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

《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

《神話與日本人的心》

《夢與幽冥世界:神話、意象、靈魂》

《幽靈、死亡、夢境: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

《榮格心理學指南:理論、實踐與當代應用》

《融入宗教與靈性的心理諮商》

《生命轉化的技藝學》

《神聖的顯現:比較宗教、聖俗辯證,與人類永恆的企盼》

Traité d
 
作者:米爾恰•伊利亞德 Mircea Eliade
譯者:晏可佳、姚蓓琴;審閱:蔡怡佳
書系:Master 085
定價:1100 元
頁數:680 頁
出版日期:2022 年 12 月 20 日
ISBN:9789863572749
 
特別推薦:王鏡玲、楊儒賓、蔡源林、蔡怡佳
 
【導讀】神聖顯現的跨文化探索:一種閱讀伊利亞德的方式
書序作者:王鏡玲 /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羅馬尼亞裔的美國宗教史學派領導者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 1907-1986)在二十世紀中期撰寫了這本《神聖的顯現:比較宗教、聖俗辯證與人類永恆的企盼》,身為當時歐洲宗教研究的菁英,他反思二十世紀早期對宗教研究的各種社會科學理論的侷限,並反省了研究者如何跳脫原先以西方自身基督宗教文化為主體的意識形態。從當時法國神話學家喬治.杜梅齊爾(Georges Dumézil)為本書法文版所撰的序言,可以感受到伊利亞德的著作提供了當時歐美宗教學研究如何從一神論色彩、歐洲白人族群優越感的主流跳脫,逐漸另立非西方宗教為主體的跨領域宗教學門的新趨勢。

  本書的英譯版在1996年版重新出版時,導論作者為伊利亞德的學生約翰.克里弗.霍特(John Clifford Holt),他提到,伊利亞德以及他的門派在1960-1970年代之後已在美國宗教史、人類學、哲學、史學、藝術史、文學領域上產生影響力。可見伊利亞德跨領域、跨文化的宗教研究方向,逐漸成為歐美宗教研究在神話、儀式與象徵上的重要發展路線之一。在本文有限的篇幅,我想簡要地針對台灣的華文宗教研究者如何看待伊利亞德與這本宗教研究經典《神聖的顯現:比較宗教、聖俗辯證與人類永恆的企盼》的重要性,提出我的見解。

一、發展「宇宙宗教」的靈性共同體

  伊利亞德揭示了一位西方學者思索二十世紀時代靈性(spirituality)的理想。伊利亞德認為,藉由讓「他者」──非西方的宗教人(homo religiosus),尤其原始 社會、古老民族和歐洲鄉民文化(peasant culture)──在宗教信仰、神話、儀式習俗的關聯之中相互對照,能挖掘宗教人對「神聖」(the Sacred)的根源、變遷、整體性的了解,可以挽救當代西方人與「超越界」(the Transcendent)日益疏離的關係,以對抗現代「去神聖化」科技社會對存在秩序的機械化宰制,與心靈虛無化的趨勢。

  伊利亞德曾留學印度,對他來說,印度不只是一個學術研究的場域而已。曾在喜馬拉雅山修行團體待過半年的他發現,若能對印度所隱藏的奧祕加以揭露,也將同時揭示伊利亞德自身存在的奧祕。那時,伊利亞德已經將人類的精神當成一整體,印度是這整體之中他尚未發現的潛在另一半。印度的經驗讓伊利亞德洞察到如何從日常塵世當中超越,在最受苦的極限中看見解脫與逍遙。在印度的生活,也打開了伊利亞德對於鄉民文化本質的思索,藉著對中國、東南亞、前亞利安印度原住民、地中海世界、伊比利半島等等文化的涉獵,他發展出「宇宙宗教」(cosmic religion)的思想。

  對前雅利安印度原住民的靈性世界的重新發現,讓伊利亞德與自己出身的東南歐文化,特別是影響羅馬尼亞現今文化的「在地人的基礎」(autochthonous base)的古代丹閃(Dacien)文化,有所比較與綜合。他相信東南歐鄉民文化的根基,經由與希臘、羅馬、拜占庭、基督教文化的融合得以被保存迄今。他並且意識到自身的文化從被文化列強遺忘的邊陲,轉而能成為東西文化橋樑的關鍵性角色。「宇宙宗教」也成為伊利亞德對於宗教人(包括他自己)維持人與自己、與人、與天地、與自然萬物之間,各種關係的座標與安身立命的依據。

  伊利亞德經歷過兩次大戰,而在羅馬尼亞的苦難遭遇,更讓他成為流亡海外的奧德賽。因此,肯定在歷史中為了超越苦難與不幸的奮鬥,正是在他宗教史研究裡所透露出的個人理想。他拒絕那些被視為世俗的、破碎、無意義而一去不返的歷史軌跡。在生命的迷宮裡,他肯定的是人類靈性所照耀出的中心指標。上述這些對伊利亞德宗教論述的文化視域影響重大,讀者在本書中,將可以從天、日、月、水、石、大地、植物、農業、聖地、神聖時間等十種神話、儀式與民俗的範型,來掌握伊利亞德如何建構「宇宙宗教」的靈性共同體。

二、 「神聖」體驗的獨特性

  伊利亞德和二十世紀早期另一群被稱為是宗教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學者的人,如奧托(Rudolf Otto)、范德雷(G. van der Leeuw)、瓦哈(Joachim Wach)等一樣,反對只從經驗主義或功能論的本位出發,將宗教現象簡化為某種後天的人類社會或心理因素產物。他們反對只透過歸納法驗證不同宗教現象的資料是否符合某人文科學的前提,卻不考慮對所研究對象的信仰生活的親身參與。他們認為,宗教經驗自身是獨特而自成一格(sui generis)的,宗教的本質在於「宗教人」對於「神聖」的體驗。這種體驗屬於全人的,不可被分割、變成個別的學科化概念,亦即,宗教體驗必須涵蓋人的生理、心理、社會、語言等等方面。

  伊利亞德要問的是:如何去探究這種既在生活中、又與生活有所區分的神聖體驗呢?他的出發點不是將宗教視為社會、歷史進展的產物,或是個人心理活動的結果,而是探尋神聖的對象如何顯現在人的意識之中、被人所意識到,藉以找出宗教人所感受到的表象之顯現形式背後真正的力量來源是什麼。他主張回到宗教人的經驗自身,擱置之前帶有基督宗教色彩或是科學價值中立預設的研究立場,也擱置宗教作為虛假的慾望投射的批判觀點。伊利亞德認為,研究者應以宗教人的經驗為出發點,藉著宗教人所體驗的實存處境及其參與在其中普遍的結構,去理解那無法被化約的意義,把研究者與宗教人的區分再次合而為一。

三、 聖俗的對立辯證性

  聖顯或顯聖 (hierophany),從希臘文的字源來看,hiero是神聖的,phainein是顯現。Hierophany的字義如伊利亞德所言,就是神聖顯現自身。伊利亞德認為,闡釋宗教現象的關鍵在於宗教研究者必須掌握「讓神聖顯現自身」的概念。 但是,什麼是顯聖或神聖的經驗呢?從原始宗教、歐洲鄉民信仰與東方傳統宗教(泛指亞洲與中東地區)的研究,伊利亞德發現,神聖對宗教人的意義並非單指對於上帝、諸神或是靈界的信仰,而是意識到生命的來源、力量或是生命的實在(reality)、存有者(being)、意義、真理相關的觀念等。因為體驗到神聖,意味著讓人超越混沌脫序、危險事物或無意義的變動,找到生命的定向。

  那麼,問題是:如何去發現這些所謂原初的顯聖經驗呢?伊利亞德採取的方法是藉由各種聖顯範型(如象徵、神話、儀式等)的詮釋,來理解聖與俗的辯證(dialectic)過程。所謂的聖俗辯證過程,簡言之,是指神聖經由世俗之物來顯現自身,但是在顯現自己的同時,也因為顯現於世俗之物,反而因此遮蔽、隱瞞了自身。

  聖顯的媒介舉凡生物層面(飲食、交媾、繁衍)、藝術方面(舞蹈、音樂、詩、平面藝術)、職業與貿易(打獵、農業、各種營造)、科技與科學(冶金術、醫學、天文學、數學、化學)等,生活世界裡無所不在。換言之,過去將宗教經驗界定在隸屬於某一種宗教傳統的信念與儀式現象所進行的分類,對伊利亞德而言顯然是狹隘不足的。他希望打破以宗教傳統或制度作為宗教活動唯一界定範圍的認知,轉而以生活裡最根本的活動,作為「宗教的」的範圍。

  聖俗的對立辯證性包含兩方面:一方面顯聖之物可以是任何一件世間存有者;另一方面,當「這個」存有者顯現出神聖特質之際,它既參與在周遭世俗之物的存在秩序,又與它們在價值秩序上區分開來。沒有任何存有者永遠穿戴聖顯的光環,也沒有任何存有者永隔聖顯氛圍之外。

  伊利亞德認為,聖顯並非抽離於日常生活之外,而是具體鮮活地存在於我們生活世界的每個細節。至於什麼樣的事物可以成為聖顯之物,絕不是我們既有的認知分類可以完全掌握的,對於聖顯之物,我們永遠介於知與未知之間。神聖不是直接顯現自身,而是穿梭歷史,遍及自然萬物。從生物或物理層面的聖顯類型,例如本書的天、日、月、水、石、大地、植物、農業、聖地、神聖時間等十種神話、儀式與民俗的範型,莫不是神聖顯現的範圍。

  從本書的各種聖顯範型中,讀者可看到伊利亞德強調的神聖辯證的對立統一(coincidentia oppositorum)本性,例如慈悲與令人戰慄、潔淨與汙穢、創造與毀滅、光明與黑暗、雌雄同體(androgyny)等等。這些兩極對立或矛盾的宗教經驗並非來自思辨哲學的概念,而是活現在人實存生活的張力當中──人在對立的張力中尋求合一的可能性。

  聖顯永遠是辯證的,宗教人的追尋也是無盡的,因為凡有天地萬物、大化流行,就有神聖現身的可能性,有神聖現身的可能性,就有生生不息的盼望。另一方面,任何一個世間存有者皆可以是神聖的隱藏,伊利亞德認為基督宗教道成肉身(incarnation)成就神聖歷史,耶穌就是神聖以人的存在模式來顯現自己,也隱藏自己的例子。聖顯在價值上形成二元對立,一方面讓宗教人體驗到那是實實在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又對照出世俗處境的庸庸碌碌、禍福無常,耗損生命。宗教人渴望常駐「樂園」,常駐在那個原初諸神創世時完美的宇宙,彷彿身在一個孕育生命的子宮之內。宗教人總是帶有「樂園的鄉愁」,一旦沒有顯聖向他顯示聖境,他就按照宇宙的法則來尋求「中心」的再現。

四、「多元」聖顯範型共譜靈性永恆關切

  伊利亞德在本書中所使用的範型(pattern),包含了和榮格(C.G. Jung)重要概念,「原型」(archetypes),之間的相關與差異。榮格的「原型」關注在集體無意識,伊利亞德雖然和榮格都關注古老的意象(archaic images)、象徵、對立的統一。但伊利亞德講的「原型」與範型,都指向來自超越人之外的源頭,讓宗教人得以獲得啟示,並透過神話和儀式,在人類社會建立並重複著原型與範型。伊利亞德的「原型」是最初發生的諸神創世(cosmogony)的神話事件,並且成為往後宗教人重複的典範。伊利亞德將人與宇宙同一(anthropocosmic)的象徵系統整體化,引導讀者去探索被科學理性「去神聖化」之前,人與古往今來、各地宇宙自然信仰之間的靈性共同體。

  伊利亞德的聖俗辯證、聖顯與類型學的思想,預設了一個超越個別宗教傳統之外的普遍宗教本質。我們可以從本書看到他企圖站在宗教人之中與之上的理解與詮釋立場,來賦予宗教現象既獨特又普遍的象徵結構辯證性,找尋差異中的統一秩序。論及聖顯範型與象徵的關係,對伊利亞德而言,所有神聖的彰顯都具有象徵的特性。象徵作為中介,一方面指出了神聖的要素在個別歷史當中的彰顯,另一方面則將個別的宗教現象關連到普遍性的結構。象徵像是一條迂迴小徑,曲徑通幽、柳暗花明。

  以「天」的聖顯範型為例,從對自然天象變化現象中,伊利亞德發現天空所引出的是宇宙創造、宇宙主宰的聖顯意含,天本身所揭示的原初意象,帶有無限的、超越的、強有力的、不變的等等意含。一方面,「天」的聖顯範型形成了不同歷史時期出現的擬人化形象,在各種神話故事裡,「天」成為天神,擁有創造、控制、維持、保護宇宙萬物、生命與秩序的權柄。另一方面,「天」則成為形上學的宇宙與道德法則自身,觀天際穹蒼令人體認自己在浩瀚無垠的宇宙氛圍的身分,或渺小、無常,或自由自在。

  再者,在天的顯聖類型學裡出現「融合」(fusion)與「替代」(substitution)的現象,亦即隨著歷史文明的變遷,天神與其他神靈之間產生功能上的融合與替代。天神的「殊相化」(specialization)意即天神成為另一種與人們生活更接近、更具體的神靈,例如成為風暴與雨水之神,成為至高的男神、大母神的配偶,以豐沛雨水讓大地繁衍,生生不息,在此殊相化的天神,一種是作為至高無上的宇宙萬物主宰者、律法捍衛者的天神,另一種是成為大母神配偶的天神類型。

  伊利亞德還提出,面對天的「高」、「無限」,宗教人在神話與儀式去膜拜神靈,而作為人與神媒介的巫師,同樣也具有回應天的「高」與「無限」的修行之路。「高」的物理與心理現象本身,意味著接近神與迎向無限的願望。擁有巫術者,能通過儀式的天梯或飛天術而與天接近。

  再舉本書的「月」的聖顯類型來看,就「月」的盈虧變化而言,死亡不是最後的結局。「月」的象徵特色在於繁衍的能力、重生、通過蛻變(metamorphosis)達到不朽。而這種蛻變、死亡、重生的聖顯意義,讓伊利亞德將「月」與「入會禮 卅啟蒙禮」(initiation)統合在一起。月的聖顯系統,也和(1)繁衍(水、植物、女人、神話祖先);(2)週期性的再生(蛇和所有具此生命韻律的動物、入會禮後經歷死與再生的新人);(3)時間與命運(月像全能的魔法師,預測、編織眾生的命運,將不同宇宙層級的實體統合為一);(4)明暗對立的變化(滿月與新月、天上與地下、善與惡、存在與不存在)都在變與化的韻律之中。

  此外,多元聖顯範型之間的動力關係,共譜了對靈性的永恆關切,例如第81節和第145節探討石頭和中心的象徵,如何從萬物的能量顯示,到轉化為希臘神話主角的神能,再到被基督宗教轉化為神與人的契約。又例如第九章農業與豐產崇拜所提到,在歐洲土地的豐產、性能量和婦女生理的神祕聯繫。透過女性裸身的播種,來展示性能量與繁衍的生殖力。這些一方面詮釋基督宗教和歐洲在地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與象徵,如何歷經時間變遷的轉化,成為「宇宙」層面的靈性共同體;另一方面,也呈現了不同區域文化所展示的聖顯,如何影響宗教制度、政治權力的建立與更動。這些對於進入工業社會、資訊時代的台灣,多元宗教、多元族群之間靈性上的差異、衝突與共通處,都提供了進入機械化、疏離大自然和農漁牧獵的社會的心靈一個跨越傳統與現代的靈性智慧與反思。

五、「自我」宛如「他者」的宗教探索

  伊利亞德在1930年代的瑜珈修行研究中,就已經提出要藉由「他者」──非西方的宗教人,來追尋宗教人對「神聖」整體性的想法。「作為非西方的「他者」,我們(華文讀者)在閱讀時,也產生了和伊利亞德對話的跨文化主體互動。伊利亞德提出,非西方的宗教心靈是當代西方宗教文明所遺忘或隱藏的另一半,他並透過聖顯範型之間互相關聯的動力關係,提醒讀者不同宗教之間是不分價值高下的。

  這些環環相扣的跨時空聖顯類型,經過了六、七十年以上的時代嬗遞,對於有著豐富多樣的在地傳統與外來宗教並存的台灣社會,具有鏡面折射般的啟發性。面對台灣的泛靈信仰、多神信仰、一神信仰、宗教融合與新興靈性運動等諸多新時代「神聖」探索的現況,本書提供了貌似百科全書,卻站在宗教人立場,以非基督宗教中心的靈性共同體的視角來切入導覽。

  除了多元宗教的靈性探索交流,伊利亞德的著作自1970年代以來在台灣基督宗教神學研究圈,也常做為宗教對話的媒介,例如董芳苑以伊利亞德聖顯類型來詮釋八卦牌現象。從台灣民間信仰與基督宗教對話的重要神學對話,到最近基督宗教與原住民神話象徵的對話,伊利亞德仍是重要理論媒介之一。
台灣1980年代基督宗教神學院,和當時剛成立的宗教學研究所課程中,伊利亞德的著作經常被引介,成為往後台灣宗教與靈性研究上的理論參考光譜之一。我個人的研究也承繼這樣思潮。我曾從以伊利亞德的聖俗辯證和「神聖空間」,探究台灣民間廟宇建構儀式如何在華人宇宙秩序中,經由一系列儀式性轉化,將空間由俗入聖而成為聖顯的象徵,擴充伊利亞德尚未觸及的華人宇宙聖俗辯證關係。

  我的博士論文也從伊利亞德的神聖辯證性與各種聖顯類型,探討宗教經驗之間的各種差異,以及差異中動力的相通性如何對抗並超越生命的虛無與死亡。伊利亞德的聖俗辯證與多重象徵詮釋,使我這二十年多年來發展靈性與台灣當代藝術的論述上,也深受啟發。我透過對伊利亞德神聖理論的轉化,從宗教、藝術現象去發現聖俗辯證,以及那些被藏匿、被壓抑、解脫或療癒的靈性動能。

  誠如呂格爾(Paul Ricoeur)對宗教象徵的詮釋者發出的問題:「我自己相信這些象徵嗎?我個人如何對待這些象徵的意義呢?」。宗教研究者穿戴「理論」盔甲,來企圖掌握宗教奧祕時,是否也得以反思自身既有價值觀的侷限與可能性呢?面對巫士、瑜珈士、乩士、道士執行使命的第一現場,研究者誰能不被震撼?誰能在面對進入神人鬼魔、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生死戰場時置身事外?就在這時,這種震撼還必須冒著另一種被冷靜如金鐘罩般的理論秩序保護或馴服的危險!這是宗教研究者必須不斷面對的歷練。

  欣見這二十多年來伊利亞德著作的中譯版不斷現世。這有助於從華人文化各種豐富多元的宗教現象去和伊利亞德聖俗辯證的宇宙自然類型學說對話。這也正是擴展、轉化伊利亞德尚未充分發揮的「他者」──華人靈性世界,互相對話的新世紀開始。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