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心靈的相遇:精神分析中的相互歷程》

《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

《現象學十四講》

《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關係性革命:趨向二人心理學的典範轉移》

《現象學的力量:精神分析與存在哲學的深度反思》

The Power of Phenomenology: Psycho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作者:羅伯.史托羅洛 Robert D. Stolorow、喬治.艾特伍 George E. Atwood
譯者:翁士恆、葉秉憲
書系:Psychotherapy 069
定價:480 元
頁數:232 頁
出版日期:2023 年 08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3081
 
特別推薦:汪文聖、紀金慶、徐鈞、張凱理、彭仁郁、彭榮邦
 
審閱序| 倫理療癒——現象學的同頻共感
書序作者:李維倫/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兩年多前在一次線上會議與史托羅洛博士討論本書時,我曾直接詢問他的意圖是否是以存在現象學來理解與改寫精神分析的洞見,他說這正是他的用意。在這樣的一條路上,本書可說是兩位作者長期探索的集大成之作,讓我們可以對作者倡議的精神分析現象學(psychoanalytic phenomenology)有一個整體的理解。

對兩位作者來說,雖然精神分析洞察到創傷與受苦的心理經驗源自一個人早年失落的、忽視的、冷漠的甚至是虐待性的成長過程,但卻在笛卡兒心物二元論的影響下,將種種令人困擾的情緒樣態視為內在心靈的病徵。因此,所謂的現象學改寫,其根本就在於「讓精神分析思考從驅力作為根本動機轉向情感作為根本動機,從而使精神分析朝向現象學脈絡論並聚焦在互為主體系統的動態運作」(第四章)。這就是從心靈與世界的二元分立,轉向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的存在整體性。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作者的如此主張,並不是來自純哲學思辨,而是根源於其臨床經驗。對他們來說,海德格的存在現象學不但為其臨床經驗提供了相應的存有論基礎,他在《存有與時間》(註1:Heidegger, M. (1927). Being and Time, trans. J. Macquarrie and E.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e, 1962.)中的存在分析更給出了人之經驗形成的構成性結構,支持了他們對人類極端受苦經驗的探究。

上述的臨床思考工作讓作者獲得了這樣的理解:所有的情緒痛苦都是鑲嵌在互為主體的人際脈絡中,而這正共鳴於台灣現象學心理學學者在台灣本土心理療癒現象中的發現:受苦總是倫理的受苦;意即心理苦痛的根本在於人無法在周遭的人情理路中獲得通暢的連結(註2:余德慧、李維倫、林耀盛、余安邦、陳淑惠、許敏桃、謝碧玲、石世明(2004)。〈倫理療癒作為建構臨床心理學本土化的起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期,253-325。)。如此一來,「心理治療做為受苦者的療癒,其本質也就顯現為受苦者得以安身立命的再倫理化(re-ordering)的行動」(註3:李維倫(2004)。〈作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本土心理學研究》,22期,359-420。頁363。),也就是本書中所描述的「關係之家」(relational home)的獲得。

現象學思考的特點之一就是對實在論形上學保持距離,也就是不將自我、心智、情緒以及心理病理等經驗實際化(reify)為某種實體般的存在。本書從第六章到第九章都關注在語言如何將我們的經驗逐步推向實體化的幻覺,以及人們如何渴望著實體化的形上學保證,以對抗生命無可避免的有限性與短暫性。不過,這樣的形上學衝動與實體幻覺信仰卻讓情緒受苦者陷入物化的深淵。

這一部分的論述除了提醒讀者也是作者的自我提醒,比笛卡兒主義更根本的是人類對存在不安的逃避,因此要脫離心物二元實在論遠比想像中的困難。作者的自我反省是:把構成性的互為主體脈絡(constitutive intersubjective context)視為人類經驗的必然來源時,是否已經把自己的觀點放大成為普遍性的形上真理?我認為,這個問題其實是對人類本源之探問與言說所必然會碰到的,是一個詮釋學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建議讀者可以在閱讀之餘與作者對話,提出自己的思考。雖然在第八章作者曾引佛教偈語:「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常態就是無常」,來嘗試回答這個詰難,但並沒有充分展開。或許讀者可以就佛教經典《大乘起信論》中的「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來回應這個本源思考的問題。

本書包含了許多心理治療的臨床描述與討論,顯示出存在現象學心理治療的深刻作為以及治療師的承諾與承擔,值得讀者細細品嚐。在我看來,很多投入心理治療工作的人並沒有體會到心理治療師的責任、承擔與承諾。我因此建議所有已經在,或考慮投身心理治療領域的讀者可以用這本書來對照自己所知的心理治療工作,並明白治療師這項志業的要求與承諾。

雖然我完全認同治療中與病人同頻共感(attunement)之「情緒棲居」(emotional dwelling)的核心重要性,但我倒不完全同意本書所說的「必定見血」。其實書中就有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第二章中所記載的,作者之一艾特伍的博士後臨床督導奧斯汀・戴斯・勞瑞爾(Austin Des Lauriers)所給予的治療理解與作法。當我讀到艾特伍描述這位督導忽視病人所有的妄想而要他去讚美病人的球鞋,跟她一起梳頭時,我不禁笑了出來!這完全顯示了戴斯・勞瑞爾在現象學上的素養以及對治療現場的深刻理解!經驗發生之處不只在病人的發展脈絡,也在治療現場的當下,而存在現象學取向的心理治療可以善用所有可能性來促發生命經驗的流動。(註4:請讀者參見:李維倫(2022)。《存在催眠治療》。台北市:心靈工坊。)

本書奠基於作者深厚的精神分析與現象學臨床經驗,其主張之情緒痛苦的互為主體系統脈絡鑲嵌性(the contextual embeddedness in intersubjective-systems),卻正好相應了台灣學界「倫理療癒」的見解。這不但顯示了國內外現象學心理治療學界的同頻共感,也讓讀者有機會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跟國內學者的治療論述相互參照,增添一種對比與對話的樂趣。

李維倫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美國杜肯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著有《存在催眠治療》一書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