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艾瑞克森的自然、喚醒、順勢而為—沉思的心靈講座2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探索自性》

Explorations into the Self
 
作者:麥可.佛登
譯者:黃善嫻 審閱:施鈺鋇、梁永耀
書系:PsychoAlchemy 038
定價:790 元
頁數:368 頁
出版日期:2023 年 06 月 19 日
ISBN:9789863572954
 
 
|第三章| 嬰兒時期的整合與去整合

假設個體化會持續一生之久,則對嬰兒期的自性研究的重視便與日俱增:真正的嬰兒期成為了研究的焦點。

我分別於《做為個體的兒童》及《自性與自閉》兩本著作中發表了這個議題的論文。我不是根據榮格的數據,而是根據它們的抽象描述而得出結論,其結論是,儘管兩種心智的表現形式南轅北轍,個體化的基本過程卻是相同的。那個立場必須根據經驗的力量,特別是對母親和嬰兒的觀察,進行一些修改。我的觀點如下:

(1)我從小孩遊戲及幻想的過程中著手尋找自性的象徵。他們似乎與自我的成長有關,即個體化;
(2)那些觀察所得導致「自性可以從多早便活躍起來」的猜測。我推測這是很原始的(primary),意即我們可以認為嬰兒的自性從與母親區分開,並從整合那刻起就有了;
(3)因此,為了與環境聯繫起來,去整合是必須的。去整合可在餵哺時出現,而整合則可在睡覺時發生。當這兩個過程不斷重複出現時,就會形成去整合—整合的程序;
(4)根據現時的觀點,去整合是導致原初身分(primitive identity)的步驟。然後,當人們逐漸長大,自我成長就會發生。在此,小嬰兒開始形成榮格所說的只有在下半生才會出現的原始狀態。

去整合概念對嬰兒期的應用

我發起了做為分析心理學會(The Society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培訓一部分的兒童分析,並得到來自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 Clinic)的吉安娜.亨利(Gianna Henry)的協助,進行母親與嬰兒的觀察研究和小組研討。學生們盡可能於嬰兒出生起,利用連續兩年的時間,進行每週一次的觀察。他們於每週舉行的研討小組上?報他們的觀察所得,而我亦在場聆聽他們的?報。在此,我十分感謝亨利女士及學生們的努力,使我接下來有很多材料可以跟大家分享。從他們的報告和討論中,我發現我的假設有助於觀察。但更重要的是,嬰兒自性的假設變成了對嬰兒生活的事實描述,即從推測性的假設開始獲得了事實的特性:嬰兒展現了他是一個人,具有一貫可辨認(存在的連續性)的天性,而且有自己的個性(沒有任何一個嬰兒是一樣的)。

當去整合的概念應用到嬰兒期時,主要是為了構建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整合的嬰兒一開始是與母親分開的,然後逐漸可以與她建立關係。

觀察所得

以下是觀察一名兩週大的嬰兒的結果(感謝布朗﹝Ann Brown﹞的詳細描述):

嬰兒N躺在他的搖籃,身體靠著右側,右手壓在自己身體下面,他的左手則曲起,靠近他的臉。他的頭長著烏黑的頭髮,觸碰著搖籃的頂部,而Fむ他的媽媽め說是嬰兒自己蠕動身體到む搖籃め頂部的。他的眼睛是張開的,他整個身體都在輕微地動,感覺有點焦躁(看起來不像醒著,也不像睡著)。媽媽說他可能是餓了,因為餵哺時間快到了。N突然間安靜了數分鐘,然後完全不動,用他的黑眼睛瞪著搖籃。

隨後一段時期,嬰兒的觀察被母親F對嬰兒的出生及其狀況的描述打斷了。嬰兒N是F的「聖誕寶貝」。接著繼續觀察:

F抱起N並把他遞給我む觀察員め。N躺在我的懷裡專注地看著我的臉,然後多次張開嘴巴發出聲響。我む觀察員め跟他說話,他的反應是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很多次他看起來像是在嘗試要笑,最終他以一個淡淡的微笑回應了我對他的說話。然後,他會離開我的目光,好像要探索房間似地,而當我再說話時,他又會轉頭回來,視線大約在我的臉附近,但無法即時聚焦。

當F在喝咖啡時,我繼續抱著N。她對N溫柔地、充滿愛地說話,一直對他微笑,表示她依然不相信他真的在這裡了。然後她抱回嬰兒,並以右邊的乳房餵哺他。N試了幾次才能好好地吸到乳頭,隨後就使勁地、貪婪地吸吮,然後打嗝……N猛力地吸,偶爾會停下歇一歇。起初,他的眼睛是瞪大的,但數分鐘後就閉上了,同時繼續吸吮……F把他換到左邊的乳房,他又再猛烈地吸起來,發出細小的呼嚕聲,專注地往上看。我猜他試著要看媽媽的臉,但F說他是在看她的紅色針織衫。然後他睡著了,也就停止吸吮了。

我從眾多有趣的母嬰交流中節錄了上述描述。我認為,在這一例中,有可能一窺子宮內生活可能是什麼樣的(當他在搖籃裡時),以及從母乳餵哺的早期觀察中,反覆看到母親和她的嬰兒之間建立起相當美好的關係。整體來說,在此製造了一個由F及觀察員促成的,集中於餵哺的機會,讓嬰兒從內在激發開始發展起來。當嬰兒得以飽足時,他便入睡。這就是我所設想的去整合—整合程序。

比較過其他觀點後,我將說明自性理論對嬰兒行為的重要性。有學者想憑藉皮亞傑(Piaget)的反射(reflexes)、鮑比(Bowlby)的先天釋放機制(innate release mechanism)更深入地探討行為,或開始尋找條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es)的證據。但這些機制能不能以簡單的概念形式在嬰兒期運作是存疑的,因為它們是與整個神經系統整合的。但我們不妨先假設這些都是合理的研究方法,它們全都是從自性理論的角度出發,充當識別自性的工具。我們能夠想像,微笑的反應是一種反射,但是透過一般的觀察表明,這是嬰兒為了讓自己討母親歡心的一種方法。同樣地,嬰兒的注視是主動的,是他探索新環境的一部分。

憑著擴展先天釋放機制的概念,它可以涵蓋來自內部導致N醒來和進食的活動,但如果把其焦躁行為視為給予母親他餓了的信號,正如他媽媽所言,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我同意那些希望使我們的思維與生物學概念保持一致的人(e.g. Bowlby, 1969),我選擇的概念是適應(adaptation)。即使這詞已被貶低成一種默認環境現實的機制,但仍然有它好的一面。從最好的意義上講,它遠不止於此,它包括所有涉及構成影響力去承擔現實的元素,以及如何掌握它成為努力生存的一部分。基於這個概念,嬰兒由出生那刻起,就具有適應的能力:我們所談論過的程序只是基本的,可以進一步建立和發展起來。

過去,我的主張被「嬰兒的感知機制(perceptual apparatus)是非常有限或模糊的」這一想法所牽制,因此,近年來的革命性進步之一是發現嬰兒的許多感知能力發展得很好:他可以看得準,聽得真。但如果我們相信我們所觀察的,並推論下去,我們的收穫會更多。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母親與嬰兒,似乎兩者都有能力知道對方整體是怎麼樣的。我們知道嬰兒具有旨在使自己依附於母親的行為。然而,最近所得結果明確顯示,嬰兒們的行為亦是為了取悅母親,並提供很多的信號從而暗示他們的需求,其中包括笑、凝望、哭、發出咕噥聲響、求抱(nestling)等。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似乎知道母親情感的能耐。在母親—嬰兒小組研討中,N的例子不禁讓小組成員認為他是個「謹慎的」嬰兒:他的媽媽對痛楚的容忍度很低,加上她的內在資源有限。N彷彿從很早期就知道這點,並在吸食母乳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對乳房的傷害,或製造不必要的喊叫。嬰兒N並不是唯一的例子,以下我會提及另一位嬰兒,他的媽媽不確定自己能否當個稱職的媽媽,嬰兒給她很明確的信號表示他的需求,媽媽靠著跟隨這些信號,發現自己的能力,因此她確實是一名「夠好的媽媽」。嬰兒只是靠近母親的乳房時,就能找到他感到舒適的吸食方法(當然,如果媽媽有搞懂他的信號並跟隨的話)。凡事當然有例外,有些嬰兒是不太會這樣協助,以致吸吮乳房時困難重重,甚至徹底拒絕吸奶。

為何我會認為去整合的概念為這些觀察提供了意義?因為其他理論沒有把整個生物的反應包含在內。的確,佛洛伊德引入了阿米巴變形蟲(amoeba)這個極具啟發性的概念,它提出了偽足(pseudopod)來表示行為有時是來自本我(id),有時是來自自我(ego),但他卻沒有想到來自自性(self)的能量。而他沒有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基於他的分析心態。自性的概念本質上處於分析的前後兩端。當我在劍橋大學讀書時,因為這個概念妨礙了當時物理和化學在該學科發展中的應用,所以自性這個概念在當時受到生物學和物理學強烈譴責。我們在心理學方面摒棄或相對化了這種推理,因為我希望已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個情況已經改變,亦因為自性的經驗對於分析工作真的至關重要。

剛剛那段插話似乎還未解答我的問題:為何我認為這理論有助於觀察嬰兒。這是因為它聚焦在嬰兒身為一個人(person)而做的行為。的確,他的一舉一動主要與母親有關,但即使在不利的情況下,他的舉止仍然是屬於他自己的。另一方面,理論也可能表達了需把嬰兒視為一個完整的人,就如母親談及她小孩的話語一樣,但前者不能推翻或爭辯後者,畢竟母親與嬰兒有較多的相處和經歷,這點是我們不能否定的。
另外一個引入去整合概念至嬰兒期的優點是,它有助於辨認嬰兒自身的能力和突出他們的個體性。由於自性已經與整合緊密地連結起來,人不需更多整合,需要的是在不破壞其個性的情況下,能釋放出自己的能力來適應的其他事物,因此要把不會象徵化的嬰兒當作個別的人來觀察,就變得十分困難。正是由於去整合的結果賦予自性,並與其持續,這一點讓去整合的概念得以發揚光大。

鑑於以上幾點,嬰兒很有可能已具有豐富的經驗。嬰兒不僅在原始身分的持續狀態下發揮作用,在那種狀態中,嬰兒無法區分主體(subject)和客體(object),而且思想和行動是一體的。他可能會顯示出處於這種精神狀態的證據,但不會持續。不再是只有一種精神狀態,而是多種。他沒有原始身分的階段(也正因這一點,我先前所提到的個體化觀點需要更改)。由一開始便是一個個體的觀點來看,個體化成為了透過自性表徵的發展,而把個人實際的情況體現出來。

儘管如此,原始身分在分析心理學家的思想中起了重要作用。做為解釋神祕參與(participation mystique)的假設,它開拓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但是在榮格和他的大多數追隨者可以利用其心理動力的可能性之前,梅蘭妮.克萊恩就做到了。她提出了偏執—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的概念。有人將那個位置與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無差異性(象徵等同)連繫起來,特別是西格爾(Segal, 1957),克萊恩也將此情況闡述於她關於論認同作用(on identification)的論文中(1955)。在那篇論文中,她區分了一種特殊的認同作用,並給它起了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及內攝性認同(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兩個名稱。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憂鬱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如果偏執—分裂位置的狀態闡明了原始身分,即去整合的結果,那麼憂鬱位置就闡明了整合和個體化。
我的評論的另一個結果是,我們需要更仔細地研究嬰兒與其客體的關係。

嬰兒與其客體的關係

嬰兒N似乎能夠體會母親的真實,並知道如何適當地回應——其中最明顯的就是(p.55)他知道如何把乳頭放到口中。這個例子以及很多其他有關關係建立的特徵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因為它們指出嬰孩適應其母親的能力。然而,我們偏向相信,我們所有熟悉的理論都適用於小孩:我們希望持有這樣的想法,即嬰兒依靠他的原型能力(archetypal capacities),從無意識發展到意識,再到自我發展,我們想找到原初身分(primary identity)、成長等證據來描繪無意識心理過程的活動。

當我開始研究實體的嬰孩與其母親關係的特性時,我感到很失望,因為我發現,原來現時眾多相關的理論或想法幾乎無一個是有用的。我們沒有足夠關於嬰兒經驗的理論,但出於殷切的需求卻換來了以偏概全的見解。然而,如果我們可以放下不必要的期望,那些按理論來構想的見解大可轉化為有助於觀察的工具。因此,我現在認為,比方說,除了去整合—整合程序以外,原型的概念仍然是富有成果的,因為它們指的是具有心理伴隨性的先天行為模式。它們的界限不是固定的,而是可變化的,因此促進了早期嬰兒期特有的快速精神貫注轉換(rapid cathectic shifts)。

榮格理論化的另一個有趣特徵是,原型具有類精神的極點(psychoid pole),如果與原型不相同時,就會非常緊貼身體狀態(e.g. Jung, 1954b)。考慮到這個想法,我找到了比昂關於β元素(beta elements)的假設,這些元素具有大致或實際上相同的意義。但是,他以一種有用的方式來開發,並憑著α功能(alpha function)來聯繫與發展。α元素(alpha elements)構成思想、夢和神話發展的基礎。β元素可能與第一批去整合體相關。它們同時是關於心靈也與肉體有關的,但根據我們的理解,它們的表現似乎是肉體的。

這種反思很容易導致人們對心靈(psyche)和軀體(soma)的分裂,但是這種覺悟讓我們可以這樣說:一開始,身體—心靈、有意識—無意識這樣的二分法都是不速之客。在我談論這些內容時,我們正在研究榮格教我們的那可合併及超越對立面的自性。
因為我們誤會了嬰兒客體的性質太久了,所以我才花時間去研究它,例如說他們的不真實性,或他們無法適應現實等,這些都是完全不正確的。的確,嬰兒除了具有細微的適應性行為外,亦會賦予(endow)母親某些不切實際的特徵,並且能夠以多種成年人無法設想的方式看她,但這並不是人們從大多數觀察中得到的印象。

讓我們假設不論成年人或嬰孩的感知(perception)都是主動行為,而且承認所感知的客體都是合成的(composite)。它不只是一個在某處「存在著」的紀錄,也是由自性的一部分所貢獻出來,並給予該客體意義。當客體主要是現實的紀錄,它稱為現實客體(reality object);當它主要是由自性透過外在(exteroceptive)和內在(introceptive)感覺資料建構並記錄著自性的狀態時,它就稱為自性客體(self object)。分析心理學家如諾伊曼(Neumann, 1973)曾經認為,嬰兒的感知主要是透過自性客體,而且他生活在某種神話世界中,然後隨著時間的發展,他們才逐步地建構起現實來,這是對嬰兒期頗為誤導的說法。但是,如果想像使用滑尺(sliding scale)來涵蓋任何特定感知的可變內容(現實客體自性客體),則可從此方向研究觀察所得。當一自性客體可以獲取有關現實客體的資訊或將其消除時,剛才提到的方案就能配合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自性客體似乎會在情感高漲的狀態下增加,而現實客體會在寧靜的沉思探索活動中主導。但是這樣的初步結論不能令我們忽略沒有得到清晰圖像定義的狀態,例如:當嬰兒的眼睛沒有即時聚焦時。現實客體可在其他狀態下出現:從較早前觀察餵哺所得紀錄進行考量,結論得出整個餵哺過程中都為現實客體的感知所主導。如果我們想獲得自性客體占優勢的證據,那麼當當嬰兒發怒時,或簡單如飢餓時無法從乳房獲得餵哺,便足以證明。換言之,當良好的自性客體占優勢時,滿足的狀態就會發生。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