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創意連繫新書分享會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災難與重建》中文版電子書稿全文

《災難與重建:心理衛生實務手冊》

Disaster Response and Recovery : handbook for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作者:戴安.梅爾斯(Diane Myers, R.N.,M.S.N)
譯者:陳錦宏等十人
書系:Master 003
定價:300 元
頁數:360 頁
出版日期:2001 年 09 月 01 日
ISBN:9573049597
 
 
台灣災難心理衛生的寇與俠
書序作者:魯中興(台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

「這種事要有人做。」
朋友,你又錯了。
你應該說,
「我不做,等誰去做?」
--摘自 胡適《努力歌》

本書是美國制度化災難心理衛生實務的心血結晶,與其相較之下國內的災難心理衛生可以努力學習的地方還很多。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若是政府能有決心結合民間強大的愛心,好好推動台灣的災難心理衛生,我們反而可以避免掉不必要的摸索嘗試。尤其本書的特殊意義是在集集大地震後,台大公衛系張玨副教授提供並由王浩威醫師邀集草屯療養院陳錦宏醫師侈譯,及時供大家參考服務災民,因此已經為集集震災心理重建幫了大忙。

災難(disaster)源自拉丁文的dis與astral,前者為紊亂之意,後者為星球之意,合在一起就是衝擊到連星球的運行都紊亂了。因此災難心理衛生若要能使受難者安心,其實是高難度的任務。國內過去由於久無重大災難,或因無憂患意識,所以從未努力過災難心理衛生的準備,只曾留下一些鴻爪。如七十三年左右瑩橋國小潑鹽酸事件,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曾出動協助學童的心理復健;八十年左右的日月潭船難,也曾有資深社工師李開敏、林方皓協助走不出陰霾的罹難者家屬。八十四年台中衛爾康餐廳大火,雖有省議員書面質詢要求提供家屬心理輔導,但公家單位也沒開先例。八十六年溫妮颱風造成林肯大郡倒塌事件,台北市立療養院懍於家屬的哀慟而主動展開國內首見的災難心理重建的服務。但不知怎麼著台灣好像中了邪,從此以後每年都有一次大災難(空難、土石流…等),因此台北市立療養院疲於奔命之餘,就開始努力蒐集整理國外相關的作法,並薦送黃龍杰臨床心理師赴南達科塔大學心理系之災難心理衛生所研習四個月,剛好在震災前回國。另外也努力結合其他機構和民間的專業人士,以期推動制度化的災難心理衛生。也許因為這些辛苦的經驗吧,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後,許多精神科及相關學協會就能較快速的展開震災後心理衛生服務。

在九二一的創傷還沒喘息,近來又發生新航空難及桃芝風災,不禁令人悚然領悟,原來台灣真的需要好好建立災難心理衛生的制度了。但首先就會發現這當中有寇也有俠,而政府就是最大的寇:
1. 政府缺乏決心: Clara Barton在一八八一年成立美國紅十字會目的就是為協助當時的芝加哥森林大火,一百多年來其整個宗旨就在協助人們準備及因應戰亂和災難,戰爭減少後,整個會務就以災難為主。當初只做補足物質的損失,後來發現這樣不夠,災民非常需要社會心理的協助。因此不但招募相關專業參與,並推動災難紓緩法案於一九七四年獲國會通過其中明訂政府平時要準備災難後要撥專款做災難心理衛生服務。反觀國內,九二一震災之後好不容易大家齊心協力做成一個雛型,但政府只是得過且過,至今不但沒有打鐵趁熱推動相關法案或專責機構,各層官員能瞭解或重視災難心理衛生的也很少,遑論在平時預做準備工作。
2. 共識不易:新航空難後,筆者曾應當地心理衛生人員主動之邀請,看看能不能展開服務,但是卻發現各宗教團體已紛紛出動,要一一說服說明分工合作,不但費時費力且遇阻。
3. 資源分配不均:心理衛生專業的資源本就分配不均,有些地區平時已捉襟肘見,但災難心理衛生最需要的反而是當地人服務當地人。
4. 缺乏相關之基礎研究:科學-實務是災難心理衛生的原則,例如近二十年美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增多,其臨床心理學界共識多重門檻(multiple gating methodology)三級預防的運作方法加上認知行為心理原則的大團體介入不但省時省力且多次獲得成效,就連九二一台北東星大樓的安心服務中也可看到類似效果,但是災難之研究卻是最難的,除非政府先落實災難心理衛生的基礎,並提供必要之人力及經費才能做好基礎研究。

所幸民間有充沛的愛心及力量,國人的韌性其實是相當寶貴的資源:
1. 民間力量充沛:國內一些宗教團體的力量幾乎可以媲美美國紅十字會的規模,而且如慈濟功德會目前在災難後也開始安心服務,若各宗教團體能真正以入世的精神來合作,來推動災難心理衛生各階段的分工合作,則天佑吾民乎!
2. 過來人願意協助:這幾次災難已可看到不少過來人主動出來協助受難者的例子,不但他們最能瞭解彼此錐心之痛,而且當他們能協助別人時才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一無所有而是通過考驗成長的倖存者。更重要的是,我們向過來人學習最多,他是我們真正的老師!
3. 他山之石:美國相關的創傷心理學、災難心理衛生的實務這一、二十年已相當蓬勃,連英國、澳洲也不落人後,因此若能陸續引進,將可減少許多摸索嘗試的時間。
4. 國人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可能由於傳統的村落家族已趨式微,都會型態生活的疏離,加上社會變遷過速;因此社會網絡的支持已不如從前,現代人已越來越倚重專業的諮商。

成事皆要靠除弊興利,政府應可分辨寇與俠並學習周處的精神,先除三害再改變自己,如此將是國人之大幸。

本書的務實細膩是難得一見的手冊書,相信也是四大俠中最機靈的大俠吧!由於國情差異頗大,故特別商請黃龍杰臨床心理師(第二、三、四、五、八章)與筆者(第一、六、七、九、十章)在每章前寫一些導讀,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消化內容,則更有代價了!

 
 

【我們不做,等誰去做?|災難心理衛生應變機制的建立】「這種事要有人做。」朋友,你又錯了。 你應該說,「我不做,等誰去做?」——摘自 胡適《努力歌》.當時現場的救護人員、持續在醫院與死亡搏鬥的醫生護士、撫慰家屬親友倖存者的心理師...

Posted by 心靈工坊文化 on 2015年7月9日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