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給父母、師長的實用指南》

《是躁鬱,不是叛逆:青少年躁鬱症完全手冊》

《陪孩子面對霸凌:父母師長的行動指南》

《搶救繭居族:家族治療實務指南》

《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

社会的チわアパベ:終マヘスゆ思春期
 
作者:齋藤環
譯者:徐欣怡
書系:Selfhelp 027
定價:350 元
頁數:264 頁
出版日期:2016 年 02 月 19 日
ISBN:9789863570547
 
特別推薦:王浩威、吳就君、吳熙琄、林麗純、趙文滔、賴杞豐、謝文宜
 
5. 「繭居系統」的思考模式

「繭居」與「動機消退」並不同

「社會退縮」到底為何發生呢?接下來,我們要來討論其生成機制。

人之所以會選擇「閉門不出」?其理由絕不單純,我想連我自己也無法充分回答。但是,我認為努力推敲發生原因,並持續思考,這件事本身就有其意義。

在此我想先再次強調,所謂「繭居狀態」,並不等於「動機消退」。的確,繭居族可能每天看起來「什麼都不做」,但那並不代表「動機消退」。這一點是我可以斷言的。

針對「動機消退的機制」,我做過許多調查,一般人因為生病而動機消退的案例,大致可分成兩種。其一,疾病發展成慢性病,導致動機消退。舉例來說:在許多案例中,長期受困於思覺失調症與憂鬱症等疾病後,當事人的自發性幾乎消失殆盡。不過,我從初診即開始經手的患者中,至今幾乎沒有逐漸變成動機消退的例子。此類案例,在精神病院的長期住院者中頻繁發生,從這一點來看,一般認為原因可能在於,長時間被隔離於社會之外的生活環境,一部分則是由於藥物的副作用;我自己也認為這個可能性相當高。亦即,這裡說的「動機消退」,有一半可能是人為造成的,並非疾病的自然歷程。此外,現在我們已得知,癡呆與腦部損傷等情況也會引發動機消退,特別是因頭部外傷的後遺症而導致的人格變化,在最近幾年也成為焦點問題。動機消退的病態,就是這種人格變化的一部分。

此外,還有一種動機消退狀態,叫做「習得無助感」。此類狀況當然既非精神疾病,也非腦部障礙,而是肇因於心理因素所產生的動機消退狀態。在實驗心理學領域,很早就建立了關於動機消退機制的理論。舉例來說,有這樣一個實驗: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對關在籠子裡的狗反覆施加電擊。狗一開始會反抗、狂吠或是拼命掙扎,但漸漸的牠們會開始放棄嘗試,不再展現任何反應。也就是說,即使反覆施加令人不快的刺激,要是當事者理解到,自己無法控制情況發生與否之後,就會放棄而產生反應動機消退的情況。經由同樣實驗已證實,此類動機消退的情況,在人類身上也會發生。

不過,這種動機消退狀態,真的能夠說明社會退縮的生成機制嗎?事實上,從此觀點來考量「繭居」與「動機消退」的書已經存在,只是,我認為做為行為模式,它實在過於單純。這種動機消退,只能解釋為形形色色的「動機消退」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們的確不喜歡不會有成果的努力,但這就能說我們平常的行為都有明確目的嗎?譬如說,常常我們心裡明明清楚,只要稍微努力一下,事情就能有好的結果,但還是忍不住會偷懶,這種行為就無法用「習得無助感」來說明。我們人類,就是這種經常「明明心裡清楚,卻還是忍不住做了傻事(或沒做該做的事)」的,既不理智、又矛盾的生物」。關於「繭居」案例,也是同一件事。他們並不是因為「即使努力也是白費,所以才不行動」;他們反倒正是因為明白「不管怎麼說,都要改變比較好」,才會整個人困住,無法採取行動。因此,僅僅用「動機消退」來表現此般狀態,我實在是無法贊同。

僅以個人病理無法完整詮釋

關於前面提及的學習動機消退,以笠原嘉教授的調查為首,被廣泛地運用各種視角討論著。由於它呈現了繭居狀態的部分樣貌,在此我們會稍作討論。順帶一提,「學習動機消退」的英文原文是,「Student Apathy」。前面也曾提過,此種狀態不僅是單純的動機消退,而是指對本業提不起勁,失去積極意願的情形。此外,特別註明一下,稻村博老師並不使用「繭居」這個詞,而經常利用「動機消退」(Apathy)這個語彙。
首次提出「學習動機消退」專有名詞的華特先生,認為造成動機消退的原因是「男性性別認同」的建構障礙。亦即,在所謂「有男子氣概的事情」上失敗,討厭「輸」的感覺,進而開始避免競爭場面,是一種肇因於防衛心理的狀態。另外,笠原嘉教授進一步指出,他們也具有與邊緣性人格疾患相似的一面,如「喜樂不能(空虛的感覺)」與「分裂」(看待人事物過於極端,或此類態度)等症狀。

若把「繭居」視為「對人畏懼」或「畏避性人格疾患」的一種,就能夠更為簡明扼要地說明。換句話說,前者是把其看作恐懼症的一種,後者則是從患者一生的行為模式來理解。這些思考方向,的確符合一部分的繭居案例。從這一點來看,繭居族的精神病理應該能夠當作某種創傷性經驗與發展問題來加以說明。

從這種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繭居狀態,的確可以達到部分理解。但這不代表治療師能夠以精神分析來治療繭居個案,因為社會退縮的當事人對於治療的意願不確定,要進行精神分析絕非易事。此外,從分析個人病理的角度切入,亦很難掌握社會退縮問題的全貌,由於此種病理與家庭、社會病理牽連至深,基本上只關注個人層面的精神分析,當然無法完善應付。
治療師若將繭居狀態的特異性,看作個人病理層面的問題,他對於情況的理解以及據此擬定的對策,一定僅能停留在表面的程度。甚至假使在治療之前,治療師也都認為這是個人層面的問題,就會以「因為當事者不來,根本就沒辦法治療」,合理化治療師不進行治療的正當性,那麼更於事無補了。繭居問題的肇因雖是個人病理,但其罹病過程一定會將家人牽扯進來,事態因此越趨複雜,時間拖長,病理性也逐漸加深。更重要的是,這些情況或許也反映了日本的社會性病理。

如同前述,比較各國相關案例時曾提及,繭居案例絕對不僅存在於日本,但是日本的繭居案例,具有非常獨特的歷程,而此歷程的特殊性在在反映了我們社會、文化上的情況。「社會退縮」問題的本質超越了患者個人病理,社會精神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對於社會退縮也應該重視。由這點來看,除了個人所接受的精神治療之外,形形色色的個案工作與透過家人進行的介入性治療,也相當有意義。因此,在本書中描述各種對策時,相較於「如何治療當事者本人」,我會更著重在「如何有效地進行介入性治療」。

人際關係的惡性循環

就如前述,對繭居個案來說,足不出戶的行為本身會形成創傷經驗,亦即,繭居期間越長,創傷越嚴重,會更強化繭居行為,導致一個惡性循環。通常的身體疾病在發病時,免疫系統等各種身體的自然治癒能力會開始啟動,若是情況順利,即能逐漸康復。但是繭居狀態,其病狀自身會強化病狀,然後導致患者身陷病狀,在病態中形成新的穩定平衡,理由何在呢?

原因之一是,導致「社會退縮」的成因是複合性的。神戶大學名譽教授中井久夫指出,若是單純心理因素所引發的精神疾患,多半藉由單純的歷程就能逐漸改善。相反地,這些歷程拖長、複雜化的疾患,起因大多不只一項,有各種複合性因素牽連其中,經常成為治療的阻礙。舉例來說,「霸凌」的創傷經驗,影響多半會綿延很久,原因是「霸凌」行為通常長期持續發生,形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創傷經驗,導致更多後續發展,造成社會退縮的原因,其連鎖效應也絕非單純。關於這點,就如同後文中即將描述的,這個情況過於錯縱複雜,以致連「原因―結果」關係圖都派不上用場。但是,單單說它因為情況複雜就引發惡性循環,也無法清楚說明具體事態,接下來我會用更加淺顯易懂的,近似關係圖的概念來作整理。

徹底探究社會退縮問題之後,我發現可以將它當成人際關係的問題。其複數成因,可以針對與人際關係的關聯,分成三個方面來探討,分別是:ぇ個人、え家庭、ぉ社會。

我認為,處於繭居狀態的個案,可能是因為在這所有方面,生成了某種惡性循環而導致繭居長期化。這樣的惡性循環無論程度深淺,幾乎在所有精神障礙中都會發生。而在繭居狀態中特別顯著的是,這三方面之間,多半是處於嚴重閉鎖的狀況。

在其他精神障礙案例中,即使個人身上發生了惡性循環,有時也可藉著家人的同心協力解決問題。若是家庭關係不佳,難以透過家人的力量解決這種惡性循環時,也可能透過直接讓個人與社會接軌,在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中,達到解決問題的效果。當事人因為暫時住院,離開家人身邊,接受完整治療而康復的案例也多有所聞。不過在繭居案例中,即使好不容易因住院治療而獲得改善,若出院後家人的應對失當,也有許多個案馬上恢復繭居的原狀。

在繭居案例中,「個人與家庭」或是「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通路,經常是完全堵塞住的,因此家人的援手即是他們的救命繩索。實際上,在家人的理解與妥善應對下,重新振作起來的當事人不勝枚舉。只是,幾乎所有案例中,孩子與家人間業已生成惡性循環,使事態更趨艱難。
棘手的是,這種惡性循環彷彿一個獨立系統,如滾雪球般益發複雜,逐步惡化並達到一個新的穩定平衡。一旦問題開始以一個穩定系統的樣貌運作後,就無法輕易地利用治療來打破這種循環。

我替這個惡性循環取了一個名稱,叫做「繭居系統」,並將不斷思考該如何消除這個系統,當作自己在治療上的基本方針。當然,這種概念不過是假說,把繭居原因簡化至此,也許有些太過頭,但是我認為繭居系統的發想,正因為它單純又直接,因此分外有其意義。至少,依據這個概念,應該就能讓說明繭居狀態的各種情況,以及使擬訂治療計畫等都變得更加簡單。

個人、家庭與社會的三個系統

從圖1,可以看到我個人想法中的「健全系統」與「繭居系統」。

在「健全系統」中,三個系統在相互保有接點的情況下運作。這裡的「接點」,其含意近乎「溝通」。個人與家人透過日常對話,不自覺的在生活中影響彼此,同樣地,個人在學校或公司等場合中,也透過溝通互動,與社會的集合體相互影響。除此之外,家人也會各自在其生活與形形色色的地區活動中,擁有自己的社會人際溝通網絡,並在其中相互影響。當然這是理想中的模式,在現實生活裡,常常會出現溝通不順暢的情形,然而大部分時候,不至於完全失去此處所闡述的「接點」,也就是「溝通」的窗口。

但是,在「繭居系統」中,這種接點互相分離,失去它原有的機能。
我想應該會出現如下的反對意見:「這個圖並不合理。實際上當事人與家人經常聊天,家人也都在職場或學校中,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點,要說缺了什麼的話,缺的就是當事人本人與社會的接點而已。」但是,在這些被稱為「接點」的場合,人們達成了有效的溝通嗎?更何況,光是要當事者與家人之間擁有有效的溝通,就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根本上來說,要判斷溝通是否成立,並不能只從單方面來考量,「相互性」是不可或缺的。要是當事者對家人的話充耳不聞,只是單方面叨叨絮絮不停地訴苦,這種情況完全不能稱作「充分溝通」。令人意外地,這一點常常被忽略,但是請各位特別注意,「普通的聊天」與「溝通」,完全是兩件不同的事。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繭居系統」在各個領域是如何作用的。

不接受他人介入

首先,我們先從個人的「繭居系統」開始思考。

本書直到目前所描述的,處於社會退縮狀態的案例,多半心裡存在強烈糾結。而就像我們在本書中已見識到的,內心掙扎容易引發各種各樣的精神症狀,這些症狀,又會導致惡性循環。對人畏懼、強迫症狀或被害意念等症狀,會回過頭來再度加深當事人參與社會活動的障礙。而且,若是缺乏社會互動或良好治療,這種症狀幾乎無法自然改善。隨著症況逐漸惡化,又將迫使個案更加縮回自己的殼中,這一點可說是繭居案例最大的不幸。

此外,如同方才所敘述的,光是身陷繭居狀態,就會造成個案心裡難以磨滅的傷痕。在生理層面,他們多半會開始晝伏夜出、經常失眠,這又加速了生活作息的翻轉。就這點而言,繭居狀態近似「成癮」。「成癮」也是形形色色的惡性循環自成一個系統不停運作,促使病理加深惡化。舉例來說,酒癮患者對於喝酒會心生強烈的罪惡感,更正確的來說,正因為罪惡感太重,反而身陷酗酒泥沼無法自拔。請各位回想一下《小王子》裡,那個酒鬼的故事。

小王子問酒鬼:「你為什麼要喝酒呢?」
酒鬼回答:「因為我覺得很羞愧,所以才喝酒。」
小王子又問:「是什麼讓你感到如此羞愧呢?」
酒鬼回答:「喝酒這件事讓我覺得很羞愧。」

病態行為造成新的內心掙扎,掙扎又再度強化原來的病態行為,這個過程,正是「成癮」的特徵。而在繭居狀態中,也可以發現同樣的惡性循環模式。亦即繭居這個「負面行為」加深當事者對自己的嫌惡感,而這個自我嫌惡又引起更嚴重的繭居狀態,成為一個難以跳脫的循環。

通常能夠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正是當事人與家人或他人的連結。在現代,通常對於酗酒等成癮者的看法是,若他們想單憑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幾乎是不可能的,貝茲森(G.Bateson)以「拉自己的鞋帶想把自己舉起來」的譬喻來形容這種徒然的努力。對成癮患者來說,結合家人指導與參加互助團體的治療方式,是最一般的搭配方案。其實這也就只是與家人、或他人做連結,因為惡性循環的源頭是當事人,所以無論如何,必須藉由接受他人的介入,讓治療有所進展。這樣的「常識」,應該也能適用在社會退縮案例的治療。他們無法跳脫繭居狀態的原因,首先就是因為極度厭惡「他人的介入」,反過來說,真的下定決心與他人互動的案例,幾乎毫無例外的,都能成功回歸社會。從臨床上的事實來看,應能明白僅從個人病理的視角,終究是無法完全解決問題的。

亦即,個人病理的原因雖然形形色色,但只要問題仍屬於心因性的範疇,那麼個案陷入長期社會退縮狀態後,他們所體驗的狀態與歷程會極為類似。在此情況下,執著於最初的症狀或診斷名稱,實在難說是明智之舉,反倒應該把焦點放在「社會退縮」的系統性現象,並據此進行指導與治療的應對處理。

缺乏溝通

接著我們要來談「家庭系統」(圖2)。擁有繭居案例的家庭,其實也身陷惡性循環。首先是孩子開始足不出戶,而此狀態長期持續之後,家人間的不安與焦躁感逐漸高漲,內心憂慮的家人,不免想盡各種辦法,來刺激當事者有所作為,他們經常會義正詞嚴地說教,或用半是斥責的言語激勵他。不過,這些外在刺激對當事人來說,只是加重他們的壓力與焦慮,並不會促成改變。家人越是想方設法刺激他們,反而越會加深孩子的繭居狀態,該結果又導致家人更加焦慮不安,並因此受到憂慮的驅使,即使明白只是白費力氣,卻依舊無法克制地不停重複刺激孩子。

讀者已經看到了,造成上述惡性循環的原因就是「缺乏溝通」。家人單方面給予刺激,只是單向的輸出,並不能稱為「溝通」。孩子完全無法接收到家人想表達的含意,他們只感受到家人拋出的不安、不滿與焦躁,並因此被逼到無處可逃的角落。

然而,繭居行為本身顯然也隱含著某種訊息,若能在初始階段就成功解讀並接收,情況便可能獲得改善。此外,即使是病狀時間拉長,如果有人能夠同理當事人的心情,應該可以防止惡性循環發生。但是,要接收能對方想表達的訊息,或同理對方的感受,都必須在家人之間具有深度溝通的前提下,才可能發生。而且,只有這種深度溝通,才有足夠的力量遏止家庭中的惡性循環。

家庭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分離

那麼,關於「社會系統」的情況又是如何呢?剛剛曾說過,在「繭居系統」中,三個系統相互完全背離。但是,「至少家人會因為工作等因素,而和社會有所互動吧」,這樣的異議值得討論一下。

在此我稍作解釋,我所強調的三個系統之間的背離,是指針對「繭居」問題,系統彼此之間失去接點的意思。是的,即使家人表面上在一般社交生活中表現得中規中矩,但對於自家孩子的繭居狀態,經常是抱持封閉的態度。亦即因為他們在意別人的觀感,意圖隱藏家中情況,通常不找任何人商量,想私下悄悄解決。家人「獨自煩惱」,常常大幅延緩解決青春期問題的時機。我之所以特別強調家庭與社會系統的背離,正是因為家人傾向「獨自煩惱」。

一旦習於將問題深埋心底,「家庭系統」就會與「社會系統」逐漸背離,而且不僅是背離,家庭跟社會之間更因此經常發生與在「家庭系統」內部相同的惡性循環。也就是說,來自「社會」的壓力促使家庭更形孤立,正因為過度在意「外在形象」,家人失去了接受治療或諮詢的機會,而這個情況,又會再回頭來強化「獨自煩惱」的想法與無助感,也可以說,這是家庭從社會中縮回自己的繭居狀態。而我認為,這種「因為雙親想法而使案例無法獲得外界協助」的狀態,最能表現出日本特有的民族性。「美國型」的繭居族是全家人一起徹底躲開人群、脫離社會,但日本家庭不一樣,他們內心仍然渴望與社會接軌,或說正因為他們仍抱著這種渴望,不得已只好將煩憂往心底吞。(譯注:因為日本人害怕被人看見自己不美好的一面,就會被討厭或排斥,所以更加無法開口求援。)這樣的結構,會造成內心糾葛無處可解而不斷拖長,因而更加強化「繭居系統」。

那麼,這種「繭居系統」,要如何才能往機能健全化的方向調整呢?關於這點,會在接下來的「實踐篇」中詳細探討。

 
 

【趨勢經典|拒學與繭居,是時代的象徵】《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社会的チわアパベ: 終マヘスゆ思春期)→http://goo.gl/RJ9oA3齋藤環☉著 徐欣怡☉譯「如果這是一個晚熟的時代,拒學與繭居,就...

心靈工坊文化貼上了 2016年2月24日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