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春季書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割腕的誘惑:停止自我傷害》

Cutting-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self-mutilation
 
作者:史蒂芬.雷文克隆(Steven Levenkron)
譯者:李俊毅
書系:Selfhelp 005
定價:300 元
頁數:288 頁
出版日期:2004 年 03 月 15 日
ISBN:9867574109
 
特別推薦:洪素珍、李開敏、黃心怡
 
受困的青春
書序作者:洪素珍(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

閱讀這本書,是一個特別的經驗,沉重的自我傷害的內容一個字一個字地映入眼簾,令人難以承受。我必須承認,開始進入本書時,我的情緒是極為不舒服的。

然而,心緒在作者筆觸脈絡的撩撥下,我又難以自拔地一頁頁往下翻,他就像在替我寫下曾經陪伴過的許多個案的故事,令我心驚也感動。因著閱讀本書,我重新整理與理解許多個案的生命經驗,對於以往有了比較深的體悟,原來如作者史蒂芬?雷文克隆(Steven Levenkron)這樣老練的治療師也同樣經歷過陪伴自傷個案復原的崎嶇道路;更因著閱讀本書,讓我因陪伴自傷個案曾有的困惑找到部分解答,曾有的無奈心情得以稍稍安住。

正常人體對於痛的第一個反應是趨避、逃離的,但是在心理機制上,如果疼痛可以達到某些目的,而且當下沒有其他方式來達到這些目的,那麼個體就可能用自傷的方式讓自己產生疼痛,以完成這樣的自我需求。

「當我一刀刀劃下去的時候,我可以專心地感覺到那種痛,那是我可以控制的;當我專心地看著血滴出來,那些我不要的畫面就不會再來侵犯我……」,這是我所接觸一位性侵害受害者的心情自白。

被性侵害的經驗引發排山倒海的複雜情緒,常是受害者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許多人會有失控的恐懼。為了不被無法言喻的情緒控制,化被動為主動,有人就以自傷的行為來取回自我掌控感。他們以控制自己身體疼痛的方式,「專心」在自我傷害這一件事上,暫時逃離被性侵犯記憶吞噬的恐懼。由於受害者被侵犯時被控制的痛苦難以磨滅,讓他們更容易擔心這種自我控制權的失去,甚至有主控權已消失的錯覺,所以產生自傷行為是完全合理的。

不要以為自傷的人是「不正常」的。親愛的讀者,這是主控權的問題,「正常的人」想主控?還是被控?

「我知道我媽愛我的方式不對,但她是我媽啊!我能怎樣?我能打她嗎?如果她不是我媽,我早拿槍把她斃了……」這是一個被嚴重情緒虐待的孩子的心聲。

這位被嚴重情緒虐待的孩子不能斃了媽媽,只好以熨斗、打火機等物品燒燙自己的身體,以宣洩無法處理的憤怒情緒。

一般情況下,充滿憤怒的人在無法直接對所憤怒的對象表達怒氣時,可能可以在心裡臭罵對方一頓、向朋友述說對方過分的行為、想像毒打對方一頓、摔桌打椅…,但若這些做法都不被允許時,那又將如何?對我的個案而言,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既然母親錯了不能被懲罰,只好將憤怒發在自己唯一可以控制的身體上,這顯然是最安全的方式,情緒有了出口,又不會違反社會倫理,或失去他所在乎的人的愛。一舉數得,他的自傷既合情又合理。

「我不知道我是活著還是死了……當我痛的時候,我知道我是活著。我想我做這些事,只是想提醒自己是活著的吧!」這是一位童年被性侵害受害者的獨白。

許多童年期受創傷的個案為了度過在童年時認知與情緒上無法承受創傷經驗,常發展出「麻木不仁」的生存方式,這種原本只是用來應付創傷經驗的生存策略,很自然地因著個體不斷的「練習操作」,成為個體在面對生命時的一種主要心理機轉,於是個體對痛苦有了免疫力,但對生命其他感受與知覺也失去了感知力。

「我想,他們真的說對了,我就是很糟糕,所以這一切我都要負責任,我只能怪自己……」一位一直無法走出童年期被父母肢體暴力傷害的個案,成年後依然不斷地割傷自己,這成了他最佳的自我懲罰方式。

生命沒有簡單對錯的因果答案,即使有簡單的單一答案,對減輕痛苦的幫助也有限,許多在諮商室中的個案常是複雜問題的代罪羔羊。就如一位被父母情緒虐待的個案所說的:「我的媽媽太脆弱,我的爸爸太懦弱,我的妹妹太無辜了,只剩下我了……」當問題必須有「解決方式」,又沒有人能扛起責任時,於是自傷成了一種懲罰式的負責,成了一種救贖,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至親之人。

「我想我就是天生變態吧!為什麼我會想要別人來虐待我?為什麼我會要那種痛的感覺?我明明知道那是不對的,可是卻沒有辦法改變。」這是一位家庭性侵害案件受害者痛苦吶喊。

當痛苦伴隨愛而來時,身體的疼痛成了愛不孤單的證據,童年期被親人性親愛的受害者就常常會有這種狀況產生,因為侵犯他的親人是保護他和愛他的,而這種「愛」卻和痛苦同時出現,所以日後他可能就會藉疼痛的感覺來追尋和捕捉片段的愛的感覺,而產生自傷的行為。

就如書中所言,自傷有著許多的好處,可以減少孤單、表達憤怒甚至有掌控感。因此,面對有「好處」的自傷行為,挑戰治療師的是如何協助個案使用不自傷的方式來維持這些「好處」。

針對這個難題,本書作者提出一個令人激賞的清晰方向,就是讓個案與治療師建立健康的依附關係,藉著治療關係提供的「重新養育」(reparenting),協助個案有能力和勇氣相信自己可以和另一個個體建立真實親密而無暴力的關係。在字裡行間,作者不斷展現「養育—慈威(nurturant-authoritative)」式治療的風格,也就是關懷、支持、引導與主動介入是同時存在的,就如迷航的水手找到了一個可以指引方向的船長,船長的責任不只在陪伴水手,也是指引迷津,訓練水手成為他生命之船的優秀船長。

在閱讀本書後,最令我感動的是作者因著治療風格,而展現出來的信心及勇氣。他要個案對治療關係有所承諾,在這同時,治療師也要做甚至比個案還多的承諾(最少在治療初期是如此)。他所指出的關鍵是,如果治療師對治療歷程都沒有信心,那個案如何建立對治療及治療師的信心呢?所以身為治療師,在治療初期對治療及個案可以呈現多少信心?又有多少勇氣願意長期再滋養個案?這會是整個治療歷程是否可以成功的重要關鍵,不論個案是否意識到這種必要性,這還是對治療師難度最高的挑戰。對本書而言,作者最大的貢獻就是將這部分見解做精闢的分析後再分享給讀者,讀者把握到這個重點,就可以從沉重的內容中讀出歡笑與甜美了。

 
 
 
★ 榮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評選為「2004年健康好書」--「心理健康類」好書首獎!★ 吾心文教基金會 贊助出版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