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春季書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心靈的相遇:精神分析中的相互歷程》

《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

《現象學十四講》

《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關係性革命:趨向二人心理學的典範轉移》

《現象學的力量:精神分析與存在哲學的深度反思》

The Power of Phenomenology: Psycho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作者:羅伯.史托羅洛 Robert D. Stolorow、喬治.艾特伍 George E. Atwood
譯者:翁士恆、葉秉憲
書系:Psychotherapy 069
定價:480 元
頁數:232 頁
出版日期:2023 年 08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3081
 
特別推薦:汪文聖、紀金慶、徐鈞、張凱理、彭仁郁、彭榮邦
 
推薦序| 情感現象學作為臨床心理學
書序作者:汪文聖/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退休暨兼任教授

這本書很深入且豐富地將實務的精神分析和理論的現象學連結在一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兩位作者在上大學前都涉獵了哲學,也著迷於哲學,且都在進入醫學院後,因對生理學、解剖學不感興趣,而轉向臨床心理學。作為心理治療師的他們都曾經歷童年時期的創傷與剝奪:一位是自己曾扮演照顧憂鬱與受心理困擾的父母的角色,另一位則曾扮演因失去摯愛的父母並透過模仿父母來修復破碎聯繫的角色。他們也先後在晚年階段經歷到喪妻、喪女,或愛妻重病的悲劇性失落情緒。他們這麽地休戚與共、又有著共同的研究興趣,且在長久友誼與彼此陪伴之下,一起對於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以驅力的動機至上原則與二元論的形上學為基礎——進行批判,進而走向臨床理論。他們也一致將他們共同的努力與臨床理論定位為情感現象學,同時將自己所切身感受的悲劇納入其內,並視情感經驗為依存於生存脈絡而只具有限、短暫、變動不居的特性。

本書除了將後設心理學,以及將建立於後設心理學、以DSM來診斷精神疾病歸為由笛卡兒所開展的形上學二元論外,兩位作者也從而理解到醫療診斷的術語其實嵌入在笛卡兒式的客觀化世界觀之中,並將DSM對於症狀的分類歸為維根斯坦所觀察到的現象,亦即人們往往在「知覺本質的錯覺」之下,以一個字詞來意指一系列具有「家族相似性」的項目,而這個堅實字詞所具有的固定意涵與普世意義,卻是基於企圖遠離變動不居、常致人於焦慮的感知而營造出的「形上學幻覺」。又,本書進而指出,後設心理學以心物二元的形上學為預設,忽略了臨床心理學所重視的脈絡性,即心理的情感必須在與周遭世界的脈絡中呈現出來;作者將脈絡化首先歸為胡賽爾現象學探索的「意識經驗在得以形成反思前的、具組織性的描述」,但鑑於精神分析的基礎,現象學家就「想要找到可以說清楚個人經驗世界如何在無意識中組織起來的原則」。而針對脈絡化,本書更以胡賽爾現象學的「互為主體性」為依據,並擴展到「病人與分析師之間各具相異組織的主體世界的互動」,進而延伸至臨床現象,包括精神症狀、夢境、阻抗、移情等等被理解為互為主體的脈絡所構成的各種型態。

由於本書特別強調在生存脈絡中呈現的情感體驗,故海德格之強調「此在」的「在世存有」的現象學就成了這思想背後的重要支柱,「為精神分析現象學脈絡論提供了穩固的哲學基礎」。值得注意的更是,書中借用馬修.拉特克利夫(Matthew Ratcliffe)從海德格的「可能性」概念去關注「可能性」樣態的喪失或消逝,但對於他曾將「存在性希望」的失落連接到DSM所歸為「憂鬱症」的診斷類別,本書卻也抱持著些許疑慮。

作者提到受到海德格影響的精神分析家賓斯萬格和博斯,並提及由於他們或是將海德格已做好的存在分析應用到臨床與治療的處境,或是欲藉之解除非人性化的因果—機轉假設,但皆僅循著一種「由上而下」的歷程,而不能使精神分析往情感現象學的方向去轉變。故本書採取的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歷程,因真正的臨床心理學是從病人與分析師本來各具的「在世存有」之間互動——這是在前意識意向性的或無意識的階段——組織起來所構成的心理現象。

作為臨床心理治療師,兩位作者將情感現象學理論體現在一些臨床實務中,這主要顯示在第二、三章所舉出的實例。這些體現與實例不但開啟了本書的理論闡釋,也可讓讀者回過頭來去驗證理論。例如宣稱與耶穌性交而據DSM被診斷為妄想型思覺失調的葛瑞絲,是由於父親自殺、母親憂鬱,於是她自己在祈禱中與耶穌建立了特殊的關係。她以為可將此關係中神聖的愛傳遞與填補自身與他人處於悲劇中的空虛;且她雖將此關係作為一種使命,卻在當中浮現了性慾的念頭。面對此個案的喬治.艾特伍被當時的督導建議在她的世界裡建立起一個具體的身體性存在,以維持對她的影響力、促進她穩定現實感的關係形式,並藉由愛領她走向復原,但其中艾特伍也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圖像有著類似的過去,他也重回到那個悲傷的過去。這個案例應證了病人與分析師之間各自世界的互動脈絡化構成了情感現象的型態。

在以上所勾勒的全書大意之餘,我們見到作者旁涉了許多哲學家與精神分析家,讓本書的問題性延伸開來許多,這尤其針對「形上學幻覺」的批評方面,其中包括提到狄爾泰認為:形上學的幻覺是將人類生命無法承受的脆弱與短暫化為持續性與永恆性;本書亦指出形上學幻想的起源問題激發了呂格爾的哲學思考,同時強調漢娜.鄂蘭對極權主義的研究是揭發形上學幻想的另一版本……。惟本書雖然深受海德格對傳統本體論概念「解構」的啟發,卻批評海德格晚期轉向形上學實在性,這歸於他在接受納粹思想與視野之下,產生了對於「存有自身」的夢想;本書也不乏對於美國現況的評論,作者以美國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為例,批判美國透過九一一,將安全與不可侵犯的集體幻想復活在對於世界恐怖主義的宣戰上面。

我們續發覺,作者重視作為現象學脈絡論前身的尼采,同時也循著尼采的「透視主義」、循著以交流對話與視域融合為思想核心的高達美、循著以語言是對於世界的建構,而非僅指涉世界中已被形塑的客體的泰勒進行反思與辯論……。本書涵蓋之廣,讓讀者能以豐厚的視野去理解現象學精神分析建立於「由下而上」的情感體驗脈絡化之中。

汪文聖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退休暨兼任教授
寫於2023年六月十日於政大達賢圖書館學人研究室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