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塗鴉與夢境》

《二度崩潰的男人:一則精神分析的片斷》

《遊戲與現實》

《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

《溫尼考特這個人》

《溫尼考特的語言:通往核心概念的23個關鍵字》

The Language of Winnicott: A Dictionary of Winnicott
 
作者:珍.亞伯蘭(Jan Abram)
譯者:周仁宇、周佳音
書系:Psychotherapy 072
定價:1000 元
頁數:672 頁
出版日期:2023 年 12 月 20 日
ISBN:9789863573449
 
 
引言

唐諾.溫尼考特的作品む1896-1971め

唐諾.溫尼考特是一位小兒科醫師和精神分析師,他的作品涵蓋理論論文、評論、期刊文章與書信。他最早的出版物《童年疾病的臨床記錄》(Clinical Notes on Disorders of Childhood)(1931a)是給小兒科醫師的執業者輔助系列叢書(Practitioner's Aid Series)之一。當溫尼考特出版此書時,他已經當了七年的小兒科醫師,同時在倫敦的精神分析學院接受精神分析師訓練。也就是說,除了全職的小兒科醫師工作外,他還接受詹姆斯.史崔齊(James Strachey)的分析,也開始在精神分析中治療成人患者。因此,他的第一本著作雖是為小兒科醫師而寫,讀者們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對他與兒童和家屬工作的影響。在他第一本著作的序裡,溫尼考特說:「我愈來愈能享受對情緒因子的檢視,這要間接感謝佛洛伊德教授。」之後,在引言中,他說:

在找出可以駕馭多少本能衝動而不與理想發生衝突的艱鉅任務中,孩子需要朋友。合適的友誼是那些在學校與周圍環境裡形成的。醫師或許也包括在這個環境裡,而他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某種專業的友誼。
[《童年疾病的臨床記錄》,第5-6頁]

這些話傳達了溫尼考特在他隨後所有著作中所傳達的精華——對於人類需要可靠關係的感知力。溫尼考特(在兒童和成人以及理論和實務上)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之貢獻的主要特點正是這個對於個體需要可信賴的母親卅他人卅環境的態度。溫尼考特於1934年獲得成人分析師資格,並於次年成為英國精神分析學院第一位男性兒童分析師。從那時起,一直到三十年後他從小兒科醫師退休,他一直身兼小兒科醫師和私人執業的兒童及成人精神分析師。因此,他做為小兒科醫師與家庭和孩子的工作,以及做為精神分析師的臨床實務,共同型塑了他在精神分析理論發展中的主要貢獻。我們也要記得,他接受個人分析的經驗——先和詹姆斯.史崔齊,再和瓊.里維埃(Joan Riviere)——對他的理論發展也極為重要。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寫下了這兩場不同的分析對他的影響(Winnicott, 1965v [1962]; 1989f[1967])。

接下來的兩個著作《了解妳的寶寶》(Getting to Know your Baby)(由海曼 [Heinemann] 出版社於1945年出版)以及《尋常奉獻的母親與她的寶寶》(The Ordinary Devoted Mother and Her Baby)(英國國家廣播電台出版品)是在1940至1950年間給父母的廣播演說稿。這兩本已經絕版的書在1957年被集結成《兒童與家庭》(The Child and the Family)一書,由塔維斯托克出版社出版。另一本與其成對的書《兒童與外在世界》(The Child and the Outside World)也在同一年出版,其中所有論文皆以父母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與較大孩子工作的專業人員為對象。在1964年,這四冊書當中的大部分論文被集結成《兒童、家庭與外在世界》(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這本書在1960年代是所有年輕家庭的暢銷書,亦是教師訓練、社會工作、兒童照料課程閱讀清單裡的推薦讀物。

溫尼考特的第一篇重要精神分析論文是他在1935年向英國精神分析學會報告的〈躁症防衛〉(”The Manic Defence”)。 這是他對精神分析同僚們發表的眾多論文當中的第一篇。這些論文與其他寫給兒童工作專業人員的論文於1958年被一起收錄在由塔維斯托克出版社出版的《從小兒醫學邁向精神分析論文集》(Through Paediatrics to Psychoanalysis)裡。此書已成為重要著作。與其成對的論文集《成熟歷程與促進的環境》(The Maturational Proces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於1965年出版,當中集結的論文大部分是寫給精神分析師的。同一年,另一本溫尼考特論文集(其中大部分論文在1950到1964年間發表於各期刊)則由塔維斯托克出版社出版。《家庭與個體發展》(The Family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是廣播以及給家庭及兒童實務工作者之課程內容的集結。

此時,溫尼考特仍在國內外教學、督導、授課,在1971年過世之前仍有兩部作品集正在準備出版。在他最為人熟知的著作《遊戲與現實》 (Playing and Reality)裡,溫尼考特探索了與他的過渡現象概念相關的各個主題。他在1951年的論文〈過渡客體與過渡現象〉(“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1953c [1951])中首度建立起這個概念。相對地,《塗鴉與夢境》(Therapeutic Consultations in Child Psychiatry) 則是溫尼考特做為兒童精神科醫師的案例報告集。此書說明了他如何在臨床上運用精神分析思考,用最少的介入 來促進兒童或青少年的發展。其中的許多案例說明了溫尼考特在診斷會談中如何運用塗鴉遊戲。(見「塗鴉遊戲」)

溫尼考特過世時,留下許多尚未出版的論文、信件以及臨床筆記。他的遺孀克萊兒.溫尼考特(一位社工師和精神分析師)在1977年成立了溫尼考特出版委員會 [3],以出版這些為數眾多的作品為目標。此後二十年間,編者們完成了另外九冊溫尼考特的論文集(Davis, 1987)。除此之外,溫尼考特的書信精選集在1987年出版。到目前為止,總共有二十二本溫尼考特的作品出版(見溫尼考特出版品完整列表)。前五本雖然已經絕版,但其中大部分的論文被重印在1964年出版的《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1964a)當中。

克萊兒.溫尼考特這項計畫的主要目標是出版所有未出版的作品,而這大部分已經達成。然而,不論有多少討論溫尼考特的新書(包括本書)出版,在《溫尼考特精神分析作品集》(The Collected Psychoanalytic Works of D. W. Winnicott)出版之前,人們都無法充分認識到溫尼考特對兒童健康與精神分析的貢獻。這部作品集預計至少包含十二冊,其作品將以從1919到1971年的編年體展現。全集將納入用語索引,以及一些最近才在檔案裡被發現的未出版作品(大多是短篇論文或信件)。主要的完整書目將採用克努德.鍾曼德編製的書目,每一個新作品加入時,書目都會增編。這個由溫尼考特信託基金會贊助的《作品集》計畫從1998年開始展開,至今仍在進行當中。

溫尼考特的理論模組

在其他地方,我主張過溫尼考特的作品可被切分為奠基期以及其後的三個階段,其中每個階段都有一個重大的理論進展。(參照Abram, 2007)

• 基礎 1919-1934
• 第一期 1935-1944 沒有寶寶這種東西
• 第二期 1945-1960 過渡客體
• 第三期 1960-1971 客體使用

即將出版的《溫尼考特精神分析作品集》將更詳細地闡述溫尼考特思考的演進及其各個階段。然而,在這本字典裡,焦點將放在型塑理論模組的關鍵(組成)概念上。

人類天性:溫尼考特的參照架構

對於人類狀態(human condition)以及身為主體的意義為何的關注,貫穿溫尼考特的所有作品。從非常早期開始,他的所有提問就全是關於生命的意義,以及這意義當中的什麼讓生命值得去活。他在作品中逐漸把精神分析牢牢放進人類天性(human nature)的框架裡(參照Abram, 2000引用Green, 1996)。從溫尼考特小兒科工作日常的觀察來看,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許多啟發他的作品都言之成理,尤其是她對寶寶身體主觀經驗的關注,以及她對早期伊底帕斯群集(early oedipal constellation)的觀察。不過,他從一開始就強調:個體的情緒發展永遠與母親卅他人相關。因此至關重要地,寶寶發展的成敗關鍵取決於母親卅他人的貢獻,取決於她協調嬰兒通過各個依賴階段的方式。溫尼考特作品的特點便是這種對主體卅客體關係的強調。他以佛洛伊德為基礎與克萊恩對話(通常意見不合),啟動了精神分析思想裡真正的典範轉移。

溫尼考特作品的模組以一個主要概念為軸心:自體感(sense of self)的核心地位。這個概念存在於所有其他概念之中,而人際(主體之間)環境對此概念至為重要。構成這個模組的三個主要觀念是:父母—嬰兒關係、過渡現象、以及原初心靈創造力,此三者分別支撐他理論發展的一個主要階段。

父母—嬰兒關係(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溫尼考特對於「沒有寶寶這種東西」(“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baby”) 的領悟意味著:他的理論將永遠不再忽略嬰兒對客體的依賴;他始終堅持:由於寶寶的依賴狀態,母親卅他人的態度會渲染寶寶的內在世界並衝擊他的情緒發展。雖然他與梅蘭妮.克萊恩的工作或許幫他聚焦在新生嬰兒與發展中孩子的內在世界上,但他後來覺得,克萊恩對佛洛伊德思想的發展並未充分考量母親卅他人以及她在面對嬰兒時的主觀心智狀態(Winnicott, 1965v [1962])。他無法忽略小兒科日常的實務經驗,那經驗似乎揭露了寶寶的情緒發展與母親的情緒照料之間的交互關係。在與克萊恩以及克萊恩學派的對話中,溫尼考特鍛造自己的理論,他愈來愈強調環境的重要性,強調環境在心靈與生理上的質地如何影響並型塑主體的心靈。]
1950年代早期,溫尼考特開始用「環境—個體設置(environment-individual set-up)」來強調世界當中真實客體(母親卅他人)的力量與責任,以及她的主觀心智狀態如何衝擊新生嬰兒的情緒發展。他在〈在健康與危機中供應孩子〉(“Providing for the Child in Health and Crisis”)(1965x [1962])這篇論文裡發展這個主題,清楚描繪寶寶的年齡與環境失敗之間的關聯,並說明為何失敗發生得愈早,精神疾病就愈嚴重。主體的自體感便以這樣的方式受環境卅客體對寶寶需求卅依頼狀態的適應所型塑。

原初心靈創造力

原初心靈創造力(primary psychic creativity)是溫尼考特的概念,強調母親卅環境如何照料寶寶內在的生物需求。這種透過母親的情緒反應對嬰兒生物需求(在生命極早階段,與情緒需求無法區分)的照料 (attending)構成了溫尼考特在《人類天性》(Human Nature)(1988 [1954])一書當中所描述的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the theoretical first feed)。

在真實生活中,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是許多早期餵食經驗的總合。在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之後,寶寶就開始有了可以用來創造(create)的材料。
む《人類天性》,1954,106頁め

對溫尼考特而言,寶寶帶著充滿創造力的潛能 (creative potential)出生到這個世界上。這個遺傳傾向(inherited tendency)(基於身體需求以及成長衝動的天生體質)與身體之內的感官以及寶寶的絕對依賴(absolute dependence)狀態有密切關聯。母親認出寶寶痛苦的能力讓她能夠回應他的需求——也就是提供乳房。 母親與嬰兒之間的第一次接觸是寶寶逐漸建立起的全能錯覺(illusion of omnipotence)的開端。這個全能錯覺是寶寶經驗到他的需求(飢餓)創造了乳房(食物)。溫尼考特認為這是構成一切未來發展之基礎的關鍵時刻。母親適應寶寶需求的能力促進了全能錯覺。這是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

至少,在我們知道更多之前,我必須假定存在著充滿創造力的潛能,並假定在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那一刻,寶寶有自己的貢獻能夠提供。如果母親適應得夠好,寶寶會假定:乳頭與乳汁由需求引發的姿態(gesture)所產生,由乘著本能張力浪潮波峰而來的想法所導致。
む《人類天性》,110頁め

本能張力的浪潮(就是飢餓)必須與母親對寶寶需求的適應(深度認同)相遇。若時機夠好,寶寶的本能張力就會被釋放,於是他開始領悟到他的飢餓可以被他做的某件事滿足:「我哭,食物就來了。」嬰兒的行動不只是滿足飢餓(像佛洛伊德描寫的本能那樣),更關鍵的是,它給了寶寶創造客體的錯覺:「我哭,食物就來了,因為我用我的需求卅哭泣讓它到來。」就是這個全能錯覺使得寶寶有能力區分我與非我。溫尼考特(1967c)用以下的話來闡述自體感從全能錯覺當中發展出來的順序:

當我看(look)時我被看見(seen),因此我存在(exist)。
現在我承受得起去看(look)並且看見(see)。
現在我充滿創造力地看,而我所統整感受到(apperceive)的事物我也感知到(perceive)。
事實上,我小心地不要看見(see)不在那裡要被看見的東西(除非我累了)。

む〈母親與家庭在兒童發展中的鏡映角色〉
(“Mirror-Role of Mother and Family in Child Development”),114頁め

因此,新生寶寶擁有創造客體的潛能 ,而為了將這個潛能發展成能力(capacity),母親必須能夠認同寶寶的絕對依賴狀態。溫尼考特把這個認同的特殊質地(particular quality) 稱為「原初母性專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不夠好的母親迫使寶寶找方法保護自己短暫出現的全能錯覺,而主體保護自己的方法是變得順服於環境的(不當)要求。在他1960年的論文〈就真我和假我而言的自我扭曲〉(“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當中,溫尼考特說明虛假順服自體的發展,如何以寶寶的需求(保護位於真我的原初心靈創造力)為基礎。

若母親要提供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她就必須能夠在新生寶寶對她的無情需求(ruthless need)下存活(survive)。早期,溫尼考特把這個無情特質(ruthlessness)稱為原初攻擊(primary aggression),但在後來的作品中,他以必然的客體毀壞(destruction)來描述,並探討夠好的外在客體如何在寶寶的原始襲擊卅需求(primitive attack/need)下存活。這是在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所發生之事的另一面,與寶寶的興奮狀態以及母親認同寶寶之溝通的能力有關。夠好的母親存活下來,沒被寶寶強烈的本能張力展現所淹沒,,並且透過共感關注(empathic attention)努力查明及理解,因而能忍受寶寶的激動狀態。無法忍受這個尋常要求的母親經常覺得受到寶寶襲擊,甚至被她因為難以忍受而投射到寶寶身上的感覺所迫害,這就是沒有存活下來的母親。 不論她多麼想好好對待她的嬰兒,她其實都會辜負她的寶寶,並損害他發展中的自體感。

過渡現象

透過他對嬰兒早期困境的觀察和理解,溫尼考特提出一個理論,說明在邁向象徵能力的過程裡,寶寶內在日新月異的經驗和旅程。 他便是在此以佛洛伊德的性感區域與階段(erotogenic zones and stages)理論為基礎,闡述早期自體性欲(autoerotic)衝動(例如吸吮拇指)與特殊客體(例如玩偶或泰迪熊)浮現之間的關係。溫尼考特稱這個特別的客體為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在他看來,過渡客體是過渡現象及運作(transitional phenomena and functioning)這種中間階段(intermediate stage)的顯著標記,在這個階段,寶寶在夠好的母性照料(maternal care)協助下,區分內在與外在世界。但他若要充分達成這點,真實的客體卅環境卅母親就得適應他的真實需求,以讓他建立起一種真實世界可以提供什麼的感覺。本質上,區分內與外(我與非我)的歷程是從感官的即時性(sensory immediacy)往象徵覺察(symbolic awareness)邁進的旅程。溫尼考特詳細說明這個歷程的各個階段,並描述它如何在寶寶玩的能力(ability to play)當中累積。

這個中間區域(intermediate area)既非內在也非外在,並且界於結合與分離之間;充滿創造力的玩(creative play)的能力便是透過這個中間區域的成功協調而產生。後來,在《遊戲與現實》(1971a)中,溫尼考特進一步闡述過渡經驗如何持續到成年生活並對文化經驗做出貢獻(例如享受音樂和卅或足球)。因此,他的理論不只提供了一種對人類發展的新理解,也提供了對後期精神生活一種較豐富、較少病態的描述。在這個潛在空間(potential space)裡,心智的過渡狀態可以在雙元關係(dyadic relationship)之間與之中被經驗到(見錯覺條目)。

從臨床觀點來說,這個理論也提供一個切入分析關係(一種錯覺的領域)的新路徑。因此,光是分析患者的自由聯想並詮釋無意識內容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患者錯覺(玩)的能力,因為唯有透過玩,患者才能發現自體感以及個人經驗。如果缺少這個,分析將是虛假的行動,是順服於分析師的操練。在此,分析師必須促進患者玩的能力(capacity for play):他必須等待,並給予讓這個能力得以發展出來的餘地(潛在空間),而這需要不同種類的技術。 這又是另一個例證,說明溫尼考特如何將以下兩者帶入精神分析領域:他在小兒科醫師工作中觀察到的活動,以及他自己做為精神分析患者的經驗。

自體感

如前所述,溫尼考特對人類天性和情緒發展的清晰研究組成自體感(the Sense of Self)這個包羅萬象的概念,這使溫尼考特的作品在根本上是自體的理論。他的提問關心的是:自體感由何組成,如何出現。在人生的最後十年裡,他探討這個歷程錯綜複雜的細節,以及它如何為個體經驗賦予意義。

就發展而言,自體感開始於理論上的第一次餵食,這是當寶寶先天的原初心靈創造力開始被實現(realized)的時候。但自體要到第三或第四個月大(寶寶開始能區分我與非我)時才會完全出現。能否到達這個階段,環境卅母親卅他人負有完全的責任。環境愈失敗,寶寶就愈得動員技術去保護真我(true self);接著,順服的假我(false self)就會發展出來。這種環境失敗與嚴重侵擾(impingements) 的概念有關,這種侵擾會打斷嬰兒的存有連續(continuity of being)。一個看起來還算不錯的環境對某個特定的寶寶而言未必夠好。

雖然溫尼考特不否認所有新生寶寶都有的遺傳傾向(先天生物上的)的重要性,但他把焦點放在母親卅他人認同寶寶依賴狀態的功能上。她在生理培育與情緒培育上的組合是寶寶的天性和遺傳傾向得以實現的唯一方法。在這方面,他的環境概念(受達爾文影響,並與佛洛伊德及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的思想一致)基本上指的是一種心靈的環境,在此寶寶的福祉取決於母親對寶寶的感覺,以及這些感覺如何影響她對他的反應。這個理論必然會考慮到母親當年身為寶寶時的感受,以及她從自己的母親那裡接受之抱持的質地。

對精神分析理論而言,溫尼考特討論真我和假我的作品是重要的貢獻,不只是它本身重要,也因為它在臨床上提醒分析師注意移情—反移情介質裡真實與虛假經驗的各種濃淡差異。

各個條目以及如何讀參考文獻
每個條目下都有編碼小目次,以標示與該觀念相關的各個主題。在小目次之後有對該字詞的簡短定義。

在這些條目裡,有從溫尼考特橫跨近四十年的眾多論文裡挑出來的語錄,用以追踪他的理論發展。在每則引用語錄(編按:以楷書體標示)最後,論文題目與寫作年份會被放在方括號中。在每個條目裡,所有被引用的論文都會依時序列在該條目後的參考書目中。此書目顯示三個年代:第一個年代指歷史上的寫作年份;第二個年代(粗體字)指引讀者在溫尼考特出版品(見附錄二溫尼考特的出版著作)找到該論文;而第三個年代是溫尼考特的作品表列(D. W. Winnicott Bibliography)當中指定給該論文的編碼。例如:

在本文的一則語錄之後:
む〈自我扭曲(Ego distortion)〉,1960,141頁め

在條目最後的參考書目列表中:
1960 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In: 1965b. 1965m

在附錄二的溫尼考特出版著作中:
1965b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London: Hogarth.

在溫尼考特的作品表列中:
1965m [1960] 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In: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1965b). London: Hogarth, 1965 (140-152).

提醒
一般狀況下會使用女性個體代名詞,但當提及母親與寶寶時,後者常變成「他」,這單純只是為了方便區分母親和寶寶。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