍋式的混和(整合?)或是一般說的折衷式工作方法,根本就是「嬰兒式的科學」。因此,要能夠秉持如此開放的態度去參與一個精神分析社群,其實是需要花不少時間去歷經臨床經驗上的雕琢與理論思辨上的訓練,才得以養成。能夠做理論的闡明與比較自然是相當不易的,又要有能力隨著被分析者去探索他的潛意識、他的心智裝置,這既要已內化深厚的理論觀點為基礎,卻又要不崇拜與套用理論,這樣的養成道路既漫長且繁忙。

  這麼說來好像很難,然而感覺上卻不艱難辛苦。精神分析在關係取向的分析師眼中是活的,每一個工作者都是獨特的主體,在分析工作裡做出來的觀察與分析,既是從被分析者的身上,也從自己身上而來的。因為要觀看與思考雙邊,再加上中間的關係場域(環境),所以分析師們經常散發出一種興致盎然的態度。比方說,本書作者就加入了許多關於社會、政治、文化的批判與思考,因為這些事情是很私人的(personal),自然有相當多情感灌注在其中,進行思考與分析之時,很難缺乏「能量」。

  批判與反思的禮物是:迎向分析中階級與權力不平等的關係所帶來的挑戰。比方說,書中「深思熟慮的自我揭露」、「分析師是觀察者也是參與者」等概念,都是實例。權力結構的問題一出現,其思考便不能停止於政治性的價值判斷(政治正確與否)。很有用處的是:思慮美國「實用主義」的價值,承認人類的語言和思維有其局限性,沒有辦法完全地反映真實世界,此時,批判與反思應被當作解決問題的工具。如此一來,「理論」會依據臨床動力上的需求,於兩個主體間坐落到它應該存在的位置,且這位置是具有可變動性的。感受到尊重且被認真對待的被分析者,將更願意探索自身的幻想與行為背後的潛意識動機,促進分析工作的進行,產生「合作的科學家」,一同在治療關係的流裡,解構、建構與發現。

  為什麼關係學派的人能夠安然取用這樣革命性的工作態度呢?其中一個答案應該就是敢於思考,敢於對話,敢於革掉自身與他者心裡理想化的命,創造機會讓被分析者能夠在分析治療中活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語言。舉一個脈絡為例,我們有時候會面臨到一個頗為科學性的問題:「什麼是精神分析?什麼不是精神分析?」這是非常重要,也應該一直都要被問的問題,它的答案往往不是一個本質主義者思想中的固定答案,而是一個實用主義者,隨著運用觀察與思考應運而生的演繹性答案。本質主義者問出來的氛圍極易隱含著「什麼才是正統,什麼才是對的」的問題在其中,但那恐怕會讓問題變成是有傷害性的,傷害著我們人文科學的進化。

  進行精神分析的工作,除了極其重要的框架,如時間與空間之外,我們是使用自己的心智作為工具來工作的,除了自身被分析與受訓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之外,終身的、對於工作歷程的反思,還有對於臨床工作的研究與重訪與理論檢視,都需要一種「分析師與自己的關係以及與可對話的同事的關係」,關係取向的這一群人建立了如是典範,因此我們得以從本書中讀到不同的理論與其應用。

  在我們這個特殊的領域裡,精神分析師私領域的出現總是讓人很緊張,在紐約與這群分析師,如喬蒂.戴維斯(Jody Davis)、 潔西卡.班傑明(Jessica Benjamin)、佳麗特.阿特拉斯(Galit Atlas)、路易斯.阿隆(Lew Aron)、埃德里安.哈里斯(Adrienne Harris)、艾爾.羅茲馬琳(Eyal Rozmarin)等等聚在一起的經驗是:他們對自己在分享私領域的面向上有一定的放鬆程度;在那些對話裡的感覺是:分享的內涵基本上還是與工作相關的,雖不諱言偶而會有脫軌過度的情況,但大家也都能淡然以對地修正與接納。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與他們的活動常有玩笑、淚水、紅酒、餐點、嚴肅的爭論以及爽朗的笑聲。

  筆者有多位在美國一同受訓的朋友被問起自己工作的取向時,他們會說「大寫R的關係取向」,這樣的回應會讓同是精神分析領域的聽者直接聯想到的是:「可以和他們有多元的理論對話」、「通常會有較鮮明的政治立場」、「善於瞭解他人且表達犀利」、「不吝於自我揭露與分享自我反思」、「無論你是誰,我們來平等的對話」等想法,我希望在此分享這個部分,能夠有助於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感覺得到「此人的態度」,而非只有思想的堆砌,不然就太可惜了。

  本書是輕鬆易懂的,與晟和我針對文本的幾個不明之處進行討論與澄清,我向來欣賞與晟總是會想要顧及讀者閱讀的經驗,以此作為翻譯的考量,除了因為這些分析師們都是好朋友而使得外國人名有點多以外,它的內容可說是近代精神分析思潮很具代表性的概述。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